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必須分房?害寶寶不淺,四位專家:親子共睡的好處不可替代

2020-12-13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現在很多的育兒理論中,都覺得「親子共睡」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建議3歲之後便開始嘗試分房,而6歲前,必須完成分房睡這件事情,否則,對孩子的性格獨立沒有好處,孩子甚至容易性早熟。

開心果媽媽最近也收到很多家長的私信,其中有一位寶媽擔憂地說:「很多人說,都6歲了,還不分床,對孩子性格發育不好。孩子明年就要上一年級了,現在想培養孩子獨睡能力,嘗試了半年都失敗了,孩子非常抗拒,這可怎麼辦……」

6歲前必須分房?不分房影響孩子獨立性,甚至性早熟?聽聽網友如何說

@上帝所愛的:我有個親戚,家裡有個男孩兒,和媽媽睡到十幾歲,讀書、談戀愛都很不錯,情感上也很獨立,有主見,性格也很好。沒覺得分床晚對孩子性格有多大缺陷啊!

@小童:我小時候和父母很早就分開睡了,現在四十多歲,每次爸爸媽媽抓我的手,我都覺得很不自然。對他們也算孝順,但就是親近不起來,感覺是小時候給到我的陪伴太少了。

@咿咿呀呀:我兒子7歲多還和我睡的,有時候我逗他:一輩子和媽媽睡好不好?孩子使勁搖頭:不好不好,小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空間。其實他心裡是有數的,所以我也不著急分房睡。

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和媽媽睡到十多歲,性格還依舊非常獨立,而自家孩子,3歲便分床,卻依舊粘人、不獨立?開心果媽媽覺得,這主要還是源於家長沒有真正明白,「親子共睡」的好處,以及該如何「睡」。我們一一說明。

時機未到就分房,害孩子不淺,四位專家:親子共睡的好處不可替代

在西方國家,有些孩子從出生起就獨自睡一個房間,但是目前這種情況越來越少。根據美國兒科中心的調查顯示,如今他們國內的親子共眠家庭,要比過去增長了兩倍左右。親子共眠的好處,其實是無可替代的。

專家1:著名的心理學家Karen E.Adolph,獲得過美國的兒童健康Merit獎,他曾說過,育兒,本就沒有什麼標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

專家2:Richard Ferber是美國的兒童睡眠專家,他表示,兒童不會因為和父母共眠,或者和兄弟姐妹共眠,而造成的性格不獨立、缺乏安全等。

專家3:James Mckenna也是一位親子睡眠專家,他從研究數據得出,幼兒獨睡對其健康成長無益,而和父母共眠,孩子未來反而更獨立、自信,減壓能力更成熟,這些好處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

專家4:Louis.H.Janda等人研究發現,孩子小時候和父母共眠,長大後情緒調節能力更強。

專家的話讓不少父母覺得不知所措,一時間有點無法接受。但是,看完這個假設,或許父母們就都能明白了。

假設場景:半夜,狂風暴雨,閃電雷鳴,一聲巨雷驚醒了很多睡夢中的人,包括很多孩子。

有父母陪伴入睡的孩子A:A被嚇醒後,很害怕,看著在一旁的媽媽,便蜷縮到媽媽身邊,安心了許多,再繼續入睡。

沒有父母陪伴入睡的孩子B:B也很害怕,身邊空無一人,房間黑乎乎的,閃電經過還有黑影留下,孩子覺得黑影和小怪物特別像。於是,內心越來越恐懼,更加睡不著。

相比之下,親子共睡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這份安全感,可以讓孩子的心智更加穩定地成長。而過早、不合時機的親子分床,孩子雖然心智也在成長,但是成長的同時,安全感也在被逐漸摧殘。因此,如果孩子沒準備好,在6歲後就強制分床,那麼家長就是在變相地害孩子。

正確的親子共眠,對孩子有利無弊,想要避免「弊端」,家長這幾點需做到

為什麼有些家庭的親子共眠,孩子變得越來越好,但是有些人家,孩子卻越來越粘人、沒主見?其實,是因為忽略了親子共眠,也是有注意點的。

1、孩子3歲之後,親子共眠需注意「性別避讓」

有些家庭擔心,孩子一直和父母一起睡,會不會出現性早熟的現象?其實出現這個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性別避讓」。

正確的親子共眠,父母和孩子應該有所避讓。比如,父母不要穿得過於暴露,孩子也應該穿著整齊。每天睡前或早起之後換衣服等,需要去衛生間這樣比較私密的空間。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也能避免孩子因和父母共睡而出現性早熟。

2、別將「親子共眠」與「溺愛」混為一談

著名女星狄鶯,她的兒子也是到了十多歲才和自己分床睡,而她的孩子,在美國也犯過事兒。很多人覺得,這是分床晚造成的結果,其實不然。分床晚,只是狄鶯溺愛孩子的一個體現。生活中,她對兒子的溺愛,才是造就了兒子目中無人、膽大包天性格的最主要原因。

很多人都說,親子共眠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開心果媽媽想說,真正影響孩子獨立性的,其實是父母對孩子的「溺愛」。

不少父母因為溺愛孩子,捨不得孩子離開自己的懷抱,所以一直和孩子共睡。這樣的父母,在生活中會格外溺愛孩子,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不獨立。

開心果媽媽覺得,真正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應該是在生活中培養。比如起床後,自己穿衣、洗臉、吃飯,父母不要對孩子的決定進行強制,或者頻繁地指手畫腳。

3、何時分床,和年齡無關,和孩子心理髮育有關

有一位爸爸也曾因為兒子分床的事情而煩惱,5歲的時候試過一次,孩子每晚都哭鬧不止。8歲的兒子其實獨立性已經比較強,性格也很陽光,但依舊不想獨睡。

而後,孩子爸爸說:「我小時候5歲就自己睡了,我自己下的決心。」孩子聽完之後,眼睛瞬間亮了:「我也決定了,我也要自己睡。」於是,分床順利完成。

有些孩子上了幼兒園,便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不需要再躲在媽媽的懷抱。有些孩子,哪怕上了小學,還不敢一人入睡,半夜容易驚醒。何時分床,和孩子的年齡並無太大關係,而是和孩子的身心發育、性格有關。

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晚,家長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然後在恰當的時機,再提出分房。

今日話題:你們家,是什麼時候完成「分房」的呢?

相關焦點

  • 「3歲分床、6歲分房」分床期限謠言害娃不淺,別小瞧了親子共眠
    現實生活中,像朋友這樣陷入兩難的寶媽一定很多,而有關於「3歲分床,6歲分房」的文章確實很多,但這種說法真的科學嗎?「3歲分床、6歲分房」分床期限謠言害娃不淺,別小瞧了親子共眠根據權威調查數據顯示,美國的親子共眠家庭比之過去,數量上增長了近兩倍。但出乎人意料的是,親子共睡的方式有諸多好處是不能替代的。
  • 「3歲分床、6歲分房」分床期限謠言害娃不淺,別小瞧了親子共眠
    「3歲分床、6歲分房」分床期限謠言害娃不淺,別小瞧了親子共眠其實親子共眠現象由來已久,這是過去人們的普遍的模式,而過去也很少出現所謂的性早熟現象,而且根據研究發現,動物界並沒有存在因為親子共眠現象,而導致後代個體喪失獨立性的大量案例。
  • 「分房睡年齡期限」害了無數孩子!界定孩子分房睡的從來不是年齡
    前兩天和閨蜜聊天,突然說起寶寶分房睡的問題,閨蜜女兒今年6歲了,還不願意和媽媽分房睡,但是閨蜜從網上看到各種關於分房睡年齡的文章,說是6歲孩子一定和分房睡,在狠心讓女兒分房睡後。半夜突然發現女兒不知什麼時候過來了,趴在床尾上睡著了,可把閨蜜心疼壞了,後悔強行讓女兒分房睡。
  • 「孩子分房睡年齡期限」害人不淺?四個權威科學家告訴你真實情況
    她很擔憂地問我:「網上很多文章說孩子6歲前就一定要跟爸媽分房睡,我努力想讓孩子自己睡,已經差不多半年了,孩子很抗拒……」經常也有其他爸媽問類似的問題,某些說法讓他們焦慮,可他們的孩子卻不「合作」……的確,目前網上很多文章都說,親子共睡,如果孩子越大,越容易性早熟
  • 3歲分床?5歲分房?黃金分床睡年齡到底是幾歲,選錯很坑娃
    一出生就和媽媽分開睡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分床睡不是越早越好前段時間朋友陷入了這樣的一種焦慮中,她說兒子6歲了,可是還和她一個房間睡,甚至喜歡抱著自己睡覺,嘗試過很多的方式,孩子都不肯自己一個房間睡。在關於分床睡的育兒觀念中,有很多的專家認為3歲孩子擁有性別意識,應該開始分床睡,5歲就應該分房,不然將來還是會性早熟的!這種所謂的黃金分床睡年齡真的存在嗎?有的寶媽是嚴格的遵照這個分床睡年齡,孩子卻是獨立性增加,有的寶媽更是覺得沒什麼不順利的,孩子一開始有抗拒心理也是正常的。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睡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想要自己一個人睡,到了現在作為家長的我們也開始煩惱,何時和孩子分房睡,如何讓自己和孩子的心裡都能舒服。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網上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合理嗎?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孩子斷奶,和孩子分床睡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的兩件事情,不僅孩子害怕,家長也頭疼。很多家長想怎麼才能夠陪孩子邁過這個坎?怎麼才能過了孩子心理這一關?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網上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合理嗎?
  • 有娃後分房睡?爸爸是能讓寶寶安靜下來的秘密武器,媽媽替代不了
    &34;有了孩子之後,你們是夫妻一起帶著孩子睡,還是老公單獨睡一個屋分房睡呢?新生兒的出生,給一個家庭帶來了無限的希望,但與此同時,寶寶也分走了爸爸媽媽許多的愛。很多時候,媽媽為了照顧寶寶,已經忽視爸爸很久了。長期分房睡,夫妻二人,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 寶寶和父母分房睡,對他的成長有什麼好處呢?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很多孩子從出生開始,一直跟著媽媽生活,事事都依賴媽媽,晚上要媽媽哄睡,可隨著他們長大,上了幼兒園,開始掌握了獨立生活能力,這時媽媽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而睡覺也是培養獨立能力的一種。那麼,讓寶寶和父母分房睡,對他的成長、對家庭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 「6歲孩子分房睡年齡期限」害人不淺?權威科學家告訴你真實情況
    焦慮的母親 當她半夜醒來時,她突然發現自己6歲的兒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溜了進來。在她身邊睡著了,跪在地板上,小腦袋趴在床上,不知道睡了多久……媽媽抱起嬰兒,把它放在床上,用被子蓋上。她的心又痛又懊惱。她擔心地問我:「網上很多文章都說孩子在6歲之前必須和父母睡在不同的房間。我試著讓他們自己睡將近半年了。孩子們非常抗拒……」通常其他父母也會問類似的問題,有些問題讓他們焦慮,但是他們的孩子不配合。 事實上,現在網際網路上的許多文章都說,如果和孩子們睡在一起,年齡越大,他們越有可能早熟,他們就越缺安全感,越不獨立……有些人甚至說父母子女分房睡的最後期限是6或7歲。
  • 孩子何時能分床、分房睡?幾個表現是預兆,不超過這個年齡就行
    文|全文共1411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分床、分房睡是每個孩子長大途中必須經歷的一關,實施起初階段較為困難,對娃卻是好處頗多。分床睡的最佳時間專家建議三歲以內的孩子,最好由母親陪著一起睡覺,0~3歲是娃建立情感依戀期的重要時期,等到滿三歲再分床睡比較合適。
  • 「三歲不分房,就晚了!」這句話害哭了多少孩子!
    幾乎每晚都要上演一場「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催淚大戲,即使運氣好等娃睡著後功成身退,半夜孩子哭鬧也必須及時安撫、哄睡,一晚上甚至要在兩個房間來回穿梭好幾次,仿佛回到了生娃的頭一年,簡直令人崩潰。「都說三歲分床五歲分房啊!現在不分等孩子大了就更難了!」「越早分房的孩子獨立性越好。」「要早點分房睡,不然孩子會性早熟。」
  • 三歲是娃分房睡的最佳年齡?其實不然,寶媽需留意寶寶這些信號
    關於寶寶"何時分房睡"的問題,是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經久不衰的話題,與"何時可以給娃斷奶"的討論程度不相上下。李玫瑾教授說,分房睡覺固然重要,但是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階段性,三歲之前儘量不要分房,三歲也是他們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階段,三歲以後開始著重於和孩子分房睡。
  • 孩子何時分房睡最合適?不是三歲也不是五歲,而是做好這些準備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都開始考慮什麼時候給孩子分房睡最合適。一般專家認為,在三歲之後,就要開始著手考慮實現孩子分開睡這件事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點獨立能力,他們可以自己穿衣睡覺,甚至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意識。所以,在三歲之後是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最好階段,建議不要早於三歲,也不要太遲。3歲時兒童獨立意識萌芽並迅速發展的時期。
  • 陪寶寶睡=沒有性生活?分床、分房睡前先杜絕4點
    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 科學家庭育兒解決1000萬家庭99%的育兒難題「3歲4歲不分房,5歲6歲悔斷腸。」「再不分房就晚了。」「從小不分房,長大愁壞娘。」掐算著孩子年齡到了,趕緊把分房睡排上日程!尤其是隨著娃長大,分房睡對寶寶和父母都有好處。畢竟和寶寶同在一個屋簷下......(不方便,你懂的!)但是!根據年齡一刀切,或者盲目分房,簡直是大大的坑娃!
  • 女兒20歲還跟父親睡,孩子該幾歲分房睡?引眾網友熱議
    就目前情況而言,網上確實很多「專家」認為親子共睡時間越久,越容易導致孩子性早熟,還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獨立意識變差……等說法,甚至還有「專家」將親子分房設定了最後期限(6-7歲)。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娃?李玫瑾:年齡不是唯一標準
    小時候,為了照顧孩子同床睡,等孩子長大了準備讓孩子自己睡的時候,往往沒那麼容易。不少寶媽遵照著「3歲分床,5歲分房」的老說法,但這只是老輩人的迷信傳言,不一定有科學依據。「3歲分床,5歲分房」並不科學,三種危害傷害寶寶,連累媽媽同事小王最近上班總是無精打採、哈欠連連,工作效率也不高,聊天的時候才知道是因為兒子「分房睡」的問題。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到底幾歲分床睡?
    ,沒有統一標準寶媽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孩子出現上述類似的行為表現時,你就可以慢慢的跟寶寶滲透「分房睡」這個事情了。;3歲時,有7%的家庭和孩子同睡;5歲和6歲的時候,有4%的家庭仍然和孩子睡在一個房間。
  • 「孩子分房睡」也有最佳年齡,過早分開反而害了孩子
    心裡卻在糾結不已,女兒這麼小,到底還要不要和女兒分房睡?親子共睡的模式,一直是熱點話題。普遍觀點認為,如果親子共睡,孩子越大,越容易導致性早熟的出現,還容易使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獨立能力。因此,不少寶媽受到網絡評論的影響,還有身邊朋友的現身說法,陷入要不要和「孩子分房睡」的困擾。
  • ​寶寶和誰睡,會影響將來性格?醫生建議:最好在6歲前完成分房
    寶寶和誰睡會影響到將來的性格?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兒科醫生建議:在這個年齡前就要完成分床,否則錯過了黃金時期,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建設。案例:小賈是職業女性,每天早出晚歸,白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總是心存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