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7《偷影子的人》:多點理解和陪伴,點亮孩子的「影子」

2020-12-16 清唱夢夏

為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為它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這便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請託。——馬克·李維《偷影子的人》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著名作家馬克·李維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瘦小自卑的小男孩,因為擁有「能偷別人影子」的超能力,從而能聽見別人的心聲,並幫助別人點亮生命的溫情故事。小說中,小男孩雖是擁有「讀心術」這種超能力,但卻從來沒有讀懂母親和自己的內心。

在小男孩的成長過程中,他通過讀懂別人的「影子」從而建立了知心的友誼,但卻因為沒有讀懂母親和自己,最終在母親死亡前「缺席」。馬克·李維通過小男孩能讀懂別人「影子」的故事,告訴人們:了解一個人真正的需求,應該從理解和陪伴開始。多點陪伴和理解,讓孩子的「影子」被點亮。

1、 表面上是擁有超能力的幸運,實際上是內心盲目自閉的不幸

我自以為能從其他人的眼裡看出一些不易察覺的東西,卻不知道自己比他們更盲目。

這是《偷影子的人》中主人公在讀懂別人影子時,發覺自己從未關心過自己的「影子」。他是一個轉校生,因為身材瘦小,所以在班裡受盡欺凌。

他在一次受罰中認識了學校警衛伊凡,發現自己擁有讀懂別人「影子」的超能力。這看似是幸運的超能力,讓他讀懂了別人內心與表象的違和,從而了解別人真正的需求,實際卻是忽略自己內心需求的開始。

因為主人公沒有朋友,他發現用這種讀懂別人「影子」的超能力,可以去與別人交心,然後成為朋友,所以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別人身上。這其實是一種渴求別人肯定的本能,也是一種自我存在感的確認。

正是因為這樣,他開始忽略了身邊人的心聲,忽略了自己的心聲。他讀懂了伊凡的心聲、讀懂了克蕾兒的苦惱、讀懂了呂克的夢想,甚至讀懂醫院裡「絕食」的小男孩的心聲,但唯獨忽略了母親和自己的心聲。這看似是不經意的忽略,實際卻是內心盲目自閉的不幸。

2、 三大原因,揭示了主人公為何內心盲目自閉

在主人公成長經歷中,因為不曾有真正願意了解他內心的人,所以他越來越自閉。在童年被欺凌的陰影裡、父愛的缺失以及這種超能力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況下,主人公越來越不願向人透露自己的內心,也慢慢忽略了身邊親人的心聲。

① 童年被欺凌的陰影,是他內心自我封閉的開始

誠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的成長經歷,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而主人公在童年時期就有很多不好的回憶。在他轉學後,被同學欺凌,被同學嘲笑,而他只能埋怨自己身材矮小及年紀最小。

父母從未了解過他的心聲,還以他在班裡年齡最小為驕傲。父母完全體會不到他的痛苦,導致他的壓抑無法釋放。

主人公被身材高大的馬格欺凌時,同學除了嘲笑之外,沒有人同情他。這也為他不幸的童年埋下了「陰影的種子」,而這顆種子在他後來的成長中悄悄地發芽。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就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從小母親的焦點都在哥哥們身上,從未在意過她。

為了供大哥去美國留學,賣掉她的房間;為了給二哥去旅遊,錢也隨便給;而她以優異的成績要考清華,卻被母親以「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為由,讓她讀學費低的師範。

蘇明玉從小備受蘇明成欺負,父母對此視而不見。直至成年後她仍對蘇明成耿耿於懷,在她的人生中也造成了長久的痛苦。

童年的陰影會伴隨人的一生,它不會被輕易抹去,更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它會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如影隨形。

②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和缺失的父愛,導致他封閉的內心無法找到出口

我都是那個沒辦法讓爸爸快樂,讓他願意留下的沒用兒子。

主人公對於父母的離婚一直耿耿於懷,他把父親離開的原因歸咎於自身的不優秀。因為父母離婚的關係,從此父愛在他成長中缺失。

當站在領獎臺上,他希望能看到父親的身影,但是迎接他的是一次次的失望。直至他母親去世後,他才知道,原來父親在每個聖誕節以及每年他生日的時候都有寫信給他,而且每次他站在領獎臺上,其實父親都站在遠遠的地方看著他。

他小心翼翼地想要變得優秀,想要成為父母的驕傲,即使父親從未出現,他也無法停止對父親的想念。但他不能把這些心事告訴母親,因為他需要成為一個「懂事且優秀」的孩子。

因為父愛的缺失,因為母親的隱瞞,他的心聲無處宣洩。

③ 難以啟齒且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讓他甘願成為一個內心自我封閉的人

踩在別人影子上就把人家的影子帶走,這可不是件小事。

這是主人公發現自己能「偷走別人影子」時的感受,其實這種讀懂別人「影子」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讀心術。

《廣辭林》關於「讀心術」是指握住人的手,根據其無意識的活動所引起的反應來探測其物品隱藏的地方的一種技術。此詞有兩種含義:第一種,認為自己腦中的想法能被別人「讀出」類似「思維播放」,其實是精神分裂的症狀。第二種,認為有些人能夠洞悉別人思想的特異功能。

人們常說「童言無忌」,但這並不代表是信任。主人公發現影子的秘密,發現自己擁有這種「讀心術」時,他不敢開口,更不敢跟母親說,因為當你真心跟他們說正經事時,大人從來不會相信。

因為擁有這種超能力,原本與高大的馬格為敵的他,卻開始同情馬格;因為讀懂了伊凡的內心,開導他去尋找幸福;因為讀懂了呂克的夢想,而幫助他去追夢。因為這種超能力讓他「獲利」,從此他便不再抗拒,更甘願成為守住這個秘密的人。

原本不善於表達內心想法的他,因為這個秘密,加速了他內心的自閉。他更加專注於去了解別人的內心,而忽略了母親和自己的內心。

3、告別內心盲目自閉,從理解和陪伴開始

人們常常把一些小事拋在腦後,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裡,我們可以試著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

在主人公成長過程中,如果母親沒有私自將他父親的信藏起來,也許就不會加速他內心盲目自閉的結果。原本在他母親晚年時,他可以避免「缺席」的愧疚。如果從一開始,他就被理解,他就不會自我封閉;如果他知道父親的愛,母親的在意,他就不會如此緊鎖心扉。

看見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看見自己的問題。對於親子雙方而言,這是一個共同治癒,共同成長的過程。父母們要做的是向前一步,和孩子們一起推開那扇理解的大門,先看清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英國兒童教育專家布拉夫曼博士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

像中國著名的殘疾人作家,張海迪,在5歲時因患血管瘤而導致高位截癱,身體上的殘缺讓她無法像正常人那樣上學。

她的父母用更多的陪伴來緩解她因不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不安,並細心教會她讀書認字。她靠自學完成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以及世界語4種語言,並成功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

因為有父母的理解和陪伴,張海迪的心靈並沒有像身體一樣殘缺。她樂觀開朗並樂於助人,她通過自學醫學,治癒1萬多人。她成為人們精神的楷模,給世界各地送去溫暖和希望。

在學習張海迪頑強拼搏精神的同時,能理解和陪伴幫她打開心扉的父母,更值得我們敬畏和學習。

寫在最後

《偷影子的人》作為作家馬克·李維溫情三部曲之一,完美地展現了他溫柔風趣的寫作風格。這部作品也是馬克·李維的第10部小說,出版當年位列法國全年銷量排行榜的總冠軍,被法國媒體譽為: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這部作品除了真摯感人的故事外,同時也引發人們對於孩子成長的思考。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和陪伴,讓我們用陪伴的力量點亮孩子的「影子」。

相關焦點

  • 《偷影子的人》書評:每一次偷影子,都是在點亮一盞生命的燈火
    【序】「什麼樣的一本書,會讓你看完想靜靜淌著淚回味一下,同時感到溫馨、詼諧、愛、喜悅和哀傷,這麼複雜卻又纖細的情感交織出這本《偷影子的人》。好想知道我的影子會說出我的什麼秘密?「這是知名藝人吳佩慈讀完《偷影子的人》的感言。
  • 《偷影子的人》: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在偷影子的過程中,他從一個「偷聽者」逐漸變成一個幫助者,為每個偷來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整部作品見證著男孩兒從稚嫩到成熟的成長過程,而在這中間,穿插著真摯的友情、感人的親情和浪漫的愛情,在平凡中蘊含著貼近生活的溫情以及豐富的人生哲理。這是一部關於成長、選擇、夢想與愛的人生之書,是屬主人公的專屬時區的一段獨家記憶。
  • 《偷影子的人》:你好,影子,很高興認識你
    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 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 《偷影子的人》,偷走的是影子,還你的是真心
    之前翻看兒子書架上面的書,無意間看到一本叫《偷影子的人》,出於好奇,是什麼人會把人的影子偷走?是用什麼手段能把人的影子偷走呢?帶著好奇心我開始讀這本書,看完這本書覺得生活充滿著溫情,不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只要你用心感受,感知和付出,你總能收穫溫暖、美好和慰藉,懂得感受不幸的人才明白幸福的可貴。
  • 【伴讀】每天聽本書:偷影子的人
    今天分享的是《偷影子的人》。《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小說,也是其第10部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 《偷影子的人》「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像影子一樣相伴我們一生
    「有的人只擁吻影子,這樣就只會有快樂的影子。」 「人生某些珍貴的瞬間,其實都源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為了每一個被偷走的影子找到生命中點亮的小光,為了每一個被偷走的影子找回隱藏的記憶謎題,這就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要求。」它是一本喚起童年記憶和內心夢境的溫情治癒小說。
  • 書評《偷影子的人》:「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愛」像影子一樣...
    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而變得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這奇特的能力不是他刻意追求的,而是他與生俱來的。只要他的影子與別人的影子重合,他就能獲得別人的影子,那個影子,便會向他述說主人心中不願說出口的秘密。小男孩並不覺得能偷到別人的影子是件好事,反之,他總是為此而煩惱,不斷想擺脫影子的困擾。因為,沒有人相信,他能和影子交流。
  • 《偷影子的人》:遵從內心而活,才是生命最美的樣子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馬克.李維創作的第10部作品,該書在法國上市一周就狂銷45萬冊,位列全年銷售排行榜總冠軍,法國媒體曾驚嘆:「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那就是能「偷別人的影子」,和影子們進行對話,因而能知道他人心事,看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與傷痛。
  • 《偷影子的人》有感:人一輩子總會遇幾個人,才會知道想要什麼
    偷影子的人真的是一部溫情治癒的小說,最近看的都是治癒系的,暖暖的,很舒服。只要有光,就會有影子,但又有誰會發現自己的影子被偷了?哪怕他胖瘦跟你不相稱,那個在黑暗孤獨一直陪著你的影子,是否有認真觀察過。多少次走在夜間回家的小路,寂寞孤獨的時候只有路燈和影子相伴,跟影子說話好像很傻,可主人公卻擁有了這樣的天賦,當影子重疊的時候,可以聽到影子的秘密,點亮他們生命的光芒。
  • 《偷影子的人》: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
    而讓我回憶起一切的,是馬克·李維的小說:《偷影子的人》。故事講述了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而日益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的心事」,聽見人們口中不願說出的秘密。這個能夠偷走別人影子的男孩,或許也偷走了我的影子,悄悄地讀懂了我的心。
  • 《偷影子的人》:成人的世界更需要童話
    如果看過《哆啦A夢》的人應該記得,有一集裡面說大雄的影子脫離他而存在,他成為了第二個大雄,一個理想中的大雄,而他的影子成功地取代了真實的那個他。如果你也有一種特異功能,可以和你的影子對話,或者可以偷走別人的影子,你會用來做什麼?
  • 《偷影子的人》:流逝的歲月光影表徵下,關於成長與懂得的領悟
    它不僅吸引了大量法國本土讀者,創造了「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的奇蹟,而且熱銷全球45國,在全球異質語言讀者群中激起了強烈的共鳴。《偷影子的人》以「我」作為第一人稱展開描述,講述了能讀懂別人影子心聲的主人公與母親、好友呂克、女孩蘇菲和克蕾兒之間纏綿交織的親情、友情和愛情。
  • 《偷影子的人》:遇見年少的自己
    要問我是如何走出那段「悲慘時期」的,就得感謝馬克·李維的這本《偷影子的人》了。我是之前就對這本書感興趣,當時只是想打發時間,才看的這本書。結果沒想到卻有了意外的收穫。書中的小男孩通過和影子交流得知他人內心深處的秘密,原諒了常常欺負他的馬格;在大火之中救了警衛伊凡的性命並使他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愛;幫助聾啞女孩克蕾兒找到了自信與勇氣;為無法進食的小病人找到了病因;勸說了呂克大膽追逐當醫生的夢想。最後,在兒時影子的幫助下,長大後的小男孩也得以與他的「真命天女」相認。
  • 當《追風箏的人》遇見《偷影子的人》,瞬間治癒了我!
    《追風箏的人》和《偷影子的人》是兩部治癒系的長篇小說,《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是一個關於成長與救贖的故事,小說裡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感動了多少人。《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小說,這裡有催人淚下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一句:「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裡,我都會一直想著你。」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 好書推薦1:《偷影子的人》馬克李維
    「我是你生活裡的一個影子,你卻在我的生命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如果我只是一個單純的過客,那為何要讓我闖入你的生活呢?我千百次想過要離開你,但僅憑我一己之力我做不到。」這本《偷影子的人》一經出版,便雄霸暢銷榜。馬克李維的敘述不僅看哭了讀者,更是感動了整個法國,書中有催人淚下的親情、有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一個原本瘦弱無助的少年,突然擁有了偷走別人影子的超能力。
  • 《我的影子在奔跑》用陪伴打開自閉人生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講青島一個7歲男孩,在爸爸病逝、媽媽改嫁斷了聯繫後,跟著爸爸的老同事送快遞。評論裡都在討論應該給他媽媽定罪判刑,我想人都不是無情物,可能他媽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呢。我不太相信一位母親能有多狠心,尤其在中國。無獨有偶的是,最近在多部電影裡看到不同面貌的母親。
  • 讓偷話費的「影子服務」無處藏身-光明日報-光明網
    經過反覆溝通,客服最終同意取消,並承諾返還之前多收的費用。生活中,像楊女士這樣,被電信運營商強制消費開通「影子服務」的案例並不鮮見。    莫名其妙就被開通了自己並不需要的服務,稀裡糊塗就被扣除了自己並不知情的費用——電信「影子服務」,就像是一個專門偷人話費的小偷。
  •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裡我都會一直想著你《偷影子的人》
    描繪了一個帶點魔幻色彩的愛情小說。童年時,「我」因為年紀小,班上的人總會欺負瘦弱的「我」。並和馬格,這個有著鷹般銳利的眼睛,強壯的小男孩,成為了對手。因為他們都喜歡班上的一個女孩子——伊莉莎白。在一次語文課上,我因為英語的時式造句出錯被罰,但意外的逗得伊麗沙白大笑。而馬格也因此趁機報復「我」。
  • 眾多明星如吳佩慈,SHE為何落淚推薦一本書《偷影子的人》?
    眾多明星如吳佩慈,SHE為何落淚推薦一本書《偷影子的人》?原來,每一個人的童年往事,都將成為成長路上的每一塊基石。筆者作為中國千千萬萬鄉村留守兒童的一員,與本書法國作家馬克李維書中敘述的孩提世界殊途同歸。年少成長的旅途,總有這樣那樣的困惑,也是收穫。
  • 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這些性格缺陷無法避免,別再做「影子爸爸」
    每一位爸爸都應該明白,孩子如果長期缺失父親的陪伴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性格上的缺陷就是其中之一。女性和男性的思維方式不同,自然媽媽的教育方式與爸爸的教育方式也會不同。這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學會獨立思考,做一個有擔當的人。當孩子能夠獨立思考之後,就不會隨波逐流,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之後不斷地進行探索,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做父親這一角色,就得承擔起責任,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為他們指點迷津,引導他們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