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陳馮富珍有三大優勢 品質是非常難能可貴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圖為陳馮富珍在香港工作的資料圖片。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11月10日電 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指出,陳馮富珍競選世衛總幹事有著三大獨特優勢,當選後有望實現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突破。

  在接受香港大公報記者採訪時,李立明說,自2003年內地與香港共抗SARS疫情時開始,與陳馮富珍有了比較多的工作接觸,感覺陳馮富珍有三大獨特優勢,在「強強競爭」的世衛總幹事競選中非常突出。

  李立明說,一是陳馮富珍是香港第一位女性衛生署署長,在任期間勇於負責,敢於任事,這一點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面臨SARS等重大疫情時,陳馮富珍敢于堅持科學,實事求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作為港府高官,這種科學品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二是陳馮富珍具有在世界範圍內多個國家和地區求學、工作的經歷,受到了不同文化的薰陶,擁有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她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大衛生」觀念,這一點對日後履行世衛總幹事一職,也是大有裨益的。

  至於第三點,李立明表示,在SARS疫情流行前後,他曾在香港參加過各種國際衛生學術會議,在糖尿病、高血壓和老年保健研討會等多種場合都遇到陳馮富珍,並有愉快而充分的交流,感覺陳馮富珍並沒有把衛生管理的工作僅僅局限在急性傳染病方面,而是同時考慮到人的健康還會受到慢性非傳染病、傷害及職業、環境與食品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這種「大衛生」的觀念,對應對二十一世紀人類健康面臨的挑戰,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陳馮富珍:傳奇中國女強人
    2006年11月9日,經中國政府提名,世界衛生大會特別會議選舉陳馮富珍為世衛組織總幹事,任期從2007年1月4日至2012年6月30日。  得到了國際認可和讚賞  陳馮富珍1947年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順德。2003年8月陳馮富珍出任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環境保護司司長,她主要負責傳染病防控事務,成績卓著,受到許多國家的稱讚。
  • 清華大學舉行陳馮富珍、梁萬年教授聘任儀式
    邱勇、陳旭為陳馮富珍、梁萬年頒發聘書 陳旭首先代表清華大學向陳馮富珍和梁萬年表示熱烈歡迎,並為他們頒發職務聘書。她表示,非常榮幸地歡迎陳馮富珍院長和梁萬年教授正式成為清華大家庭的一員。 她說,梁萬年教授一直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在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研究和管理等領域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這將對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陳旭還表達了對學院未來的美好祝願。她期待並相信,在陳馮富珍院長的領導下、在梁萬年教授和衛健學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全校各單位的支持下,學院一定能夠揚帆起航,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有引領作用的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 陳馮富珍:全球可能面臨秋冬第二波疫情 必須非常警惕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陳馮富珍:全球可能面臨秋冬第二波疫情,必須非常警惕作者:夏賓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23日在線參加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時表示,全球可能會面對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對此必須要非常警惕。
  • 研究稱中國糖尿病成年患者「減壽」9年,陳馮富珍呼籲重視
    研究稱中國糖尿病成年患者「減壽」9年,陳馮富珍呼籲重視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1-18 07:41 來源:
  • 世衛組織掌門人陳馮富珍將卸任:十年間果斷應對三場全球疫情
    2017年7月1日開始,特沃德羅斯•阿達諾姆博士將接替現任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陳馮富珍2006年11月9日當選世衛組織總幹事,2007年1月正式履職,陳馮富珍成為首位當選聯合國組織最高領導人的中國人,並於2012年5月獲得連任。在5月22日開幕的第七十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發表了「告別」講話。
  • 陳馮富珍概括中國抗疫經驗:「迅速」
    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在23日召開的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說。 她表示,新冠疫情對於公共衛生體系,對於全球經濟都產生了重要的負面影響。但是世界經濟是互相依存的,疫情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槍匹馬。 陳馮富珍用「迅速」概況中國的經驗。她說,如果沒有辦法迅速地響應,就沒有辦法快速地恢復經濟。
  • 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支持香港立法會推遲選舉
    新華社香港8月1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1日表示,堅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及時果斷決定推遲原定於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以保護香港市民的健康和福祉。全世界已至少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遲選舉,以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
  • 陳馮富珍:疫情防控下的「人權」與國際合作
    陳馮富珍線上回應日方嘉賓關切剛才各位嘉賓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疫苗誕生以前,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手段防控疫情。我多次強調,有效地控制疫情是恢復經濟的大前提。中國根據自己的經驗,針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恢復經濟的運行機制。疫苗問世以後,將採用另外一套防控機制。如果我們無法確保70%以上的人口接種疫苗,社會的全體保障則無從談起。
  •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成立 陳馮富珍任首任院長
    世界衛生組織原總幹事陳馮富珍出任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首任院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在全球大流行,暴露出全球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諸多短板與不足,傳統公共衛生學科、公共衛生人才培養亟須直面挑戰,轉型升級。
  • 陳馮富珍委員:攜手合作是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
    社區幹部們表示,減負不是減責任、減擔當,基層幹部呼籲減負,絕不是害怕辛苦,而是希望累得值得、忙得有意義。   李學梅建議,要充分考慮基層減負的實際需要,把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抓細抓好,各方面的改革應該把基層減負的問題考慮到。體制機制完善了,上面的「千條線」才可能減少,政府職責和組織結構優化了,社會資源得以共享,基層幹部才能告別無謂的重複勞動。
  • ...世界華人醫師年會開幕 李海峰王建軍張雁靈王魯明出席 陳馮富珍...
    2020世界華人醫師年會開幕 李海峰王建軍張雁靈王魯明出席 陳馮富珍視頻致辭 2020-09-2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秀教師都擁有專業敬業、有愛有情懷、有良好天賦三大品質
    現代教師應具備的三大品質 「好老師既要專業、敬業,更要有愛、有情懷,當然還是需要一定天賦,才能樂此不疲的累並快樂著……」應該完整概括了現代教師必須具備的全面,或稱綜合素養,教師的競爭壓力也可想而知。以下就從專業敬業、有愛有情懷與必須的天賦三個方面簡述之。
  • 南京大學英語系本科畢業生陳研當選2018年度羅德學者!中國僅四人!
    「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美譽,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羅德獎學金114年的歷史中,已培養出8000多名羅德學者,成為了各個領域的英菁份子。羅德學者中,不乏有數以百計像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這樣的各國、各國際組織的政治領袖,也有如青黴素的發現者霍華德華特弗洛裡這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星系天文學創始人和觀測宇宙學開拓者愛德文·哈勃這樣的科學巨人,還有麥肯錫全球總裁鮑達民等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更保持著歷史上單位人群命中率最高、數量最多的普利茲得主和奧運會冠軍的記錄
  • 心理學:一個人越有出息,越有三大品質
    通常的行為,幾乎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和思想意識,有價值的人體現的往往是令人肯定、讚譽的正面印象。而一個人如果招致的都是今人討厭、反感的回應,也說明這個人的行為舉止存在極大的缺陷。所謂「貨像人型」,一個人的個人風格,身上所有的特質,就是他價值大小的表現,越有出息、越有品位,身上的品質就越發令人折服。
  • 深扒韋仕敦大學優勢特色,選擇困難症不存在的
    成立於1878年,有超過一百四十多年的學術積累及深厚的人力資源背景,是加拿大最古老,最大,最美麗的大學之一。大學交通便利,距離多倫多、美國密西根都只有兩個小時車程。  學校優勢學校的知名校友包括第一位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中國人陳馮富珍,還有太空人、諾貝爾獎得主、加拿大央行行長等等。  教學實力雄厚  韋仕敦大學坐落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風景秀美的著名城市倫敦。
  • 國外學者政要看抗擊疫情與中國制度優勢
    在疫情發生之初,有西方學者從固有觀念、概念和理念出發,對中國抗疫措施進行了無理的批評。但是,隨著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國際學者、政要等紛紛認識到中國制度在抗疫鬥爭中發揮的強大效能。特別是在中國以其制度優勢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同時,歐美國家疫情防控依然形勢嚴峻。相比之下,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已經顯而易見。
  • 李子柒成功逆襲告訴我們,養女孩最難能可貴的是給她3種品質
    千萬網紅李子柒用她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女孩難能可貴的成長過程。她堅強、獨立,她是一個有智慧的女孩子,她懂得經營自己、包裝自己,用自己的刻苦努力,換取了今天的成功。她被央視宣傳報導過,她的激勵之路成為了很多人學習的對象,她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全靠她肯吃苦耐勞、積極、拼搏向上,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三種難能可貴的品格,用來教育女兒是最適合不過了。
  • 出國做訪問學者有哪些優勢?
    訪問學者是自我提升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國外的訪問學者既能增長見識,還能對於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些提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出國做訪問學者能帶來哪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