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就是冬至了,你家的餃子準備好了麼?餃子沒準備好的話,請告訴你的耳朵,讓它也有個心理準備。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維護地球的和平,原來本本分分的耕耕,近日以身犯險,對江湖盛傳的幾種小麥粉做了一次測評,究竟哪種麵粉用來做餃子最好吃?那些江湖失傳的餃子秘方還能找回麼?今年的中華小當家榮譽稱號能否歸我耕耕麾下?
時間緊、任務重、怎麼幹?一臉慌亂之後,耕耕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從行業專家那裡求來了一副秘方——LS/T 3203-1993。這一串神秘的數字,曾讓無數江湖中人競折腰,這背後隱藏的,就是餃子用小麥粉的行業標準。
圖片看不清?不要緊,給你一張高清無碼大圖你還是看不懂的,耕耕也一樣。你可知,耕耕抱著這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餃子用小麥粉》輾轉反側了幾個深夜,終於有一天凌晨,初代中華小當家託夢給耕耕,點醒了自以為聰明的我,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實驗。
感恩!
在今天的實驗開始之前,耕耕本著嚴謹、科學、認真的態度,對燈發誓:耕耕會嚴格遵守實驗要求,不弄虛作假,好吃就是好吃,絕不濫竽充數。耕耕沒有接受任何麵粉廠家的利益輸送。
LS/T 3203-1993標準中,給出了餃子的打分標準,包括顏色、光澤和透明度等外觀指標,粘性、韌性、細膩度等口感指標,此外還有耐煮性,餃子湯的特性也在觀察範圍之內。耕耕把這些指標製成了打分表,供各位評委霍霍。
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下嚴謹的實驗用品:
麵粉4種:河套雪花小麥粉(以下簡稱河套)、金龍魚餃子專用粉(以下簡稱金龍魚)、古船營養強化小麥粉(以下簡稱古船)、五得利超精小麥粉(以下簡稱五得利)。面盆、壓面機、大鍋、水、豬肉茴香餡若干(此處感謝食堂大師傅們的友情幫助)精心製作的比色卡四枚「一本真經」的磚家評審
涵蓋全球主要物種膚色的比色卡
不論餃子是黃皮還是白皮、冷皮還是暖皮,哪怕你是個發黴的餃子,都會有相應的色卡來對應。是不是很用心吶~
在麵粉的選擇上,我們儘量涵蓋了幾大品牌,既有通用型,也有專用型,既有親媽用了大半輩子的,也有專家裂牆推薦的。
在和面環節,我們找來了40多歲但從業30多年的饃其林食堂五星級大師傅,儘量控制每一個樣本麵粉和水的量,以同樣的揉面手法做了4個麵團,然後讓麵團接受壓面機的洗禮,成為帶勁兒的緊實麵餅。
神奇的壓面機只有大戶人家才會有
和面過程中,師傅用他的深厚內功,探了個虛實,已經掌握了幾個麵團的脾氣,有些很容易就上勁了,而有些就相當沾手。
壓面機壓過以後,麵團就有了各自的靈魂,就可以切條、揪劑子、擀皮、包餃子了。但其實現場也出現了一批大大小小的翻車現場,比如面太黏擀皮擀破了啊,餡太香大師傅沒忍住啊,地太滑某小編摔倒了等等,場面一時尷尬。
大型擀皮翻車現場
你看這餃子它又大又圓,你看這鍋它也又大又圓。四盤餃子包好以後,開開心心地下鍋了,旋轉跳躍它聽不見,滾燙的開水裡,它得到了升華。
打了三次水以後,一盤盤餃子新鮮出爐,你看這冒著的騰騰熱氣,它不是熱氣啊,它是人間的煙火,是自由的靈魂,是在你舌尖跳動的小精靈啊。
四盤都端上來,我們才正式開始測評打分環節。
本次測評邀請到四位評審是:
京城知名美食評論員孫嬸
某部委食堂資深麵食師傅宋叔
研究型家庭煮夫鵬哥
從小隻吃餃子長大的小陳
一、外觀
在外觀方面,除了直觀肉眼的觀察,耕耕還細心地為評審們提供了比色卡,以及帶有手電筒功能的藍色智慧型手機一部,畢竟這年頭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家裡能有手電筒這樣大型電器的,都是大戶人家。
通過比色卡可以看到,河套的顏色比較白淨,屬於冷白皮,是比色卡中的最白色,可以被稱為餃中何穗。餃皮看起來細膩有光澤,果然是一白遮百醜啊,可以給個五星好評了。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張圖過於隨意,效果不明顯的話,那麼請看下面我們相當走心,花5毛加的濾鏡和拼圖效果。
這兩個分別是五得利和金龍魚,肉眼可見的屬於3號色,也就是亞洲人的平均水平。至於剩下的古船,由於參加了少許的麥麩,整體顏色偏黑偏暗,上輩子可能是開封府包拯的座上賓吧。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透光度。
耕耕本來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就是用手電筒從下往上直射餃子的下盤,用餃子散發出來的「佛光」大小來判斷透光性。但耕耕萬萬沒想到的是,餃子到底還是底蘊深厚,區區弱光一打,沒有佛光,反而透出了翡翠質感。
你看這透光,像不像索斯比拍賣行昨天成交的那款「翠玉餃子」,晶瑩剔透的質感來自大自然千百年來時光的打磨,與真實餃子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連餃子餡的紋理都幾乎清晰可見。
你再看下面一個,美感怕是談不上,倒是讓耕耕想到,如果餃子餡能加一個鹹蛋黃,可能味道也不錯哦。
總結一下的話,就是河套的顏值最高,其次是金龍魚和五得利,古船因為顏色比較黑,排名墊底。
二、口感
圍觀了半天,終於到了能動筷子的時刻。對更多人來說,餃子好不好看不打緊,只要好吃就行。左手打分表,右手筷子,夾起一個餃子,咬一小口細細品味,耕耕學著評審們的樣子,閉眼用心體會餃子的味道。本以為身為菜鳥,品不出什麼味道來,沒想到它們真的不一樣。
河套餃子,嚼起來就是兩個字:Q彈。牙齒剛咬下去,餃子皮就迫不及待地彈回去,咀嚼的動作仿佛不由人自主決定,而是被一個小小的餃子皮所控制。一口吃完想第二口,第二口吃完想第三口,那種上頭的感覺,上一次發生,還是在20年前第一次吃辣條的那個夏天。
金龍魚和五得利口感差別不大,如果硬要耕耕評個好壞,金龍魚相比五得利的嚼勁,擁有更多自由的靈魂,那是來自品嘗者內心的湧動,是億萬農民對豐收的憧憬。如果想像自己在高檔法國餐廳,喝著紅酒唱著歌吃著牛排,那金龍魚大概就是7分熟的牛排,五得利是8分熟的。意思也就是說,不告訴你,其實你根本也分不出來。
耕耕覺得,古船餃子與我身上的蓬勃朝氣不是很搭。它就像是一片紙,一片浸過水,又撈出來的紙,一碰就破,還粘在任何它想粘的地方,用孫嬸的話來說,就是「糟」。那種軟綿綿、稠糊糊的感覺,不是很清爽。但孫嬸還說,很多人牙口不好,就專門喜歡吃這種的,也好消化。
總結起來,就是茴香豬肉真香啊!這種評分就是雞蛋裡面挑骨頭,瘸子裡面拔將軍,相對來說,河套的口感最好。
三、餃子湯
由於吃的太開心,耕耕和一幹評審們把餃子湯的測評忘得徹徹底底。在這樣一場已經三局兩勝的比賽中,我們本著嚴謹科學、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態度,進行了二次實驗。
這一次,為了防止茴香豬肉再次猛烈攻擊,大家一致同意,用小面球來代替餃子,來一次麵粉與麵粉的真正較量。
粘粘粘,粘住魚尾紋
於是,耕耕像屎殼郎一樣,很快地推了3個品種的小球出來,但是古船難住了耕耕,因為它實在是太黏了,黏到讓耕耕懷疑人生。
好不容易完成推小球的工作,耕耕模仿了餃子打水和大勺背推的習慣,開始煮它們!煮到小面球全都浮起來以後,連球帶湯倒了出來。
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以下面的河套(左)和古船(右),河套的餃子湯其實特別清,清到耕耕想到了那句「水至清則無魚」,古船也讓耕耕想到了魚,掉下來的絮絮向仙女們灑在池塘裡的魚食,而這幾個麵團好好的就被我煮成了魚丸,如果麥兜在的話,應該很開心吧。
來左邊跟我一起畫個球
誒右邊畫一個魚丸
在匯總了評審的分數以後,我們取了平均數,算出了磚家們的綜合意見。
河套小麥粉作為真·專家推薦款,市場價每斤9元,相對來說比較貴,但口感確實不錯,賣相也好五得利作為大品牌,各方面發揮穩定金龍魚這一款餃子專用粉名副其實,體現出了較高水平的專業性古船這款通用型小麥粉,在麵餅上一直有突出表現,拿來做餃子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的口感需求四名選手風格迥異,賽出了水平,也賽出了友誼。
我國小麥產業近幾年來進步飛快,小麥整體質量水平顯著提高,與國外優質品種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小麥粉的分類也越來越細,餃子粉、蛋糕粉這類專用粉也越來越受市場的認可。
這次測評儘管不盡專業,但也是有了足夠的自信,我們的國產小麥粉可以直面消費者、直面市場。
冬至未至,餃子先至。冬至吃餃子是一種習俗,耕耕相信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裡,都有一碗餃子湯的分量。馬上就冬至了,最後祝大家,餃子節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內容:王巖 陳晨
編輯: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