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龍崗區對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校園欺凌現象有何監管舉措?無證行醫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龍崗區對此有何解決之道?……這些問題,這場新聞發布會統統告訴你答案。12月24日上午,龍崗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系列新聞發布會之區衛健局、區教育局新聞發布會舉行,兩家單位相關負責人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迎來收官階段向媒體曬出了各自的「成績單」。
區教育局:關注師德師風建設,多舉措防治校園欺凌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龍崗區教育局聚焦行業問題整治,營造風清氣正教育生態。」發布會上,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不斷健全行業問題整治制度機制,制定了《龍崗區教育系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行業治亂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建立行業問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聯動制度機制,明確工作重點難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行業問題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近年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師德師風問題,該局聚焦行業特性,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思想政治教育、「榜樣在身邊」等10個專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邀請第三方開展網上師德問卷調查;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深圳市《師德師風負面清單》36條,專項開展學術不端和酒駕醉駕警示教育;組織師生參觀「學廉潔成語講傳統故事」主題圖片展,傳承好家風,厚植廉潔文化。
此外,校園欺凌也是近些年備受公眾關注的一大熱點問題。對此,該局堅持預防為主,持續健全預防學生欺凌工作制度。「我們積極聯合綜治、民政、司法、人力資源、法院、檢察院、共青團、婦聯、殘聯、公安、各街道、學校、家長、社會等力量共同開展預防學生欺凌工作。」據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建立了預防學生欺凌工作綜合治理體系,制定《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的實施方案》,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制定《龍崗區教育局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各部門職責和欺凌事件處理程序;制定《龍崗區預防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實施方案》,明確了學校常規管理、教育制度和方式方法;制定《龍崗區2020年中小學法制教育實施方案》《龍崗區2020年禁毒教育實施方案》,將防治校園欺凌工作融入法制禁毒教育、「12.4」國家憲法日暨法制宣傳、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工作。
區衛健局:嚴打無證行醫,實行民營醫療機構信用分級管理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區衛健局以行業清源為目標,全面摸排底數,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行業亂象亂點,打響「秋風行動」和「颶風行動」「龍捲風行動」三大年度戰役,陸續開展打擊醫療欺詐、醫療美容、兩非等20餘個專項行動,徹底剷除醫療行業的「釘子戶」,消滅市民就醫的「套路」行為,切實整頓規範醫療服務市場秩序。
開展停止輸液專項行動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局從嚴從重打擊無證行醫黑診所,強化部門聯動,持續保持超高壓態勢,採取「蹲點守候、不定期巡查、跨街道交叉檢查、回頭看」等多種方式收集線索和調查取證,做到發現一家、查處一家、不留死角、嚴防回潮。同時,規範行政審批,嚴防涉黑涉惡醫療機構改頭換面繼續經營。數據顯示,自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區累計檢查場所19292間次,查處醫療領域違法違規行為872宗(其中非法行醫121宗),累計罰沒款2540萬元;向公安部門移送涉嫌非法行醫罪案件4宗。
除此之外,該局還立足長效機制建設,織牢長效常治保障網。例如,該局建立了民營醫療機構醫療服務信用分級管理制度,與全區1005家民營醫療機構籤訂《依法誠信執業承諾書》。對民營醫療機構進行分類分級監管,將民營醫療機構分為ABCD等不同信用等級,並針對性在監管頻次、內容、層級、力度上實施差異化監督與管理。
查處非法胎兒性別鑑定窩點
又如,該局在全國縣區一級率先全面取消門診靜脈輸液,處罰違規輸液案件25宗,轄區內連續三年靜脈輸液死亡「零發生」。另外,該局致力探索「網際網路+智慧監管」模式,促成「智慧衛監」龍崗分中心及7個街道智慧衛監信息中心投入使用,創新民營醫療機構衛生管理「一平臺」和群眾就醫、衛生監管、診所服務「三系統」的醫療監管技術手段,實現衛生監督數位化、醫療服務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