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90%告訴你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有多強

2020-12-1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

  中醫藥已成為新冠肺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抗疫的「中國方案」主要內容之一,也成為這次疫情防控的亮點。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終於取得重大進展,這次偉大的階段性成就,是一線醫務人員用他們「全力以赴」和「珍貴生命」換來的。同時也充分展示我們祖國醫學防治疫病的的實力。

  疫情防控過程中,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先後頒布七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第一版到第七版。其中第三版至七版中明確中醫治療方案,提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

  在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明確提出醫學觀察期(居家隔離期、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期)和臨床治療期的中成藥用藥方案,說明中醫藥已成為新冠肺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抗疫的「中國方案」主要內容之一,成為這次疫情防控的亮點。

  實現兩個90%,充分展現中醫藥實力

  這次疫情防控,中醫藥廣泛參與新冠肺炎的治療,深入介入診療全過程,有效發揮了積極作用,助力中國疫情局勢實現逆轉。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在3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供一組數據顯示,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中醫藥能夠有效緩解症狀,能夠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能夠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能夠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首席研究員曹洪欣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首席研究員曹洪欣教授對健康界表示,從中央部署,到各省對疫情防控的重視程度,以及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第三版到第七版中藥診療方案的公布,包括國家中藥管理局推薦的清肺排毒湯的應用,為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發揮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湖北武漢地區,中醫藥的作用舉足輕重。

  2月15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李斌教授主動請纓擔任副領隊,帶領上海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進行支援救治工作。對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的臨床作用,李教授對健康界表示,目前西醫缺乏特別有效藥物情況下,中醫藥在提高免疫和改善症狀方面發揮出獨特的優勢,因為中醫藥可以調節人體免疫力,可以扶正祛邪、清熱解毒,通過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來抗擊病毒。

  在上海國家中醫醫療隊所馳援的雷神山中西醫結合病區,中醫藥的使用率達到100%,中西醫並重治療,發揮了1+1>2的效果。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李斌教授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由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汪秋豔、李銳主任管理的B1病區,中醫藥的使用率達到100%,並且把中醫藥作為恢復期患者主要治療手段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大科主任丁邦晗教授,在3月2日到達武漢後,跟隨全國中醫專家組副組長張忠德教授,加入第五輪重症巡查專家組,參加四家醫院的死亡病例討論,並為重症中醫診療方案的修訂提出建議。他向健康界表示,;而火神山醫院在藥械科季波主任的領導下專門建立有中藥房,更有以李俊教授為首的來自部隊醫院的四位中醫師,他們在2月中旬之後幾乎100%的患者(納入西藥臨床研究的患者除外)均使用中藥,以辨證用藥為主,儘可能做到一人一方;還有一些醫院,比如東西湖醫院,會根據國家診療方案去附近的中醫診所配藥,以湯劑為主。可以說,中醫藥在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夏方艙醫院是武漢唯一一家中醫方艙醫院,醫院以中醫為主、中醫藥療法全覆蓋的方式運行。據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隊隊長、江夏方艙醫院醫療副院長史鎖芳介紹,江夏方艙醫院的模式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具有示範作用,實屬「中國創舉」,其治防結合(治療與預防結合),中西結合(中醫與西醫結合),醫患結合(醫護與患者配合,由被動治療轉變為主動配合),內外結合(內服外治結合),針法灸法改善症狀效果快捷,配合情志安撫,促進病癒康復,節省醫療資源,獨具特色,為中國傳染病公共防控體系建設提供示範。從江夏方艙醫院取得業績的數據不難看出其意義和價值所在,運行26天,共收治 564例,治癒出院394例,因其他疾病轉出和休艙需要轉出170例,沒有一例轉重,重型轉化率為0。正是由於中醫藥特色療法的綜合運用,不僅使輕症患者得以快速治癒出院,實現了「五個零」的效果:零死亡、零轉重、零復陽、零回頭、零感染。

  中醫藥全面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治療

  近年來,突發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頻發流行,中醫藥在治療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為應對突發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餘豔紅表示,研究證實,中藥的整體調節,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還有抑制和殺滅病毒的作用。這次共從全國調來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佔援鄂醫護人員總數13%,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是前所未有的。在實際的救治過程中,分別對輕症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實行中西醫結合,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規範和技術方案。在武漢疫情爆發早期,許多疑似病人在隔離點等待確診,及時給予中藥湯劑或中成藥,有效緩解了病情發展,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壓力。

  事實上,中醫藥在絕大多數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都能夠使用,包括輕症、普通型、重症的控制和痊癒,特別用於重症轉輕症患者中的使用。比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用於醫學觀察期;清肺排毒湯是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一個通用方;宣肺敗毒方可以用於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治療中。李斌教授向健康界表示,在他所在的病區,新冠肺炎患者所處的不同階段,像普通型、重症、危重症,基本上都可以用中醫中藥來治療,效果是肯定的。

  清肺排毒湯是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一個通用方

  此次疫情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總結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規律和經驗過程,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結合臨床實踐,形成了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和中西醫結合的「中國方案」,並在此基礎上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藥。這些有效藥方,可根據新冠肺炎患者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進行使用。

  對於中藥使用的時長及效果,曹洪欣教授向健康界表示,中藥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都能夠應用,包括輕型、普通型的控制和痊癒,特別用於重型轉輕症中的使用。通過網絡平臺治癒20多位新冠肺炎患者(12名重症)過程,輕症、普通型一般兩周左右即可痊癒,重症大概需要3-4周時間。治療過程中,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來調整處方,一般初診開方3劑,服一次藥即可退熱,第二次次藥咳嗽等臨床症狀明顯改善,三次處方病情就會明顯緩解,一般4劑藥後逐漸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性,至今沒有一例遺留後遺症或病毒核酸檢測復陽現象。

  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綜合治療,是中醫治療的最大優勢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中醫在新冠肺炎的臨床診療過程中也體現了這一點。李斌教授提到,抗病毒的一個關鍵點是把體內整體的免疫功能調動起來,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扶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徹底殺死病毒,人體才能痊癒,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中醫專家為患者把脈

  中醫會「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作出相應地處理,病同,其症也同,但未必用同樣的藥,這就是中醫診療的最大的優勢。

  同時,中醫治療很講究 辨證論治。曹洪欣教授表示,所謂辨證論治,就是根據病人的發病特點、病機特點與演變規律來診斷和調整處方,也就是說以曹教授治療的20多例新冠肺炎患者為例,每個人的中藥處方都不盡相同,而且會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處方,這就是辨證論治的最大特點。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過程中,不僅僅靠黃芪、人參、黨參、北沙參等益氣增強抵抗力的中藥材,還會採用針灸、敷貼、按摩、八段錦等手段,這種綜合治療方案的目的在於促進肺部炎症吸收,保護受損臟器,對免疫功能的修復都有積極作用。李斌教授表示,他們團隊不僅採用了無煙灸來進行治療,還用中醫的傳統敷貼來治療大便不暢,這些綜合治療方法,比單純使用中藥的效果更好。

  推薦藥方中的常用中藥材發揮大作用

  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多個版本的診療方案中,生活中常見的幾味中藥,包括茯苓、草果、厚樸、檳榔等頻繁出現在臨床治療期的初期和輕症推薦配方中,其臨床效用引人關注。

  對此,丁邦晗教授認為,新冠肺炎的病因是寒、溼、熱、毒、虛、瘀等,在診療方案裡,輕型和普通型都有寒溼鬱肺、寒溼阻肺的描述。中醫治病要根據病機來選擇藥物,寒者熱之,而厚樸、草果、檳榔等藥物都屬於溫性或者熱性的藥物,用其入藥是起到化溼的作用。

  無獨有偶,武漢抗"疫"前線第二支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教授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冠狀病毒,就是一種『寒溼疫』,在藥材選用上,多選擇能夠祛溼的藥材。」據他介紹,在「診療方案」中的很多中醫藥方裡,使用了多味傳統祛溼的中藥材,如檳榔、蒼朮等。張院長舉例說:檳榔,可以破掉溼邪。藉助檳榔「破氣結」的功效,把溼邪驅逐掉;而蒼朮,點燃後不僅具有燻蒸消毒的效果,在配伍藥方中還是一味健脾燥溼的藥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呼吸熱病學科帶頭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姜良鐸教授曾公開表示,新冠肺炎以溼邪為主,發病的病機是溼氣比較重,肺氣損傷比較嚴重,痰溼壅滯,造成肺氣不通暢。北京中醫院院長劉清泉教授也認為,新冠肺炎屬於中醫「疫病」「溼瘟」的範疇,其病因屬性為「溼毒之邪」致病。本病應該化溼為主,芳香化濁避穢,透表散邪,升降脾胃,這是治療的核心。溼一化鬱熱就散,毒也就沒有了,症狀自然就逐漸消失。

  因此,在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中,姜良鐸教授、劉清泉教授等都主張開宣肺氣。師承姜良鐸教授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春勇博士認為,新冠肺炎病的症狀是溼邪,因此中醫所有的治療處方,都是圍繞這個基礎來設計的。《診療方案》推薦藥方中使用檳榔,主要是用其來化濁祛溼的,檳榔有一定的芳香化濁、祛痰化溼功效,在許多中成藥中也會使用。

  對於多種常見藥材所發揮的作用,丁邦晗教授認為,中藥是講究複方配伍的,一個藥方是由多種藥物來組成的,這就是複方的意義,就是用多種藥物來組成一個製劑,而不是單一的一個藥物,這種複方的最大好處是使療效增強,藥物的毒副作用相對減少。張忠德教授也表示,在選用藥材的時候,多味藥材搭配使用效果也會更加明顯,比如在使用檳榔祛溼的同時,還要配合藿香、蒼朮等多味藥物一起使用等。

  李斌教授認為,中藥配伍講究「君臣佐使」,君藥是方劑中主要的藥物,針對的是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臣藥有輔助君藥治療主症的作用。佐藥的話可以消除或者減弱君臣藥物的毒性,能制約君臣藥物的峻烈之性。像檳榔、細辛這兩個藥物,在臨床使用的的時候,用量都很少,是一個在短期內服用的藥物,可不用擔心其副作用。

  中醫專家的日常防控建議值得推廣

  在國內疫情好轉,全球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我們應該如何繼續做好日常的防護?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大科主任丁邦晗教授

  丁邦晗教授向健康界表示,雖然國內疫情形勢轉好,但是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我國是一個貿易大國,又是一個開放性的大國,所以不能完全封閉,外來輸入病例可能長期存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減少或避免與他們接觸;同時他還建議,依然要把戴口罩作為外出的必備防護措施,尤其是在密閉的空間,比如飛機、公交、辦公場所等,一定要戴好口罩;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比如運動可以升發陽氣,陽氣足就可以保護身體不易被外邪侵襲;也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一些藥食兩用的藥材做成代茶飲,以起來保健預防的作用。

  「從 SARS到甲流再到這次新冠肺炎,我們國家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當然也有不足,要吸取教訓」曹洪欣教授認為,從中央部署到地方執行並發揮作用,再到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防控疫情,體會最深的是中西醫結合所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的。他建議,應進一步加強中西醫優勢互補,特別要加強突發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中西醫防控機制與體系建設,從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等方面逐步增加中醫藥方法與技術應用,特別是選擇簡便驗廉的方法,如中醫芳香療法,就可以用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所謂芳香療法,指的是將氣味芳香的藥物製成適當的劑型,作用於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見的香料藥物包括雄黃、蒼朮、藿香、川芎、白芷、胡椒、檳榔等。

  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佩戴香囊的習俗,香囊作為芳香療法的延伸,主要作用就是祛寒溼、通七竅、消積滯、強筋骨、殺疫毒、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曹教授表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大家要多到戶外活動,多接觸大然,呼吸新鮮空氣,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同時,還要注意自身慢性病的治療調理,把身體調整到健康平衡狀態,防患於未然。

  除了戴口罩、多運動、不熬夜等規律生活外,李斌教授也建議,可以補充大蒜素和多種維生素來進行日常防控。他表示,大蒜素有抑菌、抗病毒的作用,而維生素C,則可以抗氧化損傷,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治療總體有效率達90%,戰疫「圈粉」的中醫藥如何迎來更大...
    據不完全統計,在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74817例運用了中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率達91.5%,總體有效率超過90%,而河南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總體有效率則達到了99.1%,最重要的是,生於河南南陽的醫聖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在整個新冠肺炎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全省中醫藥治療參與率達90% 有效率近70%
    封面新聞記者簡婷婷 攝影吳楓2月15日,四川省召開了四川中醫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媒體座談會。會上,據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正春介紹,截止2月14日24時,全省報告確診病例470例,其中有425例使用了中醫藥,中醫藥治療參與率達90%。這425例中,包括乏力、發燒、咳嗽等症狀和影像學改善的達281例,有效率近70%。我省派出7批共271名骨幹的中醫醫療隊支援湖北,積極運用中醫藥救治患者達209名,出院患者56名。
  •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清肺排毒湯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1月2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緊急啟動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防治項目。首先是在山西、河北、陝西、黑龍江四個省進行了臨床的緊急觀察,第一批觀察了214例病人,有不同的年齡段。初步觀察下來之後,發現有效率都在90%以上。2月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健委發出了通知,向全國推薦使用,特別是中西醫結合救治當中使用這個處方。這個處方已經納入了第六版、第七版診療方案當中,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通治方劑。
  • 中醫藥正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預防與治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推動了中醫藥及時全面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打出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組合拳」,有效降低了輕症患者轉為重症、危重症的發生率,提升治癒率。究竟中醫是如何認識新冠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措施有哪些?中醫藥如何保護易感人群,提高群體免疫力?
  • 山西中醫藥大學:加緊開展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研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趙巖)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連日來,山西中醫藥大學動員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全力以赴開展疫情科研防控工作。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田曉航)為持續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日前發布通知,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當地衛生健康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從組織管理到專家組成、技術方案等方面均應有中醫藥相關人員和內容
  • 多國批准使用「中國方案」藥品治療新冠肺炎
    恢復期血漿、託珠單抗……多國批准使用「中國方案」藥品治療新冠肺炎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劉園園  目前,我國已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腺病毒載體疫苗全球首啟二期臨床研究;新一輪新冠藥物正在攻關中,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均在列……  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藥物研發
  • 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小標題)中醫藥作用成為這次疫情防控一大亮點「社會各界認為,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
  • 中醫藥到底有多強!3萬億:未來10年中醫大健康產業將爆發!
    2月6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推薦「清肺排毒湯」在全國推廣使用,並公布了處方和用法,釋放了新冠肺炎有藥可治的信息,有效緩解了社會恐慌情緒,提振了中醫自信心。 隨後,「清肺排毒湯」又作為臨床治療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唯一通用方劑,被納入第六版和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在全國28個省(區、市)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疫情防控救治的有力武器,在各地新冠肺炎防治中立下汗馬功勞。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舉行發布會
    我這裡有一組數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中醫藥能夠有效緩解症狀,能夠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能夠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能夠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
  • 生活小百科: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23日下午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西醫專家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從臨床療效觀察來看,中醫藥總有效率達90%以上。
  • ...中醫藥新觀察】中醫大家曹洪欣:挖掘中醫藥精華 為防治新冠肺炎...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電(王坤朔 肖寒)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救治模式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為何中醫能對抗未知病毒?中醫認知疫病有哪些優勢?如何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機制?
  • 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
    我們在金銀潭看了幾十個病人以後,第二天到武漢第一醫院發熱門診,看到病人特別多,那個醫院一天能達到一千多門診量,所以感覺到問題出在社區。我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組長,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制定全國的診療方案。所以我去的這兩個多月,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和其他專家一塊兒,共同制定和修訂,從三版到七版的診療方案,包括制定恢復期的診療方案。
  • 中醫如何認識並治療新冠肺炎?
    疫毒閉肺是核心病機中醫如何認識新冠肺炎?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哪些作用?齊文升介紹,中醫認為新冠肺炎還是瘟疫的範疇,瘟疫病因一定是有毒,叫疫毒,一般是從口鼻而入,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之後,病人的表現有常見的發燒、咳嗽——這是肺的症狀,另外有腹瀉、乏力——這是脾的症狀。國外新冠患者早期的症狀之一是嗅覺、味覺喪失。嗅覺主要是肺開竅於鼻,味覺主要是脾開竅於口。所以,中醫認為新冠肺炎病變部位還是在肺和脾。
  • 「「最美」風採錄」劉良徛:為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貢獻「江西方案」
    讓他意外的是,90多歲高齡的母親不僅表示理解,還鼓勵他要去:「國家有難,需要我們,我們沒有什麼說的,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聽了母親的話語,剛強的劉良徛喉嚨梗塞,母親的深明大義和家國情懷讓他備受感動和溫暖。大家庭的他,兄弟姊妹都很支持,共同的語言都是做好準備,儘可能把該帶的東西帶上,注意安全。1月26日,預想中的援派任務真的來了。
  • 中醫藥對疫情防控有什麼作用?新冠肺炎疫苗有了嗎
    發布會上,相關部門就我國藥物、疫苗研發以及中醫藥在抗「疫」中的作用等披露了最新進展。藥物研發有哪些新進展?法匹拉韋療效明確  根據一線救治需要,科研人員不斷篩選有效治療藥物。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針對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向重型轉化的阻斷,重點推動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和中醫藥的臨床應用;針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重點推動恢復期血漿、託珠單抗、幹細胞和人工肝的臨床應用。  「目前的臨床數據顯示,法匹拉韋的臨床療效良好,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這麼評價中醫藥
    其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集中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中醫藥總有效率達90%以上  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 中醫大家曹洪欣:挖掘中醫藥精華 為防治新冠肺炎貢獻力量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電(王坤朔 肖寒)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救治模式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為何中醫能對抗未知病毒?中醫認知疫病有哪些優勢?如何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機制?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教授,解讀中醫藥有效抗疫的理念與實踐。
  • 這場發布會為中醫藥正名|91.5%確診病例使用,有效率90%以上
    從全國調來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佔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有院士3人,數百名專家。這次中醫藥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是前所未有的。第二,分類開展救治。輕症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實行中西醫結合,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規範和技術方案。
  • 首個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發布,這款藥對治療新冠肺炎無效
    近日,一個關於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的臨床研究報告正式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克力芝)是無效的。雙盲試驗主要就是,首先篩選病人,再進行分組,一組使用克力芳,另一組採用傳統的治療方法,醫生和患者都不知道這兩組病人使用的是何種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後,病人的臨床狀況得到了改善,醫生再根據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等級或者出院標準來判斷克力芝究竟對新冠肺炎有沒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