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快去看醫生!
有數據顯示,每年我國早產兒大概在120萬左右,該數據已經在全世界的分娩量裡位居第二了,這樣龐大的數據說明目前我國新生兒的健康問題還是非常嚴峻的。
早產通常是指未足月生產的新生兒,這類早產兒通常體重偏輕,各種心肺功能也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心肺功能差、消化道感染等情況。出生後基本都是需要待在監護室保溫箱裡觀察至少一個月左右,每天通過各種儀器和營養液來維持身體機能和營養,對寶寶是一種身體折磨,對家長是一種精神折磨。
各位孕媽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避免出現早產情況。平常也儘量留意自己的孕期症狀,如果出現一些現象,有可能是早產的徵兆,孕媽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所以今天蘿爸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要多留意,快去看醫生!
宮縮頻率高
在孕中晚期左右,孕媽會慢慢感受到宮縮,這時候的宮縮一般被稱為假性宮縮。通常表現為一天出現幾次,假性宮縮不代表即將生產,一般距離生產大概還有1-2周左右的時間。但是如果突然出現高頻率的宮縮情況,比如宮縮由原來的一天幾次變成半小時兩次以上甚至10分鐘左右出現一次,那就需要引起注意,這有可能是早產的徵兆,及時做好去醫院的準備。
肚子緊繃
隨著胎兒在子宮內逐漸長大,胎兒足月之後子宮被撐到最大的狀態,孕媽的肚子也會逐漸有發硬發緊的感覺出現,所謂「瓜熟蒂落」,這時候就是寶寶快要降生的狀態了。但是如果肚子的緊繃狀態出現在孕中期,那就要格外注意了,這種時候多半是有早產的可能。
胎膜早破
胎兒在出生之前一直生活在胎膜包裹的羊水中,羊水不足可能導致胎兒窒息。在生產時,胎兒會慢慢進入產道,羊水也會隨之流出。但是如果胎兒在不足月的情況下出現胎膜早破,比如感覺下體有溫水樣的液體,像小便一樣流出。那孕媽一定要儘量平躺下來,防止羊水過多流出體外,立刻去醫院準備催產或剖腹產,否則胎兒可能面臨危險。
孕媽除了時刻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兩點,避免早產。
一、刺激性食物
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的所需營養,全靠孕媽的飲食補充,所以孕媽平常一定要注意均衡飲食以保證寶寶可以更好的發育。太過刺激性的食物,可能會引起孕媽腸胃不適,對寶寶的營養吸收也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還會刺激到寶寶過早的降生。
二、過涼的食物
女性本身就不適合吃太多過涼的食物,而孕期的媽媽們就更要注意了,過涼的食物可能導致寒氣留存在子宮內,而還未降生的胎兒太過脆弱很有可能會因為寒氣相衝導致胎動異常,甚至出現早產的可能。
早產會讓寶寶承擔很多安全風險,也會影響孕媽的身體健康,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出現,孕媽一定要在孕期「管住嘴,邁開腿」,注意飲食健康,保持適量的運動。
好了,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