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本來以為卸貨了就萬事大吉了,誰成想苦日子才剛剛開始。孩子吐奶、夜醒,生病……一個又一個問題壓得家長喘不過來氣,有的時候就算已經是披甲上陣了,但有些問題還是會接二連三地找上門,如寶寶的視力問題。作為家長都知道,在被電子產品充斥著的今天,想要孩子有一個好視力,就要遠離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但是僅僅依靠這些就能帶給孩子一個好視力嗎?其實小寶寶的視力問題是很難發現的,據世衛組織統計,發展中國家大約有100萬個盲人兒童,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可以通過早期篩查來避免的。那麼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孩子必須要做的視力檢查又有哪些呢?
一、一份「視力寶典」,幫您及早發現孩子視力問題
其實孩子在出生的時候,視力是很弱的,睜眼看到的世界本身就很模糊。孩子在出生的頭3個月內,視力極差,只有0.01~0.02左右,1歲以後,視力才能慢慢地恢復,直到5歲以後視力才能達到1.0以上,這也加大了幫助孩子發現視力問題的難度。因此,今天分享給大家一份「一遮二看三不能」的視力寶典,來及時發現異常。
一遮:孩子一歲以後,家長可以嘗試刻意用手遮擋住孩子眼睛的方式,視力正常的孩子會快速把你的手拿開,視力有問題的孩子則並不會有什麼過激反應。
二看:觀察孩子的眼瞼有沒有下垂,有沒有斜眼看東西,走路有沒有是不是摔倒的情況;看孩子眼球的中心位置,是不是出現了紅色、黃色的反光。
三不能:
1個月的時候,眼睛不能見光,見光就流淚;
3個月的時候,眼球不能跟著眼前的物體來迴轉動;
6個月的時候,小手不能抓住眼前的物體。
如果孩子出現了上述情況的任何一種都不能猶豫,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尋求眼科醫生的幫助。
二、孩子必須要做的視力檢查又有哪些?
孩子視力檢查是一項不容忽視的事情,因為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眼部疾病還是很多的。不同的年齡階段要做不同的篩查,一個都不能漏掉。
1、出生1周以內
在孩子出生1個星期以後,都會要到醫院做一個複查。複查的時候兒科醫生會對孩子的眼部做一個常規的檢查,主要檢查一下孩子的眼睛是否存在一些先天性的問題,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內障等。
2、出生滿月以後到3歲之前
0-3歲之間,家長要帶孩子做8次體檢,每次體檢都包含視力篩查。分別是滿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6個月,去當地的衛生服務站即可。
3、3歲以上5歲以下
孩子3歲以後,視力逐漸恢復正常,家長要定期帶孩子進行視力檢查。其實多數孩子都是很願意配合醫生檢查的,只要寶寶能夠用語言表達的,也可以不用死卡年齡。
4、5歲以上
孩子5歲以上,視力會達到和成年人差不多的水平,建議家長在孩子5歲、6歲、8歲、10歲、12歲、15歲時,定期檢查一次視力,及早發現寶寶的眼部問題,也能及早的進行矯正和治療。也可以在給孩子檢查視力的時候,建一個視力檔案,這樣孩子每次檢查的結果都在檔案裡,看起來也更清楚。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的視力問題,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視力,才能讓這扇窗戶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