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傳銷騙局,只看這一點就夠了;發幣募資為常見套路;微信「親屬卡...

2020-12-17 保定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全程防騙

長沙市反電詐中心通大數據分析發現,最近一些騙子居然盯上了上網課的中小學生,不少中小學生已經上當受騙,警方提醒廣大家長和學生注意防範「紅包返利」騙局。

疫情期間警惕四類金融詐騙

據報導,江蘇檢察機關日前發布消息稱,江蘇省公安機關已立案涉及網課詐騙犯罪60件,涉及256名被害人,詐騙金額達37萬餘元。此類案件是電信網絡詐騙在疫情特殊時期產生的新類型,既有普通電信詐騙案件通過網際網路跨區域作案隱蔽性強的特點,又有廣撒網容易得手、單筆數額小、受害人報案少等新特點。

有網民指出,隨著復工復產加快、學校網絡授課,詐騙分子借疫情炮製出各種騙局,包括網絡貸款詐騙、網絡兼職刷單、冒充客服退款等詐騙老套路,也有付費安裝教育軟體、冒充老師收繳費用等針對中小學生群體的新手段。隨著騙術不斷翻新,反詐騙意識和手段要跟上。

網民「閆如君」表示,疫情期間人們網上工作或學習的時間增多,給了詐騙分子更多可乘之機,新套路層出不窮,很多人對新詐騙手段不了解,加上防範意識不強,導致詐騙分子屢屢得手。

網民「張國棟」建議,中小學生和家長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和老師反映,並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報警。

「防範詐騙也要像防範疫情一樣,做到全方位、無死角。惟其如此,方能將反詐進行到底,維護良好的線上教育秩序。」網民「孔德淇」說,在目前特殊的教學環境下,公安機關要高度重視、主動出擊,依託反電信詐騙的專業技能和資源優勢,加強線索研判智能化、預警推送高效化,實現「打、防、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設法從源頭上阻止同類事件發生。網際網路企業則應主動承擔社會和主體責任,發揮技術優勢,與監管部門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對網絡非法信息進行圍追堵截。

識別傳銷騙局 只看這一點就夠了

一個關係並不怎麼好的朋友突然晚上打電話給我,說是給我介紹個好項目,一定能賺錢。

我呵呵一笑,讓他講講看。他說這個項目叫楚楚推,是一個國家意志的項目,是國家在幫助老百姓擺脫貧困。

這是一個商城,商城裡可以自購也可以推廣別人來買,自購省錢,推廣賺錢,但是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投399,就可以擁有原始股。

他說下年楚楚推就能夠上市,399可以變現140萬。我一聽就樂了,我說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他說他剛開始也不信,但是深入了解之後就信了,他接下來的話讓我差點動搖了。

他說你知道30多年前的無期無息貸款嗎?國家想發展經濟,就得讓老百姓手裡有錢,但是呢,這個錢又不能直接給,如果直接給的話就亂套了,所以國家就給老百姓發放這個貸款,這個貸款真是無期限,無利息,如果以後你賺到錢了,你可以還,如果沒賺到就可以不還,當時很多人都貸款做生意發財了,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不敢借,如今情況一樣,老百姓現在手裡沒錢,國家通過這個方式在給你錢,你投399就能賺錢,不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這個楚楚推背後的股東。

然後他給我發來了一段錄屏,是通過企查查來查這個楚楚推背後的股東,竟然都查到了國家機構。

這個時候一般人就已經相信了,也有可能會抱有一個這樣的想法,就算是假的,也就399,萬一是真的不就發財了。

但是我是誰啊,浸淫金融行業多年的老油條,這個楚楚推實際上涉及了兩個騙局,一個是我們經常說的傳銷,通過拉人頭,提這個人頭錢,如果我投了這個399,他就會拿到一筆人頭錢,雖然不多,但是如果拉的人頭多了,也是很大的收入。而且如果我再去拉,他也可以賺到錢,這是傳銷或者直接的基本規則,具體算法大同小異。

第二個就是這兩年非常流行的原始股騙局,一句話人無股權不富,騙了多少人啊。傾家蕩產者多如牛毛。

這個楚楚推的高明之處就是投資金額非常小,給人一種以小博大的心理,之前的原始股騙局都是一次性的投幾萬甚至幾十萬。他這個只有399,完全是以量取勝。

做人要明白一點,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掉餡餅,那麼地上一定有陷阱,任何的財富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有好事還能輪得到你,那麼多的資本家不比你聰明百倍。

發財的生意都被深深地藏著,只有套路才會那麼容易被你知道。

發幣募資為常見套路

數字貨幣、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近年來比較火熱的概念,往往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包裝成了一個個騙局。

案例一:2020年3月,據微博網友爆料,近日該用戶通過火幣OTC出金五萬人民幣,第二天銀行卡被凍結,而商家早已聯繫不上。用戶向火幣平臺投訴多次無果,與客服溝通,態度敷衍,最後只能通過微博爆料,警示投資人慎用火幣OTC。

而這已經不是火幣OTC第一次交易涉黑和洗錢了。2018年11月下旬,某高校教師遭遇電信詐騙,被騙18萬元後報警。警方通過調查發現:該筆涉案資金與其他詐騙非法所得一起,通過一個名為「小宇宙秒付」的帳戶轉入了火幣全球站,並通過比特幣交易完成洗錢。

案例二:2019年6月,幣圈最大資金盤PlusToken錢包被曝光跑路,許多投資者投進去的加密貨幣資產無法提現。PlusToken錢包的資金池規模高達200多億人民幣,是目前幣圈最大的跑路資金盤。而在PlusToken共計920萬以太幣中,PlusToken的提款有超過430萬是通過案例一中的火幣交易所套現,提現金額最多佔到50%。

案例三:2019年5月,湖南衡陽公安機關破獲一起以虛擬數字貨幣為幌子的網絡詐騙案,涉案金額達3億餘元。該名為「英雄鏈」的項目由兩個團隊完成,其中一個是以陳某為首的「超鏈公司」團隊,這個團隊負責技術、宣傳、募集「以太坊」虛擬數字貨幣的工作,比如其發布了「英雄鏈」項目「白皮書」,號召投資一種名叫「英雄幣」的虛擬數字貨幣。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被稱為英雄聯盟公司,以白某輝為首,由楊某、杜某、李某等人組成。他們以柬埔寨博彩業為噱頭,發行「英雄幣」,短短兩個月時間,募集到近4萬個「以太坊」虛擬數字貨幣,價值近3.5億元人民幣。在「英雄鏈」項目上線後,兩個涉案團隊將募集到的「以太坊」虛擬數字貨幣進行了瓜分。

案例四:2017年6月,個別企業冒用央行名義,將相關數字產品冠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發行」,或是謊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推廣團隊,企圖欺騙公眾,藉機牟取暴利。而時隔兩年,此番現象再度重演,藉由「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熱點,個別機構將相關產品冠以「DC/EP」或「DCEP」之名在資產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借區塊鏈技術的推廣宣傳,一些企業以「區塊鏈創新」名義,在境內組織虛擬貨幣交易;以「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等為由,發行「xx幣」、「xx鏈」等形式的虛擬貨幣,發布白皮書,虛構使用生態,募集資金或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資產;為註冊在境外的ICO項目、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等提供宣傳、引流、代理買賣服務等,甚至出現個別非法機構冒用人民銀行名義發行或推廣法定數字貨幣、打著「法定數字貨幣」噱頭騙取投資人錢財……

數字貨幣的騙局與網絡詐騙密不可分,總結下來主要有幾種形式:

1、龐氏騙局

以短期內高回報的承諾為特徵,龐氏騙局的運作方式是把後來投資者的錢作為給早期投資者的回報的模式運行,通過傳銷性質來吸引投資人投資,早期會將貨幣價格炒得很高,一旦時機成熟,就集中進行拋售,價格一落千丈,投資者最後血本無歸。

2、網絡釣魚

網絡釣魚詐騙不僅在網際網路領域非常的盛行,其在數字貨幣領域一樣,包括但不限於釣魚軟體、釣魚郵件、釣魚連結等等。因為大多數數字貨幣一旦完成交易就無法退款,而且因為數字貨幣的匿名性也無法使其退款,這使得網絡犯罪分子更容易逃脫法律的制裁。

3、虛假交易所和非法錢包平臺

虛假交易所的性質和網絡詐騙的釣魚連結類似,詐騙者會製作類似於合法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或錢包的網頁,意圖使用登錄信息來搶劫用戶,而非法錢包平臺則可能涉及洗錢等違法服務。

4、ICO詐騙

可能是數字貨幣領域最普遍的詐騙類型,企業通過向早期支持者發行新數字貨幣籌集資金以支持其發展的創新方式。其貨幣沒有法律效應,企業在籌集到足夠的金額後,就會帶著數字資產消失的無影無蹤。

微信「親屬卡」功能,您了解嗎?

微信親屬卡功能就是使用者為父母、子女開通此功能後,消費時由使用者來代付,是不是覺得很方便?但使用方便的同時還是要格外小心,不法分子也會趁機實施詐騙。

前段時間,市民張先生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便有人聯繫上他,稱打算將張先生的這套房子給租下來,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張先生點開一看,屏幕裡赫然有「3000元待領取」字樣,以為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將「3000元」領取到手。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張先生,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想用另外的渠道再把定金給張先生,並且要求張先生也通過「親屬卡」的方式退還3000元定金。

張先生從沒用過「親屬卡」,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但張先生剛給對方將「親屬卡」發過去,手機就接連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通知。

再想聯繫對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解綁了...就這樣,張先生一共被騙了2900元。

網警提醒:發送「親屬卡」給他人,等同默認對方從自己的微信錢包中自動扣費!因此,給他人發送「親屬卡」時一定要謹慎。對於不熟悉的新事物新功能,要先弄清楚再使用,如上當受騙,及時報警!

轉自:錦州網警巡查執法

編輯:網警小梁

相關焦點

  • 揭秘旅遊傳銷騙局:揭露新型旅遊傳銷是什麼
    旅遊傳銷騙局是屬於新型的傳銷騙局,很多傳銷分子在網絡上會瘋狂的擴散極具誘惑性的旅遊性的產品,他們會設計五星的代理規則,如果是銷售一張旅遊卡可以獲得相關的直銷的返利,或者是代理分紅等等。雖然這種模式是極具誘惑性的,但是這是屬於典型的傳銷的套路,下面就為大家揭秘旅遊傳銷騙局。
  • 網戀傳銷騙局一般會多久能看出?北海傳銷有這種套路嗎?
    傳銷組織利用情感去詐騙,如果兩人感情已經升溫,那麼傳銷組織會要求去網絡上購物,買衣服,買化妝品等等。網戀傳銷騙局一般會多久能看出?北海傳銷有這種套路嗎?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傳銷都有這種套路,下面給大家詳細的說說1、網戀傳銷騙局套路網戀傳銷騙局一般在2~3個月內就會露出馬腳,因為傳銷組織會有非常嚴格的紀律,剛開始並不會直接向對方要錢,他們會去獲得信任,然後用各種看似平常的理由去要錢或者是去拉新人加入傳銷組織。網戀傳銷會去ps一張火車票,這些都是傳銷團夥裡早就準備好的照片。
  • 微信「親屬卡」 最新騙局,你必須了解一下!
    微信「親屬卡」 最新騙局,你必須了解一下!你知道微信「親屬卡」功能嗎?微信親屬卡的功能就是使用者可以為父母、子女的帳號開通此功能後,對方消費時由使用者來代付,並不是直接把錢款轉了過去。是不是覺得很方便?
  • 細數「假北鬥」傳銷騙局碰瓷套路……
    這是一個值得全體國人驕傲的時刻!為我們偉大的祖國點個讚!但是,最近幾年以來,很多傳銷騙局卻紛紛碰瓷「北鬥概念」,比如北鬥手機、北鬥網格、北鬥股權等等,層出不窮,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因此上當受騙。在本文中,就來次深度掃盲,逐一盤點那些碰瓷「北鬥」的傳銷沙雕騙局。
  • 微信親屬卡被當成詐騙工具 騰訊:親屬卡不要贈送給陌生人
    微信親屬卡是用戶給父母、子女等開通(贈送),父母、子女消費由用戶自己支付的一種消費方式。7月28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廣州的吳某冒充貸款中介人員,誘導受害人與其建立微信親屬卡,盜刷對方微信帳戶中的資金。
  • TA可能盯上了你的「親屬卡」
    微信「親屬卡」跟綁定銀行卡的權限不一樣,它只能用於日常消費,不能用於轉帳和提現。當領卡方使用親屬卡消費時,只需輸入自己帳戶的支付密碼,選擇「親屬卡」支付的方式,即可完成一筆消費。在親屬卡的贈予過程中,界面會明確提示大家,這是一張送給「家人」的卡,每位用戶最多可以贈予父親、母親各1張親屬卡,子女2張親屬卡。
  • 警惕披上「區塊鏈」外衣的傳銷騙局!
    1詐騙傳銷老套路穿上區塊鏈新馬甲不法分子利用「ICC網紅鏈」屢屢得手「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明天永遠買不到今天的價格*項目方組織的隆重年會邀請了許多投資者參與2「區塊鏈」和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有何區別?應該怎樣識別?
  • 2900元秒沒,小心微信親屬卡詐騙!
    IT之家12月12日消息 據微信官方消息,如果你不熟悉微信親屬卡,很可能會被其中的套路弄暈而上當受騙。今年受害人楊女士此前未使用過微信的親屬卡功能,不了解產品的屬性和使用規則,被壞人鑽了空子,合共損失了2900元。去年6月份,微信新增了親屬卡功能。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
    在打擊過程中,詐騙罪或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更是成為了幣圈人的專屬。一、為什麼發幣就涉及詐騙或者傳銷犯罪?●第一,相關規定認為發幣是一種涉嫌詐騙與傳銷犯罪的行為。無論是相關規定還是辦案人員的邏輯,都只關注發幣行為,忽略了發幣背後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根據現有發幣涉嫌犯罪的案件,司法機關幾乎對發幣背後的底層技術避而不談,而實際上,發幣只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冰山一角,不能只憑發幣行為就全盤否定以真正區塊鏈技術為背景的技術創新,也不能否定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與場景。
  • 微信親屬卡也能詐騙?這是道德淪喪還是智商淪陷
    5月31日,義烏市公安局廿三裡派出所民警王子健經過數日偵查,抓獲利用微信親屬卡詐騙的男子張某。張某是保險業務員,平常會在微信上通過添加附近的人擴展業務,使用微信較為頻繁。2018年年底,張某發現了微信的新增功能「親屬卡」,開始琢磨起這個功能。張某發現,親屬卡贈送時可以設置額度,覺得這一特性給他帶來「商機」,便開始設計詐騙套路行騙。
  • 消費舊騙局 又來新套路
    調查「眾和樂購」平臺發現,這種曾遭查處、以消費返利為名頭的傳銷騙局近年來又重出江湖。2012年至2013年,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旗下「萬家購物」網站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罪被查處。業內人士稱,眾和樂購與萬家購物的模式高度類似。目前,上海青浦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   「消費返現」原本是一項常見的促銷手段,商家設定一個消費梯度,滿額有返利,相當於變相的打折。
  • 微信「親屬卡」成犯罪工具 這些網絡犯罪套路不得不防
    微信「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微信用戶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代付方通過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
  • 親屬卡被當成詐騙工具 微信詳解:這三點要注意
    既能方便老人操作支付,又能避免熊孩子無度消費,親屬卡成為了越來越多用戶兼顧家庭的好幫手。但同時,還是有少數用戶因為不了解這一功能、「誤贈」親屬卡導致了資金損失。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廣州的吳某冒充貸款中介人員,誘導受害人與其建立微信親屬卡,盜刷對方微信帳戶中的資金。
  • 微信「親屬卡」詐騙頻發 警方:謹慎發卡 親屬卡金額顯示消費額度非...
    套路1冒充貸款中介誘導綁卡後盜取據《廣州日報》報導,近日,廣州市黃埔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網絡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在網絡貸款群冒充貸款中介人和貸款審核員與被害人溝通,誘使被害人與其建立了微信「親屬卡」,從而成功盜取了被害人微信帳戶內的資金。
  • 微信裡的「親屬卡」功能,你用過嗎?
    快來看看~什麼是微信「親屬卡」?微信「親屬卡」是微信的代付功能,微信用戶可以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代付方通過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元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
  • 起底秦皇島「眾融股權」大騙局 以中國夢主平臺為幌子大肆傳銷
    近期,多名群眾向我們反饋自己的親屬或朋友在秦皇島加入了一個叫做「中國夢主平臺」的組織。他們均懷疑是傳銷組織或詐騙團夥。就此,龐氏騙局預警平臺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發現,該平臺也叫「眾融股權投資系統」,該組織依託網際網路平臺,打著國家的旗號,以「中國夢主平臺」為幌子,通過微信群、網際網路等方式,大肆發展人員到秦皇島考察。並加入該傳銷組織。
  • 大同市監局向社會公布「維卡幣」、「MBI」等八大傳銷套路
    日前,大同市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布目前傳銷的八大套路,提醒廣大市民遠離傳銷陷阱。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的認識到目前傳銷的八大套路,金融騙局預警將相關案件進行了整理。套路一:最時髦的虛擬貨幣類以投資「虛擬貨幣」升值為噱頭,藉助網絡以電子商務包裝做掩護。
  • 微信「親屬卡」詐騙頻發?警方這樣提示!
    套路1冒充貸款中介誘導綁卡後盜取據《廣州日報》報導,近日,廣州市黃埔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網絡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在網絡貸款群冒充貸款中介人和貸款審核員與被害人溝通,誘使被害人與其建立了微信「親屬卡」,從而成功盜取了被害人微信帳戶內的資金。
  • 微信親屬卡是什麼 圖文解說微信親屬卡如何開通和使用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微信中發現一個新增功能--「微信親屬卡」,詢問周邊朋友,發現竟然有的人有的,有的沒有,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這是微信最近內測的新功能。    那麼微信親屬卡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怎麼開通和使用呢?一起來看下吧。
  • 微信親屬卡是什麼 微信親屬卡有什麼用?
    最近一段時間,有部分網友反饋自己的微信裡的微信錢包多了一個「親屬卡」選項。由於微信親屬卡功能還處於內測階段,所以大部分用戶是沒有資格看到這個入口的,也就不能提前上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