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隨著孩子的成長,異性親子之間也要建立明確的界限。加之「男女有別」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家長應該注意建立孩子的性別觀。雖然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思想已經離我們遠去,現在大家的思維都比較開放、自由,然而異性親子關係,還是要講究界限。
但是有的家長卻不在意,認為反正是小孩子,有什麼重要的呢?這些家長更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他們的身心發展。導致兒大不避母,女大不避父。
之前網上就有這樣一則消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兒子長大。親子關係十分緊密,加上母子相依為命,在家裡也不避嫌。甚至媽媽要求孩子幫忙搓背!這件事引起了網友的爭論,很多網友言辭激烈。
激烈的言辭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位孩子已經13歲了,正是逐步發育的年紀。而且十幾歲的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性別觀,難道不恐怖嗎?然而這位媽媽還解釋說孩子向來比較懂事,兩人無話不談,這樣並沒有什麼。
實際上,這都是一些極其危險的信號。這件事背後其實是性教育的缺失!而我們在節目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明星在對孩子示愛的時候,直接吻嘴,動作自然似乎是一種習慣。
而模特張亮曾經就此接受過採訪,他明確表示愛孩子可以通過親吻臉蛋、額頭來表示。嘴對嘴接吻只會讓孩子模糊性別觀念,如果某天孩子遇到了危險,他們也會把接吻當做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身處危險而渾然不知。
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左右就會有初步的性別意識,可以從外貌上察覺男女的不同。到了五歲左右,性別意識已經建立,可以知道男女有別。因而在孩子兩三歲之後,父母就要讓孩子自己睡覺。既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也避免了異性親子間過多的身體接觸。
有哪些手段可以幫助建立性別界限?
一.不要親嘴
如同上文一樣,吻嘴會讓孩子模糊交際的底線。家長在示愛和鼓勵的時候,要避開直接親嘴。隨著孩子的長大,親吻的動作也要逐漸減少。
二.不要一起洗澡
許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帶孩子一起洗澡。甚至有母親帶5歲男孩去公共浴室洗澡,引起他人不快的新聞。因為五歲的男孩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一些場景會對孩子的思想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在家也是一樣,異性親子要避免一起洗澡。
三.注意與孩子的身體接觸
童話大王鄭淵潔就告訴孩子,不要讓人碰自己的褲衩和背心覆蓋的區域。家長也是如此,要注意和孩子的身體接觸,避開敏感區域。並告訴孩子,如果有人觸碰,就要大聲呼救。
四.保護孩子的隱私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許多孩子都會有獨立的房間。因此家長要保護孩子的隱私,在孩子換衣服的時候不要隨意進出房間。孩子的貼身衣物也讓他們自己洗,尤其是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一些孩子還會有寫日記的習慣,作為父母千萬不能隨意翻看,日記是他們內心真實想法的流露,請給孩子一些空間。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建立親子界限利於塑造他們的性別觀,也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只有健康完整的孩子,才能在未來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十餘年的人民教師,同時也是擁有一兒一女的80後寶媽。因為性格有點兒「二」,所有朋友都叫我王小二歡迎來到王小二育兒講堂!我會在這裡為你分享育兒路上的經驗和乾貨,助力你一起養育出馬爸爸嘴裡擁有「四商三觀三力」的孩子!如果你有什麼育兒好方法、好觀點、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