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5月20日電 題:一位幼兒園班主任的復學第一周
新華社記者袁汝婷
幼兒園復學第一天,5歲的澤澤剛見到班主任龍竟成,就鄭重其事地說:「龍老師,我要開始減肥計劃了。」
這裡是長沙市教育局幼兒園八方園,共有700多個孩子。度過了超長的寒假,「小神獸」返園了,絕大多數孩子的臉都圓了一圈。
龍竟成是中一班的班主任。這位有23年工作經驗的幼師,此前從未與孩子們分開四個月之久。一遍遍演練復學流程,仔細打掃和消毒,叮囑家長注意事項……為了這次「重逢」,她和同事們足足準備了一周。
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八方園仔細設計了入園流程:家長們不再將孩子送進教室;幼兒保持間距排隊入園,接受手部消毒;每個幼兒都要走過紅外線體溫檢測通道,再接受保健醫生的口腔檢測,無異常則由老師領入教室。
五月中旬,八方園各年級分批錯峰開學。5月12日是中班復學第一天,儘管通知的入園時間是9點到10點,可龍竟成7點就等在門口了,她猜一定會有孩子早早地來。
果然,半小時後,5歲的誠誠來了。「哇,誠誠長高了!」龍竟成和幾位老師一起笑著迎上去,誠誠有些靦腆地喊「老師好」,紅撲撲的臉蛋上是藏不住的高興。
因為在家待了太久,4歲半的女孩晴晴有些不適應,復學頭兩天,分離時都抱著媽媽哭。龍竟成和她約定:「『龍媽媽』每天都在這裡等你,只要你開開心心來,就送你一個粉色小禮物。」
第三天,晴晴收到了粉色糖紙包裹的巧克力,第四天,是一顆草莓味的雪麗餈,第五天,是一個粉色包裝的小蛋糕……漸漸地,這個班裡年紀最小的孩子不再哭著入園。
龍竟成也收到了來自孩子的禮物。幼兒園要求每個老師佩戴口罩,她不得不將說話聲音提高到平時的兩倍,復學第一天嗓子就啞了。第二天一早,小女孩瑤瑤悄悄塞給她一盒喉糖。
第一周,中一班有37個孩子複課。對龍竟成而言,這是37份責任和37個家庭的牽掛,工作也因此更忙了——
每個孩子都要在入園、進教室、午睡前、起床後、離園時測量體溫,這意味著每天她要測量並登記185次;
晨檢時保健醫生發現有孩子扁桃體泛紅,她要連續幾天不停提醒這個孩子多喝水,不能吃上火的餐食;
有家長給她發來信息,告訴她孩子在家裡情緒不太好,還沒適應復學的節奏,她就要挨個安撫開導;
一日三餐,她要關注每個孩子吃得香不香,要督促隔離用餐,長胖的孩子不能吃太多,營養不夠的孩子不許挑食;
午睡時,她要按家長的囑咐給一些孩子增減衣物,一次次蓋被子、哄入睡,再為起床的小女孩梳頭髮;
傍晚六點,孩子離園後,她還要和同事們一起整理玩具、圖書,打掃衛生,清潔消毒;
……
龍竟成和記者講述著日常工作,眼睛卻一刻也沒有離開笑鬧著的孩子們。一個小女孩打了個噴嚏,用手捂住口鼻,她立馬帶著孩子到盥洗室,用「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中一班有兩位老師、兩位保育員。直到另一位老師開始上課,龍竟成才有時間好好備課。「要讓小朋友有戶外活動,但又不能太聚集,不能有太多肢體接觸,得好好設計。」她說。
復學第一周,龍竟成和同事們每天都在園裡工作接近12個小時。回到家,還要整理當日情況反饋給家長,提一些針對性建議。
儘管忙碌辛苦,可記者注意到,每當有孩子走進幼兒園,她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滿面笑容地主動和每一個孩子大聲問好。
「復學了,我比小朋友們還激動,就好像看到離家很久的孩子回家了。」龍竟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