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公考行測難題,教你更好掌握近義詞的差異角度!

2020-12-12 中公網校

言語理解與表達在國考行測中考察的力度都比較大,而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考察的題量比較多的,考察力度比較大的,難度也是比較高的就是邏輯填空的部分了。詞語的考察除了基本的詞彙量的考察之外,也考察詞語之間的差異的辨析。我們在做題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相似的詞語或者相近的詞語的考察,面對這些詞語很多考生就會覺得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來進行分析。今天中公網校就具體說一說如何更好地掌握詞語之間的差異角度。

詞語之間的差異角度有很多,但是考察的最為廣泛的就是含義側重的角度。含義側重就是指考察的詞語之間意思非常的相似,但是在所指對象和表達的側重點上均存在不同。下面結合例題給大家講解一下含義側重的辨析角度應該如何去操作。

二、示例精講

例:馬航MH370上發生了什麼,依然是一個難以揭開的謎團。在飛機黑匣子最終找到之前,具體細節的付之闕如、權威渠道的口徑不一、官方消息的前後矛盾,讓飛機的去向 ,也給圍繞此事進行的各方解讀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撲朔迷離 B.虛無縹緲 C.錯綜複雜 D.眼花繚亂

中公解析:要做好邏輯填空的題目,我們需要兩手抓,即宏觀上了解整個材料的語境和詞語之間的具體差異的分析。

首先閱讀材料就可以知道說的是馬航事件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再加上馬來西亞政府提供的信息口徑不一、前後矛盾,讓人摸不清真相,馬航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還看不清楚。所以在橫線處要填的詞語意思要滿足「看不清,還弄不清楚的意思」。接著再來觀察一下詞語,四個成語的意思我們首先要清楚。撲朔迷離:撲朔:亂動。迷離:眼睛半閉。原指難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認不清男女,後來形容事情錯綜複雜、紛亂模糊,不容易看清真相。一般作謂 語、定語;虛無縹緲:虛無:空無。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形容空虛渺茫。 指看不見、摸不著,虛幻但又實際存在的東西。作謂語、定語,這個詞語是不能滿足我們語境需要的,馬航是真實發生的事件,不能用「虛無縹緲」,排除B;錯綜複雜:錯:交錯,交叉;綜:合在一起;錯綜:縱橫交叉。形容事物之間聯繫複雜。作謂語、定語,同樣也不能滿足語境要求,排除C;眼花繚亂:形容眼前看到的景象複雜紛繁,使人感到迷亂,無法辨清,中性詞,主謂式,這個詞語重點強調的是看到的事物,不滿足語境,排除D。故正確答案為A。

中公網校相信大家通過這個例題可以發現雖然詞語之間意思好像都差不多,但是還具體詞義上還是由差異的,況且我們的詞語一定要契合語境。含義側重希望大家都能熟練掌握。

相關焦點

  • 2018福建社區工作者行測:如何更好掌握近義詞的差異角度
    2018福建社區工作者行測:如何更好掌握近義詞的差異角度
  •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如何比較好掌握近義詞的差異角度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如何比較好掌握近義詞的差異角度 甘肅中公教育是祝你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在國考行測中考察的力度都比較大,而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考察的題量比較多的,考察力度比較大的,難度也是比較高的就是邏輯填空的部分了。詞語的考察除了基本的詞彙量的考察之外,也考察詞語之間的差異的辨析。我們在做題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相似的詞語或者相近的詞語的考察,面對這些詞語很多考生就會覺得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來進行分析。
  • 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之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之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之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目中,邏輯填空是常考的題型,它本身考查考生語境分析和詞語辨析兩方面的能力,大家在做題的時候會發現,想提高自己的做題的正確率,除了需要用四大邏輯關係之外,也常常會涉及到對詞語的辨析。
  • 2017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除了語感,解答行測邏輯填空還需要什麼
    小編提示:關注山東中公教育微信號(offcnsd),隨時隨地掌握公考資訊邏輯填空是各省省考中的重點題型,這部分題目考生的失分率一直很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做題不得其法。即便是學了很多方法的學生,做題時也根本想不到去用,主要還是靠語感。除了語感,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解答。
  • 行測技巧:從詞語辨析角度解決邏輯填空
    1、含義側重有些近義詞的差別表現在詞義的側重方面的不同,意思相近但是各自的側重點又有所區別,我們在分析時候可以利用詞語間不同語素的差異進而找到詞語之間的差異。比如「熟悉」和「熟習」。「悉」字強調了解、知道;「習」強調習得、掌握,也是就說「熟悉」側重強調知道得清楚、詳細,而「熟習」側重在於掌握、了解的深入;再如,「抵禦」和「防禦」。「抵禦」側重強調事後的抵抗性;「防禦」側重事情的預防性。我們掌握了含義側重這個差異角度就可以區分一些詞語。
  • 公務員考試學霸163分上岸,送給公考路上的你!
    第一、 初學階段(申論篇)不論我們是公考小白,還是考了多年的「老油條」,學習申論的時候一定要弄懂申論的理論知識,掌握每個題型的解題規律和答題框架,比如,綜合分析題目是「總分總」的形式,但解詞解語的「總」是要揭示句子或者詞語的本質,而觀點題的「總」是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在做的時候弄混了二者的區別
  • 公務員考試行測:巧用設問解決言語難題
    公務員考試行測:巧用設問解決言語難題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公考行測言語理解:構詞一致性巧解邏輯填空
    在公考中,梳理行測的知識點、重點難點尤為重要。今天玉溪中公教育專家給大家準備了一些2020雲南公考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二、 做題原則尋找空缺處對應信息的近義詞、一致詞,關注構詞一致性。並舉文段一般呈現為並列的句子或者詞語,表達意思相近,為了保持句式一致性,可以優選構詞一致的詞語。
  • 2015春季公考行測高頻考點:百分數與百分點
    原標題:2015春季公考行測高頻考點:百分數與百分點   百分數與百分點是歷年春季聯考的一個重點,但不是難點。從命題角度講,在行測試卷中,百分數與百分點理應是各位考生快速拿分的題型,但事實上,有一部分考生,尤其是初次接觸公考的考生,因為沒有很好的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往往會出現令人難以接受的失分!
  • 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如何巧分近義詞
    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如何巧分近義詞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2016北京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言語理解之近義詞辨析十法
    廣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為廣大考生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言語理解之近義詞辨析十法,國考網上報名確認及繳費時間為2017年11月17日至22日,筆試時間為2017年12月10日。2018公考交流群:
  • 公考行測中的「行政能力」體現在哪兒?(言語理解篇)
    行政能力測試(以下簡稱行測)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不知大家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這一百多道選擇題被稱為「行政能力」測試?上海華智公考趙老師為您解讀。公考和我們在小學、中學時期的考試有很大的不同。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在於積累基礎知識、樹立道德觀念、提高身體素質等,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相應的,即使是文化課的考試也更加注重考知識掌握的綜合性。
  • 手把手教公考小白一次上岸!
    我發現行測分低主要還是因為沒有簡便的做題方法,要是想在行測上拿高分,僅僅靠基礎是不夠的,行測需要更加簡便的解題方法,來保證自己在兩個小時內能夠做完題目,並且有最高的正確率。於是我就不再接著刷題,轉而去刷了阿甘上岸說,畢竟阿甘講的方法是最簡便的,如果每道題都能用最少的步驟解出來,那麼做整套卷子用的時間自然就少了很多。
  • 逆向思維助你快速解決行測必然性推理難題
    第一次接觸行測邏輯題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這題目太難啦!!!尤其是面對題幹眾多的條件,大家實在不知道從何入手。其實,邏輯題目只是抽象,並不難,只要你掌握了邏輯推理的對當關係和推理規則,做題時杜絕主觀和經驗,很多題目就可以輕鬆應對了。
  • 壹學堂公考|行測刷題,高效技巧隨時掌握
    每年行測考試很多同學都會卡在60分左右,難以突破,而這是因為他們沒努力嗎?連續十幾天,每天上百道題的刷,可是最後毫無進步,還使人變得惱火,壓力越來越大,人越來越沒自信。也許一切都是你沒找到行測刷題的正確訣竅。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近義詞辨析
    行測答題技巧:為幫助童鞋們更好的備戰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公教育專家特分析整理了相關的行測資料,助童鞋們公考順利。常見且易錯的近義詞辨析:1、貫穿:穿過、連接,對象可是抽象事物,也可是具體事物。如:這條公路貫穿本省十九個縣。
  • 2015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兩招突破近義詞
    公考命題庫丨行測備考丨申論備考丨直播講座丨QQ群:259442655 丨關注微信:hljhtjy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這一模塊主要分為「閱讀理解」和「邏輯填空」兩大題型,共40題,所佔篇幅之大令人不敢輕視
  • 公考行測拿到70分?很容易!
    帆按·近些年,山東省公務員行測分數情況,就和滬深股市大盤一樣,水漲船高,然而考生卻叫苦不迭,從近幾年山東省公考行測試卷題型數量分布來看,大致有這樣的特點。實際上,由於公考行測試卷的題型固定化,稍微加以專業化練習,自然分數不會低,所謂的考試高手也當然越來越多。至少,秦人學習室這裡告訴您,拿到70分甚至15分的成績很容易哦!今天限於篇幅,只和大家交流一個加減法的小遊戲,看看行測該如何把握能拿到70分以上哦。
  • 公考上岸人員現身說法,幫你們規避掉公考裡的那些坑
    要注意行測的做題速度,和做題順序行測的做題速度很重要,因為它的題量很大,以最近的國考舉例來說吧,135道題,大部分的考生是沒有辦法把所有模塊做完的,所以我們在剛開始複習行測的時候就養成一個好習慣,先做會的,再做不會的,不要在一道題上死扣,行測平均下來,一道題只有五十秒左右的時間,你只要有了扣題這個想法,就能花費幾道題的時間。
  • 公考學霸們的經驗總結,你一定用得上
    本文首發於步知公考行測風暴公眾號,關注獲取更多資訊。初學行測的小夥伴會經常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知道每天該學多少課程,該做多少題,我一般是建議大家每天學習3-4節視頻課,前期先學課程,對知識點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後再來進行刷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