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英語系本科畢業生陳研當選2018年度羅德學者!中國僅四人!

2020-12-13 百家號

今年是羅德獎學金進入中國的第四個年頭,該獎項迎來了第四批優秀的中國羅德學者

本周末,12名在網申和線上面試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候選人齊聚上海,參加了兩天緊張的最終面試,決出了四名佼佼者,他們分別是來自南大、清華、北大、上交的四位學子,並將在2019年赴牛津大學讀書,開啟激動人心的羅德之旅。

中學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校的南京大學2016屆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本科畢業生陳研是其中之一。

陳研,哈佛大學美國定目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戲劇學院戲劇構作與戲劇研究碩士,南京大學英語系學士,現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舞臺劇院擔任藝術助理。

她構作或翻譯的劇作曾在美國定目劇院、甘迺迪藝術表演中心、愛丁堡藝穗節、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哈特福德舞臺劇院等地上演,並獲邀在美國戲劇高等教育聯合會年會上介紹跨文化戲劇構作經驗。

陳研曾於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波蘭五國修讀戲劇。她堅信藝術與人文教育的力量,相信戲劇能培養合作、交流、共情的能力,決心致力於推動國際戲劇交流合作、協助華語藝術家創作原創劇作,並推動戲劇與藝術教育在中國的普及。她為全球戲劇資訊網站《戲劇時報》志願服務,擔任跨文化合作編輯,並曾於尤金·奧尼爾戲劇中心全美評論家暑期訓練營研習藝術評論寫作,呼籲美國戲劇界加強對國際戲劇和外國藝術家的關注。

陳研曾獲教育部國家獎學金、南京大學徐新國際交流獎學金,並持歐盟委員會伊拉斯謨獎學金赴英國肯特大學交換學習。

陳研計劃在牛津攻讀比較文學和批評翻譯學碩士學位。

2018年度羅德晚宴現場照片

羅德獎學金

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也譯為羅德茲獎學金或羅氏獎學金,是一個世界級的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美譽,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羅德獎學金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前往牛津大學學習,致力於為世界培養具有公共意識的未來領導者。每位羅德獎學金得主每學年大約可得到30,000英鎊或$50,000美元來全額補助在牛津大學學習的各種費用,並且可以得到使用羅德樓的權力。羅德獎學金114年的歷史中,已培養出8000多名羅德學者,成為了各個領域的英菁份子。

羅德學者中,不乏有數以百計像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這樣的各國、各國際組織的政治領袖,也有如青黴素的發現者霍華德華特弗洛裡這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星系天文學創始人和觀測宇宙學開拓者愛德文·哈勃這樣的科學巨人,還有麥肯錫全球總裁鮑達民等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更保持著歷史上單位人群命中率最高、數量最多的普利茲得主和奧運會冠軍的記錄。

成為羅德學者,不只是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更是得到「一個終身制的會員身份」,從而躋身於世界上最優秀者的行列之中。

2015年人民網對陳研的報導

陳研,女,漢族,共青團員,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2012級本科生

2012年9月,當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新生陳研來到南京大學報到時,她恐怕沒有想到,短短一年半之後,18歲的她會贏取南大在校生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成為南大歷史上最年輕的「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回到2011年,正在南京外國語學校就讀高三的陳研保送南大,接受《揚子晚報》「成長周刊」欄目採訪,報導以《16歲南外「外交官」保送南大外語系》為題刊出。當時,她便表示:「因為對外語的執著與痴迷,我在保送時選擇了南大外語系,志在今後從事外語研究。」

作為全年級年齡最小的學生,陳研闖勁十足,毫不露怯,很快以流利純正的口語、優異的專業成績、刻苦的學習精神給老師和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並代表學校在學科競賽上屢屢斬獲佳績:

2013年,陳研參加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繼獲市、省冠軍後,獲全國大學成人組亞軍和最佳語音獎。同年冬,陳研在「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省特等獎,又在全國總決賽中再獲亞軍。

2014年春,陳研在「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全國一等獎。在其後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她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躋身全國特等獎之列。

學習上,她從不知足,也從未放棄尋找自身的不足。老師同學眼中的她始終是謙虛的,甚至「完美主義」到戰戰兢兢的地步。秉著「學無止境」的追求,她調侃自己「不瘋魔不成活」,不遺餘力挑戰自我。而南大的「三三制」教改,可謂給她提供了發展的最佳平臺。

大一起,陳研便勇於挑戰自我,自施壓力,提前選修本專業高年級核心課程,取得優秀成績。除了上好專業課、打牢英語基本功之外,她還和所有其他南大學子一樣,修讀多門通識課、新生研討課和跨院系選修課,極大豐富了學習生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奇奧的全校通識課、十幾人的新生研討「精品」小班,無不是她大學濃墨重彩的回憶。回想南大的培養,她充滿感激:「我每次參加專業競賽,都能切身體會到,比到最後,選手之間的較量都要回歸基本的人文素養和紮實的通識教育。感謝南大幫我補課,以她先進的教學理念、廣闊多元化的教育平臺,促我全方位成長。

陳研在年級事務中也扮演著極其活躍的角色。大一,她作為學生會辦公室部員,從協助組織央視主持人季小軍講座,到為南京大學「北歐電影節」擔任聯絡員,全程陪同接待北歐四國領事,在完成分內事的同時,持續尋求創新可能。大二,她擔任英語系總班長兼A班班長,認真負責,頻繁與老師溝通、確保老師同學間交流順暢,牽頭組織多項活動,關心同學學習、豐富同學課餘生活。兩年中,積極表現為她贏得了院學生會優秀部員、院優秀學生幹部、校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

令熟悉陳研的同學也感到驚奇的是,她還參加了大量精彩紛呈的課外活動。大一,她作為「新生杯」院辯論隊成員,代表外院打入校八強;作為校合唱團成員參加了南大110周年校慶音樂會演出;在學校「歌聲魅影」音樂劇社,出演年度大戲《吉屋出租》主要角色,並擔任下一年度戲《華麗年代》劇本翻譯;曾擔任院戲劇節編劇、導演和院系晚會主持。大二,她與同學參加中國大學生莎士比亞戲劇大賽,排演了一出別出心裁的《第十二夜》,在紀念南大外院組織莎劇演出50周年與莎翁誕辰450周年的「莎士比亞之夜」晚會上演出致敬先賢、獲熱烈反響,赴香港參加全國決賽。

在校期間,陳研先後獲得國家獎學金、紅太陽獎學金、校青年五四獎章、校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等獎勵。2014年春,她作為全國五名本科生之一,入選歐盟伊拉斯謨計劃Lotus Unlimited獎學金項目,赴英國肯特大學交換學習至今。如今,她的半年交流即將收尾,但對於以「永遠的見習期、永遠的新生」持續鞭策自己的陳研來說,真正的學習剛剛開始……

近年來的中國羅德學者

2015年,羅德獎學金首次進入中國並遴選出四位獲獎者,他們分別是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的公益熱愛者鞏辰卓,來自清華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學專業的、專注於性別教育和研究的任娜瑛,擁有浙江大學經濟學與英文雙學位、熱衷於公共政策的張淳映,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法律系、關注邊緣人群的張婉愉。

2016年度的羅德獎學金獲得者中,來自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的陳昱璇是黑土麥田公益2016屆鄉村創客;在牛津大學全獎攻讀政治哲學碩士學位的黃欽既是極限運動愛好者,又長期服務於農民工子弟和病患孤兒;來自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徐鈮科研成果豐富、關注精神病患者;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江熹霖致力於研發高效率的診斷統計學工具。

2017年的羅德學者分別是在史丹福大學攻讀政治學學士學位和專注計算社會科學碩士學位的曹起曈、在北京大學攻讀國際問題學士學位的侯逸凡、擁有北京大學政治、經濟與哲學學士學位的李雨晗,以及擁有上海交通大學法律學士學位和倫敦大學學院專注國際法的碩士學位的毛曉。

2018年羅德學者包括畢業於南京大學英語系的陳研、在北京大學同時攻讀經濟學學士學位和國際政治學士學位的付紫璇、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彭雅麗、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的趙家鑫。

羅德獎學金項目至今秉承羅德先生的遺願,遴選申請者時不僅要求卓越的學術能力,同時也要求非學術領域的成績(例如體育、藝術、辯論等),以及樂於幫助他人的內在品質,以及最為重要的、成為領導者的潛力。羅德獎學金對申請者的年齡限制是19-25歲,並且在負笈牛津前必須讀完本科。羅德獎學金在遴選過程中非常注重多樣性,羅德學者除了共享一些基本特質之外,沒有單一的模型。

來源 | 羅德獎學金公眾號、南外新鮮事公眾號、青年人文社科公眾號

整理、美編 | 饒釗

相關焦點

  • 清華本科畢業生陳昱璇、黃欽入選2016年中國羅德學者
    清華本科畢業生陳昱璇、黃欽入選2016年中國羅德學者清華新聞網11月29日電 日前,羅德獎學金評選出了2016年度最新的4位中國羅德學者:黑土麥田公益2016屆鄉村創客陳昱璇、正在牛津大學全獎攻讀政治哲學碩士學位的黃欽、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大五學生徐鈮、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四學生江熹霖,其中,陳昱璇和黃欽本科均畢業於清華大學
  • 乾貨分享 | 關於羅德獎學金,你必須知道的二三事!
    它每年從全球選拔100位年齡在19-25歲之間的「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全額資助他們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在百餘年的歷史中,羅德獎學金已培養出8000多名羅德學者。截至今年,南京大學有兩位優秀學子獲得了羅德獎學金,分別是陳研(2018年)、嚴嚴(2019年)。2019年度羅德獎學金獲得者,將赴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攻讀臨床與治療神經科學碩士。2018-2019年度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交換生,學年總評A-,曾在史丹福大學參與暑期科研。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14級校友張園入選2019年中國羅德學者
    2019年度羅德學者於11月25日正式揭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14級校友張園從14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4位第5批中國羅德獎學金獲得者之一。4位獲獎者都是女生,她們將於2020年入讀牛津大學,開啟她們的羅德之旅。
  • 4名女生獲羅德中國獎學金,明年將赴牛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2019年度羅德學者高雋此次當選的四位中國羅德學者分別有各自的專業背景和研究領域。其中,高雋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全球環境國際班。她計劃在牛津攻讀經濟學碩士,以期用經濟學手段分析環境政策,改善環境治理。2019年度羅德學者嚴嚴嚴嚴目前就讀於南京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她希望以認知機制和神經指標為著眼點,推進情緒和焦慮障礙的基礎心理學研究,改進現行診斷標準。她計劃前往牛津精神病學系攻讀臨床與治療神經科學的碩士學位。
  • 《光明日報》頭版聚焦,爆紅影視劇在此取景,南京大學「火」了!
    你可以和中外院士、諾貝獎得主、百家講壇名師面對面,也可以在課堂上聽領域內的頂尖學者傳道授業;《光明日報》頭版聚焦,院士、學者傾力加盟,南大創新課堂"科學之光"是學校給予新南大人的"見面禮"。2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有在國際或他國當選院士13人次,135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92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國內外的學術"大牛"或許就是你的啟蒙之師。118年初心不變,或許因為南大孜孜求索、追求真理,你追夢而來。立足學科發展,追求科學名世。
  • 羅德學者:不為高薪,堅持興趣
    今年是羅德獎學金在中國的第三個年頭,也是特殊的一年,第一屆羅德學者會迎來他們在牛津的畢業典禮。而2017年的四位獲獎者憑藉自己出眾表現成為新一屆羅德學者,將於2018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續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 2020「青年諾貝爾獎」羅德獎學金公布名單,中國大陸4名獲獎者...
    她們分別是來自清華大學的高雋、清華大學的張園、南京大學的嚴嚴、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巴黎政治大學的周曉睿。 繼2019年後,羅德獎學金再次出現了來自中國大陸的獲獎者均為女性的情況!而今年,也是羅德中國獎學金申請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年份。 感受一下這四位妹子有多優秀!
  •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優秀畢業生風採
    崔賀北京簡單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2018屆畢業生,現在北京簡單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網絡運營推廣職務,負責公司內容的線上宣傳推廣。範志行黑龍江省北龍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龍建路橋集團)範志行,是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英語(師範)專業2015級畢業生,大學期間,擔任師範一班班長,英語系學生會主席等職務,於2018年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他說:「在未來的工作中你在學校任職與工作給你帶來的經驗
  • 學霸級羅德學者:童年要靠父母深度陪
    日前,有4名中國學生憑藉各自對興趣傻傻的堅持,拿下了被譽為「全球最難申請獎學金」之一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學生毛曉。羅德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
  • 美國2020羅德獎學金公布,6名哈佛學子獲獎!華裔南京女生入選
    獲得羅德獎學金後,Carissa將前往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和社會歷史的碩士學位。根據Carissa的博客自述和新聞報導,我們可以發現Carissa童年時與父母一起生活在南京,後隨母親移民美國。而這也說明了獲得「羅德獎學金」的難度有多大。羅德獎學金在中國羅德獎學金於2015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開放申請,每年從中國選拔四位羅德學者,歡迎任何專業方向的同學申請。截至目前,已有20位中國羅德學者就讀牛津,在國際法、政治學、基因學、環境保護、精神病學、戲劇等多個領域深造。
  • 【羅德專訪】歷史最悠久的獎學金有什麼特別?
    羅德獎學金每年從全球超過24個國家和地區選出共100名學生,獲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將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深造,並可終生作為羅德社群(Rhodes Community)的一員,參與其組織的各種活動。 2015年,羅德獎學金項目第一次從中國大陸選拔出四位羅德學者。
  • 一位是清華學霸+羅德學者,一位賓大大三已成功創業!是怎樣的家庭教育助推了TA們?
    不僅是清華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清華特等獎學金的獲得者,而且於去年獲評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成為年度的四名「羅德學者」之一。另一位分享嘉賓——畢老師,其子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校,目前在賓大讀大三,今年成功創辦了留學生共享校園平臺——後浪一創。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此次當選的7位中國學者簡歷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朱永官  朱永官,環境土壤學家,1967年8月生於浙江桐鄉。1989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 上海紐約大學發布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1月2日,上海紐約大學正式發布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成績斐然,他們畢業後或直接就業,在心儀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職業目標與理想;或繼續求學深造,根據個人研究興趣,用科學的方法進一步探索這個世界。 在新的人生旅程中,2019屆本科畢業生繼續讓世界成為他們的課堂。
  • 西安交通大學李飛教授當選IEEE UFFC鐵電青年學者
    7月23日,IEEE UFFC學會(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超聲、鐵電與頻率控制分會)公布了2020年度鐵電青年學者獎,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飛當選本年度「IEEE UFFC鐵電青年學者(IEEE UFFC Ferroelectric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以表彰其在弛豫鐵電單晶與陶瓷研究工作中的卓越貢獻
  • 預告 | 2019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風採展評
    一直以來,大陸高校難以在該會議取得突破:近十年來,來自大陸高校的論文佔比不足3%,嚴重滯後於歐美國家;本年度論文錄用量僅32篇,為近八年來最低。此次論文發表,標誌著南京大學在計算機網絡領域的研究水平進入國際前沿;相關研究成果已在阿里巴巴集團落地,切實降低了阿里巴巴全球骨幹網的故障風險。
  • 中國大學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
    本科畢業生質量,是對各大學4年本科教學質量的最終考核,是大學各項辦學指標最重要的指標之一。2020年,在這項指標的競爭中,有15所大學獲得A++級的最高等級。武書連2020中國大學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數據來源於武書連著、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的《挑大學 選專業—2020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 "全球最難申請的獎學金"羅德獎學金迎來首批中國學子
    "全球最難申請的獎學金"羅德獎學金迎來首批中國學子2015-12-9 02:09:56 來源:東方網 作者:張欣馳 選稿:吳春偉   據《勞動報》報導,羅德獎學金被稱為「全球最難申請的獎學金」,每年申請者超過1.2萬名,但最終只有83人能夠脫穎而出,錄取率僅有0.7%,因此被稱為「本科生的諾貝爾獎」。
  • 上海紐約大學發布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1月2日,上海紐約大學正式發布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成績斐然,他們畢業後或直接就業,在心儀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職業目標與理想;或繼續求學深造,根據個人研究興趣,用科學的方法進一步探索這個世界。  在新的人生旅程中,2019屆本科畢業生繼續讓世界成為他們的課堂。
  • 長沙這名95後,當選牛津大學厄特根學者!獲全額獎學金
    5歲寫下第一篇作品18歲當選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25歲從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瀏陽這名「95後」作家林卓宇當選牛津大學厄特根學者 !瀏陽「95後」作家 當選牛津大學厄特根學者 今年10月,瀏陽「95後」作家林卓宇將赴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攻讀比較文學與批判翻譯學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