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華大基因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其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基因編輯嬰兒」,茲事體大,其指稱究竟是無中生有,還是張冠李戴,抑或是指鹿為馬,都應該刨根問底,將此事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半點含糊。由於「基因編輯嬰兒」的行為已涉嫌違法,所以,如果這個指稱不實,則指稱者和發布散布這一指稱者已涉嫌觸犯相關法律。

據報導,「基因編輯嬰兒」的指稱來自一位自稱是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主任王德明的人。此人指稱,「此前與華大基因有過合作關係而對其部分行為知悉,向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實名舉報華大基因至少編輯了58個嬰兒,盼望調查組立案調查,一視同仁處理」,並稱舉報內容親眼所見,對真實性負法律責任。

對此指稱,華大基因反駁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指稱所附圖片是2017年發表於Nature(《自然》雜誌)的一篇學術論文上的圖片,該論文項目是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且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的原則,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而華大基因只是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效率和安全性評估。為此,華大基因也提供了其反駁所涉內容的相關網址。在華大基因公布此反駁之後,先前發布有關「基因編輯嬰兒」指稱的社交媒體平臺已經刪除了相關內容。

華大基因對有關「基因編輯嬰兒」指稱的反駁發布得及時,其所提供的說明及其可查究的相關內容,可以覆蓋和回應「基因編輯嬰兒」的指稱,因此為公眾提供了做出判斷的基本材料。華大基因在此問題上的迅速反應,說明「基因編輯嬰兒」在當下仍然是一個不可觸碰的科學倫理底線。這個底線,仍被科學界公認為是「觸碰即死」的高壓線。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利用基因技術「編輯」的一對嬰兒的誕生,引起科學界的震驚與譴責。去年12月30日,深圳市南山區法院對參與這一「編輯」的賀建奎等3人進行了定罪量刑。而與賀建奎的「編輯」活動有關聯的國外科學界的人,也都受到了調查和處罰。現時在「基因編輯嬰兒」方面的任何「首創」,不僅不是科學研究上的領先,而且是不顧科學倫理、道德禁忌和法律限制的結果。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0-12-1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生造火箭、女生織毛衣,這是性別專屬課?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從上學期開始,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在二年級試行年級課程——「男生·女生」課,為男孩、女孩們定製屬於他(她)們的專屬課程。很快就有媒體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官網上的女性工作人員梳理了一遍,「打臉」所謂男生「造火箭」、女生「織毛衣」的成見。正如網友所言:「給我一個男生不能織毛衣、女生不能造火箭的理由。」女性參與科研,在今天的社會分工狀態下,實在不值得詫異了。也不知為何這個專屬課程為什麼挑出這一點大做文章,頗讓人有點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在今天,打造所謂的性別專屬課,容易遇到一些尷尬。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敲門科創板有關。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
    來源:中國基金報來源:券商中國          日前,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今年以來,華大基因股價接近翻倍,12月7日,華大基因兄弟公司華大智造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
  • 「崑山砍人案」撤案,唯有法治安民心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9月1日,江蘇崑山市公安、檢察機關通報了「崑山砍人案」調查處理結果,認定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於海明案件。民眾不是法律專家,「前幾刀後幾刀」的爭議或許特別要緊、「天安社」等謠言緋聞或許聳人聽聞,不過,「撤案」的結果最是讓人正氣沸騰。大概很多人重新於內心裡肯定了兩個古老的價值判斷:正當防衛還是要優先保護防衛者的;而這個社會的善法,還是鼓勵我們做個謙抑守規的老實人。
  • | 光明網評論員
    | 光明網評論員 2019-07-1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因編輯嬰兒:法律明確禁止,各國共識「不得用於妊娠」
    而這一次,進行基因編輯後的人類胚胎,孕育出生命了。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消息一出,引發國內外學界強烈關注和有關倫理問題的巨大爭議。
  • 俄科學家欲造更多基因編輯嬰兒 正尋求官方批准
    >又有一名科學家試圖製造基因編輯嬰兒的計劃震動了科學界。在一些發生CCR5純合突變的人群中,這種純合突變反而可以阻滯HIV的侵入。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裡面有約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 光明網評論員:律師不接權健案,這種姿態合適嗎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1月11日)有媒體報導說,自1月7日權健實控人束昱輝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後,「權健」就成為了燙手山芋,讓許多律師事務所避之不及。但是,不接受客戶委託、不承接客戶案子,卻向媒體披露客戶要約的內容,並且從法理的角度做出或變相做出對客戶所要委託案件的法律判斷或價值判斷,這種做法實是有違律師的職業道德。尤其是在出於非法律的原因、懾於非法律的外在壓力或想像造成的內在恐懼的情況下,卻以法律專業的角度去開釋不承接客戶案件的緣由,這種「姿態」就更不應為法律專業人士、尤其是律師所採用。
  •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新華社廣州1月21日電(記者肖思思 李雄鷹)記者從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獲悉,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羅永浩又被限制消費;蘇寧回應...
    「基因編輯58個嬰兒」:已報案 4.蘇寧回應傳言:網上傳播的有關資金鍊斷裂的消息為「謠言」,已報案 5.淘寶特價版官方宣布每月最後一周為「1元更香節」 6.蘋果 AirPods Max 頭戴式耳機發布:支持主動降噪、空間音頻,售價 4399 元 7.三星取消附贈充電器耳機獲證實
  • 不應該以偏廢權利為代價求得AI發展 | 光明網評論員
    不應該以偏廢權利為代價求得AI發展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06-2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已報案,證據充分
    時隔兩年,華大基因再次被舉報。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為什麼要堅決反對基因編輯嬰兒?
    比如孩子本身是健康的,但是在實施CCR5基因破壞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對孩子其他基因造成影響和損害,如果沒有被覺察,等孩子出生之後,便會面臨著無法恢復的災難,比如某種必要的激素無法正常分泌,比如某個器官無法正常生長……其次是倫理風險,這種基因編輯技術所產生的嬰兒,是將基因進行了改造,本身面臨的就是基因不確定性,那麼改造後的基因會進入到他們的生殖細胞之中
  • 光明網評論員:對被幫扶反咬者應以誣告陷害罪治罪
    光明網評論員:對被幫扶反咬者應以誣告陷害罪治罪 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 2019-11-20 15:03
  • 本源法師談「基因編輯嬰兒」:一切事物都要看發心
    2018年11月26日,「基因編輯嬰兒」刷爆社交平臺。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在中國健康誕生的雙胞胎露露和娜娜,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該消息隨後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
  • 【光明網評論員】公捕公判是文革孽種猶存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國外科學家怎麼說?
    中國科學家宣布「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國外科學家怎麼說?【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飛揚】昨天,一則消息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刷屏:中國科學家賀建奎26日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個技術在中國科學界和網際網路引發了巨大的倫理質疑,122位中國科學家當天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此試驗。國外科學家對此怎麼看?
  •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0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