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航空49.3億港元 收購海航參股的香港快運
陳姍姍 [香港快運是海航參與投資的香港廉價航空,交易完成將意味著傳統以商務客為主的國泰航空,也開始介入佔據越來越多市場份額的低成本航空領域。] 在2018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後,國泰航空又拿下了同城的競爭對手。
-
「現場直擊」業績扭虧、三年計劃已臻佳境,國泰航空前途如何?
香港最主要的航空公司國泰航空(00293-HK)在連虧兩年後,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受惠於客運服務的穩定表現、貨運服務的強勁增長以及經營開支的有效控制,國泰航空於2018年扭虧為盈,錄得全年收益23.45億港元,而2017年則虧損12.59億港元。該公司宣派第二次中期息每股0.2港元,加上第一次中期息0.1港元在內,全年股息或為0.3港元。
-
收購海航旗下香港快運,國泰航空手握香港市場超八成份額
自2016年陷入虧損泥沼後,為扭轉局面,國泰航空從2017年開展了為期三年的企業轉型計劃,從過去兩年的工作來看,重組海外業務架構是國泰航空轉型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2018年底,公司購入全貨運航空公司華民航空的四成股份;2019年3月,又宣布收購香港快運。
-
轉型關鍵期迎來「賣可樂」的新掌門人 國泰航空能否持續盈利?
今日(9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泰航空(00293,HK)方面獲悉,國泰航空主席史樂山將於今年11月6日舉行的董事局會議結束後退休,董事局已委任賀以禮接替史樂山。而8月16日,國泰航空的兩名高管也辭職。實際上,今年是國泰航空2016年虧損後提出轉型計劃的最後一年。如今,即將走馬上任的新掌門人,是否給國泰航空帶來更多改變,外界也較為關注。
-
業績會實錄|國泰航空:上半年業績欠佳,對香港快運表現寄予厚望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三(8月7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0293)在香港舉行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會。公司主席史樂山、行政總裁何杲、財務總裁馬天偉、顧客及商務總裁盧家培、以及營運及航空服務總裁韓兆傑出席了本次會議。會上,主席史樂山對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做了簡單的闡述,他表示,集團為期三年的企業轉型計劃已進入最後一年。
-
為「止血」停運運營35載的國泰港龍 國泰航空未來航向在哪?
原標題:為「止血」停運運營35載的國泰港龍,國泰航空未來航向在哪?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自8月基本完成390億港元的資本重組計劃後不久,就有傳言稱國泰航空集團將有大裁員計劃。近日,塵埃落地,但現實更為殘酷。
-
為「止血」關停港龍 國泰航空未來航向在哪?
自8月基本完成390億港元的資本重組計劃後不久,就有傳言稱國泰航空集團將有大裁員計劃。近日,塵埃落地,但現實更為殘酷。 此次重組是國泰航空繼今年6月推出的390億港元資本重組計劃後,又一「自救」措施。此次重組的一大目的是為了減少負擔,國泰航空集團預計重組後,每月將減少5億港元的現金支出。民航高級經濟師王疆民認為,停運國泰港龍航空應該不僅僅是減少負擔,很大可能是國泰航空要實行新的運營方式,如採取大眾化或低成本路線,以保留其盈利部分不受重組的影響。
-
國泰航空將獲390億港元注資 港府拯救香港航空業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國泰航空將獲390億港元注資,港府扮演「白騎士」拯救香港航空業華夏時報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陷入困境的香港國泰航空集團(下稱」國泰航空」)於6月9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將實施一項總規模達390億港元的資本重組計劃
-
國泰航空獲390億港元「輸血」 跨境航線依賴下如何抵禦疫情衝擊波?
自2019年中旬至今,國泰航空接連遭遇兩次「黑天鵝」,一次是「修例風波」導致赴港遊客數量驟降,另一次便是新冠肺炎疫情。由於國泰航空業務主要依賴跨境航線,而在疫情期間,跨境旅遊持續受到嚴格限制並需要遵守檢疫規定,難以在短期內恢復正常,導致國泰航空自2月以來每月虧損現金達到25億港元至30億港元。那麼,390億港元的「輸血」能否真正拯救國泰航空?
-
國泰航空「迫降」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受重組消息的影響,國泰航空股價截至21日收盤,上漲3.32%,盤中一度漲至6.47%,總市值380.44億港元。國泰航空表示,即使公司推行了多項現金保存措施,包括暫停非必要支出、推遲飛機交付、推出特別休假計劃和實施高管減薪等方案,集團公司每個月仍然會流失15億港元至20億港元現金。基於此,國泰航空推出企業重組計劃。據悉,本次重組成本將達到22億港元,重組成功可使公司在接下來每月減少大約5億港元的現金支出。
-
受疫情影響 國泰航空「出售」6架飛機
受新冠疫情影響,國泰航空2月份業績虧損達20億元,為了保證公司現金流只有變賣資產,國泰航空昨日與中銀航空租賃籤訂6架波音777-300ER飛機的購機回租協議,合同總額為7.03億美元(約54億港元),該6架飛機均按長期租賃租予國泰航空,此交易所得款項將用於國泰航空一般營運資金。
-
國泰航空啟示錄:傳統航空公司如何轉型?
2.困難不斷的十年 近十年來,國泰航空經營狀況惡化時斷時續,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08年,環球航空業因油價飆升而遭受嚴重打擊,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需求下挫,國泰也不能倖免,2008年虧損85.58億港元,其中航油套保損失76億。
-
國泰航空以49.3億港元收購香港快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邱俊翰國泰航空公布,2019年3月27日,該公司向Hong Kong Express HoldingCompany Limited收購香港快運100%已發行股本,代價為49.3億港元,其中22.5億港元以現金支付,26.8億港元透過發行及更替承兌貸款票據結付。
-
海航再進甩賣季 國泰航空42億接盤香港快運
處置3000億資產沒能解決危機 海航清倉大甩賣仍在持續。 3月27日,國泰航空(0293.HK)公告稱,以49.3億港元(約合42.2億人民幣)的價格,完成了對海航旗下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的收購。 2006年,海航通過投資接掌香港港聯航空公司45%股權,「賭王」何鴻燊持有另外55%股權。
-
中國國航:擬斥資逾35億港元參與國泰航空重組
公告稱,如國泰供股獲落實,預計本公司相關附屬公司將承購共計750,756,342股國泰供股股份,總代價預計為約35.14億港元。上述資金將以國航集團自有資源支付,認購款項須於正式接納國泰供股股份時予以繳付。
-
國泰航空上半年虧損已近百億,下半年「遠超百億」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國泰航空(00293)今年上半年已報98.65億港元巨額虧損,剛又預告下半年業績更差。國泰昨日在港股收市後發出盈利預警,連通10月時已公布的額外重組及減值支出,以及截至年底飛機減值,下半年虧損將大幅高於上半年。
-
市值蒸發近百億港元,國泰航空如何自救?
香港機場近期的示威集會以及自身連續負面事件在短時間內給國泰航空造成重創。從7月22日至今的18個交易日裡,國泰航空股價從12.30港元降至9.86港元,市值蒸發近百億港元。據飛常準統計,截止8月13日18:50,香港機場已取消進出港航班365架次,佔比32.07%。BBC援引航空中心首席分析師Brendan Sobie觀點稱,「國泰航空作為香港機場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顯然在此次事件中受影響最大。」目前,包括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和香港快運在內的國泰系航空公司在香港市場運力佔比超過50%。
-
國泰完成收購香港快運,海航處置資產持續
在2018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後,國泰航空又拿下了同城的競爭對手——海航參與投資的香港快運航空。7月19日晚23點,國泰航空發布公告宣布,完成收購香港快運航空的100%股權。此次公告未披露交易的價格,不過根據上半年雙方籤訂的協議,這筆交易的價格為49.3億港元,其中22.5億港元以現金支付,26.8億港元透過發行及更替承兌貸款票據結付。
-
國泰航空重組、全球航司自救,航空市場何時復甦
儘管在今年6月獲得了來自香港特區政府和現有股東合計390億港元的救助,但每月近20億港元現金流的流失,依然迫使國泰航空開始了進一步的自救行動。10月21日早間,國泰航空(00293.HK)發布公告,披露了公司的重組計劃,重組計劃包括旗下港龍航空停運、裁員減薪等。
-
國泰航空重組,港龍航空停運
公司擬尋求監管機構批准,由公司及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港快運航空營運國泰港龍航空的大部分航線。2,國泰航空集團(包括國泰港龍航空)將整體削減約8500個職位,約佔國泰航空集團總數35000個職位的24%。由於近月實行凍結招聘及關閉若干海外基地等節流措施,加上自然人手流失,已將實際削減的員工減少至約5900名(約佔集團職位總數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