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或許,2018年11月26日這一天,將來會成為許多「新人類」的誕生紀念日,也有可能成為許多「自然人」的苦難紀念日,未來,誰又能預測呢。。。
英國一代傳奇,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於今年3月與世長辭。
在霍金逝世前不久,曾經在一系列文章中預言,基因改造技術將創造出全新物種。霍金預言,改造基因將可使人類變得更有力量、更聰明、更健康、更長壽,達到所謂的「超級人類」。然而,如此一來貧富差距就會成為進化人類與非進化人類的鴻溝。有錢人會讓孩子接受基因改造成為進化人,而貧民窟居民因無法負擔高額費用,因此在社會翻身的機會逐漸渺小,他們最終將「被」死去或喪失存在意義而被社會淘汰。
11月26日,基因改造人這一「潘多拉魔盒」被中國科學家打開。
當天,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裡面有約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 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賀建奎,湖南新化人,出生於國家級貧困縣的他,童年時家境貧寒,初中畢業後一路考入新化縣一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來取得國家獎學金留學美國,在萊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11至2012年期間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史蒂芬·夸克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2年國家孔雀計劃引進回國,在南方科學技術大學建立個人實驗室進行基因測序方向的研究,2017年七月研發出亞洲第一臺第三代基因測序儀。
在南方科技擔任職之外,賀建奎名下還擁有多家與基因科學有關的公司。包括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瀚海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夥企業,總註冊資本超過1億元。
然而,就在11月26日傍晚,賀建奎任職的南方科技大學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對賀建奎所做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研究深表震驚,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其所在生物系學術委員會於當天立即召開討論,認為賀建奎的研究行為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當天,深圳衛計委就「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發布聲明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未按要求進行備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調查。
深圳市衛計委公告稱,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倫理委員會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未設立倫理委員會的,不得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並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登記」。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11月26日下午,因「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而被捲入漩渦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回復稱:「孩子不是在醫院出生,也不是在醫院做的實驗」。
將事件的爭議推向高潮的是26日晚間,一份122位國內著名科學家的聯署聲明。該份聲明指出:
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準確性及其帶來的脫靶效應科學界內部爭議很大,在得到大家嚴格進一步檢驗之前直接進行人胚胎改造並試圖產生嬰兒的任何嘗試都存在巨大風險。
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這些在科學上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對人類遺傳物質不可逆轉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會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實施之前要經過科學界和社會各界大眾從各個相關角度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討論。確實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來的孩子一段時間內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義和將來繼續執行帶來的對人類群體的潛在風險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與此同時這對於中國科學,尤其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在全球的聲譽和發展都是巨大的打擊,對中國絕大多數勤勤懇懇科研創新又堅守科學家道德底線的學者們是極為不公平的。
我們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及研究相關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並對此事件做出全面調查及處理,並及時對公眾公布後續信息。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我們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而一些外國基因編輯領域的專家也同樣表示:這類技術現在太不成熟,直接應用於人體過於草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基因編輯專家Kiran Musunuru博士直言,這是「沒有良知的人類實驗,在道德和倫理上站不住腳。」
面對鋪天蓋地的譴責,賀建奎於當天以視頻形式進行了回應:
賀建奎說:「對於少數家庭來說,基因手術是治癒遺傳性疾病和預防嚴重疾病的新希望。」他還認為,基因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需遵循的「核心價值」,包括對真正需要的群體保持「悲憫之心」、僅僅用於嚴重疾病的「有所為更有所不為」、尊重孩子自主性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命運不能由基因來決定的「生活需要奮鬥」、「促進普惠的健康權」等5項倫理原則。
然而,無論如何,對賀建奎來說,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需要面對的:
1、敲除掉CCR5靶點是否真的可以免疫愛滋病,如何證實或者證偽?
2、敲除掉CCR5基因,會不會產生其他潛在威脅,會不會導致其他疾病甚至人體變異?
3、對試管嬰兒進行基因編輯是否有悖倫理道德,需要哪些合法的程序?
來自湖南新化的賀建奎,帶來的到底是人類福音,還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可能只能留待時間與歷史去審判了。
或許,2018年11月26日這一天,會成為許多「改造新人類」的誕生紀念日,也有可能成為許多「自然人」的苦難紀念日,未來,誰又能預測呢。。。(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