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量足夠大,「外循環」放緩,正是促進「內循環經濟」好時機

2020-12-11 南生今世說

所謂外循環經濟,就是外向型經濟,是「社會化大分工」理論的擴展。到經濟不斷發展時,就會出現「分工合作」。最開始是以人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擅長耕地的人,擅長織布的人,擅長打鐵的人……,彼此分工,然後換取商品。

之後是以「公司、企業」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之後就發展到以「國家、地區」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所謂的全球化)。舉個例子,A國在生產手機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力,B國在生產晶片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C國擁有豐富的資源,能向全球提供大量的鐵礦石、煤炭、石油、天然氣……。如果各國都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身擅長的領域」並對外出口,這樣就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率,獲得充足的利潤。

並且可以「大幅低於自己生產所需要成本」來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比如C國可以通過出售石油,換取手機、晶片等。如果自己來生產這些商品,不僅質量無法保證,而且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得不償失。

這就是「外循環經濟」,他是「比較優勢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他是「全球化理論」的基礎。參與全球化分工的所有國家、地區,理論上互利雙贏,大家的經濟都開始蒸蒸日上。換言之,如果某國退出(或者是被迫退出),那將損失巨大。

因為,他們擅長的領域所生產出來的商品將出現大面積滯銷,大量企業被迫倒閉。他們不擅長的領域,無法從國際市場上低價獲得,只能依賴自己「從頭開始」——以單個國家一己之力,將人類科技樹從頭再走一遍,這幾乎不可能。

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國家,他們不擅長的領域太多了,他們無法都一一從頭再來。因此,他們面對美國的強權,只能忍受和妥協。對美國來說,他的綜合實在太強大了。通過經濟制裁,將其他國家剔除全球經濟外循環圈,可以給其造成巨大傷害,而美國卻能很快為這個空缺找到替代者。

但中國不一樣,我們擁有14億人口,我們擁有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鏈,我們國內的消費市場足夠大。廣東省與山東省之間的合作,四川省與遼寧省之間的貿易聯繫程度甚至超過了法國與德國之間的經貿關係。

並且中國各地發展不均衡,各地所擁有的產業差異巨大……,這些地區之間完全可以形成「各省份、各城市之間的外循環」,換言之中國自身的「內循環經濟」就是一個小型的「外循環經濟體」。

最近一兩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逆全球化思潮興起,加上美國有意壓制我們,全球經貿環境正在下行。對此,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外循環經濟正在走弱,內循環經濟勢必要成為主導——將形成「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新形態。

體現在數據上,就是對外貿易增速放緩。對東部地區來說,貿易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會持續下滑,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壓力不小。與此相反,面對內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西部城市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外,投資和出口在推動經濟增長上的作用將逐步走低,居民消費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這就是疫情過後,大家都在提「復工復產、促進消費、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新基建建設,對外經貿調整」的原因。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劉世錦:「中國要由外循環轉成內循環為主」說法不符合事實
    最近,有人說是中國要由外循環轉成內循環為主,這個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學術顧問、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近日強調,中國經濟歷來以內循環為主。劉世錦同時表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是息息相關、連為一體的,這也是和改革開放以前內循環的一個根本區別。
  • 內循環,外循環,看720雲VR如何助力經濟雙循環
    2020年作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年,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更是提出了立足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方向。那麼,720VR的創作者們又可以在其中獲得哪些商業機會,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呢?其實早在今年廣交會上720VR就已經開始為國際外循環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了。
  • 此輪經濟內循環,將改變所有人財富!
    2012年之後,內循環就逐步出現問題,2019年外部條件惡化後,問題加速放大。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分三部分來講。第一部分、2002-2008:外循環和內循環互動階段。第二部分、2009至今:內循環及其矛盾。第三部分、當前經濟的基本情況。
  • 冬季開車|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哪個更好些?
    合理時機切換內、外循環 不僅可以保溫 還可以保證車內空氣新鮮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探討一下
  • 汽車空調「內循環」與「外循環」怎麼用?看完後恍然大悟!
    不管是冬天天氣太冷,還是夏天天氣太熱,咱們上車的第一件事就是開空調,其實,在開空調的時候,內、外循環如何選擇也是很重要的,咱們有時候開車、開高速容易犯困,不僅僅是因為開的時間長了,還有一個原因,雖然不是主要的,但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就是咱們車內的空氣流動沒有調節好,導致二氧化碳太多,
  • 冬天開車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冬天開車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可是開了空調,又出現了新問題:冬天開暖風時,到底是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這兩個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什麼是內/外循環?內循環:阻隔汙濁氣體顧名思義,內循環就是車廂內的空氣循環。這時,空調的鼓風機是關閉狀態,外部的排風口也會關閉。
  • 到底什麼時候使用內循環、外循環呢?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汽車空調有兩個通風設置,內循環和外循環,那到底什麼是內循環和外循環?什麼時候開內循環?什麼時候又開外循環呢?今天輪谷就來給朋友們說說這個話題,也糾正一些朋友的使用誤區。什麼是內循環?內循環是從車內吸取空氣,形成車輛內部的氣流循環。通俗點說,內循環就是停止車內外空氣置換,阻隔車外的空氣進到車內,同時也不讓車內的空氣跑到車外。什麼是外循環?
  • 汽車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正確用法
    當我們使用空調的時候,吹出來的風有兩種模式:一個是內循環模式,另外一個是外循環模式。你們知道什麼情況下用內循環,什麼情況下用外循環嗎?內循環就是讓車內的空氣在封閉狀態下循環流動,跟外面的空氣隔絕,比如外面沙塵比較大時、堵車時車輛比較密集會排出大量的廢氣,這時內循環能起到很好的隔離作用。內循環是重複使用車內空氣,空調的效果會比較好。但是如果車上人多的情況下會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又需要大量的氧氣,最好定時隔一段時間開一下外循環,讓外面的新鮮空氣進來補充一下。
  • 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 循環經濟利好哪些行業概念龍頭股介紹
    內循環經濟站上風口 大消費概念股走強  昨日滬深兩市整體走出衝高震蕩行情,大消費板塊表現亮眼,豬肉、食品飲料、釀酒等板塊指數漲幅均超過3%,近20隻大消費板塊個股漲停。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消費板塊再度崛起,除了自身基本面支持外,政策力挺也不可或缺,尤其是近期經濟內循環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著刺激消費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
  • 車開空調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好
    先說下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區別 外循環——補充新鮮空氣 內循環——阻隔汙濁氣體 外循環狀態是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抽吸到車內,也就是說車外與車內的氣道是流通的,風扇打出的風來自車外,即使不開風機
  • 你們在開車的時候常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哪個更好些
    首先就要搞清楚什麼是內循環和外循環?外循環是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吸到車內,風扇吹出的風來自車外,車輛在行駛中仍有氣流吸入車內,主要用來補充車內的新鮮空氣。冬天使用外循環會稍微起到省油的效果。那外循環的話,經常是在跑高速的時候會用到。因為在高速上行駛的時候,如果一直使用內循環,車內的空氣就會比較渾濁,從而導致車內人員感到不舒服。什麼時候使用內循環好?
  • 內循環外循環一個鍵怎麼區分
    【太平洋汽車網】內循環外循環一個鍵區分方法:按下空調循環按鍵,燈亮表示是內循環,燈滅是外循環,即關閉內循環就是外循環了。汽車空調一般包括製冷裝置、取暖裝置和通風換氣裝置,模式分內循環、外循環,一般堵車時用內循環,在開製冷空調時,要先開內循環使車內溫度降下來,過段時間後可開外循環。
  •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到底怎麼用?
    答|百度派 @現實才是事實咱們有時候開車、開高速容易犯困,不僅僅是因為開的時間長了,還有一個原因,雖然不是主要的,但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就是咱們車內的空氣流動沒有調節好,導致二氧化碳太多,車內溫度太高,悶熱
  • ​賈康:經濟內循環誤解疑慮起於斷章取義和極端化
    關於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多注重經濟內循環而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方針要領,切合經濟形勢的最新變化,但也引發了一些不同觀點的爭議。有論者由望文生義而落入斷章取義,只看到了內循環,卻沒有看到內外雙循環的政策大框架,可說是屬於一葉障目造成的疑慮和誤解。
  • 汽車什麼時候開內循環和外循環
    【太平洋汽車網】堵車時打開內循環,因為越是擁堵空氣中廢氣密度就越大,這個時候內循環可以有效防止車外尾氣進入車內,避免對乘員造成傷害。路上遇到風沙、揚塵的天氣打開內循環。當氣溫太高或者太低的時候,可以先開內循環,讓車內密閉起來,開空調,等溫度降下來後,每半小時,再打開一次外循環,讓車內空氣保持新鮮。
  • 內循環是什麼?「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怎樣區別和正確使用車輛的「內循環」和「外循環」?
    汽車上的空調,根據廠家的設置,並不會完全進行內部循環,這也是出於對車內空氣品質方面的考慮,比如打開車內循環十分鐘後,就會打開約10%的外循環,以改善空氣品質,防止因車內乘客多,長時間開內循環,會因空氣品質不好而感到不適;所以即使是長時間開外循環,也不必擔心什麼,因為外循環會根據實際情況而自動開啟,只不過佔的比例很低,所以到底要開什麼外循環,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怎麼區別和正確使用呢?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怎麼區別和正確使用呢?「內循環」顧名思義,汽車空調出風口的風從車內吸入,經由空調冷卻或加熱後從出風口吹出,相當於車內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外循環改變了空調的吸氣方式,從原來從車裡吸空氣的方式變成從車外吸空氣進入車內,相當於在車內可以不斷換氣。
  • 漲姿勢,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正確用法!
    漲姿勢,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正確用法!·政務 原標題:《漲姿勢,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正確用法
  • 微淼商學院:讀懂「經濟內循環」,把握時代新機遇
    「內循環」這個詞最近很火,但真正讀懂這三個字的人卻很少。微淼商學院的一些學員認為內循環就是自主生產,自主營銷。但其實內循環並不簡單,它是一個足以影響中國經濟未來 30 年發展的新名詞。  內循環蘊含的投資理財邏輯,也和以往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