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假身份證交易:銀行卡四件套 幾百搞定

2020-12-12 大眾網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北大學子弒母案」的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被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依法予以逮捕。縱觀吳謝宇落網前後,他隨身攜帶的「30多張身份證」成為一個焦點。假身份證真能輕易搞到手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賣家一:普通證件兩天做好

  記者首先在購物網站和APP中輸入「身份證」等相關字樣,但隨即看到了「沒有找到相關內容」的提示。隨後,記者又在搜尋引擎中輸入「辦理身份證」、「買身份證」等字樣,發現很多顯示可以辦身份證的網頁和貼吧,如今已經無法正常打開。最後,記者輸入簡單的關鍵字,發現了一個聲稱可以辦理各種證件的公司。網頁中顯示,該公司的位置在山西晉城,通過網頁中的客服QQ號碼,記者順利聯繫到賣家。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自稱可以為全國各地的「用戶」辦理各種偽造的證件。「我這裡都有樣本,如果你有特殊的樣子,可以發過來。」當被問到是否能辦身份證的時候,對方客服表示沒問題。「普通身份證400元一張,兩天能做好,帶磁芯的1200元一張。」隨後還給記者發來幾張假身份證的樣品,從表面看,確實可以以假亂真。

  那麼,客服口中的「帶磁芯」身份證能否買火車票或辦銀行卡呢?對此疑問,客服始終閃爍其詞,表示要加微信私聊,然後便不再回復任何消息了。

  賣家二:丟失證件網上現身

  有了前一次的經驗,記者似乎發現了網上搜索的規律,在某社交軟體中搜索「身份證」,根本找不到匹配用戶,但輸入簡單的字母或關鍵性漢字後,便會彈出很多相關用戶,大部分用戶的頭像是「全國可做」、「誠信業務」等字樣圖標,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給出了「加微信xxxxxxx」或「加QQxxxxxxx」。

  記者按照頭像中的指示,隨機選擇了一個名為「S某某」的用戶。對方通過驗證後,「敬業」的賣家沒有任何客套,直奔主題。

  賣家:選sfz是嗎,有什麼要求?

  記者:有沒有那種可以辦銀行卡、買火車票的?

  賣家:明白。你挑相似度高的就可以。我這裡都是真的二代身份證,可以給你選一下。

  隨後,賣家給記者發來另一個號碼。記者通過驗證後,賣家發來一個雲盤連結及密碼,並承諾他們可以長期穩定供貨,而且回購率高。帶著好奇,記者點開雲盤連結,發現裡面有三個文件夾。

  在其中一個文件夾裡,還有四個神秘的子文件夾,文件夾以性別和年代命名,分別為「男70-90」、「男80-89」、「男90-00」和「女70-00」。記者分別點開這四個文件夾發現,每一個文件夾中都存有上百張身份證的翻拍圖片,賣家或許為了謹慎起見,每一張身份證照片都隱藏了「公民身份號碼」那一行。

  記者:這些身份證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賣家:看上哪張截圖給我,我給你查背面。

  隨後,記者截圖其中一張身份證照片。很快,賣家給記者截圖了該身份證背面的有效期限,圖片顯示為「2012.11.12—2020.11.12」。

  比起前一個承諾「兩天做好」的賣家,這個賣家的身份證有什麼玄機呢?用賣家的話講,「這些身份證都是保真的」。當然,這些證件的價格也很有「吸引力」,每張550元,承諾可以隨意使用。

  「買車票、辦卡,都行。人家丟的,都沒有註銷過,只會到期限過期。有新貨來了,我們隨時會補貨。」同時,賣家還表示,這種「真貨」不會保留,誰趕上就賣給誰,想買就必須馬上拍下來。「放心吧,不會有問題的。」為了表示自己的貨源可靠,賣家一再向記者承諾售後,並表示這些丟失的身份證絕對安全。

  賣家三:打包銷售主打轉帳

  在與「S某某」交談的同時,又有一個賣家主動加記者為好友。通過交談發現,這個賣家不但承諾能做高仿的身份證,還能製作銀行卡、網銀和手機卡,著實把記者嚇了一跳。

  賣家:我們不單賣身份證。網銀、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卡,4件套一起銷售,一套950元。

  記者:銀行卡是真的嗎?能收到錢嗎?

  賣家:可以。我這裡主要賣網銀轉帳類的卡,都有卡號。

  記者:身份證是真的嗎?

  賣家:不是。我們只做高仿身份證,只能保證銀行卡網銀轉帳等操作,其他的不保證。

  對話雖然很簡短,但是內容很豐富,主動上門的賣家對「假證四件套」沒有做過多介紹,也沒有解釋能夠網銀轉帳的原理,只是表示願意交易再聯繫。

  記者手記:

  這次採訪,過程遠比看到的困難。賣家都是「老油條」,幾句話搭不對,二話不說立即拉黑,根本沒有深入了解的可能。只有用他們的思考方式、說話口氣來與之聯繫,才能和他們搭上話。

  如其中一位賣家所說:「買假身份證的,都不是什么正經人,也沒有什么正經事。」沒錯,假身份證交易,本身就是一次壞人與壞人的交易,沒有例外。

  當我打開第二個賣家的雲盤裡的四個文件夾時,看到海量身份證圖片,我真的震驚了,賣家還告訴我,這些證件都是保真的,只要挑一張像自己的就行。就這麼簡單,就可以成為另外的一個人,而且還是保真的。

  更可笑的是,賣假的人,竟會用「誠信業務」的字樣圖標,大肆推銷甚至承諾售後……

  從法律角度來說,不管是買還是賣,都屬於違法犯罪,從你「動心思」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遊走在犯罪的邊緣。我們與惡的距離,只是一個「念頭」。

  警方說法:

  買賣公民身份證違法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記者從公安機關了解到,民警在偵辦電信網絡詐騙等案件中發現,網上非法買賣身份證、銀行卡,從收購到冒名代辦再到出售已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可辦全套。這些身份證、銀行卡、電話卡會被用在一系列非法活動中,如電信詐騙、行賄受賄、洗錢、偷稅漏稅等。民警表示,買賣他人身份證的行為一旦被認定,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將「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三,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警方提醒:

  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

  隨著網絡的普及,基於公民個人的專屬服務日趨增多,網絡的便捷讓人們對網絡的依賴更強,由此洩漏個人信息的事件屢屢發生,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民警將目前洩漏個人信息較多的情況總結為四條主要途徑: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實名制購買的行為成為信息洩漏的第一來源。如快遞單、郵政單據、物業帳單、電信帳單、水電費帳單等以及個人信息證券市場、4S 店、房地產商、學校、旅行社等場所機構。

  二是在網絡交友和網絡訪問成為個人信息洩漏另一大源頭。如各種網絡社交工具、釣魚網站、非法連結以及駭客發起的網絡攻擊等。如人們喜歡在網上進行各種測試小遊戲、拼單購物、集贊轉發、幫砍價等小程序均有可能洩露個人信息。

  三是其他方式洩露個人信息。如在列印店複印資料或身份證件時,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打字店、複印店利用便利,將客戶信息資料存檔留底,然後轉手賣掉等,這些都洩露了個人信息。

  四是個人不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也會有信息被盜取的風險。民警提示公民注意不要在朋友圈曬機票、護照、演唱會門票,以及個人有效證件,很多證件票面上的二維碼存儲了大量個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讀取,將有個人信息被盜取的可能。(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相關焦點

  • 銀行卡買賣調查:有黑產盯上大學生開卡?
    一位熟悉黑產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張遼提及的「銀行卡四件套」,即他人的銀行卡、對應綁定的手機卡、身份證和U盾。銀行卡四件套的主要買家為賭博網站的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這些銀行卡四件套往往被他們(賭博網站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用來製作收款接口和洗錢。」
  • 銀行卡販賣黑產鏈條調查:農村青年、大學生被盯上
    「個人四件套,企業對公帳戶,長期穩定供應。」元旦後的第三天,銀行卡販子張遼(化名)開工了。1月4日下午,他在一個博彩行業的微信群裡打出了這則廣告。  一位熟悉黑產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張遼提及的「銀行卡四件套」,即他人的銀行卡、對應綁定的手機卡、身份證和U盾。銀行卡四件套的主要買家為賭博網站的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
  • 銀行卡買賣調查:農村青年被盯上 一套800至上千元
    一位熟悉黑產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張遼提及的「銀行卡四件套」,即他人的銀行卡、對應綁定的手機卡、身份證和U盾。銀行卡四件套的主要買家為賭博網站的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這些銀行卡四件套往往被他們(賭博網站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用來製作收款接口和洗錢。」
  • 銀行卡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被買賣的...
    新華社福州5月5日電題:銀行卡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被買賣的帳戶去哪兒了?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成近年來,金融、公安等部門不斷加大對倒賣銀行卡、支付帳戶等行為的整治力度,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此類違法交易仍然活躍,銀行卡「四件套」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這些被買賣的帳戶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網絡賭博、洗錢、電信詐騙。
  • 你賣掉的銀行卡正在淪為洗錢工具……
    一位熟悉黑產的人士告訴記者,張遼提及的「銀行卡四件套」,即他人的銀行卡、對應綁定的手機卡、身份證和U盾。銀行卡四件套的主要買家為賭博網站的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這些銀行卡四件套往往被他們(賭博網站運營方和電信詐騙團夥)用來製作收款接口和洗錢。」 記者調查發現,銀行卡四件套的販賣黑產鏈條已十分「成熟」,多呈團隊化運作。
  • 倒賣銀行卡手機卡身份證U盾四件套,涉案金額近16億
    生活報訊(實習生郝天朔記者黃迎峰)近日,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成功打掉一個倒賣「銀行卡四件套」的8人犯罪團夥,涉案金額近16億,獲利150餘萬元。10月中旬,道外公安分局刑偵二大隊接到線索,有一夥倒賣銀行卡犯罪團夥在哈爾濱市活動猖獗,所倒賣的銀行卡為不法分子提供洗錢、詐騙工具,涉案資金近16億元,危害極大。道外公安分局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工作。經調查,民警首先鎖定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為哈爾濱無業居民胡某。專案組民警奮戰多日,輾轉多地調查取證,於10月25日在香坊區某小區將胡某抓獲。
  • 拿別人的身份證可以開銀行卡嗎?記者嘗試可以開
    警方證實記者網購的為真實身份證  記者暗訪發現持他人身份證也能辦銀行卡  小陳手持他人身份證前往廣州市建設銀行某分行嘗試開戶。雖然櫃員也對小陳本人的身份表示了懷疑,但當小陳堅持「就是我本人」之後,櫃員還是辦理了開戶手續。
  • 吳謝宇多張身份證是怎麼拿到手的 假身份證產業鏈揭秘
    4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福州警方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被抓獲。據內部人士透露,逃亡期間他通過網絡購買30多張身份證,一直在國內活動。 今日(4月26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出售身份證已成黑色產業鏈,賣家手中持有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大量身份證,可供買家選擇,價格在500元至800元不等。
  • 你的「手持身份證照片」,正在被交易!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某些網絡平臺辦理業務時,上傳自己拿著身份證的照片,證明身份。 但是,辦完業務之後,這張「手持身份證照片」去哪了呢?最近,有人發現在QQ平臺上,有不少人在私底下大批量地兜售「手持身份證照片」,甚至還明碼標價。
  • 網站公然收購身份證銀行卡 一套銀行卡叫賣1500元
    近日,福建龍巖市中級法院對一起公安部督辦特大買賣身份證、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作出終審判決。犯罪分子黃某非法買賣銀行卡2735套,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買賣身份證件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套包含身份證、手機卡、網銀U盾等資料齊全的銀行卡,在網上售賣價格達1500元以上。有專門的團夥收購各種卡證後,僱人到銀行開卡轉賣。
  • 記者調查揭秘盜卡黑市:上千銀行卡信息5分鐘到手
    爆料上千銀行卡信息5分鐘就搞定就在吳先生案發不久,記者接到了一位自稱老徐的爆料人的舉報。老徐說,在網絡空間存在著一個規模龐大的盜取銀行卡的黑色產業鏈。「像老吳這種信息在黑市裡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鐘就能搞到1000個這種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號、身份證、電話號碼,還有他的銀行密碼。」為了驗證自己所言不虛,老徐打開了幾個QQ群,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裡,發給了記者一份長達33頁的文件。這份文件裡記錄了1000多條銀行卡信息,每條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銀行預留手機號碼以及銀行密碼。
  • 網上買的身份證竟可辦銀行卡
    他們從網上購買一套真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電話卡=成功用此轉移財產。那麼問題又來了,這些銀行卡哪來的?央視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驚人內幕:網上買一張別人丟失的身份證,可輕鬆辦理銀行卡……2014年,許多人都收到過顯示為10086積分兌換現金的簡訊,而這樣一條偽基站發來的詐騙簡訊讓很多受害人損失慘重。廣州的何小姐按照簡訊提示操作後,她銀行卡裡的5萬多元錢竟然不翼而飛。
  • 銀行卡、微信帳號等多種帳戶被買賣 價格甚至上萬
    原標題:銀行卡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被買賣的帳戶去哪兒了?   近年來,金融、公安等部門不斷加大對倒賣銀行卡、支付帳戶等行為的整治力度,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此類違法交易仍然活躍,銀行卡「四件套」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這些被買賣的帳戶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網絡賭博、洗錢、電信詐騙。
  • 不法分子網上收購身份證辦銀行卡出售被批准逮捕
    按相貌與身份證比對辦卡   昌平區檢察院偵查監督二處處長周麗娜告訴記者,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銀行卡作案,組織分工明確:高層作為組織者,負責與銀行卡犯罪的上下線聯繫,進行身份證買賣、銀行卡交易;中層以招聘兼職為名召集辦卡人員,並組織、監督辦卡人員到銀行辦卡;下層則是被召集的具體辦卡人員。
  • 銀行卡網上買賣泛濫:借記卡500元一張 附送身份證原件
    銀行卡買賣黑色鏈  收購複製販賣使用  極具私密性的銀行卡竟被當成商品公開買賣。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一張普通借記卡只需200元-500元,甚至還提供和真實身份證一樣信息的假身份證。  12月11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銀行卡銷售充斥網絡,並形成收購、複製、使用的「黑色鏈」,為詐騙、洗錢、行賄受賄、偷稅漏稅等非法活動提供了機會。
  • 身份證到期會影響銀行卡使用
    銀行卡餘額充足,卻轉帳失敗?近日,市民胡女士反映,明明銀行卡餘額充足,但用某行手機銀行轉帳,卻怎麼也轉不出去,通過第三方平臺也轉不出去。記者了解後發現,原來是因為胡女士的身份證已經到期,沒有在銀行及時辦理更新,銀行對其帳戶進行了限制。那麼,銀行為什麼要對未及時更新身份信息的帳戶進行限制?會被限制哪些業務?各家銀行又是怎樣的情況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 POS小票顯示「手工圈存」是假銀行卡?
    連日來,這則傳言在微信朋友圈裡被瘋狂轉發,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難道我市又出現了新型的假冒銀行卡?牡丹晚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為您揭開事實真相。  商家:並未遇到假銀行卡消費    4月13日上午,牡丹晚報記者走訪我市多家使用POS機收銀的超市、服裝店、菸酒門市店等發現,並未出現顧客使用假銀行卡進行消費的現象,一些收銀員甚至不知道刷卡帳單上有「交易類別」這一欄。
  • 實名銀行卡不用身份證網上公然賣 律師:涉嫌違法
    記者調查發現,銀行卡地下交易已經形成了一條裹挾著巨大風險的灰色產業鏈。買的,很可能被卡主發現錢財受損;賣的,亦有可能承擔連帶法律風險。日前,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省公安局等6部門已開始聯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業內人士提醒:銀行卡屬私人用品,切莫進入買賣通道。
  • 一套銀行卡能賣5000?淺談「銀行卡販賣」灰色產業鏈
    張某近日在一個博彩行業微信群中看到一則收個人四件套的信息,對方稱只要辦銀行卡,不需要充值就可以獲得600元辦卡費,同時他意外發現閒魚、QQ甚至抖音上都有收購\販賣個人四件套以及企業對公帳戶八件套的信息。此時張某有些好奇,只是些空卡而已,為什麼能這麼值錢?
  • 賣張銀行卡賺數百元? 2851人被懲戒
    調查群內充斥買賣卡信息 卡販稱「沒事的」記者了解到,目前,網上的買賣銀行卡「來路」和「去向」多種多樣。網上買賣銀行卡的內容有銀行卡、身份證、網盾、手機卡、開戶資料等,但是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買賣,這些行為都是違法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