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概況

2021-02-07 環球物理


2008年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出「關於成立中國科學院光化學轉換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等62個院重點實驗室」(科發計字[2008]318號),以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獲準成立,這是我所向「國家理論物理中心」的戰略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的實驗室代碼為:2008DP173172,英文名稱為:Key Laboratory of Frontiers in Theoretical Physics,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依託單位為:理論物理研究所。
  實驗室主任:吳嶽良院士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歐陽鍾燦院士
  新建的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將以「問題驅動」模式為主,結合理論物理研究所原有「人才驅動」模式和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項目驅動」模式的優勢,針對在新的研究領域出現的重要科學問題,以及理論物理前沿極具挑戰性的問題開展研究,最終解決自然界中的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同時不斷開闢出新的研究領域,以加強前沿交叉學科的研究。最終通過上述三種研究模式相輔相成,實現理論物理制定的「成為國家理論物理中心」的戰略目標。


具體「問題驅動」運行流程如下:


 目前已啟動的問題有:(分別對應研究所六個研究方向)

質量起源和暗物質本質問題的理論研究

引力量子化基本問題的研究及其應用

暗能量本質問題的理論研究

拓撲量子計算原理模型及在凝聚態物理系統中的實現

複雜和無序系統中的集體動力學基本問題研究

未來量子器件涉及的基本物理問題研究及其冷原子模擬



相關焦點

  • ...格「物」致新 窮「理」盡微——走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
    如果不是樓外掛的牌子上寫著「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人們很難將它與傳統意義上的實驗室聯繫起來,更難以想到這裡學霸雲集——樓道裡偶遇的那些人,每天都徜徉在大宇宙和小粒子之間,與國內外同行進行著密切的合作和激烈的爭論。
  • 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現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C)/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SKLTP)拓展項目研討會」在理論物理研究所召開。14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理論物理所、中科院研究生院、晨興數學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所的代表和27位來自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等十五所中學以及來自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東城區科技館的老師們參加了研討會。大家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研討會由理論物理所副所長陳曉松主持。
  • 從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看大學的實力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5,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6,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7,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23,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24,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25
  • 高分子領域有哪些國家重點實驗室?
    4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5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6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7廢舊塑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金髮科技化學/化工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物理所創建於1958年,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實驗生物學研究所。全所現有職工429名,其中科技人員301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博士生導師31名、研究員41名、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7名。該所是國家 首批批准的博士及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
  • 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身是1989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建立的中國科學院高分子物理聯合開放實驗室。  鑑於1995和1999年連續兩次在「國家化學學科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實驗室,2000年經科技部批准由中國科學院開放實驗室晉升為國家重點實驗室,並擴充「中國科學院-中國石化總公司高分子化學聯合開放實驗室」(依託單位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重新組建成「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於2001年3月通過建設驗收。
  • 【中國科學報】上天入地 做最前沿的物理
    這些上天入地的大科學裝置,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  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是做什麼的?它憑什麼能成為那麼多大科學裝置的「基地」?帶著疑問,《中國科學報》記者走進實驗室一探究竟。  從深地到深空  北京,玉泉路。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招聘啟事
    優勢研究領域是:高能物理、粒子天體物理、同步輻射及其應用、加速器物理及技術、核分析技術。     高能物理研究所建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和兩個中國科學院開放實驗室:核分析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分部)、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設有七個研究單位:實驗物理中心、粒子天體物理中心、理論物理室、計算中心、加速器中心、多學科中心(包括原同步輻射室、核分析室、自由電子雷射室)、研發中心。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百人計劃」招聘啟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是一個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並重、具有較強技術開發實力、以承擔國家和企業重大項目為主的化學化工研究所,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      根據本所科研布局與學科發展的需要,面向國內外招聘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及所級「百人計劃」人選。
  • 理論物理所基於統計物理思想確定性算法求解壓縮感知問題研究獲進展
    理論物理所基於統計物理思想確定性算法求解壓縮感知問題研究獲進展 2018-02-28 理論物理研究所   面對這一挑戰,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海軍從統計物理角度對欠定線性稀疏求解問題重新進行了考察,發現該問題的容易獲得的最短稠密解包含了最稀疏解的極重要統計信息。基於這一洞察,周海軍與副研究員張潘、實習生沈牧天,共同開發出最短稠密解引導下的最稀疏解構造方法SSD(shortest-solution guided decimation)。
  • 從深海到深空,上天入地,做最前沿的物理
    這些上天入地的大科學裝置,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 1951年,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的前身——宇宙線研究組,在高能所的前身——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之後演變為高能所宇宙線室。 1997年4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高能所成立「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2003年7月,更名為「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以來,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部門積極協商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改革、重建工作。中國科學院方面,中科院主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佔總數約30.8%,主管國家研究中心佔比58%。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科研水平的代表,代表了某高校、單位在本學科領域在國內、國際達到領先水準。也是目前最具含金量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之一。一般來說,看一所高校科研實力怎麼樣,首先去看它有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然後看它有幾個重點實驗室。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北大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暨氣候與海-氣實驗室成立
    10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暨氣候與海-氣實驗室」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丁一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呂達仁院士、吳國雄院士和穆穆院士,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趙柏林院士、校長助理李曉明教授、物理學院副院長沈波教授等出席了大會。會議由北大物理學院院長助理、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系主任胡永雲教授主持。
  • 神秘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幹什麼的?有什麼區別?
    那麼大家經常聽到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到底是什麼級別?請聽小編細細說來。國家實驗室是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建立的,以前沿、交叉、共享為特點的大型、綜合性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則相對單一,專攻某一領域、某一方向的研究。所以國家實驗室的規模、影響力、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國家重點實驗室。
  • 2020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崗位招聘...
    為貫徹落實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推進聲學所科技發展,吸引和凝聚優秀人才,本著「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競爭擇優」及「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現就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崗位進行公開招聘。(一) 水聲物理類崗位崗位職責:承擔水聲物理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1.根據項目需求承擔並開展水聲物理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2.協助開展水聲應用技術研究;3.參加包括湖/海試在內的各種水聲物理試驗。
  • 基於文獻計量的凝聚態物理理論重要研究機構分析
    根據這些機構的凝聚態物理的學科部署方式,選擇了大部分機構共同設置的凝聚態物理的理論研究的方向作為切入點,進行機構的深入對比分析。最後確定的研究機構為物理所凝聚態理論與材料計算重點實驗室、DOE阿貢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的凝聚態物質理論研究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凝聚態物質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理論研究組、MIT物理系的凝聚態物質理論研究組。
  • 「智」引:走進重點實驗室(23)
    信息解譯的第一步,是利用巖石物理模型和地震物理模型破解油藏特性在地球物理數據上的編碼規則和訊號字典,是一項集實驗科學和基礎理論於一體的研究工作。物探重點實驗室聚焦國際前沿,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在跨頻段巖石物理建模、複雜構造地震物理模型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國家領先的科研成果,達到了與國際同行比肩的水平,研究成果為複雜油氣藏地震勘探提供了實驗支撐和理論指導。
  • 解放後物理所的科學發展 | 物理所九十周年所慶專刊
    1987—1997 年,物理所相繼成立了表面物理、超導、磁學等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院級開放實驗室,匯同所內已有的學科領域,建立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中心。本著研究方向既要體現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又要反映出優勢和特色的要求,物理所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完善學科布局。2000 年以來,相繼獲批成立了極端條件物理、納米物理與器件、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與材料、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及清潔能源6個新的院重點實驗室。十八大以來,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計劃改革,中科院推行4 類機構分類改革。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10月30日上午10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在北京懷柔舉行啟用儀式,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當日同步舉行「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儀式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