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經濟學考研熱點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出題點

2020-12-13 中國教育在線

  演員中他經濟學最好,搞經濟的他演戲最真

  據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揭曉上述獎項歸屬。他說,今年的經濟學獎是關於對經濟心理學的理解。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彼得·加登福斯說,塞勒使經濟分析變得更符合人性,他的理論能夠幫助人們做出更好的經濟決策。

  塞勒在接受主辦方的電話祝賀時說,他的研究揭示了人作為經濟行為和決策中的主體,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各種心理作用的影響。

  加登福斯介紹說,塞勒是將心理學與經濟學相結合進行研究的先行者,他重點分析了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自制力缺乏三種心理活動可能導致的經濟後果。

  加登福斯對新華社記者說,塞勒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他的研究不僅對每個人有幫助,對整個經濟市場的研究和決策也很有幫助。比如,他的"助推"方法為很多國家政府進行制度設計提供了幫助。

  考研出題點

  在經濟學考研中,一般很少會直接涉及到的行為經濟學的考察,但很可能冷不防地出一個簡答題,要求回答今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的主要研究領域,闡述獲獎理論的主要觀點,以及在現實中的應用舉例,所以了解一下很有必要。

  背景知識補充

  理察-塞勒將心理學上的現實假設用於對經濟決策的進行分析。通過探究有限理性、社會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這些人類特性如何系統性地影響了個人決定以及市場結果。他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很多,鄭炳老師為大家總結下來大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稟賦效應:顧名思義,所謂稟賦效應,就是指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其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沒有擁有它之前大大增加。在和卡內曼合作的一項著名實驗中,塞勒教授向人們證實了稟賦效應的存在。在這個實驗中,他們先發給被試一個茶杯,並用巧克力去進行交換茶杯,結果人們都不願意放棄茶杯。而在後來的實驗中,他們先發給被試一塊巧克力,並用茶杯去交換巧克力,結果卻發現人們不願意放棄茶杯。被試者是隨機抽取的,按理說不應該存在著系統性的偏好偏差,為什麼在前一次中,他們會鍾愛茶杯,而在後一次實驗中它們卻鍾愛巧克力呢?原因就在於稟賦效應的存在--一旦我們擁有了某物,那麼再讓我們放棄它就很難了。

  應該說,稟賦效應的提出對於傳統經濟學的挑戰是很大的。鄭炳老師為大家舉例來說,例如,它直接挑戰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根據科斯定理,當交易成本為零的時候,初始產權的劃分並不會影響物品的最終配置狀態,因為人們可以通過交換來讓物品配置到對其評價最高的那個人手裡。但是如果"稟賦效應"是存在的,那麼初始產權的配置就很關鍵了。

  跨期選擇和自我控制:在傳統經濟學看來,人是理性的,可以對長期的消費和投資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是事實並非這樣。你今天對明天的關心,與明天對後天的關心是不同的,因此在每一個"今天",你都會更重視現在,而不顧未來,這種現象被稱作"雙曲貼現"。如果存在著"雙曲貼現",那麼人對於未來的規劃就未必是最優的。如果這時存在一個外部的力量來進行幹預,就會讓個人福利達到更高水平。

  在公共政策領域,和以上理論相關的一個重要政策就是社會保障。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讓政府來辦理社會保障是不合適的,因為會造成很多浪費。相比之下,讓個人自行儲蓄可能會更好。從傳統經濟學角度看,以上論證當然是對的,但是從行為經濟學角度看,這一論述卻未必正確。

  心理帳戶:所謂心理帳戶,意義也是十分直觀的,即我們在思考一些問題時,並不會去進行統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會在心裡構建很多個分門別類的帳戶,分頭進行計算。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擁有十隻不同的股票,按照經典的經濟學理論,我們關注的應該是這十隻股票所構成的這個組合的整體漲跌。但在現實中,我們除了關注整體的漲跌外,還會關心每隻股票的漲跌狀況。當某些股票跌得很慘時,我們也不肯"割肉",把資金放到業績更好的股票上,而寧願繼續持有它,等著回本。

  心理帳戶的提出,對於傳統經濟學理論的衝擊是很大的。鄭炳老師為大家舉例來說,例如,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不應該影響進一步的選擇。但是,如果存在著心理帳戶,那麼沉沒成本就會嚴重製約進一步的選擇行為。

  總之,塞勒的貢獻在於為個人決策的經濟和心理分析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觀點,幫助行為經濟學創造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領域,對許多經濟研究和政策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塞勒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先驅者。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行為經濟學家卡內曼甚至將自己的獲獎歸功於塞勒,稱他是"首位將心理學引入經濟學,開創了行為經濟學"的學者。當然,塞勒可能也是最有爭議的經濟學家之一,爭議的焦點源於他傾向於強調事實與權威傳統經濟學理論的不一致。其實,塞勒所提倡的經濟學研究方法歷史久遠,比如,馬歇爾和凱恩斯等經濟學家就經常從人們的日常行為角度對當時的經濟理論進行反思。二戰後經濟學家們強調數學結果和理想化假設下的研究結論,但其實許多經濟現象和事實卻不是這樣,塞勒從心理學角度呼籲經濟學家們從理想化假設中解脫出來,因此可以說塞勒是延續了一種因數學和計量經濟學的發展而被打斷的、始於亞當·斯密的傳統經濟學。

  塞勒研究了很多反常現象,不過他自己也承認,其研究目的不是顛覆傳統經濟理論,而是希望學者們對反常事物有一個認知並以此推動傳統經濟理論的不斷完善。塞勒對反常現象的思考也引發了人們對經濟理論的思考,即當現有經濟學理論不能很好地指導我們決策的時候,唯一的途徑似乎正是按照塞勒所追求的,關注人的行為,不斷質疑、不斷思考。彌補現有經濟學理論的缺陷。

相關焦點

  • 【知識拓展】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起源和歷史
    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所設立的,同樣是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具有卓越貢獻的人。該獎的全稱是「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1895年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個獎項,但一般認為此獎項與5個獎項地位相同,且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普遍認為是在經濟學領域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
  • 當心理學遇上經濟學,理察·塞勒獲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11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名稱為「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969年首次頒發。理察·塞勒於1945年9月12日出生於新澤西州東奧蘭治,他是行為金融學的最知名的理論家之一,曾獲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由來 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所以,最初是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為什麼要增設這樣一個獎呢,又為什麼是經濟學獎?
  •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聚焦氣候變化與技術創新
    為了實現諾貝爾的遺願,瑞典國會折騰了好幾年,終於在1900年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設立了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和平獎5個獎項。也就是說,今天宣布的經濟學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諾貝爾獎,因為它是在諾貝爾去世幾十年後才被設立的。
  • James Broughel:建議取消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獎確實挑選出了少數「好」的經濟學家,如哈耶克,布坎南,科斯,威廉姆森和奧斯特羅姆等等,當然也有特別好的經濟學家沒得諾獎。學習經濟學不要追求前沿,經濟學實際上也沒有前沿或不前沿之分,只有是不是真理之分。以前的經濟學也未必比現在的差,默默無名者經濟學水平也未必比聲名顯赫的經濟學家低。
  • 關於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學者的贊同與批評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William D. Nordhaus和Paul M. Romer撰文| 知識分子●●●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William D.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Paul Romer保羅·M·羅默(Paul M. Romer),出生於1955年11月7日,是美國經濟學家,內生增長理論的先驅。2018年1月24日之前,他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和高級副總裁。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將全景式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貢獻,51年84人,梳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脈絡,本篇為上篇,將系統介紹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1969-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走近現實的經濟學--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點評
    10月9日,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丹尼爾 坎內曼和美國喬治 梅森大學的弗農 史密斯,因其對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的奠基性貢獻分享了這一獎項。  坎內曼所致力研究的行為經濟學,是一門介於心理學與經濟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它試圖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假設進行修正,從而將更為複雜的人類行為分析融入標準的經濟理論之中。
  •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人薩繆爾森逝世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奧斯特羅姆與威廉姆森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保羅·克魯格曼
  • 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諾貝爾獎中的最後一個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日揭曉,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獲得殊榮。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丨讓你秒懂的無釐頭大數據分析
    諾貝爾經濟學獎獎章(圖片來源:MIT)大數據之二:50、81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波及,或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推舉出合適的人選,五個正牌諾貝爾獎都曾經出現過一些年份裡沒有頒獎的情況。比如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被暫停了,原因是瑞典文學院「及時」爆發了醜聞。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由來 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所以,最初是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為什麼要增設這樣一個獎呢,又為什麼是經濟學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德豪斯和羅默的生平與成就
    ◆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5分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 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M.Romer)獲得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是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的研究◆ 關於威廉·諾德豪斯:諾德豪斯為耶魯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氣候變化經濟學。
  • 美國兩位教授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是印第安那大學政治學系阿瑟-本特利講座教授,該校政治理論與政策分析研究所共同所長,制度、人口與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其重要著作《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已被譯成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希臘文、中文等多種文字。
  • 美國兩位教授「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來源:新京報北京時間10月8日17:50左右,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兩名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M.Romer),以表彰二人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面研究的傑出貢獻。
  • 經濟學考研:各大名校經濟學考研歷年考題命題特點
    很多經濟學考研小夥伴知道,不同的學校同一個專業的考研初試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金程考研小編知道經濟學考研同學們都很好奇各個院校的命題差異,下面金程考研小編總結了多個院校的經濟學考研同學們真題命題特點,經濟學考研的同學們快快get起來!
  • 北京大學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名譽教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教授於2017年6月加盟北大滙豐商學院,創建了「薩金特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所」。為此,北京大學決定授予薩金特教授「名譽教授」稱號。6月22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為他頒發了證書和獎章併合影留念。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要授予契約理論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201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來自美國兩所高校的教授奧利弗·哈特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分享這一殊榮,將他們引領至領獎臺的是他們在契約理論方面的研究貢獻。
  • 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問得獎不如問得人才
    當獲悉被授予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照常給學生們上課。新聞發布會被推遲,校長、院長等一大批人也只能等新科諾獎得主講完課再正式向他道賀。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另一名得主John B Goodenough更是擁有「彪悍的人生」。
  • 諾獎系列之3 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看宏觀經濟學發展及中國經濟發展啟示
    摘要: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自設立以來雖一直飽受爭議,卻難以改變其在經濟學理論屆的重要位置。通過梳理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獎情況並對其理論內容進行分類,可以發現宏觀經濟學領域在其中佔據較大比例。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為慶祝其成立三百周年而出資創設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正式頒發,自此,諾貝爾獎的巨大光環照進了一個新的領域。諾貝爾經濟學獎被世人極度看重,尤其在經濟學界更被尊為無上成就,其獲獎者的理論貢獻對學界、商界和公共政策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正因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系列特殊性,諾貝爾經濟學獎自創立以來就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