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高中生有多重要呢?就像掃把對於宅急便女孩那麼重要吧!
很多同學都有會錯題意,答了一大片卻答錯方向,痛失分數的經歷。
而暑假階段正是是提升閱讀能力和積累知識的重要時機,今天為大家總結了這份豆瓣均分9.2分+的高中生書單,趁著暑假快來積蓄能量吧。
暗自努力的意義就是:「當好運來臨的時候,我覺得我值得」
《 一地雞毛 》
劉震雲 · 評分8.5
一地雞毛是劉震雲的中篇小說,小說描述了主人公小林在單位和家庭的遭遇和他心靈軌跡的演變。
&34;作家王朔這樣評論。
生活就像流水,每個人都有明天,對於小林來說家裡的豆腐餿了,遠比八國首腦會議更重要。
我們期待意氣風發期待著未來與夢想,但是最後發現生活的本質就是一地雞毛。
書籍試讀:
&34;
「兩人都是大學生,誰也不是沒有事業心,大家都奮鬥過,發憤過,挑燈夜讀過。 有過一番宏偉的理想,單位的處長局長,社會上的大大小小機關,都不在眼裡,哪裡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們也跟大家一樣,很快淹沒到黑壓壓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
你也無非是買豆腐、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洗衣服,對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頁書也不想翻.
什麼宏圖大志,什麼事業理想,狗屁,那是年輕時候的事,大家都這麼混,不也活了一輩子?有宏圖大志怎麼了?有事業理想怎麼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一輩子下來誰不知道誰!」
----節選自劉震雲《一地雞毛》
書中小林的多年恩師死了,小林再一想&34;
讀完一地雞毛不是讓你繼續喪下去,而是希望試著在喪氣的生活中找到自己認為值得的點。
就像作者回答的:「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企盼」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威廉.莎士比亞·評分9.3
十四行詩的英文Sonnet,是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十四首詩作以形象生動、結構巧妙、起承轉合自如著稱。
這本書非常適合喜歡英語的同學,莎翁的詩集也是大一的英語新生必讀書目,同學可以試著去體會語言和句法的巧妙運用。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8號《我怎麼能將你比做夏日》
在《死亡詩社》的主人公們圍坐在洞穴的篝火旁抽著煙,朗誦著情詩情節中就引用過這首Sonnet18。
死亡詩社/豆瓣劇照
書籍試讀(中英):
&34;
第18號十四行詩
威廉. 莎士比亞
我怎麼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呢?
你比它可愛也比它溫婉:
狂風把五月的花蕾搖撼,
夏天的足跡匆匆而去:
天上的眼睛有時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顏又常遭掩蔽:
被機緣或無常的天道所摧折,
沒有芳豔不凋殘或不銷毀。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歇,
你的美豔亦不會遭到損失,
死神也力所不及,
當你在不朽的詩裡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存,並賜予你生命。
英文原版:
Sonnet 18
William Shakespeare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39;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39;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39;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 鄉土中國 》
費孝通 · 評分9.3
在快速現代化的社會背景下,中國農村社會看起來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愚昧落後的。
而社會學大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通過分析中國農村的鄉村社區、文化傳遞、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等方面。
傳遞出一種觀點:一種社會文化模式的存在有他的合理性,文化有多元和不同卻沒有高下,喜歡社會科學類的書籍的同學非常推薦這本書。
另外這篇大家之作,文字難得的淺顯易讀、語言流暢,沒有強凹學術文筆,對高中生也很友好!
書籍試讀:
&34;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睛裡是「愚」的。
我們當然記得不少提倡鄉村工作的朋友們,把愚和病貧聯接起來去作為中國鄉村的症候。
關於病和貧我們似乎還有客觀的標準可說,但是說鄉下人「愚」,卻是憑什麼呢?
鄉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後汽車連續地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機拉住閘車,在玻璃窗裡,探出半個頭,向著那土老頭兒,啐了一口:笨蛋!」—如果這是愚,真冤枉了他們。
我曾帶了學生下鄉田裡長著包穀,有一位小姐,冒充著內行,說:「今年麥子長得這麼高。」旁邊的鄉下朋友,雖則沒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譯作「笨蛋」。
鄉下人沒有見過城裡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樣應付汽車,那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正等於城裡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一般。
如果我們不承認郊遊的仕女們一聽見狗吠就變色是「白痴」,也就自然沒有理由說鄉下人不知道「靠左邊走」或「靠右邊走」等時常會因政令而改變的方向是因為他們「愚不可及」了。
「愚」在什麼地方呢?
--節選自費孝通《鄉土中國》
《飄》
瑪格麗特·米切爾 ·評分9.3
《飄》(又名《Gone with the wind》)1937年就獲得了普利茲文學獎,
南北戰爭期間莊園主的女兒郝思嘉原本驕傲又富有魅力,享受著男孩們眾星捧月般的圍繞,然而南北戰爭一夕間變成戰亂中的逃亡者。
然而女主並非傻白甜的瑪麗蘇角色。
比如斯嘉麗可以說:「只要不再挨餓,讓她去殺人都可以」「什麼名聲?見鬼去吧!」。再比如她為了還清塔拉300美元的稅款,轉眼就「搶走了」妹妹的男友弗蘭克。
這本書描繪了郝思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同時也勾勒了美國歷史轉折時期的社會變化。
所以這本書也帶有濃厚的史詩風格,作者從女性視角出發,文筆也十分細膩情節很有引入感。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喜歡文學類作品的同學去閱讀,我當年讀的時候一度愛不釋手。
亂世佳人/豆瓣劇照
文章試讀:
&34;
她抬起下巴,長著一圈黑街冒得淡綠色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閃爍著。埃倫從來沒有告訴過她,欲望和實現欲望是兩碼事;生活也沒有交給她那個道理,那就是腳快的未必取勝。
她躺在銀色的月影中,心裡充滿了膨脹的勇氣,暗暗繪製著自己的計劃,那是一個十六歲的姑娘所能繪製的計劃,處在人生那個這段時光,生命無比美好,失敗是不可能的,美麗的裙子和漂亮的臉蛋,就是足以徵服命運的武器。
Life&39;s no worse than it is.
生活沒有義務滿足我們的期望。我們應該接受現實並因情況不是更糟而感恩。
If I have to lie, steal, cheat or kill, as God as my witness, I』II never be hungry again!
即使讓我去撒謊、去偷、去騙,或者去殺人,上帝作證,我也再不要挨餓了!
In spite of you and me and the whole silly world going to pieces around us, I love you.
我愛你,直到世界終結。
----節選自《飄》
《看見》
柴靜·評分8.8
《看見》是柴靜撰寫的長篇自傳集。《看見》記錄了十年間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藥家鑫事件等的記錄,更有柴靜個人的精神成長曆程。
新聞是正在發生的歷史,而歷史是過去的新聞。
崔永元評價:「《看見》不僅是個人的記憶,也是一個群體的記憶,甚至有可能成為民族記憶的一部分。」
在高考的考察趨勢中,我們可以發現更多對時代現實問題的考察,去看看真實的世界已經成為每一個高中生的剛需。
而柴靜以記者的身份能夠看到的第一線的時代變化,這也是推薦這本書的理由。
書籍試讀:
&34;
01
後來才知道康德對啟蒙的定義不是誰去教化誰,而是「人擺脫自身造就的蒙昧」。
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要「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
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
02
同性戀是先天基因決定的,幾十種羚羊類動物裡面,也觀察到同性之間的性行為了,
在靈長類動物裡邊,還觀察到了依戀現象,人類的依戀現象,在某種程度我們就稱之為愛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說:「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節選自柴靜《看見》
《平凡的世界》
路遙·9.0分
《平凡的世界》的主角是黃土高坡上的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在平凡的世界裡,普通人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
這本書全景式的展示了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平凡的人所經歷的社會。文筆近似白描一般的快速勾勒,簡練而有力。
在書評中,我看到這本書給了被一些學子視作是高中時代的精神力量,還有一些人從學生時代讀到步入社會。
正如作者所說&34;。
這個世界上像是塵埃一樣的人也再為了自己的生活的意義,忙碌的和奔波著,即使在某些超凡脫俗的雅士看來,這些芸芸眾生的努力是那麼的不值一提……
所以這本書推薦給你們,非常希望你們也能找到支持自己的精神力量。
書籍試讀:
&34;
誰讓你讀了那麼些書,又知道了雙水村之外還有一個大世界……
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經過幾年的辛勞,像大哥一樣娶個滿意的媳婦,生個胖兒子,加上你的體魄,會成為一名相當出色的莊稼人。
不幸的是,你知道得太多了,思考得太多了,因此才有了這種不能為周圍人所理解的苦惱…
----節選自路遙《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