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組織》—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2021-02-07 楠悅讀

本文字數4471,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卓有成效的組織】獲取高清思維導圖。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卓有成效的組織》。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當今世界最傑出的管理思想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先後創立了在管理學界影響深遠的管理角色學派、戰略過程學派和實踐管理教育範式。他是美國戰略管理協會創始人及前主席,國際實踐管理教育聯盟創始人及前主任,被譽為「管理領域偉大的離經叛道者」。

這本書是明茨伯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一部作品。本書提出的組織的五重結構,已經成為組織理論的常識。學習組織理論,這是一本繞不過去的經典。這五種組織結構分別是:簡單結構、機械式官僚結構、專業式官僚結構、事業部制結構和變形蟲結構。

作者認為,每一種組織結構都有它特定的適用條件,沒有哪一種組織結構是普遍適用的。這裡的關鍵在於,組織結構和組織面臨的內外環境是否匹配。匹配度高,組織就能高效運轉,這就是好的組織結構;如果匹配不上,組織效率必然低下,這就是壞的組織結構。

我們從一種最簡單的組織形態說起,明茨伯格把它稱為「簡單結構」。什麼是簡單結構呢?簡單結構的第一大特徵,就是它不夠精緻。一般而言,其技術結構規模很小,甚至乾脆沒有;支持人員很少,勞動分工不是很嚴格,單位間的差異化很小,而且管理層級很少。

它很少對行為加以規範化,極少使用規劃、培訓和聯絡機制。它的最大特徵就是有機化。從某種意義上講,簡單結構是一種非結構化結構:它避免使用結構的各種規範化手段,而且也儘量降低對職能專家的依賴。若有必要,組織會臨時聘用職能專家,但不需要他們長期在組織中坐班。

總的來說就是,簡單結構的組織基本不分層級,也不分部門,組織大小事務,全都由老闆一個人說了算。老闆一般是富有人格魅力和領袖氣質的人。當然,簡單結構是有很多優點。

比如,一人決策的效率很高,所以組織的反應速度很快、工作流程非常靈活;組織內部的溝通很順暢,反應速度快;組織成員之間關係緊密,彼此有強烈的認同感等等。對大多數初創企業來說,採用簡單結構是很有競爭力的。

但隨著組織慢慢長大,達到一定規模,成員之間就不再相互熟識,簡單結構就轉不動了。這時候,企業就必須從靠老闆個人管理,變成靠制度管理。

比如,從外部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定崗、定級等等。明茨伯格認為,這些措施本質上就是讓組織從簡單結構走向官僚制結構。

官僚制,它基本上就是僵化組織的代名詞。比如,它有著嚴格的等級制,一切都要按照條條框框來辦事,對工作實行徹底的分工和標準化等等。一般認為,官僚制會導致集權和效率低下。真的是這樣嗎?

1、機械式官僚結構

明茨伯格說,集權和分權,並不是絕對化的概念,而是要看誰跟誰比。官僚制跟事業部制相比,也許是更集權一點;但官僚制跟簡單結構相比,就是一種更分權的結構。比如,原來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現在權力被逐級下放給了各級經理人;而各種規章制度和工作的標準化,替代了老闆對員工的直接監督。

事實上,在一個官僚制組織當中,如果削弱層級制度和工作標準化規定,組織反而會變得更加集權。明茨伯格把這類組織叫做「機械式官僚結構」。

比如,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產業民主」這個口號在歐洲非常受歡迎。它提倡工人直接參與企業決策、由工人來選舉公司董事、限制管理者的權力、建立更多的內部溝通渠道等等。

在這輪運動中,中層管理者的權力確實遭到了削弱,很多規章制度也確實被打破,但公司的經營決策權並沒有落到工人手裡,而是進一步匯聚到了管理高層,因為工人對這些領域並不懂。最後的結果是,實行「產業民主」、試圖去官僚化的企業,往往是最集權的企業。

2、專業官僚結構

組織可以官僚化,但並不一定集權化。這類組織的操作工作很穩定,所以「事先就能決定或預測,基本上是標準化的」行為。這種組織結構很接近理想中的民主、分權形態,它常見於大學、綜合醫院、學校體制、公共會計師事務所、社會工作部門、手工業企業等組織。

比如,一位資深外科醫生說,「跟我學做手術」和「跟我學烤麵包」差不多,一臺複雜手術,大概可以分為10~15個連續步驟,每個步驟中又有2~5個關鍵點。

這樣一來,總共有30~40個關鍵詞,在手術當天要在腦袋裡過一遍。成為一名技術精湛的外科醫生,要花5年以上時間來訓練,對這些要點進行反覆練習,從而喚起「自然而然的條件反射」。

明茨伯格說,所謂知識和技術的「專業化」,本質上就等於標準化。「專業化官僚結構」實行的是「精英民主」,而非「大眾民主」。所以,我們並不能籠統地說官僚制到底是集權還是分權。那你可能會說,官僚制還會導致效率低下。

作者說,那些實現了大規模生產的大型工業企業,基本上都是採用的官僚結構。它們的生產效率比傳統手工作坊提升了幾十上百倍。事實上,人類發明官僚制度,就是為了提升效率。德國大學者韋伯在發明「官僚制」這個詞的時候,認為這是一種「理想」結構。這裡的理想並不是指完美,而是指它的純粹,它是純粹為了效率而生的。

那為什麼官僚制會給人留下低效的印象呢?作者說,因為官僚結構一旦成形,就很難再變化、調整。在外部環境很穩定時,這不是問題;而一旦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官僚結構的弱點就凸顯出來了。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官僚結構效率低下,就是因為它不再適應這個複雜而動蕩的世界了。

相比官僚結構,事業部制是一種很年輕的組織結構,它是在1920年代,由通用汽車公司總裁艾爾弗雷德·斯隆發明的,到現在正好一個世紀。在整整一個世紀中,直到今天,事業部制都是大型工業企業的標準結構。事業部制結構跟官僚結構有什麼不同呢?

在傳統的「機械式官僚結構」中,企業按照職能部門來劃分,比如當時的大型鐵路公司,分為運輸部、交通部、採購部等多個職能部門,每個部門垂直向下管理。而事業部制不是按照職能來劃分,而是按照產品線或者地域來劃分。

比如,斯隆時期的通用汽車的產品種類高達幾百種,從汽車整車到各種零部件、從柴油發動機到飛機引擎等等。這些產品分屬30個不同的事業部,每個事業部都是獨立核算的實體,事業部經理在採購、生產、銷售、員工任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決策權。總部戰略高層只負責幾件事情:一是制定公司整體戰略,二是對各事業部經理進行考評和任免;三是為事業部的發展募集資金。

因為這種權力結構,事業部制被普遍認為是「分權」的。但明茨伯格並不認同。在斯隆改革之前,通用汽車就是一個控股集團公司,它旗下的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等,是一個個相對獨立的企業,它們與通用總部之間只有財務關係。而斯隆的改革,恰恰是把一個結構鬆散的控股公司,變成了一個相對集權的事業部制結構,等於是把企業老總變成了事業部經理,這反而是削弱了他們的權力。

由於德魯克對通用汽車的事業部制結構非常推崇,事業部制很快就在美國商界流行起來。包括福特汽車、通用電氣等一大批企業,都開始實行事業部制;同時,美國大企業開始非常熱衷於企業併購。明茨伯格認為,事業部制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了覆蓋多元化的市場,企業實行了事業部制;而實行事業部制本身,又會鼓勵企業進一步地走向多元化。如果總部可以通過併購,很輕鬆地增加事業部,那麼它們就會設置越來越多的事業部。在明茨伯格看來,美國工業界出現的併購浪潮,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權力遊戲,企業的執行長們相互較勁,看誰能構建起最龐大的商業帝國。

在這種背景下,明茨伯格認為,要討論事業部制結構是否高效,其實不應拿它和機械式官僚組織相比,而應該拿它和獨立企業相比。明茨伯格認為,事業部制既不如機械式官僚結構那樣穩定,又不像獨立企業那樣靈活,是一種中間狀態。而且,事業部制雖然號稱「分權」,但它本質上是屬於工業時代的組織結構,並不適用於複雜創新。

我們前面說過的組織結構,都不適用於從事複雜的創新活動,它適合像航天公司、先鋒派電影公司、製造複雜原型產品的工廠以及綜合性石化公司所需要採用的結構。

比如,簡單結構固然可以創新,但太過簡單。機械式官僚結構和專業式官僚結構只是執行結構,不是解決問題的結構。它們的設計目的是完善標準程序,而非產生新的程序。而事業部制結構,倒是解決了機械式官僚結構缺乏戰略靈活性的問題,但它也不是真正的創新組織。其強調以標準化工作輸出的方式來實現控制,無法鼓勵創新。

那到底什麼樣的組織形式適合複雜創新呢?借用阿爾文·託夫勒在《未來的衝擊》一書中的說法,這是我們社會中的「變形蟲結構」。變形蟲的英文是amoeba,音譯過來就是「阿米巴」。「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2000年初寫了一本書,叫《阿米巴經營》,「阿米巴」概念馬上就在中國火了起來,很多企業都在學。

變形蟲結構有什麼特點呢?變形蟲結構是,網狀,多中心、多節點的。想要給變形蟲結構畫一張嚴謹的組織結構圖,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沒有嚴格的層級關係、沒有固定的指揮鏈條、也沒有清晰的任務分工。組織結構隨時隨地都在跟隨任務而變化,所以叫「變形蟲」。

比如,1960年代,美國宇航局在實施阿波羅計劃期間,就是典型的變形蟲結構。這個團隊的成員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但他們的工作方式,跟專業式官僚結構裡的專家是不一樣的。醫生和教授基本上是獨立工作,醫生和醫生之間,教授和教授之間,需要團隊協作的時候很少;醫生和教授的工作是相對標準化的。而在NASA,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必須組成密切協作的項目組,共同攻克難關;他們的工作也不是標準化的,而是必須不斷尋找新方法、新手段、新路徑。

這種結構的好處,就是極其靈活,能夠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敏捷應對新的挑戰。但明茨伯格發現變形蟲結構也有它的潛在缺點。但有的企業並不了解這一點,盲目運用變形蟲結構。

比如,有一個貨櫃公司,本來經營得好好的,非要趕時髦把自己弄成變形蟲結構,結果業績反而不如原來。這是為什麼呢?

明茨伯格認為,一個組織應該選擇什麼結構,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組織所面臨的具體情況。如果操作簡單、環境穩定,那麼最適合採用機械式官僚結構;如果操作簡單、環境動蕩,比如一般的初創企業,那麼最適合採用簡單結構;如果操作複雜、環境穩定,比如學校和醫院,那麼最適合採用專業式官僚結構;如果操作複雜、環境動蕩,比如高科技企業,那麼最適合變形蟲結構。

變形蟲結構並不適合所有企業。那麼,變形蟲結構的潛在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它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

比如,權力關係和溝通線路不清晰;成員在項目組之間頻繁調動,忠誠度比較低;不知道應該打動誰,才有利於個人的晉升等等。

很多人並不適應這種流動、混亂的環境,尤其是那些做事情喜歡有清晰邊界的人。在明茨伯格看來,正是因為變形蟲結構沒有嚴格的層級關係和制度規範,它反而是所有組織結構當中,內部競爭最激烈、辦公室政治最嚴重的。

最後的話:

明茨伯格說,沒有哪一種結構永遠是好的,所謂好的結構,就是和組織的內外環境最匹配的結構。即使是我們認為最僵化、落後的機械式官僚結構,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會消失,它仍然有用武之地。

後臺回復【卓有成效的組織】獲取高清思維導圖

相關焦點

  • 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筆記
    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本著作,以30餘種文字出版,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如何卓有成效?第一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所謂效率,可以說是「把事情做對」(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對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裡,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 《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01、認識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就是,持續開發創造未來能力的組織。 對這樣的組織而言,僅僅維持生存是遠遠不夠的。「生存性學習」,或經常被稱為「適應性學習」,也很重要—其實也是必需的。
  • 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學」專題讀書活動啟動
    我們要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僅僅是管別人,更多的是管自己。這次我們嘗試從管理學科的角度,一次性的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啃硬骨頭,下苦功夫。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風格,把功夫下到根本學科領域的範疇,從底層原理入手,更有助於融會貫通。當然,管理是一種「博雅技藝」,從來不代表你只是理論上知道,就能在實踐上做得好。
  • 《決斷力》—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決斷力】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決斷力》。作者奇普•希思,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與丹·希思共同著有全球暢銷書《讓創意更有黏性》。
  • 《說話的力量》—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說話的力量】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說話的力量》。作者孫路弘,營銷及銷售行為專家,高級營銷顧問。兼具國內外豐富的營銷、銷售經驗,對國際化的營銷、銷售行為理論有著自己獨到的研究和見解。
  • 《模型思維》—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模型思維》。本書作者是斯科特·佩奇。「模型思維課」的主講人。這堂課的學生已經超過120萬。這本書,就是這門課的精華濃縮。
  • 《優秀的綿羊》—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優秀的綿羊】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優秀的綿羊》。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在耶魯大學擔任過10年英文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5年研究生導師。
  • 高志軍教授2020級研究生團隊讀書分享會(二)
    2021年2月20日,2020級研究生團隊成員線上組織了假期的第二次「線上讀書分享會」,主要對《當代教育心理學》、《娛樂至死》、《你一學就會的思維導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人生設計在童年》、《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等進行了分享。
  • 《規則顛覆者》—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規則顛覆者】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規則顛覆者》。作者內田和成,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
  • 如何做一個卓有成效的職場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德魯克是著名的管理學大師,我拜讀了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受益匪淺。這本書的主旨是管理者如何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闡述了實現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的要素和學習方法。1、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應對以上五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做好時間管理我認為要更好的實現目標,同一時間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最好。
  •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好好學習】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好好學習》。從上學開始,老師教給我們的讀書方法似乎就是: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遇到有啟發的句子就畫線或者摘抄。我們讀書的過程就是不斷記錄新知識的過程。
  • 《系統思考》—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系統思考》。本書作者是丹尼斯·舍伍德曾就讀於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以及倫敦商學院。
  • 《社會性動物》—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社會性動物】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社會性動物》。作者艾略特·阿倫森,美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
  • 《第三種黑猩猩》—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第三種黑猩猩】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第三種黑猩猩》。作者賈雷德·戴蒙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國家科學院院士,普立茲獎得主、唯一兩獲英國科普圖書獎的作家。
  •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時間簡史》。本書作者是史蒂芬·霍金,當代最知名、最活躍的物理學家,曾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
  • 《控制焦慮》—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控制焦慮》。本書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20世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
  • 《一課經濟學》—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一課經濟學】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一課經濟學》。作者亨利·黑茲利特,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專欄作家,《福布斯》雜誌的總編把他尊稱為「20世紀最傑出的經濟新聞人」。
  • 《子彈筆記術》—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子彈筆記術】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子彈筆記術》。本書作者杉野幹人,東京農工大學特聘教授,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後。
  • 《生命的躍升》—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後臺回復【生命的躍升】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生命的躍升》。作者尼克·萊恩,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倫敦大學學院遺傳、演化與環境系教授,專門研究生物進化。
  • 《裂變:看得見的未來》—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裂變》。本書作者醒客,本名陳世鴻,網際網路戰略顧問。曾供職於新浪網、中華網等門戶網站,主管網絡運營與產品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