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根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而結合網絡上流傳出的一份《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申請書顯示,該實驗始於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研究擬採用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和孕期全方位檢測可以獲得具有CCR5基因編輯的個體,使嬰兒從植入母親子宮之前就獲得了抗擊霍亂、天花或愛滋病的能力。
該項目主導研究者賀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實驗室用物理,統計和信息學的交叉技術來研究複雜的生物系統。研究集中於免疫組庫測序,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此事一經公布便引發公眾對該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
過幾天就是世界愛滋病日,基因編輯嬰兒是否是炒作?
和基因編輯嬰兒有關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瀚海基因等都向媒體進行了澄清,那麼背後又有什麼玄機呢?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11月26日下午對新聞記者回應,否認該院和此事有關「這件事不屬實,我們沒有接受過相關信息,不知道這件事為什麼會上熱搜,正在調查。」而至於賀建奎是否有掛靠深圳和美進行相關研究,深圳和美方面表示「不了解情況」。
據悉,賀建奎還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記者致電該公司,對方回應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與該公司無關,建議向賀建奎本人及該項目團隊了解情況。第一財經曾致電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人員稱,「老闆的項目和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是老闆在實驗室的項目。」她表示自己不知道這項研究在哪個實驗室進行。
賀建奎,南方科技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天才還是瘋子?
公開資料顯示,賀建奎於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期間師從Michael Deem教授從事生物物理學研究,2011-2012期間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就讀博士後,期間師從史丹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史蒂芬·奎克教授,從事基因測序研究。
其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實驗室用物理,統計和信息學的交叉技術來研究複雜的生物系統;研究集中於免疫組庫測序,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此前報導稱他「僅用5年的時間完成了在美國名校博士到博士後的歷程,年僅28歲就成為南方科技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賀建奎不僅是一名科學家,他還是一名商人。他的微信個性籤名是這樣寫的:賀建奎-南方科技大學-瀚海基因-因合生物。他的導師史蒂芬·奎克教授不僅是世界基因測序領域首屈一指的頂級科學家,在美國擁有「四院院士」的頭銜,而且還是十多家公司的掌門人,這個經常穿著牛仔褲、騎自行車的教授,甚至是擁有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億萬富豪。
賀建奎最新回應:堅信倫理將站在我們一邊,基因手術是幫助少數家庭的新試管技術
賀建奎團隊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違反科技部與原衛生部2003年頒發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與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未經相應的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即在人類胚胎上做基因編輯實驗,是得到如此多負面指摘的根本因素。
賀建奎的媒介團隊一份尚未完全上傳的、賀建奎本人錄製的英文視頻(部分視頻已上傳)。視頻中,賀建奎講述了這一臨床試驗的來龍去脈,並針對公眾質疑,給出了他最新回應。 他說媒體曾報導首例試管嬰兒露易絲·布朗的出生,當時一度有些爭議。但四十年來,法規、社會道德與試管技術一同發展,並幫助800多萬兒童來到這個世界。試管技術切切實實給無數家庭帶來福祉。現在,我們的基因手術則是幫助少數家庭的新試管技術。
我們選擇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實際上,有一億人天然就擁有一種使CCR5基因失效的遺傳變異保護他們抵禦HIV。這些人非常健康。我們的手術,在天然變異的起始點準確切斷DNA。數十年來,許多臨床研究用藥物模仿天然變異,這包括美國第一例基因手術臨床試驗,試驗被證明是安全的。同時,抵禦愛滋的基因手術需要儘可能簡單,簡單到僅僅敲除幾個DNA序列。
「堅信倫理將站在我們這邊」。把孩子叫做「定製寶寶」是錯誤的,這對有遺傳疾病的父母來說是一種詆毀,這是在試圖製造恐懼和厭惡的情緒。孩子並非被設計,而這也不是父母的意願。這些父母攜帶著致命的遺傳疾病——而這通常是兩萬個基因中的一個微小錯誤導致的。關於如何幫助這些家庭,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們堅信歷史(倫理)終將站在我們這邊(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一如七十年代的露易絲·布朗(首例試管嬰兒,編者注),同樣的恐懼和指責將再次出現。既然,現已公認輔助生殖技術對家庭有益,那麼基因手術在未來二三十年後也將會是合情合理的。
我們草擬了胚胎基因手術的五個基本準則(分別為:悲憫之心、有所為更有所不為、探索你自由、生活需要奮鬥、促進普惠的健康權,對應的英文為: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Only for seriousdisease, never vanity/ 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Genes do not define you/ Everyone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沒有監管的新技術,會不會是潘多拉?
媒體和大眾都注意到,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違法了《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也沒有經過相應的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同時,所有與傳聞有關的機構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瀚海基因都否認與該事件有關,那麼,這項工作是賀建奎在哪裡完成的?新技術一旦失去了制度監管和道德約束,將是非常可怕的!
這一天,中國百餘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對他的「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進行強烈譴責。他們在聲明中說:「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其實對於胚胎基因編輯的討論一直都在,人們的擔憂總結起來主要有三點:1. 這種基因改變會影響其他基因,在改變一個基因時擾亂了其他健康基因;2. 對胚胎DNA的任何修改,都會影響所有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這意味著這種基因改變會遺傳給下一代;3. 會帶來「設計嬰兒」,即父母等通過改變基因,讓嬰兒滿足其某種期望,如讓孩子長得更高,培養跑得更快的運動員等。
因合生物、瀚海基因,基因大佬的商業夢想
2017年12月,因合生物獲得澳銀資本領頭2000萬pre-A輪融資。
2018年4月19日,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 2.18 億元人民幣的 A 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本次融資將重點用於建設全亞洲第一條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生產線,該公司的基因測序由此將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覆蓋更廣泛人群,未來早癌篩查將可降至 100 美元。
11月26日,天壕環境董秘辦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2016年、2017年投資入股了福州紫荊海峽科技合夥企業,實繳約900萬元,由後者進一步投資瀚海基因,公司主營還是公共事業、環保業。天壕環境通過福州海峽間接投資入股了瀚海基因。午後,天壕環境直線衝擊漲停。
本文綜合消息分析,本文觀點與作者供職單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