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生娃
就要提到一群「狠人」——女明星
她們生娃就像是走過場一樣
不僅孕期貌美如花
只有凸出的一點點小腹
△懷孕五個月時的萬茜
生完後
身材和氣質還拿捏得很到位
看起來依然「少女感」滿滿
再看看自己
就不說什麼S型了
腰間的贅肉、粗壯的大腿、憔悴的面容
擺在面前的「大肚腩」
還松松垮垮的
為啥她們身材絲毫不見走形
而輪到自己,拼命減肥瘦了幾斤
但掛在跟前的大肚腩
卻依舊「屹立不倒」
其實——
腹直肌,就是我們肚子前面腹部的兩塊肌肉。
懷孕時,肚子裡的寶寶越長越大,增大的子宮也會把腹壁撐開,這兩塊肌肉也在慢慢被撐開變大。
如果你是沉迷運動無法自拔的「運動達人」,孕前或孕期都有堅持鍛鍊,那生完孩子後,這兩塊肌肉是有機會慢慢恢復原狀的。
但顯然,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大部分人生娃後,腹部的這兩塊肌肉力量比較薄弱,缺乏力量收縮回去,於是,原本平行並列的兩條腹直肌就以腹白線為軸「分道揚鑣」了……
這時候,無論怎麼減肥減重,如果腹直肌沒恢復,「大肚腩」是不會消失的。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人有腹直肌分離,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腹直肌分離!
不僅僅是「大肚腩」而已!
腹直肌分離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
•
感覺總是想上廁所,喝了水就想去。
•
活動不一會兒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
•
輕則遺留總也甩不掉的肚腩,重則引發腰背損傷和壓力性尿失禁等。
•
最為嚴重的會導致疝氣及器官移位。(所謂疝氣就是,人體組織脫離原來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
深受腹直肌分離困擾的產婦,「福音」來了!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針灸推拿科,為產後媽媽準備了「拯救腹直肌三部曲」:
01
針灸治療
對相應穴位的電針治療,可活血化瘀,舒經止痛,健脾祛溼,疏經通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肌肉收縮功能,減少脂肪堆積,增加局部肌肉、皮膚的彈性和緊張度。
02
手法推拿
通過推拿和穴位刺激,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恢復肌肉筋膜彈性跟緊張度,同時指導如何配合運用腹式呼吸。
03
中頻電治療
對腹直肌、腹橫肌、腹外斜肌進行刺激,使腹部肌肉興奮性提高,喚醒因受損而功能暫停的肌肉的本體感覺,使肌肉被動收縮,加速血液循環,讓其產生動作電位,達到鎮痛並加強其閉合能力。
•
治療療程:隔天一次,10次一療程。
•
保守治療無效,嚴格治療一兩年後腹直肌仍有3指以上的寬度,可以考慮腹直肌分離腹壁重建術。
最常用的方法是呼吸訓練,特別是通過腹式呼吸訓練。
腹式呼吸
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最大限度鼓肚子,然後肚子慢慢回落歸位,結合上面兩個動作,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鼓肚子,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腹部慢慢回落,胸部保持不動。
堅持每天做10-15分鐘。建議每分鐘6次。
抬頭訓練
屈膝仰臥,雙手交叉橫跨中線,吐氣將頭抬離地面,同時雙手溫和的將腹直肌推往中線,然後緩慢的降低頭部並放鬆。
這種簡單的操作,寶媽在家就可以做哦!但最好是過了產褥期再開始做!
注意!這些動作不能做!
如果出現腹直肌分離,在肌肉閉合之前,像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平板支撐、卷腹……還有以下這些動作就別做了!
因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患者的腹部控制力差,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頻繁進行這些動作,會壓迫產後本就鬆弛的盆底肌群,增加相關症狀的風險,如尿失禁、子宮脫垂等。
也不要猛地站起和坐下,至於寶寶可以多讓爸爸抱抱,免得傷到核心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