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美國《時代》周刊把&34;評選為當年的&34;,並預言家庭電腦有朝一日會像電視一樣普及。那幾年,&34;風靡一時,電子類專業也成為大家的首選專業。也就是在這一年,家住四川眉山的陳珏考入了當時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也就是現在的電子科技大學。彼時乘著時代的大潮走入成電的陳珏不會料想到,自己在成電不僅學到了前沿的知識,還會收穫珍貴的愛情,而令她更沒有想到的是,六年之後,自己的妹妹也來到了成電,而且和她有了同樣的經歷。本期推送,為您講述陳珏、陳雯姐妹在成電的浪漫故事。
1982年,陳珏(第一排左二)、彭胡(第二排右二)和班上同學前往新都郊遊
陳珏(姐姐):1982年考入成電二系微波天線專業;
彭胡(姐夫):1982年考入成電二系微波天線專業;
陳雯(妹妹):1988年考入成電一系計算機通信專業;
利劍波(妹夫):1985年考入成電四系電子精密機械專業。
陳珏的父母在電子儀器廠工作,廠裡經常有很多成電的學生前來實習,他們覺得這些學生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很強,於是建議女兒也報考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同時,陳鈺當時的班主任也建議她報考電子方面的專業,所以,1982年9月,她走進了成電校園,就讀於微波工程專業,在這裡,他遇到了未來的丈夫彭胡。
在成電,陳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濃厚淳樸的學風,當時,她所在的專業有兩個班,每個班30多位學生,陳珏學習很用功,專業成績常常在系裡名列前茅。除了學風,同學們之間的關係也都很好,陳鈺說:&34;
大學期間,陳珏(第一排左一)、彭胡(第二排右二)參加學校集體舞比賽
陳鈺的丈夫彭胡是重慶江津人,大學時,與陳珏是同班同學。1986年,陳珏和彭胡本科畢業,陳珏被分配到成都錦江電機廠工作,彭胡則分配到重慶電力公司工作。雖然不在同一個城市工作,但兩人仍然保持著書信來往。1989年,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1990年,陳珏考入華北電力學院讀研,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彭胡所在的重慶電力公司工作。在經歷長達7年的分別後,陳珏和彭胡才真正走到了一起。
陳珏的妹妹陳雯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受姐姐影響,同樣選擇了成電。1988年9月,陳雯成為成電計算機通信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程控電話交換機的理論與技術。
大學時代的陳雯
讀書時,陳雯非常珍惜學習的時光,&34;由於老師們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因此考試也很嚴格,常有同學專業課達不到要求。
大學時代的利劍波(第一排右一)
和姐姐不同的是,陳雯與丈夫利劍波是在圖書館偶然認識的。利劍波1985年從海南來到四川讀大學,學習的是電子精密機械專業。利劍波說,當時自己的專業,一共60多位學生,都來自全國各地。那時,一共有34門課,老師們會認真講解每一門課。利劍波說:&34;課餘,他喜歡打球,還曾代表系裡參加西南地區的比賽。
畢業後,利劍波回到家鄉海口工作,最早在一家合資公司做液晶顯示器的銷售工作,2000年至今在中海油工作。陳雯1992年畢業後先回到眉山的一家國營工廠工作,兩人於1994年結婚,陳雯也因此前往海口,在那裡安家立業。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一家人談起母校,還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妹夫利劍波說,&34; 大學期間,成電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很重視,當時成電的生產實習,對理工科學生來說很有必要。他說,&34;
而姐姐陳珏和姐夫彭胡雖然讀的是微波天線專業,但他們對成電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上也有同感,&34;陳珏說,成電踏實嚴謹的學風一直影響著他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如今,陳珏和陳雯兩位姐妹、兩個家庭雖然分隔兩地,不能常常在一起相聚,但是他們卻有著共同的成電記憶。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985、211、&34;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電子科大本科招生官微、電子科技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