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巨頭深陷虧損 奇美董事長身心交瘁請辭

2020-12-22 快科技

在連續5季巨虧的陰影下,臺灣面板巨頭奇美電子(3481.TW)最終爆發人事大地震。

12月2日,奇美電子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廖錦祥因個人健康原因,辭去董事長和奇美實業(奇美電子大股東)指派的法人董事職務;與此同時,奇美電子副董事長段行建也請辭副董事長一職,但仍擔任奇美電子董事和CEO職務。

廖錦祥在請辭聲明中表示,近期因健康因素,已兩次住院醫療,體力與心力已日漸衰退,恐怕影響奇美電子未來經營。對於公司高層的變動,奇美電子官方表示,奇美實業將在近期內改派新任董事代表,並儘快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推舉新任董事長與副董事長。

「廖錦祥的辭職標誌著奇美實業淡出面板產業的經營。」臺灣IT行業一位分析師指出,目前臺灣業界普遍推測,奇美電子第二大股東鴻海集團將全面接手奇美電子,而奇美電子董事長一職有可能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接任。至於臺灣當局推動的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的合併案,可能因鴻海的接手變得更難。

業績虧損

2009年11月,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群創光電與奇美電子合作,新公司名稱仍為「奇美電子」,合併後的奇美電子銷售規模超過友達光電,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僅次於三星和LGD。其中,奇美實業佔股40%,鴻海持股36%。奇美實業委派廖錦祥出任奇美電子董事長,鴻海則委派段行建出任副董事長。

然而,合併後的奇美電子並沒有實現當初「1+1>2」的效果。相反,在三星、LGD和友達光電均實現盈利的2010年,還虧損3.24億美元。今年又因為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前三季度虧損額已達441億元新臺幣,虧損面也遠大於三星、LGD和友達光電。

為此,奇美電子在年中還啟動600億元新臺幣銀團聯貸案,以緩解運營資金的緊缺。廖錦祥也為此抱病奔走,但到9月,銀團僅同意300多億元新臺幣,根本達不到預定額度。

與此同時,由於友達光電也身陷連季虧損,所以臺灣當局開始撮合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的合併,以掌握面板市場主動權。廖錦祥和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均表示出開放態度,不排斥雙方的整合。

畢竟,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面板合計產能佔全球份額25%,若能合併將成為全球第一。「李焜耀和郭臺銘兩個在併購歷史上,都是收購別人,從沒有被別人併購過。從這一點來看,臺灣面板雙虎合併難度很大。」上述分析師說。

面臨大陸面板追擊

「此次奇美電子高層變動,可能讓奇美與鴻海的整合更加緊密,也是整合奇美觸控面板及零部件資源的一大契機。」群智諮詢研究總監李亞琴指出,鴻海是蘋果產品的主要代工廠,可以強化奇美的觸控面板和中小尺寸面板優勢

據悉,郭臺銘之前也是希望分拆奇美電子觸控面板和中小尺寸面板業務,但與奇美電子創始人許文龍意見相左,而未能成行。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平板顯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華指出,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劇烈變化和臺灣兩大面板巨頭的動向,其實都是因為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項目所影響。

若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高世代面板線如期達到滿產,因為關稅的原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肯定能獲得大陸彩電廠家的面板訂單,影響最大的就是奇美電子。

群智諮詢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奇美電子佔中國大陸面板市場份額達30.7%,LGD佔25.5%,三星佔19.1%,友達光電為18.3%。

李亞琴也指出,未來隨著中國大陸面板廠的擴產,或將影響到中國臺灣和韓國面板廠的市場地位,臺韓廠家需要提前布局做出相應的調整。(文/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焦點

  • 臺灣奇美董事長:大陸採購佔奇美面板產能37%
    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  1月20日下午消息,臺灣面板巨頭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今日在「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戰略合作峰會暨籤約儀式」上表示,奇美去年為大陸市場提供了約1250萬片液晶面板,今年將增加至1850萬片,大陸市場已佔奇美液晶面板產能的37%左右。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全球液晶面板地震
    陳立宜為奇美集團最重要的職業經理人之一,他從2003年加入奇美,經歷了5代、5.5代、6代一直到7.5代線的建設和銷售,對TFT-LCD面板的技術和客戶都有掌握。接近奇美的人士說,陳立宜辭職,乃是因為奇美在過去四個季度中連續虧損,而期間陳的職位由奇美電子創始人許文龍的弟弟許春華接替。
  • 被大陸點名 臺灣奇美電子實業董事長換人
    華夏經緯網6月18日訊:據人民網消息,臺灣奇美被大陸點名為不受歡迎的「綠色企業」,該公司十五日召開股東會,許文龍刻意不出席,為了減低公司「綠色」色彩,繼上個月請辭奇美實業董事長之後,再度請辭奇美電子董事長,不過仍保留董事職務。新任奇美電子董事長為廖錦祥。奇美並再次澄清,奇美絕非「綠色企業」,許文龍言論不能代表公司立場。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 液晶面板業大地震
    奇美電子副董事長何昭陽指出:「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若臺灣廠商再不有所動作,現在既有的與大陸合作的優勢恐怕很快會拱手讓人。」來不及等待臺灣地區新的政策出臺,企業自主的聯合已經緊鑼密鼓地上演。11月14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僅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談好與奇美換股的大交易。至此,該公司旗下原本只能生產5代線的群創,一躍成為擁有8代線的TFT-LCD大廠。
  • 面板變量多奇美電子擴產計劃喊卡
    業界解讀,奇美電子是臺灣面板龍頭,停止南科投資反映面板景氣復甦不確定性高,藉此減少資金流出,也有助市場供過於求不再惡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1511.htm  截至昨(17)日截稿前,無法取得奇美電子回應。
  • 海信與中電熊貓或合作鴻海旗下面板廠奇美電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大陸資產入股臺灣面板廠出現新進展。業界傳出,鴻海旗下面板廠奇美電正與中電熊貓、海信集團洽談投資、聯盟,一旦奇美電敲定合作夥伴,可望開啟兩岸面板廠連手抗韓的新局。
  • 奇美電子遭重創:臺灣面板界「大虎」失威?
    臺灣面板雙虎之一的奇美電近日爆出董事長廖錦祥、副董事長段行建雙雙辭任的消息震驚了面板界。一位面板界資深人士告訴中國家電網,最高層就這樣撒手不管而去不是沒有原因,奇美電連續虧損、人才流失等問題已經讓這家臺灣當前第一大面板企業步履維艱。
  • 面板雙虎奇美電、友達市佔率均下滑
    面板雙虎奇美電、友達市佔率均下滑   尺寸面板需求不振
  • 奇美電子否認在佛山設8代前段面板廠
    奇美電子昨(9.14)日表示,外傳奇美在佛山設8代(臺灣稱8.5代)前段面板廠的計劃並非事實。由於臺灣政府並不許可,奇美雖然「有想」,但並無此事。 奇美在兩岸進行分工,在臺灣南科廠區以面板前段廠為主,在大陸寧波與佛山則以後段模塊廠為主。
  • 許文龍+郭臺銘搶面板龍頭 群創併購奇美電
    許文龍+郭臺銘搶面板龍頭
  • 臺灣光電巨頭奇美集團落戶崑山
    臺灣光電巨頭奇美集團落戶崑山2014-07-26 10:27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楊旋  近日,光電巨頭臺灣奇美集團落戶崑山光電產業園——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工建設,一期投資近3億美元,這也是兩岸深化合作的又一重大項目。
  •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2008年12月19日 09:4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第二輪家電下鄉招標中,100%的26英寸液晶機型、60%的22英寸液晶機型,都採用了奇美電子的液晶屏,在國內三、四級市場的佔有率超過90%。」昨天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巨頭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總處長陳立宜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此前,該公司雖進入大陸近10年,在華東、華南建立起液晶面板模組工廠,但作為上遊廠商一直躲在幕後。此次出手與金融危機有關。
  • 臺灣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新奇美誕生
    新奇美電18日正式成軍,運行長段行建(中)帶領經營團隊亮相,對前進大陸僅表示已在進行,強調將努力爭取、不會缺席。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群創光電18日正式合併奇美電子與統寶光電,「新奇美」 正式成軍,全臺灣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誕生。  昨天是新奇美的合併基準日,存續公司為群創,兩周後將向證交所申請重命名。但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家公司站點已統一對外重命名為「奇美電子」。
  • 富士康奇美現狀:海外市場被重罰 大陸市場尷尬
    儘管春節將至,但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心情一定好不起來,因為奇美不僅在歐美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在中國大陸市場正被競爭對手遠遠地落在身後。3億歐元罰款是奇美不能承受之重。去年12月,歐盟以價格壟斷為由,對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奇美、友達、彩晶、華映和韓國面板巨頭LGD開出罰單,其中奇美收到的罰金最多,達到了3億歐元,幾乎佔據了總罰金的一半。儘管奇美大股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強硬地表示「奇美不輕付不該付的錢」,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的。在海外市場「受氣」的奇美,在中國大陸市場也很尷尬。
  • 拉夏貝爾實控人慾罷免董事長,董事長主動請辭,私下協議曝光!
    半島全媒體記者 譚風敏1月7日,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與已請辭的董事長段學鋒的框架協議曝光,「實控人慾罷免董事長」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當日,「A+H」上市的服裝第一股拉夏貝爾在兩市均跌停。滬市跌至1.25元/股,跌幅5.3%;港市0.275港元/股,跌幅11.29%。
  • 奇美獲日立授權生產IPS液晶面板
    奇美電子和日立顯示(Hitachi Displays)公司今天共同宣布,雙方已經正式籤署IPS廣視角液晶面板技術合作協定。日立將授權奇美生產IPS面板,而日立將藉助奇美代工產能,提高IPS面板供應能力。此次合作主要涉及6到10英寸的中小尺寸IPS液晶面板,主要面向平板機市場,可用於蘋果iPad的9.7寸面板也在範疇之中。
  • 奇美15.6寸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
    中國臺灣網6月11日消息 臺灣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總經理郭振隆表示,奇美提前布局全球第一款15.6寸16:9寬屏幕面板,目前已穩居出貨量全球第一。為更精確地滿足消費者對顯示器的需求,16:9面板將針對個人娛樂需求設計,以呈現最佳數字顯示比例;16:10面板則對一般商業用途市場作開發。
  • 奇美、海信、TCL上演液晶模組 "三角戀"
    兩年前,TCL、康佳、創維、長虹中國彩電這四巨頭曾與國內的液晶巨頭京東方一起謀劃「聚龍」項目,擬在深圳市上馬第六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該基地與佛山南海的奇美液晶模組項目近若毗鄰,顯示著兩者的「親密」關係。   曾與奇美「三角戀」   奇美是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供應商,2006年它布局南海。次年10月,南海奇美正式投產,今年其產能將達到1000萬片液晶模組,目前二期已開工,2009年年底可月產200萬片。
  • 奇美 友達 到底誰才是臺灣第一大面板廠?
    此前合併後的新奇美號稱是臺灣第一大面板廠,但是由於奇美不同的面板出貨計算方式,通過月財政報告我們仍然無法看出奇美與友達到底誰是臺灣面板霸主。  奇美三月份未審計合併報表收入383.8億新臺幣,月出貨981萬片大尺寸面板,2531萬片中小尺寸面板。友達此前宣布的三月份報告為合併報表收入406.7億元新臺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977萬片,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為2139萬片。
  • 奇美推出主流規格39寸、50寸面板
    面板產業持續進行結構性調整,大廠絞盡腦汁力拼差異化。奇美目前正積極推出39寸、50寸等創新規格的大尺寸面板,有別於過去傳統的主流尺寸37寸、46/47寸面板,希望能挑戰成為新主流尺寸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