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馮富珍委員:攜手合作是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攜手合作是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

  今天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2位政協委員走上主席臺作大會發言。

  李學梅委員

  為基層減負

  嚴查向下推責「甩鍋」

  基層減負,連著千家萬戶,關係民心向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日報社副總編輯李學梅近期就基層減負問題進行調研發現,北京社區居委會一般5至9名幹部要服務一兩千戶居民。社區幹部們表示,減負不是減責任、減擔當,基層幹部呼籲減負,絕不是害怕辛苦,而是希望累得值得、忙得有意義。

  李學梅建議,要充分考慮基層減負的實際需要,把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抓細抓好,各方面的改革應該把基層減負的問題考慮到。體制機制完善了,上面的「千條線」才可能減少,政府職責和組織結構優化了,社會資源得以共享,基層幹部才能告別無謂的重複勞動。要牢牢抓住考核評價機制這個「牛鼻子」,應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標準,把所屬部門和下一級政府減負實效及群眾滿意度作為關鍵指標。要加強對減負過程的監督,嚴查向下推責的「甩鍋」現象,新聞媒體應進一步推廣減負經驗,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應把落實基層減負作為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助力基層幹部輕裝上陣,讓基層組織不斷充滿活力。

  陳馮富珍委員

  人類命運與共

  必須拋棄歧視和偏見

  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原總幹事陳馮富珍說,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程度史無前例,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彌足珍貴,中國政府和人民為抗擊疫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中國所採取的果斷措施,阻斷了新冠疫情的擴散,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同。

  陳馮富珍說,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僅21世紀以來人類就先後遭受2003年SARS、2009年H1N1流感、2012年MERS、2014年伊波拉、2016年寨卡的侵襲,它一次次地提醒,人類命運與共,必須拋棄歧視和偏見,無條件團結起來。世界各國抗疫合作的實踐表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攜手合作是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

  黃立委員

  破除針對民營企業的

  隱性條款和不成文規定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建議,以完善制度促落實,進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的配套措施和細則,增強可操作性,破除針對民營企業的隱性條款和不成文規定。

  黃立建議,以巡視督查促落實,聚焦黨中央國務院紓困、穩企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巡視和督查,對陽奉陰違、推諉扯皮、庸官懶政現象嚴肅問責,推動政策措施逐條逐項落地見效。

  以有效參與促落實,涉及民營經濟、特別是專業性較強行業企業的政策在制定、落實、評估過程中要廣泛充分吸收民營企業家意見,真正讓民營企業家對與企業切身相關的政策做到在制定之前能說話,在落實之中敢說話,在評估時說實話。通過民營企業家的全程深度參與,使政策更對症、貫徹更順暢、評估更準確。

  以優化環境促落實,複製推廣一些地方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應對疫情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對政府、金融等部門服務企業及貫徹落實政策情況進行評價,對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生存率進行統計,結果公開、納入績效考核,倒逼政府部門認清差距,補好短板。

  尼瑪扎西委員

  將雅魯藏布江流域

  生態功能提升上升為國家戰略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尼瑪扎西說,2019年底,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脫貧成果來之不易,鞏固脫貧成果更難。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繼續給予西藏大力支持,助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尼瑪扎西建議,將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態功能提升與河谷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保護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功能為主線,強力支持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態功能提升與社會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建設引領帶動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人口適度的聚集地、產業聚集區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核心區。以增強科技和人才支撐能力建設為主線,強力支持流域特色產業發展,使之成為西藏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重要產業基礎;大力實施農牧區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重大工程,縮小城鄉差距,提升農牧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本報記者 孫穎 張驁

(責編:董兆瑞、高星)

相關焦點

  • 陳馮富珍:疫情防控下的「人權」與國際合作
    在自由討論環節中,日方嘉賓就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人權保障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改革等議題,提出了關切與疑問。世衛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代表中方嘉賓,對相關問題做出了有力的回應。她的發言引起了北京和東京會場的熱烈反響。
  • 陳馮富珍:傳奇中國女強人
    而且在禽流感暴發初期,香港採取了全城殺雞的處理方式,及時控制住了疫情,當時這一頗具魄力的方法是陳馮富珍提出來的。  一邊抗疫情  一邊當家庭主婦  「非典」時期,陳馮富珍再次成為香港防治疫情的主角,她每日頂著極大的壓力,以高效的工作讓港人感到放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當時55歲的她是政府的合約僱員,「非典」肆虐時,她已經退休。
  • 清華大學舉行陳馮富珍、梁萬年教授聘任儀式
    清華新聞網9月19日電(記者劉書田 攝影李派)9月17日晚,清華大學在丙所舉行陳馮富珍、梁萬年聘任儀式,聘請陳馮富珍、梁萬年為清華大學萬科講席教授,並聘請陳馮富珍為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梁萬年為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
  • 世衛組織掌門人陳馮富珍將卸任:十年間果斷應對三場全球疫情
    平日裡,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的工作人員都稱呼她「陳太」。在任期間,陳馮富珍先後面對了H1N1流感,伊波拉病毒、巴西寨卡病毒的爆發,並領導世衛組織在各國衛生能力建設、尤其在發展中國家衛生系統建設方面作出貢獻。陳馮富珍領導下的世衛組織還與中國在深化醫改、防控新發傳染病、控煙等領域合作密切。
  • 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支持香港立法會推遲選舉
    新華社香港8月1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1日表示,堅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及時果斷決定推遲原定於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以保護香港市民的健康和福祉。全世界已至少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遲選舉,以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
  • 陳馮富珍概括中國抗疫經驗:「迅速」
    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在23日召開的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說。 她表示,新冠疫情對於公共衛生體系,對於全球經濟都產生了重要的負面影響。但是世界經濟是互相依存的,疫情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槍匹馬。 陳馮富珍用「迅速」概況中國的經驗。她說,如果沒有辦法迅速地響應,就沒有辦法快速地恢復經濟。
  • 陳馮富珍:全球可能面臨秋冬第二波疫情 必須非常警惕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陳馮富珍:全球可能面臨秋冬第二波疫情,必須非常警惕作者:夏賓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23日在線參加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時表示,全球可能會面對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對此必須要非常警惕。
  • 學者稱陳馮富珍有三大優勢 品質是非常難能可貴
    圖為陳馮富珍在香港工作的資料圖片。   中新網11月10日電 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指出,陳馮富珍競選世衛總幹事有著三大獨特優勢,當選後有望實現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突破
  • 清華大學與帝國理工學院舉行抗擊疫情聯合研討會
    帝國理工學院校長愛麗絲·加斯特(Alice Gast),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等參與研討會並致辭。「攜手合作是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面對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挑戰,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強調了大學在抗擊這一流行病中發揮的作用。她呼籲,全球大學應共同致力於提高教育的適應力、以及應對全球突發衛生事件的能力。
  •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成立 陳馮富珍任首任院長
    世界衛生組織原總幹事陳馮富珍出任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首任院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在全球大流行,暴露出全球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諸多短板與不足,傳統公共衛生學科、公共衛生人才培養亟須直面挑戰,轉型升級。
  • ...世界華人醫師年會開幕 李海峰王建軍張雁靈王魯明出席 陳馮富珍...
    2020世界華人醫師年會開幕 李海峰王建軍張雁靈王魯明出席 陳馮富珍視頻致辭 2020-09-2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
    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國際時評)  任寰宇  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7日至29日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  二十國集團是多邊合作的重要產物和體現,是發達國家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平等對話協商的重要平臺,是全球經濟治理進程的重大進步。11年前,在國際金融危機最緊要關頭,二十國集團臨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甦軌道。
  • 研究稱中國糖尿病成年患者「減壽」9年,陳馮富珍呼籲重視
    研究稱中國糖尿病成年患者「減壽」9年,陳馮富珍呼籲重視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1-18 07:41 來源:
  • 青松挺且直——從全國兩會看疫情下的中國外交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題:青松挺且直——從全國兩會看疫情下的中國外交  新華社記者  202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外交勇擔重任、逆勢前行。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為代表委員和各界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
  • 共倡健康生活 攜手綠色發展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日兩國應進一步攜手並進、深化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增進人類健康福祉。  「中日在醫療健康等領域具有廣泛合作前景和巨大合作潛力。雙方加強合作交流,不僅將惠及兩國人民,也有利於促進亞洲乃至國際健康衛生領域的發展。」
  •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從全國兩會看疫情下的中國外交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外交勇擔重任、逆勢前行。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為代表委員和各界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  攜手各國、共克時艱的中國行動  「中方將根據緬方需要,繼續提供堅定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幫助。相信緬甸人民一定能最終戰勝疫情。」
  • 攜手抗擊疫情,深化金磚合作(中英文)
    我們相信,在五國領導人堅強領導下,在五國人民團結奮鬥下,在國際社會大力支持下,我們一定能渡過難關,人類一定能戰勝病毒。  面對疫情,是堅持科學理性還是製造政治分歧?是加強跨國合作還是尋求脫鉤孤立?是推進多邊協調還是奉行單邊主義?各方都需要對歷史交出自己的答卷。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寫照 ——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抗擊疫情評價...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各國國情、社會規範和資源不同,但面對的是疫情這一共同敵人,各國必須緊密合作,借鑑彼此經驗,「這是人類能夠控制這次疫情大流行的唯一途徑」。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撰文表示,疫情提醒我們,沒有哪個人或哪個國家是一座孤島,不能陷入種族主義成見。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寫照——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抗擊疫情評價...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各國國情、社會規範和資源不同,但面對的是疫情這一共同敵人,各國必須緊密合作,借鑑彼此經驗,「這是人類能夠控制這次疫情大流行的唯一途徑」。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撰文表示,疫情提醒我們,沒有哪個人或哪個國家是一座孤島,不能陷入種族主義成見。
  • 觀點|陳馮富珍:為防控疫情,國際合作不應只停留在小範圍內
    觀點|陳馮富珍:為防控疫情,國際合作不應只停留在小範圍內 2020-12-0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