孩子們正在教練指導下練習遊泳 記者王曉峰攝
每逢暑假,學生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但每年學生溺水事件都頻繁發生。近日,山東省體育局、省教育廳和財政廳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通知,要求在全省部分中小學中普及遊泳運動,濟南成為全省7個先行試點城市之一。目前,10所試點學校暑假免費教中小學生遊泳。 記者陳心如實習生姚怡菲
A.與社會遊泳場館合作 由專職遊泳教練授課
早在此次中小學生普及遊泳運動試點計劃出臺前,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就已經開設了遊泳課程。據李佳雯副校長介紹,學校從2013年1月起,開始對四年級的學生開放遊泳課程,地點就在距學校五分鐘路程的某健身遊泳館。
李校長說,學校能否開設遊泳課程,遊泳場館等硬體設施是關鍵。學校同附近的一家健身遊泳館合作,並聘請館內專業的教練。
上課前,由家長委員會成員及學校教師帶領,學生排隊步行去遊泳館。在遊泳館時由專業的遊泳教練進行遊泳教學,老師和家長輔助維持秩序。課程在下午進行一個小時,下課後學生再由家長和老師的護送下返回學校。
「我們還會監督遊泳課程的進度,保證遊泳課的教學質量。」李校長說,「在開設了一段時間的遊泳課程後,我們還給學生家長做過問卷調查。家長們非常贊同我們遊泳課的開設,普遍反映孩子的體質增強,不容易感冒了。」
此外,學校還選派了一名體育老師參加市裡的救生員培訓,讓老師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
B.為掌握一門求生技能 逢暑假學生學遊泳熱情高
近幾年,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頻發,遊泳技能作為生活的基本技能,成為了課程設置裡不可缺少的重要考慮因素。一到暑假,大大小小的遊泳場所內,從來不缺少孩子的影子,多數家長也很希望孩子能學會遊泳,掌握一門求生技能。
劉金嶽,在某健身遊泳館內當教練,因為遊泳館和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談成合作,他平時也負責教學校孩子遊泳。「暑期不少孩子來學遊泳,很多是家長逼著來的,家長之間存在攀比,但遊泳並非什麼人都能學。」據劉教練介紹,如果年齡太小,會怕水,對水的感知不夠,「所以現在學習遊泳的孩子一般都是在6歲以上,即使年齡稍小,身高也最好是高一點。」
而對於遊泳,不僅僅是一門技能,對身體各方面都有好處,劉教練說:「遊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可以很好的增加我們的心肺功能,從小學習,對小孩的免疫力起到很好的效果,也有助於他們身高的增長,對身體協調能力的增加都是非常好的。」
C.遊泳教的不僅僅是技巧 更重要的是一種安全意識
劉金嶽說,他小時候也是「旱鴨子」,是在接觸健身行業後,才學習的遊泳,並考取了相關的證件,「學習遊泳,安全最重要,對教遊泳的人要求很高,除了簡單的教課,還要時刻關注安全問題,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識。」
而據劉教練介紹,在南方,因為水災是常有的事情,對遊泳的要求比較高,「江蘇、上海等地,需要學會遊泳才能順利拿到高中畢業證。」劉教練認為,學習遊泳,能有助於習慣和熟悉水性,讓人對水有重新的認識,不再恐懼和好奇,不覺得那麼好玩。「雖然有人會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可能並非如此,其實是這部分並未通過正規手段學習遊泳,泳姿不對,容易出危險,如果經過了正規訓練,就會知道不能隨便下水。」
劉教練非常期待將來遊泳能成為學校的一門課程,「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不光教技能,還有對待安全遊泳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