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巨頭倒下:企業負債1800多億破產,今大樓拍賣都沒有人要

2020-12-20 大話企業

文:靈文

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憑藉著獨特目光,抓住時代機遇而走向成功的富豪已有很多,比如馬雲、許家印、馬化騰等。據11月5日所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顯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以4377.2億元的身價再度成為中國首富,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則位列其後。

當然,各行各業的富豪們,「致富」路徑不同。像地產業大亨王健林,憑藉在地產行業無往而不利的「累累戰果」,2017年以淨資產313億美元,成為超過李嘉誠的「亞洲首富」。當然了,現在的王健林已經大不如前了,也開始逐漸的低調了起來,說起低調,其實還有一個富豪,他就是葉簡明,可能大家對葉簡明還非常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三桶油」已經具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畢竟外人很難在這個行業開闢出新的天地,因為它們背靠國家,然而,有一個人,他是葉簡明,葉簡明將一家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中國第四大能源企業,顯示了他的實力。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最年輕的一位,這既是葉簡明職業生涯的頂峰,也是其職業生涯的終點。

曾連續4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華信集團,是由葉簡明一手打造的,他作為一名「商業奇才」,前半生可謂是輝煌至極。葉簡明因為近兩年的一個「大手筆」震驚了業界,也讓很多人認識了他。2017年的時候,葉簡明宣布即將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14%的股份,在這之前,業內人士和外界對他或他的業務幾乎沒有關注。

但葉簡明的這一壯舉震驚了世界。畢竟,他只是被視為一家私營公司的負責人,最後卻成了最大海外石油公司的最大股東之一。因此,葉簡明為華信能源制定了通過貸款進行石油的國際貿易,通過「金融」獲利的「曲線救國」的方式。幾年內,葉簡明策劃了多起國家間的收購併購策略,收購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51%的股份,俄油14.16%的股份等。

同時,葉簡明也通過與石油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卡達等籤署合作協議,與國內能源企業開展業務,從中間「賺取差價」和服務費用。當時的葉簡明只有39歲,但他仍然很低調。這些關鍵因素使我們有興趣了解這個人是如何發展的。其實葉簡明生來很平凡,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現在的。

到大學畢業時,葉簡明已經抓住了中國的「炒房」風潮,通過出售幾套公寓,從富商那裡賺了1000多萬元。那時,他才25歲。這樣的「超級起跑」就領先同齡人幾百米。葉簡明發財後,並沒有覺得滿足,而是開了一家公司,想讓錢源源不斷地來。當時,中國很多行業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比如房地產、石油等。

葉簡明一方面從事房地產生意,另一方面進入石油行業。他看中了一家因非法經營被沒收的公司,集資競購該公司,隨後踏入能源行業,於2002年正式成立華信能源。2013年,華信能源在捷克建立歐洲總部。2014年以後,華信能源營收超過2000億元,因為收購的甜頭,華信能源公司後來並沒有停止收購的步伐,只要他覺得有前景的項目,葉簡明都會進行收購,比如他在歐洲收購了1萬座加油站和配套油庫。

2014年,上海華信以10億元購買合資券商財富裡昂證券100%的股份,更名為「華信證券」。2015年,上海華信銀行作為發起人與12為股東成立海南銀行,它是第二大股東。2015年,13.05億拿下萬達期貨65%股份,更名「華信期貨」。與此同時,其他產業的併購也在齊頭並進。2013年上海華信收購上市公司華星化工60.78%的股份。

2017年曾想收購美國考恩集團,未獲成功。此外,葉簡明還涉足金融領域,甚至在2014年收購了捷克的一家銀行,成為歐洲第一家擁有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但是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自從葉簡明決定購買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股票以來,他一直深陷困境。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葉簡明就能一步攻克亞洲能源市場。

遺憾的是,後來有消息稱,華信負債太多,即將被這個項目拖累。今年,有關部門公布了葉簡明手下三家公司的現狀。華信總負債1878億元,企業合併及資產只有570億元。大部分資金流來自銀行貸款,因此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包括上海一棟25層樓和200多處房產在內的資產已經被拍賣,但即使出售,也沒有人想要。

不得不說,華信能源的結局令人惋惜,因為他本來有著無限美好的未來,能夠在能源行業中走得更遠。可是葉簡明卻選擇走向了「盲目」擴張的道路上,過於追求利益與市場,導致華信能源資金無法支撐,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不過葉簡明的故事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那就是公司發展不能過於追求速度,時刻要讓自己保持清醒的認知,並穩紮穩打、腳踏實地才能使得公司長存發展。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女裝巨頭倒下,關掉千家門店負債72億,只能靠出售大樓生存!
    又一女裝巨頭倒下,關掉千家門店負債72億,只能靠出售大樓生存!隨著網購的興起,多數的實體店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尤其是服裝行業。近些年來,已經有不少的服裝行業的巨頭相繼倒下,就算是沒有徹底倒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 國內又一「新零售」巨頭倒下,開店130家,今負債3億,創始人被抓
    馬雲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眼光是非常獨到的,也是非常犀利了,並且馬雲還放出話來,「傳統零售將死,新零售已來」這也讓不少的企業巨頭開始紛紛入局這個領域,想要抓住這個風口。近幾年傳統的電商行業已經逐漸趨於穩定的一個狀態,新的風口將成為一個新的造富時代。馬雲提出這個新概念之後,也確實開始入局這個領域,盒馬鮮生開始成立了。
  • 又一科技巨頭沒落:曾是中國第一號稱永不倒閉,今卻負債8億破產
    文:木一 比爾·蓋茨曾經這樣說過: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正是這種居安思危,使得微軟始終把創新放在首位,也讓微軟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被時代淘汰。比爾·蓋茨當年說的18個月,放到現在可能只有12個月了。
  • 又一國產巨頭倒下,曾趕超德日企業,今卻欠債780億
    曾經趕超德日企業,如今卻欠債高達780億,中國最大工具機巨頭衰落了。推陳出新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不變,那麼時代就會把你拋下。而國家也是如此,如果這一個國家沒有創新力。那麼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
  • 2018年倒下的企業和高速前進的閒一點,一個衰落與崛起的時代
    2019的春天不遠了,但很多企業卻沒有熬過這個寒冬,倒在了2018年。儘管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各地政策對民營經濟都給予了不同力度、不同層次的傾斜與支持,但從年頭到年尾,一個一個的廠家倒下!
  • 又一巨頭倒下:巨虧21億,關店千家!創始人辭職,總部大樓被出租
    一些「自力更生」、缺乏創新的實體服裝店,受到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的衝擊,盈利和銷量都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一些尚未意識到轉型的服裝行業巨頭甚至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其中一家服裝巨頭在關閉數千家門店後仍在虧損,一度負債73億,其創始人已經辭職,並將總部大樓出租以保全自己。因此,許多網友紛紛表示,又一個服裝巨人倒下了,該品牌就是拉夏貝爾。
  • 太慘了 又一巨頭倒下!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
    原標題:太慘了,又一巨頭倒下!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 摘要 【太慘了 又一巨頭倒下!
  • 十三年手機企業,國產第三,CEO一局輸了十個億,拍賣豪車換債務
    早期網絡並不發達,很多人看廣告都是通過電視,人們對於金立這個品牌非常熟悉,在那個年代廣告也經常被這個品牌霸屏,如今金立手機和諾基亞一樣已經破產,一家如此龐大的企業說倒下就倒下,和金立一起倒下的還有這個品牌的掌門人劉立榮。十三年手機企業,國產第三,CEO一局輸了十個億,拍賣豪車換債務。
  • 美國百年企業倒下,奢侈品巨頭宣告破產,實體店生意真不好做了?
    進入2020年以來,企業申請破產在市場已經不算什麼稀奇事了。大量實體店面對房租、人工成本撐不住,選擇關店,還有不少巨頭企業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可見實體店的生意有多不好做。不過這些都在意料之中,令人意外的是美國最大的奢侈品零售商之一也面臨破產,集團對於庫存服裝直接4折「清倉甩賣」,這種情況確實不常見。
  • 繼大眾點評後又一團購巨頭倒下,曾是美團「死敵」,今虧損4億多
    繼大眾點評後又一團購巨頭倒下,曾是美團「死敵」,今虧損4億多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可謂是越來越快了,隨之而來,中國也誕生了許多網際網路企業巨頭。像我們最為熟知的,肯定就是馬雲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以及劉強東的京東了。
  • 又一科技巨頭跌落,曾號稱永不倒閉,今破產重整皆因一步踏錯?
    踏錯樓市,又一科技巨頭負債8億破產重整,曾號稱「永不倒閉」俗話說正因如此,沒有哪個企業會一直輝煌,只有居安思危、腳踏實地才能長久——如今就有一家中國知名科技巨頭,曾是業界第一,號稱「永不倒閉」,最終卻負債8億破產重整。行業龍頭這家企業正是國內剎車片行業龍頭——信義集團。信義集團是國家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綜合實力在同行業中常年高居第一。
  • 全球百年巨頭突然破產:負債超1700億,閃崩50%
    其中,美國的租車市場早在2016年便超過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億元)的規模,經過長期的競爭發展,美國租車市場幾乎全部被前3大巨頭壟斷,市場佔有率高達95%。而剛剛陷入破產噩夢的赫茲租車,便是壟斷美國租車市場的巨頭之一。
  • 中國又一巨頭沒落了,曾連續4年進世界500強,現負債1307億破產
    文章原創,請勿肆意抄襲、轉載、搬運 又一巨頭沒落 中國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其實並不缺有錢人。開幾十萬豪車的人大街上隨處可見,而一些小有成就的企業家更是一棟豪宅起步。到了這個層次,就有了王健林一個億小目標,馬雲對錢不感興趣。
  • 又一500強企業巨頭倒下:曾是國內知名品牌,今公司負債宣布重組
    文:凱子在很多老一輩人眼裡,國企央企都是"根正苗紅"的大企業,不僅工資穩定而且還有保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鐵飯碗"工作,即便現在拿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民營企業比較,老一輩人也不會承認它會優於國企。只是從現實來看的話,在國家大力估計經濟發展的這些年裡,越來越多民營企業發展確實出類拔萃,甚至在福利待遇上也遠勝過國企。近些年,隨著國家鼓勵經濟發展,不少人或者企業家開始創業或者擴張自己的公司,一時間眾多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特別是部分民營企業,能夠登頂世界500強,更是無上的榮譽。不過也有不少企業"暴雷",倒閉的消息頻頻爆出。
  • 申請破產!這家美國大型石油巨頭倒下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這場原本屬於沙特與俄羅斯的油價大戰中,美國頁巖巨頭卻「躺槍」了。4月1日,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 Corp.)面對逾22億美元到期債務,正式向德克薩斯州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成為了今年油價戰中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第一個犧牲品。
  • 號稱「永不倒閉」的企業,卻因進錯其他領域而破產,今負債達8億
    其實不只是產品,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有不少科技企業已經被淘汰掉了。但是在中國卻有這麼一家企業,對外號稱是「永不會倒閉」的科技企業,曾經是整個行業中領頭者,但是現在卻是負債8個億宣布破產,這個公司便是國內的剎車片行業的巨頭企業---信義集團。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正式宣布破產。這個消息一出,許多人都感到非常震驚。畢竟,信義的債務從來沒有在網上公布過。
  • 又一國產飲料巨頭倒下,曾拒絕可口可樂收購,如今負債百億破產
    文:夜梟相信在許多70、80後的記憶裡,玻璃汽水都有一席之地。然而,隨著兩大可樂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對這些老牌汽水品牌進行了一系列收購併購,也讓這些國產汽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紛紛停工停產。
  • 又一個千億房企破產!負債超700億!
    最大房地產企業資不抵債倒閉,負債700億如今,一家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又倒閉了。這就是福晟集團。熟悉房地產行業的人都知道,福晟集團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2017年,按規模排名中國房地產十強,可以與恆大、萬科等巨頭並駕齊驅。但現在福晟集團欠債700多億元,其老闆潘偉明攜款出逃,目前已不知在何方。福晟集團之所以落馬,是因為其資金鍊斷裂。為了擴大規模,福晟集團在全國瘋狂發力,成為真正的一線開發商。
  • 又一服裝巨頭「倒下」,全球門店有500家,今賣廠無人「接盤」
    如果要追溯時間,可以回到1818年,那一年布魯克斯兄弟在華爾街開設了自己第一家門店,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還深受許多名人喜歡,包括林肯、羅斯福在內的多位美國總統都是他的忠實「粉絲」,它曾服務過40位美國總統,還曾一度是華爾街銀行精英的「標配」。
  • 又一電商巨頭宣布破產,曾是阿里「親兒子」,今負債23億前途堪憂
    倍受期待的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落空,前兩天騰訊旗下的產品全民K歌又被爆出涉黃,昨天華為正式將旗下子品牌榮耀售賣給三十多家公司組成的智信科技等等。每一個瓜都令人唏噓,不少群眾都還沒反應過來就吃了。以上幾個消息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了,現在我來說一個熱度比較低的:又一巨頭宣布破產,曾是阿里巴巴「親兒子」,它就是易果生鮮,比盒馬鮮生還早的全國首批生鮮電商。可能大家對於易果生鮮的印象還停留在殘忍裁員,加班嚴重等負面印象,但每個公司都有雙面性,易果鮮生的晉升機制還是不錯的,對於想做管理層的人非常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