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百匠探尋|蔡雪貞:有秤當家

2020-12-14 瀟湘晨報

「不識秤花,難以當家」,使用桿秤曾經是主婦當家能力的衡量標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桿秤是走街串巷、集市擺攤的商販們買賣交易稱量必需的工具。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備有一桿秤,長輩們往往會教兒孫從小認識秤花。後來,隨著電子秤的流行,手工桿秤漸漸沒了市場。現在會看秤用秤的,幾乎都是爺爺奶奶輩,年輕人能識秤花的很少了。

一桿秤,五代傳

製作桿秤,是一項錙銖必較、毫釐必究的純手工精細活,如今會這門手藝的師傅已經不多了,而且大多年事已高。66歲的臨海人蔡雪貞,是其中年齡不算大的一位。她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也是永利木桿秤的第五代傳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隨父學藝開始,她做桿秤已有46年,見證了桿秤這件古老的衡量器具近半個世紀的命運變遷。

蔡雪貞做桿秤已有46年。

為此傾注了大半輩子心血的蔡雪貞,說起桿秤的故事,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一個稱量單位,她可以從兩千多年前說起:秤的歷史悠久,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秦始皇統一了度量標準,十六星為一斤。桿秤上面的「福祿壽」三星,代表著缺一兩減福,缺二兩損祿,缺三兩折壽。現在秤制統一為十兩一斤,這是二十世紀50年代末,國家為折算簡便對度量衡單位改革後推行的計量方式。由於現在以十兩為一斤,所以很多人不明白成語「半斤八兩」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按照古代十六兩一斤計算的,半斤剛好是八兩。

蔡家的永利木桿秤店是臨海紫陽街上有年頭的店,創辦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至今已有159年的歷史。祖輩世代以制秤、修秤為業,因秤準、技藝精湛而聞名鄉裡。蔡家有8個兄弟姐妹,因蔡雪貞有耐心又刻苦,父親最終打破祖輩傳男不傳女的家規,把這門絕活傳給了她。

蔡雪貞不負父親期望,日夜鑽研,從選材、刨料入門,學足三年成功「轉正」,且越鑽研越喜歡這一行。如今,紫陽街上有一處熱門的打卡點:到此一「秤」。這把被譽為「江南第一秤」的重量級桿秤,長約3.5米,重達12.5公斤,最多可稱量625公斤,就出自她手。

紫陽街上的熱門打卡點:到此一「秤」。

蔡雪貞介紹,一般桿秤長60釐米,鋼筆般粗細,但隨著所稱物品重量級改變,長短也要變化。以前油廠、米廠稱大桶油、上百斤糧食等大宗物品時,秤桿長度需要一米多,稱重時得兩人用木棍抬著秤紐,甚至用肩膀扛起來。

「手藝人講究精細,做一桿秤要經過選材、刨料、打光、鏹秤桿、水磨、衡定刻度、包銅皮頭、上秤碼、打秤花洞、釘秤花、磨秤花、配秤砣、上油等大大小小數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道都有講究和難度,容不得半點馬虎。一根頭髮絲的誤差,秤就會有偏差,所以制秤工被稱『百工之首』,在過去的年代裡有這門手藝就好像端上了『金飯碗』。」蔡雪貞說,「早年學手藝,不管工匠、木匠,手工行當基本是三年才能出師,少一天都差點火候。」

擇一事,終一生

如今,木桿秤離百姓的生活已漸行漸遠。從前,蔡家的秤鋪裡,生意紅火時每天能賣出幾十桿秤,店裡是不會擺一桿秤的。因為供不應求,每天早上6點開工,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屁股才能挪開板凳」,而現在,一天能賣出幾桿秤就算不錯了。「買秤的人大多數是遊客,他們會觀看我製作桿秤,聽我講解工藝,對老手藝很感興趣。顧客把桿秤買回去當做工藝品擺放或者送人,不是拿來稱量了。就是這樣,我也堅持把桿秤做得斤兩不差,這是最基本的嘛。」蔡雪貞笑呵呵地說。

蔡雪貞說,做秤講究精細,一根頭髮絲的誤差,秤就會有偏差。

為了留住和傳承木桿秤文化,近年來,蔡家的百年秤店也積極轉型,對木桿秤進行工藝上的再設計。他們別出心裁製作出寓意暖心的禮品對秤——鉤秤與盤秤為一對。這種桿秤長度僅30釐米左右,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中,新郎用秤桿挑起新娘的紅蓋頭,有「稱心如意」的好彩頭。在民間,小秤又稱戥子,諧音「等子」,戥子多星,象徵多子,有祈子之意。此外,有些人家喬遷新居也會置辦桿秤,稱之為「當家財神」,寓意「有秤當家,家財興發」。

除了用心做秤,這些年蔡雪貞還搜集整理木桿秤文化資料和實物,在店鋪中增設木桿秤展覽區、製作體驗區。得閒時,她會去社區、農村大禮堂、非遺中心等場所,向大家講解木桿秤製作技藝。 蔡雪貞說,蔡家的祖訓是桿秤製作工藝傳內不傳外,而現在,只要有人來學這門手藝,她都會悉數相授,「做了一輩子的秤,最大的心願就是找個徒弟把制秤的手藝傳承下去」。

雖說老行當有了新思路,但是在電子秤的時代,木桿秤的製作銷售依舊舉步維艱,店鋪利潤只能維持蔡雪貞日常的生活開支。但是老人豁達,她說,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心裡就沒有這麼多雜念。「現在這行收益小,又辛苦,一般年輕人都不願加入。但是老祖宗留下這門手藝不能丟,父親從小教育我們,做秤其實就是做人,不能過於追求利益。就像啃肉骨頭,想吃大的,小心把牙齒給崩了。秤砣雖小,可稱人心!人心要像秤砣一樣擺正,浮躁不得,選定了一件事,就要靜下心來做好它。」父親這些逗趣又寓意深刻的告誡,蔡雪貞從未忘記。在她的手藝臺上,有著自己堅持的內心平衡,不差一釐一毫。

在蔡雪貞的手藝臺上,有著自己堅持的內心平衡,不差一釐一毫。

「過去做秤是為了全家的生計,現在完全是愛好和堅持。」蔡雪貞因割捨不下這份熱愛,依然堅守蔡家的店鋪,傳承著這門寂寞的老手藝。2009年,「永利木桿秤製作」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蔡永利秤店定為永利木桿秤製作傳習所。

手記

桿秤雖小,卻是衡量器具文明在中華民族記憶深處最鮮活的縮影,它凝聚著代代桿秤匠的聰明智慧。

桿秤,在某些時候不僅僅是一種稱量物體的工具,它更是一種文化,是公平公正的象徵、天地良心的標尺。它在秤砣高與低中體現人際交往關係,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這種精神上的延續和傳承永遠不會斷絕。

歲月在打磨中逝去,手藝在打磨中鋥亮。這一桿秤,承載的精美工藝和雋美寓意,是電子秤永不能替代的。多給蔡雪貞這樣的「守藝人」一些關注的目光,是對承載了歲月的老手藝的一種敬重與眷戀。

天地之間有桿秤。

相關新聞

台州百匠探尋①丨林炳田:火淬金生

台州百匠探尋②丨黃仙友:良工示樸

台州百匠探尋③丨於奇明:畫入漆生

台州百匠探尋④丨葉小玉:一世刻緣

台州百匠探尋⑤丨徐金桃:一把鑿子

台州百匠探尋⑥丨王立春:拙美之雕

台州百匠探尋⑦丨王宇根:叩刀問道

台州百匠探尋⑧丨 黃道悟:做一桿秤

台州百匠探尋⑨丨鄭仙紅:草「舞」指尖

台州百匠探尋⑩丨尹步輝:遊龍驚鳳

台州百匠探尋丨金春玲:巧手裁縫

台州百匠探尋丨李少春:梨園金夢

台州百匠探尋 |董仁多:鼓聲鏗鏘

台州百匠探尋丨羅華榮:傳世拷絹

責任編輯:於鵬

【來源:台州新聞APP】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桐廬:深澳打造百匠文化村
    桐廬:深澳打造百匠文化村  日前,桐廬江南鎮深澳村來了許多有手藝的匠人,他們將與江南鎮一起,打造深澳百匠文化村。
  • 蘇州吳中區「百匠賦能計劃」第二期博古論今活動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百匠賦能計劃」是蘇州吳中區在深入對接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背景下,為強化引導、深度賦能工匠技藝和產業發展,全面展示新時代文化人才的精神風貌而策劃舉辦的系列活動。
  • 醬香酒 | 幹了這杯百匠曲尊,來日方長我們慢慢走
    此刻,敬上一杯百匠曲尊綿柔好酒,一滴甘醇,一顆孝心,濃濃的醬香伴隨著我們最真摯的祝福。如果你不想辜負人生,記得珍藏一杯百匠曲尊——純糧醬香酒的陪伴。但考慮到有些老師可能不經常喝酒,對於酒的口感要求難免會有點兒挑剔。
  • 恭喜百匠!488萬/畝拿下蕭縣火車站附近68.9畝居住地塊
    12月18日,蕭縣又迎來本年度的最後一場土拍大戰,斌鋒、文德、融翔、安徽綠城昆友置業、安徽百匠置業、宿州茂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參與競拍,蕭縣地價又創新高!
  • 山風海韻話台州!全國著名音樂家來台州啦
    山風海韻話台州!>「十四夜鬧花燈」……誕生了獨特的本地傳統音樂文化12月6日晚7:30「和合文化百場講壇」上海音樂家專場——山風海韻話台州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秉性的音樂文化
  • 台州一處「海盜島」,風景媲美鼓浪嶼,有台州「小海南」之稱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一起來找尋那些遺失的,不一樣的美好,探尋不一樣的魅力。 在大家印象之中的海盜都是光著身子,聚集在中東地區,在小島之上沒有秩序,有的只有混亂。但是大家可能並不知曉,在浙江的台州之中也有一處「海盜島」,卻沒有那麼亂,並且風景極其靚麗。
  • 賣菜的竟然秤有問題
    家門口的菜市場上,儘管攤販很多是常客,但也存在八兩秤,七兩秤,更可恨的還有六兩秤。有天,一個中年男子買豆腐,要了兩塊錢的,我看見他還對攤販說,秤稱好。那女的說麼問題。那人拿著豆腐,到一位他熟悉的人那復了秤,說少了幾兩。本來豆腐也就三塊錢一斤,買兩塊錢的竟然少了幾兩。這個人回來問,你給我兩塊錢稱了多少?那女的把豆腐又在秤上一放,說,剛才看錯了。
  • 台州男子800元買4斤多重螃蟹,橡皮圈有1斤4兩重
    800元買4斤多重螃蟹,橡皮圈有1斤4兩重!台州市民俞先生在台州水產品交易中心買了6隻螃蟹,4斤多重,花了800元。回到家後,俞先生夫人解繩清洗時,發現綁在蟹身上的橡皮圈像鉛一樣重。俞先生把6個螃蟹的橡皮圈全部取下來過秤,一秤嚇了一跳,這些橡皮圈竟有1斤4兩重。
  • 體脂秤和體重秤的區別
    核心提示:體重秤是一種均衡器,這種痛在人佔用在秤上面之後就可以測量一個人的身體重量。體重秤的作用主要就是表現在能夠精準的測量人的體重,而且通過每日的體重變化,反映一個人在某個時間段的體重控制情況,體重控制是健康管理的基礎,所以現代人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體重秤。
  • 不足百元的體脂秤好嗎?說說我在用的小米體脂秤2和有品體脂秤mini
    而相對來說,有品體脂秤的斜向電極片顯然相對會更為便利,至少隨便踩踏就可以準確測量,一定程度增加了便利性。而值得誇獎的是,兩款產品的底部都使用了防側翻的結構,這一點比起我此前用過的榮耀體脂秤要好。但相對來說,有品魔秤mini底部支撐機制明顯更具彈性一點,讓他的翻側可能性更少了。
  • | 百匠大集
    它的創辦人叫莊景楊,外號綠豆。對於從小在福建「茶文化」氛圍長大、茶行業從業者的他來說,公司的創立顯得理所當然。「北上廣就像一個個巨大的電燒水壺,我們被關在裡面,沸騰著」,有位導演曾寫過這句話,置身其中的莊景楊反倒樂此不疲。 2014年,莊景楊遇到了他的創業合伙人劉芳。
  • 台州、台州、台州,驚豔上海灘!
    黃浦江畔,台州正以上海為主舞臺,向全世界推薦台州。台州好製造、好風光、好文化、好農品、好味道各顯身手。 中國每10件塑料日用品,有6件產自台州
  • 簡約實用——榮耀體脂秤30天日常體驗
    傳統僅能測量體重的體重秤,隨著「體脂率」這個詞普及,正在逐漸被體脂秤代替。究其原因,前者價格低廉,後者價格稍高,但總體來看,從幾十到數百元的價格也完全在正常人的可接受範圍,再加上更的多測試數據,好用的app功能,尤其是這兩年,體脂秤已經代替體重秤成為很多人追求健康的首選。今天的主角就是一款體脂秤——榮耀體脂秤。
  • 拆解華為榮耀體脂秤:對比199元的小米體脂秤有何進步?
    6月12日,華為榮耀 「喚醒年輕的生命」新品發布會發布了三款劍指健康的科技潮品——榮耀體脂秤、榮耀手環3以及榮耀探空精靈。其中,作為華為首款體脂秤類產品,榮耀體脂秤一經發布就受到了眾多網友及業內的熱切關注。
  • 探尋「克與千克」的秘密——學習「1千克=1000克」前的思考
    (是的,飲料瓶裡裝的像水一樣的液體就不是用克或千克來計量的,有新的發現,好!那這些液體是什麼來計量的呢,可以繼續探尋。) 郭雨萱:每一千克對應的是几几克。(會進行單位換算了,不錯!) 李佳瑤與爸爸媽媽:克與千克有聯繫,克比千克小。
  • 一輩子,一桿秤:二郎河集鎮,藏著宿松最後的手工制秤人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統一使用市斤秤,規定每市斤為10兩,木桿秤變成了10兩秤。1985年,國家又統一使用公斤秤。「祖父年輕時做過16兩秤,有3根用麻索做的提繩,秤砣是石頭做的,叫『麻毫秤』,到了他和兄弟這一代,變成一個提紐、一個掛鈎,再後來又發展成兩個提紐,一個掛鈎,並且慢慢地在提紐上裝上了『刀口』,叫『刀口秤』。」
  • 智能體重秤 小米體重秤哈爾濱售129元
    (中關村在線哈爾濱行情)小米 體重秤是一款智能體重秤,能夠有效準確的測出並對比最近體重變化。目前這款小米 體重秤在商家「哈爾濱小米專賣店」的報價為129元。小米 體重秤   編輯點評:如果您喜歡這款小米 體重秤的話,可以直接和商家聯繫。
  • 誰才是真正的「體脂秤」王者?有品體脂秤力壓華為榮耀
    不過,有品Big體脂秤(以下簡稱有品體脂秤)的外觀,設計的更加符合主流體脂秤的設計思路,前後腳掌放置的電磁片位置比較鮮明,家裡老人上手完全無難度,可以快速的進行測試。榮耀智能體脂秤第二代(以下簡稱榮耀體脂秤)的外觀,設計的比較有自己的特色,電極片採用了圓圈形,第一次測試需要習慣上秤的位置。
  • 平常使用體脂秤真的有用嗎?
    平常使用體脂秤真的有用嗎? 核心提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使用體脂秤,不少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體脂秤真的有用嗎?
  • 榮耀體脂秤和小米體脂秤對比哪個好 榮耀/小米體脂秤評測
    有強迫症的話,就用毛巾擦擦唄。 為了證明榮耀體脂秤的顏值,星仔特意向編輯部中搶來其他品牌的體脂秤,和榮耀體脂秤同價位,也是目前市場中較為熱門的產品:小米體脂秤、雲麥好輕體脂秤(一代)、有品體脂秤S1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