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把產後42天定為「產褥期」,通過這個階段對身體進行恢復和調養。
在過去醫學不是很發達的時代,女人生孩子可以說是在命換孩子,無論孩子是怎樣的條件都只能順產,所以難產的案例特別多。
好在現在醫學水平越來越好,剖腹產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生產的死亡率。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孕媽都要經歷劇烈的疼痛,以及後續帶來的各種後遺症,比如大肚子、漏尿甚至小便失禁,既尷尬又難受。所以產後恢復對女性來講特別重要。
丹丹生完孩子之後腰疼的厲害,特別是一到陰天下雨天氣不好的時候,腰部就會酸疼,站著、躺著、蹲著無論哪種姿勢都不能緩解,只能靠貼寫藥貼緩解一下。
和其他寶媽聊天的時候,發現很多寶媽也有這種情況,有人說是因為剖腹產打麻藥導致的,可是丹丹是順產也一樣很疼。
這種情況是因為在懷孕的過程中,孩子不斷長大,身體為了適應孩子的發育,自然就會改變腰部形態來支撐住大肚子。
等到臨產時,骨盆會打開,必然骨盆周圍的肌肉、韌帶都會隨之改變,韌帶變鬆弛、肌肉開始緊張,對於寶媽來講就是腰疼的感受。
產後子宮沒有及時恢復寶媽就開始抱娃、餵奶、換尿布,這也會讓腰部疼痛加劇,甚至還會出現子宮脫垂、漏尿等情況。
◆ 孕期控制體重
專家建議:孕期單胎寶媽的體重增加在25斤左右是正常的。
如果寶媽沒有注意飲食,孕期開始各種「補」,導致自己和胎兒的體重都過大,無形中也是增加了腰部的負擔。
◆ 及時補鈣
孕期寶寶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寶媽可以多吃牛奶、芝麻、豆製品等補鈣,不但幫助寶寶發育也能緩解腰疼。
◆ 產後帶娃要注意
產後帶娃餵奶姿勢,可以在腿上放個枕頭緩解腰部壓力,或者採取躺臥姿勢餵奶,減少長時間坐著,抱娃、換尿布等也要避免長時間彎腰,減少對腰部的損傷。
很多寶媽發現生完娃之後自己的屁股變得扁平、胯部也比原來寬了,即便體重恢復了原來的數據但是穿衣服的效果卻完全不同了。
這是因為在生產的時候為了讓寶寶順利出生,骨盆會開縫變寬,如果產後沒能及時做好恢復就容易出現假胯,在視覺上看起來寬了很多。
通過做產後恢復操來幫助骨盆恢復。保持仰臥姿勢,雙腿併攏雙腳平踩地面,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上提的過程中收緊肛門,堅持10秒鐘,間隔10秒做下一次,每次做20-50次。
這個動作不但可以預防寶媽小便失禁的情況,還能幫助寶媽恢復原來的少女身材。
明明寶寶已經生完了,可是寶媽的肚子看起來還像懷孕4-5個月,即便體重不大但是肚子還是很大,這也是很多寶媽都有的情況。
這個大肚子是因為腹直肌分離導致的,懷孕的時候隨著胎兒的增長,子宮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寶媽的肚子也會向外突出,原本在腹部兩側的腹直肌就會向兩側分開。
正常情況是可以隨著生產結束而恢復的,但是如果寶媽胎兒較大撐的肚子也會比較大,或者多次生產等原因導致腹直肌的彈性消失,想要恢復原來平坦的小腹就比較困難了。
數據表明:如果腹直肌分離超過2釐米,在視覺上看起來就出現了「大肚子」並且肚子上的肉還會比較鬆弛。
保持仰臥,雙腿彎曲,左手放在頭下,右手食指和中指併攏放在腹部用來測量距離。當抬起上身時,兩側的肌肉會擠壓手指。
如果分離距離為一指寬是正常的,二指寬需要恢復,三指以上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了。
很多寶媽在產後都著急恢復原來的身材,就會採取節食的方式來減肥。這樣做對於寶媽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
寶媽體重增加主要是水分和脂肪,如果是母乳寶媽,在母乳的過程中自然會消耗大量的水和脂肪。
如果寶媽節食寶寶的口糧就會直接受影響,甚至會提前斷奶。所以不但不能節食還要大量補充營養。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們,有哪些產後經驗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