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出自《素問氣腹論》,屬督脈。在我們的身體上,脊椎骨當中,以第七頸椎棘突隆起為最高,而穴當其處,故名大椎。大椎穴是督脈與12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匯點,總督一身之陽氣。所以說,大椎穴是一個養護陽氣的重要穴位,刺激大椎穴除了能夠補充人體的陽氣,還可以起到調和陰陽的效果,對於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同樣有著非常不錯的作用。除此之外,大椎穴更是人體當中不可多得的特效退燒藥,刺激大椎穴可以起到退熱、消炎的作用。對於感冒、發燒的症狀有著不錯的緩解和治療作用。
中醫認為刺激大椎穴具有清熱解表、補虛治勞、宣陽調陰、截瘧止癇的功效。臨床當中大椎穴主要用用於治療頸肩部肌肉痙攣、肩背疼痛、熱病、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骨蒸潮熱、癲癇、小兒驚風等神志病證,以及風疹、呃逆、嘔吐、黃疸、中暑等病症。
大椎穴位於人體的背部後,正中線上,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刺激大椎穴,可以採用按摩的方式,將食指中指併攏,用指腹按揉大椎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以有效防治風疹、熱病、呃逆等病症。
刺激大椎穴,還可以採用艾灸的方式,用艾條溫和灸大椎穴10-15分鐘,以穴位皮膚溫熱,但無明顯灼痛感為度,每天一次,可以治療中暑、嘔吐、黃疸,以及肩背疼痛等症狀。
還可以採用拔罐的方法刺激大椎穴,每次留罐10-15分鐘即可起罐,以拔罐部位的皮膚隆起,可耐受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