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周丹)武漢消費券投入使用幾天來,武漢市民開啟了「全城用券」模式。三大發券平臺之一的微信方面數據顯示,消費券使用首日,超2.6萬人在2506家武漢商戶通過微信支付核銷消費券,當天直接帶動交易總額超720萬元。
不過,這幾天,也有部分網友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網友認為,消費券應該直接按人頭平均發放。還有網友覺得,消費券金額不高,吸引力有限。
記者就此採訪了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阮建平教授,他表示,對武漢而言,消費券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政府在決定投放消費券之前,經過了比較充分的調研論證和考量,也請廣大市民多些理解,理性看待。
首先,從本質屬性來看。究其本質而言,消費券只是一種在社會消費普遍相對低迷的環境下促進消費、搞活市場的經濟手段,不能將其簡單地等同於社會保障性質的福利。
其次,從制度設計來看。在制度設計上,它會最大限度地兼顧效率和公平,同時儘可能兼顧投放的精準性和活動的覆蓋面,但不會刻意追求更無法完全做到全覆蓋。比如,消費券的投放,優先考慮的是消費人群的精準識別和經濟拉動的乘數效應,以期希望充分發揮每一筆財政資金的經濟刺激效用,這體現了其注重效率和精準的一面;同時,要求各平臺對搶券和核銷設置最高限額、統籌兼顧四大行業各類商戶需求、針對低保等困難群體專門安排了1800萬元進行定向投放,這些制度設計則體現了兼顧公平的一面。但作為一個單一的經濟刺激手段,它不可能是完美和萬能的,不會刻意追求更無法完全做到全覆蓋。
再次,從投放背景來看。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所帶來的考驗,不僅是廣大市民第一次遇到,地方政府也是頭一回遇到。在消費復甦、經濟重啟的關鍵時刻,武漢市決定從本已比較吃緊的財政中拿出5億元資金向市場投放消費券(前期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已經耗費了大量的財政資金,後續疫情防控、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方方面面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花錢),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及時而富有經濟學實踐意義的重要嘗試。對於這種有益的嘗試,我認為廣大市民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鼓勵。
第四,從實施進程來看。我想,武漢消費券之所以進行分期投放,除了延長作用期、擴大帶動面之外,也有在持續投放的過程中聽取市民建設性意見建議、動態進行合理必要的調整優化的考慮。比如,前面第一期總結出來的投放經驗,將用於第二期消費券的投放上,落實到具體投放細則中。因此,應該會有一個循序漸漸、優化完善的過程,希望市民多些理解,大家如有好的建設性的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可以通過有關渠道及時反饋。
第五,從前景預期來看。儘管後續效果還有待於繼續觀察和評估,綜合國內各地消費券投放情況來看,我對武漢消費券的投放和使用是還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的。我相信,武漢消費券會大致發揮其刺激消費、撬動市場的預期作用。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當前整個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的大環境下,武漢消費券的投放適逢其時、很有必要,是一次經濟學理論密切聯繫城市發展實際的有益嘗試,社會各界(特別是消費者和商戶兩大群體),一起「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為武漢拼一單、為市場添把火、為消費努把力」,攜手同心、相向而行,也請給予消費券更多理解和參與,並在具體投放和使用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其優化完善。最後,衷心希望武漢的經濟引擎能夠儘快發動和轟鳴起來,武漢的城市消費能夠儘快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正常水平,也祝願大家都能如願搶到券、及時用出去,用實際行動為武漢拼一單、為市場添把火、為消費努把力!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