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默療法」。對某些寶寶來說白天過度興奮可導致半夜啼哭,對這類寶寶通過「沉默療法」,即白天對寶寶少講話,採取默默無語的笑和寶寶接觸,從而使原先由於受到過分照料而導致高度緊張的寶寶起到鎮定效果。
2、家庭成員不要說一些引起媽媽焦急不安的話,體貼媽媽及寶寶的口氣可使雙方緊張情緒得到放鬆,半夜啼哭的現象也會逐漸地消失。
3、小兒缺鈣也是引起小兒夜啼的重要因素,可以通過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的方式來治療。
如何預防寶寶晚上哭鬧?媽媽需要給寶寶提供一個良好、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除了尿布溼了、被子過厚、室溫過高、衣服太緊、晚飯過飽等讓寶寶感到不適的因素外,讓寶寶養成按時上床睡覺的良好的睡眠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1、要保證按時睡眠,寶寶不像成人,他們沒有累的感覺;
2、全家儘量統一時間就寢,媽媽即使需要熬夜,也儘量小聲;
3、不要開燈睡覺,這特別不好,對寶寶的神經有影響,自然也影響睡眠;
4、 寶寶睡覺前,讓寶寶靜下心來,不要玩得太過興奮。入睡前看的電視或聽的故事使他過度興奮、緊張,入睡後大腦仍處於興奮狀態,容易導致睡眠不安。
1、生理性哭鬧:寶寶的尿布溼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寶寶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讓寶寶舒適入睡。
2、環境不適應:有些寶寶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若將寶寶抱起和寶寶玩,哭鬧即止。慢慢將寶寶黑白顛倒的睡覺方式調整過來,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3、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寶寶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寶寶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寶寶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4、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寶寶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寶寶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5、疾病影響: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寶寶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