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國外科學家怎麼說?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中國科學家宣布「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國外科學家怎麼說?

【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飛揚】昨天,一則消息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刷屏:中國科學家賀建奎26日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個技術在中國科學界和網際網路引發了巨大的倫理質疑,122位中國科學家當天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此試驗。國外科學家對此怎麼看?

CNN在26日的報導中稱,「多國專家都對這種技術的使用表示憤慨」,還稱這可能「引發巨大的科學和道德困境」。

(CNN報導截圖)

倫敦大學聖喬治分校人類遺傳學高級講師婭爾達·賈姆希迪表示,這種有爭議的研究對於預防愛滋病毒並非必要。「我們已經有很多方法預防愛滋病毒,也有很多治療方法。我們也不需要通過進行基因編輯來防止愛滋病傳染給後代,」她說。

她還表示,目前學界對於基因編輯的長期影響「知之甚少」。

牛津大學實踐倫理中心主任朱利安·薩烏萊斯庫將這對經過基因編輯後出生的嬰兒稱為「基因俄羅斯輪盤賭」。「如果是真的,這個實驗將很可怕,」他表示,基因編輯可能會導致「在生命的早期和晚期引發遺傳問題,包括癌症」。

此外,倫敦大學婦女健康研究所的遺傳學和人類胚胎學教授喬伊斯·哈珀也批評該研究「過早、危險且不負責任」。「在該程序用於臨床試驗之前,我們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證明幹預胚胎基因組不會對未來人類造成傷害,」她在一份聲明中說。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基因編輯專家以及基因學期刊的編輯基蘭(Kiran Musunuru)博士表示,在人類身上做此類實驗,「在道德和倫理上站不住腳」此外,基蘭博士還對這兩個所謂「天然抵抗愛滋病」嬰兒未來即將面臨所有未知安全風險表示質疑。美國加州克利普斯科技轉化研究所負責人埃裡克·託波爾(Eric Topol)博士也表示,這項研究遠不成熟。

德國倫理委員會主席彼得·達布羅克對此事表示強烈譴責,稱其是「不負責任的人體實驗」,「其後期影響無法預測,難以控制」。達布羅克還表示,如果這是真的,這將是科學界的「超級大危機」。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賀建奎實驗室 供圖人民網深圳11月26日電(呂紹剛、陳育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人民網: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IT之家11月26日消息 根據人民網的報導,今天上午,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目前人民網的這則報導已刪除。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後 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炸鍋了」
    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的前一天,風暴已經開始在會場外蔓延。11月26日,人民網深圳頻道發布消息稱,世界首例能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領導該實驗。消息發布後不久,國內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強烈譴責,稱實驗存在嚴重的生命倫理問題。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背後的科學家和資本運作
    點擊查看 根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中外科學家熱議「基因編輯嬰兒」 北大教授:突破道德恐有災難性後果
    【解說】當地時間11月27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大學召開。「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話題成為峰會討論的熱點。多名中外科學家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此項技術風險不明,在倫理道德方面亦存在重大爭議。  【解說】11月26日,深圳科研人員賀建奎宣稱,其團隊成功對一對雙胞胎嬰兒施行了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我們真的準備好對人類任何基因動手了嗎?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伊凡 11月26日,根據媒體報導,深圳一組學術團隊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
  • 「關注」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後,賀建奎實驗室更新多個視頻…
    導讀11月26日,首例人類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而這則消息的發布剛好是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前一天……截至目前各關聯方回應匯總:原稿《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文章已檢索不到;
  • 基因編輯嬰兒面臨風險有多大?聽聽青島專家怎麼說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消息一出,輿論譁然。隨著時間的發酵,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基因編輯會打開怎樣的「潘多拉魔盒」?真的會對某些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有效嗎?它面臨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會是一個潘多拉的盒子嗎?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會是一個潘多拉的盒子嗎?2018年11月26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停薪留職副教授京賀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深圳誕生。這將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由於採用基因編輯技術,該新生兒天生免疫愛滋病。這對嬰兒的名字叫露露和娜娜,現在已經平安出院回家,據報導嬰兒母親是通過常規試管嬰兒技術懷孕,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在丈夫的精子被注入卵子後,醫生立刻注射了一點點蛋白質和指引信號來做基因手術,去關閉愛滋病毒進入並感染人體細胞的大門。
  • 俄科學家欲造更多基因編輯嬰兒 正尋求官方批准
    (原標題:俄科學家計劃製造更多基因編輯嬰兒,為免罰正尋求官方批准)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試驗,賀建奎的美國同行們怎麼說?
    11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賀建奎出席香港大學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對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的各種問題進行回應之後,全球頂級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沒有被說服,反而又更多理由的擔憂,有更多的問題等待答案。賀建奎在會上表示,還有一名參與該研究的志願者已經懷孕。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基因編輯嬰兒與人類遠景:誰的世界?
    這兩天引爆輿論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似乎正好印證了墨菲定律。科學界最擔心的事情,很可能已經發生了。賀建奎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他的「研究成果」,是很有機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馬上就要在香港召開,賀建奎本人也將出席這個峰會。在這個時候拋出爆炸性新聞,能夠獲得天量關注和巨大的廣告效應。果然,不僅國內的輿論被引爆,峰會也「炸鍋」了。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惹爭議,122位科學家聯名反對!南科大教授背後...
    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在網絡上開始傳播。「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據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為什麼要堅決反對基因編輯嬰兒?
    這項技術並不是什麼偉大的發現,很早就有學者對此進行研究,也有大量的此類研究論文發表,可以說何建奎和他的實驗室所做的事情沒有任何的科學創新,也沒有任何的科學價值,但是為什麼這麼早就公布的技術能輪到何建奎的實驗室通過基因編輯誕生首例能夠預防愛滋病的嬰兒呢?那是因為這項技術存在風險。通過基因編輯從而獲得愛滋病預防能力,這是好處。
  • 媒體評"基因編輯嬰兒":對不起!世界沒有做好準備
    近日在某場學術會議上,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他們團隊創造的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就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因此,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什麼不能原諒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浙大多位學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這件事為什麼絕不能原諒「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引發輿論軒然大波。昨天,「知識分子」在微博發布「科學家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聲明指出——「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或面臨更高死亡風險
    圖:Mark Schiefelbein/AP/Shutterstock2018年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於中國誕生。消息一出,舉世譁然。11月28日,賀建奎在中國香港召開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闡述了「基因編輯嬰兒」這項備受爭議的研究。該研究使用CRISPR對人類胚胎CCR5基因進行了編輯,以圖讓嬰兒自出生便能夠抵抗HIV,降低其感染愛滋病的風險。但另一方面,由於人類對遺傳信息認知的局限,由此而產生的「基因編輯嬰兒」未來可能面臨著無法預知的風險。因此,這項實驗的貿然開展激怒了整個科學界。
  • 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華大基因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其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基因編輯嬰兒」,茲事體大,其指稱究竟是無中生有,還是張冠李戴,抑或是指鹿為馬,都應該刨根問底,將此事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半點含糊。由於「基因編輯嬰兒」的行為已涉嫌違法,所以,如果這個指稱不實,則指稱者和發布散布這一指稱者已涉嫌觸犯相關法律。
  • 被指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回應:編造情節,已報案
    一名為「未名湖畔魯智深」的微博網友聲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12月7日晚間,華大基因方面通過微博回應:沒有瓜,各位群眾散了吧。據了解,「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這個機構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的情節,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其實這是一篇在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該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