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每一個兒童設計課程——江蘇省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個性化教學的...

2020-12-12 雲南網

原標題:為每一個兒童設計課程——江蘇省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個性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歷史沿革,歲月變遷,區域調整,曾幾易校名,2017年定名為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為每一個兒童設計課程」是梅村實小在2002年提出的課程主張和辦學理念,其核心是強調兒童全面而自由的個性發展,強調課程對於學生的適應性。

近20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建構起了學科、社會、兒童三位一體價值取向的課程發展文化。基於多元智能理論和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圍繞「為了每一個」「設計怎樣的課程」,展開了個性化教學、課程校本發展、兒童課程參與等行動研究,在分層課程目標、多樣課程形態、選擇課程內容、多元開發主體、豐富學習方式等方面進一步確立理論框架和實踐路徑。

內涵理解與理念堅守

這裡的「每一個兒童」,是類與個體的結合,有三層意思:一是面向所有兒童的每一個,二是每一類兒童,三是面向個體的每一個,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而對「課程」的理解,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時代,可以形象地把課程理解為學生發展素養的陣地、場域、土壤或載體,強調其過程性、整合性和渠道性。

每一個兒童都具備某一方面或某一領域的優勢,每個兒童的個性都與眾不同,在其不同階段的發展也各具特點。兒童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是可以通過課程創造的。讓課程更適應兒童,讓兒童發現更美的自己,並「以自己的方式成長」是提出「為每一個兒童設計課程」這一課程主張和理念的出發點。

課程設計與文化重構

1.課程覺醒:尊重兒童權利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深入,學校對課程有了更全面科學的理解與把握,主要反映為兩點:

重建課程概念。課程應該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多因素的整合,是一種動態的生成,是跑道、跑步者及跑步過程的整體結合,只有得到學生的理解,才可真正稱之為課程。

喚醒課程意識並在實踐中得到體認。尊重兒童視野,從兒童視野出發,結合地方特點、教師特點,充分調用整合資源,對教材進行增、刪、調、改、編,讓教材更富靈性,更適應兒童。

2.課程領導:推動教學改革

以課程領導推動教學改革,成為學校研究工作的常態。如何以課程領導推動教學改革?主要強調了兩個方面:

倡導引領靠校長,校長是學校課程校本開發的領導,主動地領導課改,包括課程理念與理論的研究、課程技術的學習、學校願景的描繪、學校課程規劃的制定、教師內在動機的激發、開發團隊的建設以及與社會、家長的溝通等。

分權賦能給教師,教師是課程校本開發的主體,在參與學校甚至更高層次的課程開發工作時,教師的課程意識進一步得到培養,課程開發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3.課程文化:發展師生個性

在新課程的視野中,課程正逐步實現從文化傳承工具向文化主體的地位轉變。學校需要構建的是個性化的課程文化,或稱之為有利於師生個性發展的課程文化,關鍵的是,學校中精神化的課程文化應是個性化的。

學生在學校能得到生態發展,即通過多樣化的課程選擇與課程教學,使學生的個性在廣度上實現多元發展,在深度上實現充分發展,在整體上實現和諧發展,在與周圍的環境(包括人、物、氛圍等)的交互中實現共生發展。

教師在學校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與發展的幸福。圍繞「樂於學習、勤於實踐、善於反思、長於合作、勇於表達、敢於創新」的實小教師品質,不斷超越自我。在課程校本開發的過程中,與同伴一起,逐步喚醒主體意識,掌握開發的原理與方法,並不斷付諸實踐,實現與學生、與課程的共同發展。

行動框架與課程實施

1.構建全面且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

如果說土壤是對課程的形象比喻,那麼不同的土壤提供什麼養分、達成何種目標、培養具備什麼特質的實小學子,則是每一個實小人都要思考的問題。學校提出要圍繞人格、體魄、智慧等關鍵性維度,以敏而好學的至強兒童為目標,構建「立德修身課程、知識傳承課程、技能習得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四大板塊的四向課程體系,激發兒童課程參與的主動性,促進其個性在深度上充分發展、廣度上多元發展、整體上和諧發展、相互間共生發展,最終實現學生的生態發展。

在四向課程體系中,立德修身為根本,文化傳承是基礎,技能學習得才藝,綜合實踐涵素養,各板塊內容既相互獨立、各有側重,又互相融合,目標都是指向發展學生的人格、智慧和體魄。

2.搭建基於校本教育的課程框架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包括課程內容、目標、設計、實施、評價在內的靜態、動態的課程實施框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調整。因此,學校將課程校本開發調整為課程校本發展,搭建並完善學校課程實施的框架體系,即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地方課程的層級化建設、校本課程的多元化開發三方面。

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分兩條路線同時推進,一是優化傳統課程;二是在實驗班進行翻轉課堂,通過對慕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手段的研究,尋求個別化教學模式的突破。

地方課程的層級化建設。地方課程分為新興課程、技術與實踐課程、地方文化課程,主要在三至六年級實施。

校本課程的多元化開發。建設PPAS「強壯兒童」課程和JA青少年成就課程。JA課程是以商業、貿易、經濟等為主題的課程,培養學生的職業、理財、創業、團隊合作、溝通等技能。

課程多樣與評價多元

為每一個兒童設計課程,核心是喚醒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動機水平逐步內化的條件有二:一是個體知覺自己有能力勝任某件事,二是感到行為是自我決定的。

因此,在研究實踐中,學校一方面注重開發足夠豐富且能覆蓋人的多元智能領域的課程,吸引並引導學生發現更好的自我;另一方面注重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堅持兒童為中心,賦予兒童參與課程設計的權利,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來,擁有課程的獲得感。

1.豐富課程種類,解密每一個兒童的優勢潛能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和唯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人之所以會在不同的領域展現出差異化的發展,原因就在於此。對於教育而言,在相對單一的基礎性、保障性的國家課程之外,開發儘可能豐富並且能夠覆蓋學生多樣智能組合的校本課程,就有可能讓學生發現更優秀的自己,埋下未來發展的種子。

基於此,近十餘年來,學校開發了擁有六大類近36個項目的「菜單式」藝體課程,以及包括「未來工程師」「能工巧匠屋」「電子探索宮」等12個項目的「走班」制科技課程。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繪本」幸福課程(Positive Psychology based on picture book)、「菜單式」體育課程(Elective PE Curriculum)、「菜單式」藝術課程(Elective Art Curriculum)、「項目式」科技課程(Elec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為課程群的PPAS兒童課程。

豐富的課程,滋養著兒童的個性發展,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優勢領域產生一種自我滿足、積極愉悅的情感,這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對學生主動參與課程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個性化課程實施,關注每一個兒童的學習狀態

為每一個兒童設計課程,既是學校的辦學理念,也是學校的課程夢想。為「每一個」設計課程,教師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重視「每一個」的發展,儘可能尋求個別化教學的契機。

(1)四輪驅動——課程設計的行動策略

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橫向上通過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建構,教學內容的人本化處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融合,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實施,縱向上從各學科本身的要素入手,合縱連橫,追求傳統課堂的個性化教學實施。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採用多種策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譬如揚長匹配策略、學習風格的補短策略、學習能力的補短策略、認知方式的失配策略及發展個性策略等。

(2)AI介入——精準教學的探索展望

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教學,即使是對同一學習內容的教學,每一個學生的課程安排都應是不同的,應隨著用戶水平的變化而自動變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和AI人工智慧的興起,一大批優秀的教育APP應運而生,如習網智慧教育平臺、作業盒子、洋蔥數學、曉黑板等大數據智慧雲腦,逐漸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藉助這些平臺,學校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教育」模式,讓個別化學習成為可能。

(3)權利賦予,喚醒兒童主體意識

「十二五」期間,學校探索了兒童主動參與課程設計的研究,這是對課程傳統觀念的挑戰。每個兒童心中都有一粒種子,一旦被喚醒,就會以一種茁壯的方式,成長為屬於他們的特有姿態。作為教育者,只要充分地相信每一個學生,給他們創造各自施展的舞臺,他們就會還給我們一個驚喜。

比如「走班」制科技課程,可以讓學生全程參與到課程的開發、實施和評價過程中,並且通過選課、「走班」,體驗「我的課程我做主」的課程獲得感,打破行政班的束縛,以項目建班,將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匯聚起來,用學習預案推動課程實施,用「走班」護照創新評價機制,在項目選班上既可以以一學期為周期橫向換班,也可以縱向深入研究,用兩方面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動態調整、滾動發展,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選擇權。

3.成長評價,激昂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感

學校從評價的四大要素進行設計和實施。在評價目的上,根據評價的發展性原則,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和激勵性功能,重視對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在評價內容上,根據評價的全面性原則,不僅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評價,更要對學生在個性心理品質、社會情緒發展、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上作出評價。在評價主體上,根據評價的客觀性原則,採用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改變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立由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和教師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在評價方法上,根據評價的多樣性原則,讓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讓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相結合,採用多次評價、隨時性評價、「檔案袋」式評價、「護照」式評價等方式,突出過程性。

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個性化」的教育理念植根於實小的百年辦學實踐,發軔於上世紀80年代「教好每一個農民子女」。因為有了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學校的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蓬勃發展,個性化教育在「十五」至「十三五」期間不斷深入推進,並且碩果纍纍,「十五」期間榮獲江蘇省首屆基礎教育類教學成果一等獎;「十一五」期間,學校榮獲江蘇省首屆教育科學研究精品課題,並獲「滬、浙、蘇」長三角地區教育科學研究優秀團隊獎;2017年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江蘇省STEM項目試點學校,2020年被江蘇省教育部門評為2019年江蘇省健康促進金牌學校。

(鄒 莉 朱 峰)(鄒 莉 朱 峰)

相關焦點

  • 無錫市第六批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公示名單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董榮森  江蘇省懷仁高級中學    任方成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張曉輝  無錫市第一中學    馬紅燕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韋燕平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陳東革  江蘇省江陰市第一中學    蔣七耀  宜興外國語學校    褚興剛  宜興外國語學校          羅永忠  宜興外國語學校
  • 無錫市坊前實驗小學開展聯盟校數學學科交流研討活動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關於教師隊伍建設的指示和要求,加快數學學科教師的成長步伐,紮實開展學校教科研隊伍建設,落實聯盟校「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理念,12月21日下午,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坊前實驗小學、新城中學、春陽實驗學校聯盟校的數學教師,在坊前實小階梯教室1舉行了「馨坊致遠」數學學科交流研討活動。
  • 江蘇省高中匯總之無錫市高中匯總情況
    上期為大家分享了江蘇省南京市高中匯總情況!這期繼續為大家分享江蘇省無錫市高中匯總情況!歡迎關注!一、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高中匯總情況:1、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2、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3、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二、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高中匯總情況:
  • 江蘇省無錫市——2019年十大初中排行榜
    第八名: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創辦於1957年,是一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較高辦學水平的江蘇省示範初中,是無錫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和無錫市教育現代化學校,現有初中三個年級40個班級。現五愛校區已改為「無錫市南長實驗中學」,所以只有在古運河旁的校區。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
    原標題: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溫度落地顧秉鈞先生在《三智九慧五個基礎能力》一書中闡述道:人的思維功能是先天的,智慧思維方法不能天生。每個人出生後只要大腦健康,就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地進行相應的教知育智。
  • 江蘇省無錫市坊前實驗小學以研促教,教研合一
    9月4日,江蘇省無錫市坊前實驗小學教師發展中心開展了課題組會議。本次會議就課題《全人教育理念下行知學習項目的實踐研究》的實施展開,從課題的既定目標入手,研討本學期的各項課題工作。李娟老師從課內外中外諸多英雄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能力入手,有中國古代神話裡的盤古開天,也談到了古希臘神話裡的普羅米修斯,以期最終達到做出英雄人物小傳的教學目標
  • 2019年無錫市的十大高中學校排行榜!
    1、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創辦於1993年,是改革開放以來無錫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民辦學校。4、無錫市第一中學無錫市第一中學創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為國標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07年,被國家漢語推廣辦公室確定為江蘇省六所國家級「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學校」之一。
  • 江蘇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擬授獎名單
    「三動課堂」的實踐研究實踐探索113常州市第一中學滿春燕、李萬龍、張蓉、李靜、趙越、吳晨華中學教育戲劇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實踐探索114無錫市梅村中心幼兒園曹玉蘭、周燕學習真實發生——追隨兒童成長的「互動型」課程實踐探索115江蘇省如東中等專業學校趙建峰、餘飛、曹峰、叢小利、顧曹陽、朱丹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中職學生學習方法轉變的研究實踐探索116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崔志鈺、沙雲、朱莉玲、施帥、黃權積極遊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實踐探索
  • 他的位置就在無錫市梅村,這裡也是著名的旅遊景區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是全國著名的學校。這所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習環境非常好。他的位置就在無錫市梅村,這裡也是著名的旅遊景區。這所學校歷史悠久,人才輩出。能考上這所學校也是家長和學生的驕傲,這裡的學習風氣特別的好。
  • 江蘇省無錫市中小學深化勞動教育內容積澱「成長營養」
    摘要:江蘇省無錫市各中小學不斷創新勞動教育模式,各校用不同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增加學生的生活常識,增強學生的勞動積極性,無錫市教育局德育處負責人表示,無錫市會繼續優化勞動教育課程,深化「田間課堂」的建設。
  •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編委及特約編輯祝各位小語人新春快樂
    多年專著於閱讀教學研究,研究單元統整閱讀教學策略,撰寫論文在《小學教學設計》《新作文》《江蘇教育》《小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與管理》等刊物上發表,主持校本課程《小學語文統整閱讀課程》開發與實踐,成果獲得江蘇省2016年全省校本課程優秀成果評比一等獎。
  • 政府教育督導室對無錫市坊前實驗小學進行辦學綜合督導
    教育督導促提升 芳菲育人譜新篇2020年11月26日至27日間,為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品質,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無錫市新吳區坊前實驗小學進行了全方位的三年辦學綜合督導。
  • 「網際網路+教育」—極課大數據讓教學從模糊走向精準
    在下午以「未來學校的評價」為主題的分論壇上,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沈志斌副校長給與會嘉賓分享了名為:【學業診斷的變革——以基礎教育「極課學業診斷系統」為例】的主題報告,沈校長著重介紹了此前在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的教學實踐,學校通過對極課大數據系統的常態化運用,在不改變老師原有的教學習慣前提下,能夠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考試狀況的整體把握進行個性化教育和有針對性地作業,學生成績的總體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 剛剛,無錫市省錫中教育集團成立!附8所學校詳細資料
    >★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錫西分校(籌)★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匡村實驗學校★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一小學★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二小學★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三小學(籌)★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雙語學校(籌)
  • 江蘇省無錫市運河實驗中學特色創新辦學發展側記
    背景連結:無錫市運河實驗中學是一所在市內外一些省級重點中學的大力支持下,經無錫市教育局批准,於2005年9月正式成立的民辦普通高中。以生為本 優勢成長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無錫市運河實驗中學建校十五年以來,一直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更好的發展」為目標,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不僅解決了生存問題,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學校提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未來,實施優勢教育,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好發展,都有一條好出路」。
  • 連元英禾2020年小學招生報名指南
    ,在義務教育招生平臺選擇「無錫市梁溪區連元英禾雙語學校」報名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適齡兒童屬梁溪區戶籍2、監護人在梁溪區區有房產3、監護人在梁溪區有江蘇省居住證🔹6月23日如果區內報名人數少於招生計劃數,招生平臺將向市區其他適齡兒童開放報名。
  • 軟硬結合:小學創客教育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以《基於mBot小車的開源機器人課程》為例
    江蘇省信息技術教材裡,小學階段課程包括「信息技術基礎」「算法與程序設計」「人工智慧初步」「機器人技術」和「物聯網技術」五個模塊。
  • 江蘇省無錫市即將大範圍停電,涉及多地並時間長,請做好準備!
    2020-11-29 21:00停電範圍: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梅北居民委員會村錫泰路香梅花園二期,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新北居民委員會村新華路新北村,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張公橋居民委員會村錫鴻路,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停電線路:10kV埃梯線、梅西線,停電時間:2020-11-28 07:00—2020-11-28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