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準備四六級考試的過程中如何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呢?那麼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改正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良習慣,克服提高閱讀速度、培養良好語感的「攔路虎」。
音讀
很多人都有出聲閱讀的習慣。這種閱讀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使閱讀速度和效率受到說速度的限制。因為正常默讀速度幾乎要比出聲朗讀的速度快兩倍以上。此外,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有時是唇誦,有時是喉誦。讀寫活動都會影響眼睛的掃視速度。因此,要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就要養成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的視讀能力。
心讀
心讀是一種很難覺察到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人體的任何部位,包嘴,頭喉都不動。只是在心裡自言自語,一字一句地讀出每一個詞。由於這只是一種內在的說話方式,因此要改掉比較困難。所以要強制自己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時,還要強制自己加快閱讀速度,才可以逐漸改掉這種壞的習慣。
復視
復視即回視,重讀現象。閱讀能力差的人往往過分依賴復視,以至於養成習慣。所以閱讀大量難度適宜的讀物,就不會因遇到生詞或不懂的短語,句子和段落而回過頭再來看,以至於養成復視的習慣。閱讀時要儘量控制自己,儘量做到一眼讀完就讀懂。如果這樣效果仍不明顯,可選用遮蓋訓練法,即看一行遮一行,使眼睛不重看。這樣反覆聯練習可見成效。
字典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部分生詞,有的人查字典尋詞義,而忽略採用猜測或邏輯推理的辦法加以解決。只是頻繁地查字典。這看似勤奮。實則用手代替了腦的思考。閱讀時,查生詞的次數過多,不僅影響閱讀理解,而且容易打斷閱讀的思路,不利於閱讀的進行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事實上,有很多詞完全可以根據上下文線索以及構詞法推測出來。比如上下文同義或反義現象,關聯詞,以及前綴和後綴等。
最後建議直接去讀原版的英語文學名著,特別是以情節著稱的,比如《福爾摩斯》,《雙城記》,《飄》……很多人當遇到看不懂的句子,先自行思考一下,找一找謂語,分析一下詞素,語法結構什麼的,實在看不明白再去翻中文解釋或者問人。遇到不懂的句子,不要思考,立刻去看中文版。每讀完一段英文,哪怕沒有不懂的句子,也要回頭看一遍中文。這樣一來,不僅是不懂的句子馬上就懂了。否則就是你花了很多時間把閱讀這麼有樂趣的變成了很痛苦的事情,把樂趣變成了痛苦,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