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也愛上了「嗑瓜子」 那他們怎麼表達「嗑」這個詞?

2020-12-12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

老外也愛上了「嗑瓜子」 那他們怎麼表達「嗑」這個詞?

2018-11-30 10:40

來源:滬江

作者:

  今天來看看該怎麼用英文表達嗑瓜子的嗑。作為國民零食榜上的無冕之王,嗑瓜子也是一門藝術。比起老外的慎重其事、瓜子幾步吃,我們就隨意多了,聊天抓一把、等人抓一把、看電視抓一把、嘮嗑抓一把……

  對應到英文中,最常見通用也是最安全的表達是eat。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snack:snack作為名詞表示「零食,點心」,這也是它最常見的用法,但它同樣可以用作動詞,表示「吃零食、小吃」,to eat snacks between or instead of main meals,後接on sth。

  而瓜子比較常用的表達是sunflower seeds和melon seeds,至於用哪個,完全取決於你吃的品類了。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老外嗑瓜子嗎?還真嗑,不過他們嗑瓜子的方法,你真不一定學得會
    瓜子是我國的一種傳統小吃,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只要是能嗑的,全都能往嘴裡放。還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奶油味、五香味的、焦糖味兒......應有盡有。在中國生活得久了,很多老外也學會了嗑瓜子,茶餘飯後,閒著沒事兒來把瓜子,那嫻熟的樣子,能讓你懷疑他到底是不是個外國人。但是,你可別就以為外國不吃瓜子了。
  • 瓜子怎麼嗑?這一問題難倒無數外國人,原來他們不會嗑瓜子是真的
    瓜子怎麼嗑?這一問題難倒無數外國人,原來他們不會嗑瓜子是真的瓜子、花生、堅果等這類零食,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消耗時間的「神器」,不僅味道好吃,而且營養價值極高,比辣條、薯片這些零食更加受歡迎。尤其是瓜子,只要吃上就根本停不下來,然而瓜子必須自己嗑才有「靈魂」,脫殼的瓜子雖然方便,但顯然失去了靈魂。不過,之前就聽說過外國人沒有嗑瓜子的習慣,事實上不是他們不喜歡吃瓜子,而是不會嗑瓜子。所以,當他們看到中國人熟練地嗑瓜子時,都十分驚訝,心想原來瓜子還能這麼吃?那麼,外國人都是怎麼吃瓜子的呢?
  • 嗑瓜子嗑到停不下來是怎麼回事? 瓜子的歷史你了解嗎?
    嗑瓜子嗑到停不下來是怎麼回事? 瓜子的歷史你了解嗎?時間:2018-03-14 10:0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嗑瓜子嗑到停不下來是怎麼回事? 瓜子的歷史你了解嗎?
  • 嗑瓜子,這件小事兒。
    平日裡閒人愛嗑瓜子,過去的戲館茶樓,今天的客廳餐席,總要備點瓜子才行。瓜子一抓小嗑一嘮,再羞澀的人也能滔滔不絕。外國人不懂中國人為什麼愛嗑瓜子,其實這是一種瀟灑的處世哲學。 畢竟再怎麼嚴肅的事兒,隨著一「咔」一「呸」,也就被消解了。
  • 中國人是怎樣愛上「嗑瓜子」的?
    《金瓶梅》中「瓜子」出現次數較多,如第一回「那婦人每日打發武大出門,只在帘子下磕瓜子兒」,此外,還有第十五回、第十六回、第二十回、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第四十六回、第五十一回、第七十八回、第九十回。《紅樓夢》中第八回「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兒笑」,還有第十九回、第六十六回。
  • 有事兒沒事兒愛嗑瓜子?小心嗑出「瓜子牙」
    很多「吃貨」對瓜子情有獨鍾,不管是看電視、玩電腦,還是聊天、打牌,嗑一把瓜子都能讓自己感覺「更有味兒」。很多人有事兒沒事兒總喜歡不停地嗑瓜子,直到有一天牙齒上出現了V形凹陷,才發現自己患上了「瓜子牙」。那麼,瓜子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怎麼一開始嗑瓜子就停不下來了?到底是誰不讓你停呀?
    從明代開始,嗑瓜子這事兒就開始流行了。中國人最早嗑的是西瓜子。直到明代晚期,哥倫布將向日葵和南瓜傳入中國,中國後來才慢慢有了葵花子和南瓜子。只要手邊還有沒嗑的瓜子,你就不會想要停止嗑瓜子這個動作,哪怕舌尖已經有些紅腫發疼了。說起來這瓜子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件,比它好吃的可是多了去了,怎麼它就能讓人嗑得停不下來呢?
  • 瓜子那麼好吃,為啥老外不喜歡?看到他們怎麼吃瓜子後終於明白了
    可以說,中國人最缺不了的就是那一把瓜子了。但是瓜子那麼好吃,為啥老外不喜歡?網友:看到他們怎麼吃瓜子後終於明白了。嗑瓜子,一等技術吐出來的是兩片,第五等的技能沒跑了,沒錯,外國人吃瓜子,他們是不會嗑瓜子的,而是……直接吃。不僅僅是直接吃,還是那種嚼過後直接吞下去。
  • 嗑瓜子「嗑」出名堂的荊州女孩,原來是因為爸爸
    荊州市四機學校學生王楚彤同學嗑瓜子「嗑」出一個「奇思妙想」,在父親幫助下,設計製作一部小巧的瓜子自動剝殼機。王楚彤和爸爸媽媽王楚彤今年10歲,愛嗑瓜子,性格靦腆。影像作品《瓜子自動剝殼機》是她上三年級時拍的。
  • 你愛嗑的瓜子,究竟是怎麼炒制的?這五步帶你深入了解
    瓜子這種農產品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每個人應該都有嗑瓜子的經歷。說到嗑瓜子,這其中的學問大著呢,飯前嗑,可以促進食慾;飯後嗑,可以促進消化食物。瓜子既可做零食、又能做糕點、還能榨油……早在明代,嗑瓜子這個習俗就在中國開始流行;而到了晚晴,多為西瓜子;我們生活中吃的最多葵瓜子,其實在民國才異軍突起。嗑瓜子最早興於北方,其中的原因其實跟簡單,北方冬季漫長,農閒時人們在家禦寒,嗑瓜子消磨時間,這才有了嗑瓜子的習俗。
  • 門牙露出V形缺口 竟是瓜子嗑的
    浙江在線2月27日訊 啃螃蟹、吃山核桃可能會讓牙齒崩裂,而嗑瓜子,嗑出牙齒V形缺口,讓愛美的胡女士(化名)十分煩惱。  胡女士今年35歲,特別喜歡嗑瓜子。整個冬天,她每天堅果不離嘴,嗑瓜子一次可以嗑上一斤。結果年後照鏡子發現,右門牙上有一個V形小缺口,約有1毫米深,且缺損面特別的光整,不是一下子崩掉的,而是一點點磨出來的。
  • 你還在用牙嗑瓜子嗎?自動瓜子開殼機上架,一分鐘幫你嗑百顆瓜子
    所以在公共場合嗑瓜子也被視為素質低的表現,即便偷偷的在家裡磕,也要對著垃圾桶。原本休閒隨性的畫風,頓時變得十足的委屈。然而今天小編就要為您推薦一款能夠自動分離瓜子皮和仁的電動瓜子開殼機。讓你從此告別用牙齒嗑瓜子,絕對是懶人居家休閒必備神器。這款電動瓜子開殼機採用可愛萌動的卡通設計,方盒造型十分的輕便小巧。
  • 外國人為什麼不愛嗑瓜子?原來他們都是這樣吃的,難怪不喜歡!
    國內有很多的人都愛嗑瓜子,閒來無事看劇的時候也可以邊看邊吃,很多人都以為,外國人應該也會吃瓜子。但事實上,外國人基本上都很討厭這種零食,這其實和他們的吃法有關。外國人為什麼不愛嗑瓜子?原來他們都是這樣吃的,難怪不喜歡!
  • 嗑瓜子「嗑出來」的安徽首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實際上嗑瓜子在世界範圍內只是一種極小眾的愛好。但是在中國,無論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同樣酷愛嗑瓜子。日常生活中的閒餘時間,人們總是喜歡嗑瓜子來打發時間!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由於大家都處於居家的狀態,讓瓜子的銷售再次迎來一波大高潮!
  • 嗑瓜子嗑到舌頭疼嗎?華理學生研發了這款「零食堅果剝殼機」
    解放大家剝殼剝到指甲痛的雙手,免去你嗑瓜子嗑到舌頭疼的苦惱。華東理工大學四位大學生設計了這麼一款機器,讓愛吃瓜子花生的你,牙齒上沒有坑! 是不是很動心?來看看它長什麼樣!
  • 怎樣正確地嗑瓜子?
    婁底衛校某班學生上課嗑瓜子,老師自掏腰包買100斤瓜子給學生曠課嗑瓜子,讓這些學生「嗑個夠」。學校表示,老師此舉目的只是為了教育學生,事後承認方法欠妥,並且具體細節存在誤差,是30斤瓜子而非100斤,學生叫苦「嗑不動了」後,老師及時停止了懲罰。
  • 嗑瓜子和學英語,哪個更有趣?
    「嗑瓜子」理論:你在嗑瓜子的時候,越嗑越想嗑,隨隨便便幾個小時就沒了。為什麼人們著迷於嗑瓜子呢?
  • 瓜子一次能嗑一斤,35歲女子門牙嗑出1毫米深V形缺口
    瓜子一次能嗑一斤,35歲女子門牙嗑出1毫米深V形缺口 何麗娜 阮亞萍/錢江晚報 2019-02-27 10:18
  • 宅家「嗑瓜子」成新風尚 恰恰瓜子成現象級零食
    他們悄悄開啟了零食新時代 -- 嗑瓜子,甚至導致國外瓜子一度脫銷,不僅讓嗑瓜子成為了國外休閒娛樂新風尚,還利用剩餘的瓜子皮各種搞怪,這股各國人民齊嗑瓜子熱潮如何掀起來的?成為了當下的熱點話題之一。有沒有發現瓜子一嗑起來就停不下來?在大家嗑瓜子的時候想必會不知不覺產生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每次嗑瓜子的時候,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
  • 【周到上海】嗑瓜子嗑到舌頭疼嗎?華理學生研發了這款「零食堅果剝...
    解放大家剝殼剝到指甲痛的雙手,免去你嗑瓜子嗑到舌頭疼的苦惱。華東理工大學四位大學生設計了這麼一款機器,讓愛吃瓜子花生的你,牙齒上沒有坑!是不是很動心?來看看它長什麼樣!談到當初研發的初衷,團隊隊員介紹,確定項目的初期,他們調研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