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烏日圖:蒙漢兼通對開拓視野和思維很有益處
1973年,烏日圖上小學時是漢語授課,這為他打下了較好的漢語文基礎。參加高考時,除了蒙語文科目,其他科目他都是用漢語文考試,上大學後就是純蒙語授課。「後來把蒙語文補上了,做到了蒙漢兼通。」烏日圖說,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授課、考試和作業、畢業論文都是用漢語文。正因為從小學、中學一直重視對漢語文的學習,有了較好的漢語文基礎,學習上比較順利,相對優勢比較大。
-
烏日圖:蒙漢兼通對開拓視野和思維很有益處
1973年,烏日圖上小學時是漢語授課,這為他打下了較好的漢語文基礎。參加高考時,除了蒙語文科目,其他科目他都是用漢語文考試,上大學後就是純蒙語授課。「後來把蒙語文補上了,做到了蒙漢兼通。」烏日圖說,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授課、考試和作業、畢業論文都是用漢語文。正因為從小學、中學一直重視對漢語文的學習,有了較好的漢語文基礎,學習上比較順利,相對優勢比較大。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更多蒙漢兼通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訪內蒙古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東海
9月11日,記者就推行國家統編教材和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專訪了內蒙古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東海。趙東海認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教育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謀求發展、共創美好未來的必然選擇,也是孩子們獲得更多展示自我、發展自我和實現夢想的機會。同時也是維護國家語言安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旗縣級融媒體新聞傳播全過程
內蒙古黨校民族理論教研部副教授倪萍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切實做好新時代內蒙古民族工作」專題講座。講座中,倪萍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內蒙古各民族大團結」3個方面,運用具體的事例和詳實的數據,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系列講話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同學互幫互助相處融洽
他說:「我們的祖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交流思想感情、增進了解、增強團結的橋梁和紐帶。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學生,成為蒙漢兼通人才是新時代的要求,是社會的需要,也是自己的努力方向。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於提高自身素質和競爭力。」
-
青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
中華民族共同體由全體中華兒女構成。全體中華兒女在共同的生活實踐中,所獲得的良好歸屬體驗、所秉持的共善價值信念以及所具備的能動關懷意願,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簡單地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讓各族人民有一種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家庭親切感,有一種互助互愛、向上向善的溫暖力量感,有一種共建共享、共擔風雨、命運與共的責任感。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高校根深葉茂
自治區各高校堅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通過教學和各類主題教育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高校成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維護邊疆穩固的重要陣地。布仁巴圖是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增強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多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徵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們黨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為新時代進一步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指明了實踐方向。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教師節:立德育人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教師在傳播知識、立德樹人的同時,也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在孩子們心中。趁著午休時間,通遼市扎魯特旗烏額格其學校教師薩日娜帶著她的學生王夢琪趕到蘇木裡的商店。女孩叫王夢琪,今年四年級,家中只有患病的父親一人。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 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
會議旨在總結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區實踐經驗,不斷深化南寧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區新實踐,打造形成民族事務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南寧社區模板和南寧經驗。南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兼)嚴麗萍在致辭中指出,一直以來,南寧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把它作為關乎全局的大事來抓,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立足南寧實際,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2013年9月,南寧市被國家民委確定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地、市、盟)13個試點之一後
-
【Vet·微資訊】獸醫學院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教育
由學校黨委根據關於印發《內蒙古農業大學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教育方案》的通知,啟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我院特制訂實施本次培訓教育的具體方案。 12月29日下午2:30,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政策解讀講座於獸醫樓602會議室順利開展,本次講座由我院黨委書記吳玉紅主講,院長曹金山,副書記兼副院長包福祥以及全院教職工參加此次講座。
-
增強「五個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增強「五個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12-09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民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識課上線
本報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識教育系列思政課程通過人民號、央視頻、學堂在線、B站、抖音、微信視頻號全網上線。
-
秉承立德樹人初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36個教師節昨天(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內蒙古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表示,秉承立德樹人初心,牢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三小學音樂教師杜煜亭表示,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教學和校園文化活動中,堅定去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者、踐行者。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 市直屬單位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識」,沒有「民族認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開創新時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團結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精神力量。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順利收官,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乘勢開篇的重要節點,我們要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開創新時代民族工作新局面。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
-
聚焦|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7-28日,由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掛牌儀式暨紀念費孝通、林耀華先生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創外·團日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六)|2018級英語一班團支部開展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團結是祖國統一的重要保證。我們要以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此2018級英語一班團支部於10月15日在創新南樓105教室開展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
關於徵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文學作品的啟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
-
雲南大學入選國家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
中新網昆明3月23日電(李曉琳)記者23日從雲南省委統戰部獲悉,近日,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布了入選國家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名單,確定10家單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5家單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