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靈文
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憑藉著獨特目光,抓住時代機遇而走向成功的富豪已有很多,比如馬雲、許家印、馬化騰等。據11月5日所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顯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以4377.2億元的身價再度成為中國首富,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則位列其後。
當然,各行各業的富豪們,「致富」路徑不同。像地產業大亨王健林,憑藉在地產行業無往而不利的「累累戰果」,2017年以淨資產313億美元,成為超過李嘉誠的「亞洲首富」。當然了,現在的王健林已經大不如前了,也開始逐漸的低調了起來,說起低調,其實還有一個富豪,他就是葉簡明,可能大家對葉簡明還非常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三桶油」已經具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畢竟外人很難在這個行業開闢出新的天地,因為它們背靠國家,然而,有一個人,他是葉簡明,葉簡明將一家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中國第四大能源企業,顯示了他的實力。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最年輕的一位,這既是葉簡明職業生涯的頂峰,也是其職業生涯的終點。
曾連續4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華信集團,是由葉簡明一手打造的,他作為一名「商業奇才」,前半生可謂是輝煌至極。葉簡明因為近兩年的一個「大手筆」震驚了業界,也讓很多人認識了他。2017年的時候,葉簡明宣布即將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14%的股份,在這之前,業內人士和外界對他或他的業務幾乎沒有關注。
但葉簡明的這一壯舉震驚了世界。畢竟,他只是被視為一家私營公司的負責人,最後卻成了最大海外石油公司的最大股東之一。因此,葉簡明為華信能源制定了通過貸款進行石油的國際貿易,通過「金融」獲利的「曲線救國」的方式。幾年內,葉簡明策劃了多起國家間的收購併購策略,收購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51%的股份,俄油14.16%的股份等。
同時,葉簡明也通過與石油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卡達等籤署合作協議,與國內能源企業開展業務,從中間「賺取差價」和服務費用。當時的葉簡明只有39歲,但他仍然很低調。這些關鍵因素使我們有興趣了解這個人是如何發展的。其實葉簡明生來很平凡,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現在的。
到大學畢業時,葉簡明已經抓住了中國的「炒房」風潮,通過出售幾套公寓,從富商那裡賺了1000多萬元。那時,他才25歲。這樣的「超級起跑」就領先同齡人幾百米。葉簡明發財後,並沒有覺得滿足,而是開了一家公司,想讓錢源源不斷地來。當時,中國很多行業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比如房地產、石油等。
葉簡明一方面從事房地產生意,另一方面進入石油行業。他看中了一家因非法經營被沒收的公司,集資競購該公司,隨後踏入能源行業,於2002年正式成立華信能源。2013年,華信能源在捷克建立歐洲總部。2014年以後,華信能源營收超過2000億元,因為收購的甜頭,華信能源公司後來並沒有停止收購的步伐,只要他覺得有前景的項目,葉簡明都會進行收購,比如他在歐洲收購了1萬座加油站和配套油庫。
2014年,上海華信以10億元購買合資券商財富裡昂證券100%的股份,更名為「華信證券」。2015年,上海華信銀行作為發起人與12為股東成立海南銀行,它是第二大股東。2015年,13.05億拿下萬達期貨65%股份,更名「華信期貨」。與此同時,其他產業的併購也在齊頭並進。2013年上海華信收購上市公司華星化工60.78%的股份。
2017年曾想收購美國考恩集團,未獲成功。此外,葉簡明還涉足金融領域,甚至在2014年收購了捷克的一家銀行,成為歐洲第一家擁有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但是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自從葉簡明決定購買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股票以來,他一直深陷困境。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葉簡明就能一步攻克亞洲能源市場。
遺憾的是,後來有消息稱,華信負債太多,即將被這個項目拖累。今年,有關部門公布了葉簡明手下三家公司的現狀。華信總負債1878億元,企業合併及資產只有570億元。大部分資金流來自銀行貸款,因此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包括上海一棟25層樓和200多處房產在內的資產已經被拍賣,但即使出售,也沒有人想要。
不得不說,華信能源的結局令人惋惜,因為他本來有著無限美好的未來,能夠在能源行業中走得更遠。可是葉簡明卻選擇走向了「盲目」擴張的道路上,過於追求利益與市場,導致華信能源資金無法支撐,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不過葉簡明的故事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那就是公司發展不能過於追求速度,時刻要讓自己保持清醒的認知,並穩紮穩打、腳踏實地才能使得公司長存發展。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