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100多次「地震」 最高震級8級 這個6層鋼結構房屋仍舊屹立不倒

2020-12-25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實習生 李茂佳

經歷了100多次大小「地震」、最高達到8級仍舊屹立不倒。近日,重慶大學振動臺實驗室順利完成了國內首個足尺寸實體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振動臺試驗,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據了解,本次試驗項目來源於周緒紅院士和石宇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封面記者在現場了解到,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採用了鋼管端柱-雙面蒙皮鋼板剪力牆和夾支單層薄鋼板剪力牆兩種抗側體系。

「本次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振動臺試驗具有結構體系新、模型尺寸大、結構高寬比大、加載工況烈度高達8度罕遇等一系列特點。」據周緒紅院士介紹,這次實驗為國內首次雙向地震動輸入的6層足尺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振動臺試驗,通過汶川Wolong波、El Centro波和人工模擬合成的地震波,對房屋進行了多達100多次各種大小「地震」試驗,這座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都經受住了考驗。

周緒紅院士表示,國家目前正在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用鋼量低、自重輕、裝配效率高、人工投入少,生產和施工過程均為幹作業,噪聲、粉塵和建築垃圾排放小,且房屋品質易保證,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裝配式綠色建築。

「在2006年,該種結構的房屋就已經開始進行實際應用了。」周緒紅院士表示,振動臺試驗結果表明,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多層房屋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推動多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體系在中國的發展與應用。接下來,科研人員將推動技術產業化,爭取率先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應用。

相關焦點

  • 600年200多次地震,故宮怎麼就是不倒?
    8級,兩邊的牆體轟然倒塌, 震級9.5級, 這是1960年智利大地震的震級, 這已經是人類經歷過最高的震級了。 當地震臺的震級顯示,達到10.1級! 壽康宮在地震臺上瘋狂起舞, 但就是死活不散架。
  • 8級地震的威力足以震倒房屋,那麼10級地震威力有多強呢?
    8級地震的威力足以震倒房屋,那麼10級地震威力有多強呢?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其實並不一直都是安全的,在地球上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比如颱風、龍捲風、地震、海嘯、沙塵暴等等,我們人類在面對這些自然災害時雖然有所預防,但是給我們帶來的損失還是十分慘重的,比如讓中國人民都銘記在心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地震等級達到了8.0級,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房屋倒塌、山地泥石流,這不禁讓我們在萬分悲痛之餘產生聯想,8級地震的破壞力都這麼大了
  • 地震中的震級和烈度是怎麼回事?
    烈度好象屋子裡受光亮的程度,對同一盞日光燈來說,距離日光燈的遠近不同的地方受光的照射的明暗不同,所以與震源距離不同的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樣。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它是根據地震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也越多。
  • 8級地震比6級地震強多少倍?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8級地震比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強多少倍?這個是能算出來的。地震震級是由地震釋放的能量決定的。震級相差1級,能量相差32倍。所以8級地震比6級地震強32乘以32=1024倍!8級地震是6級地震的1024倍!我第一次聽說的時候,著實吃了一驚,感覺震級只相差2級而已,怎麼釋放的能量竟然差1024倍?這種誤判,對於個人經驗來說,確實屬於一種自然的反應。因為我們平常接觸的秩序都是線性的,而不是這種指數式,換種說法就是10次方世界觀。
  • 地震來了怎麼辦?掌握這些求生小知識之外還可以解決根源問題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一提到地震,災難一旦發生,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間。地震來時如何躲避?如何自救?傳統結構的房屋難以抵擋地震的威力而其實在國外,那麼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也在尋找傳統房屋的替代者,新式的鋼結構房屋應運而生。
  • 日本歷史上震級最大的地震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致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此次地震為日本史上有地震儀器記錄以來發生的震級最高的地震。時至今日,經歷過此次地震的人們仍心有餘悸,甚至有很多人依然過著遙遙無期的避難生活。這次地震發生在日本的東北部,距離陸地不遠的太平洋之中。
  • 四川宜賓長寧6級地震嚴重嗎算大不 6級地震是什麼概念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17日22時55分、23時09分、23時21分、23時23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震級分別為6.0級、3.6級、2.9級、3.0級,震源深度分別為16千米、10千米、13千米、8千米。
  • 古巴7.7級地震有多強?7級地震和6級地震有何區別?區別太大了
    地震中倒塌的建築物強烈的地震會造成房屋倒塌,嚴重的人員傷亡,會給我們的家園帶來極大的破壞。那次的唐山大地震震級是7.8級。這次古巴地震震級比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小了0.1級。7.7級地震和7.8級地震只差0.1級,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地震時,為什麼古代四合院和日本房子更抗震?
    2019年6月18日,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現已導致13人死亡,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坍塌,崩裂,地面碎石滿地,有大量市民上街避難。我國是全球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有19個省份發生過7級以上的地震,而在地震災難中,房屋的損壞是最嚴重的。
  • 地震等級劃分,芮氏規模
    地震等級的劃分,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地震等級劃分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芮氏規模規模。地震級別是地震時,釋放能量多少的一種度量值。芮氏規模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數,選擇距離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規模每增一級,能量釋放約增加了32倍。芮氏規模釋放的能量按照幾何倍數增加,具體的能量釋放有一個明確的計算公式。這種複雜的計算公式對一般人來講並不實用,那麼我們用TNT 來比較形象的表述一下。
  • 如何測量地震的震級?方法有4種:近震、體波、面波和矩震級
    後來裡克特為了便於其他地震研究人員使用,就把它定義為地方性震級的量規函數,詳細規定了在不同震中距時的具體數值。從而使其他研究人員在遇到地震時,只需要測定這個地震的最大振動幅度再計算就可以有式(1)得到近震震級ML。 有時候這一測量地震震級的方法也被稱為芮氏規模。
  • 大地的狂怒--地震
    描述地震的插圖,發生於公元前4世紀,義大利在有準確記載的20世紀裡,平均每年發生18次7.0~7.9級的大地震,每年發生1次超過8.0級的特大地震。進入21世紀之後,大地震似乎更加頻繁了。1906年 美國舊金山地震 [M7.8]發生在20世紀初的兩次大地震,1906年的美國舊金山地震[震級M7.8]、1908年的義大利Messina地震[M7.1],被認為是現代建築結構抗震理論的起點。
  • 梅州今日凌晨發生地震,你的房子抗震性能如何?
    歷史上,距離本次地震4公裡處在1995年發生過4.2級地震,36公裡處在1508年發生過5.0級地震。 廣東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鄧志輝表示,此次地震震級較低,可能在震中區會產生比較明顯的震感,但對一般的建築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對基礎好的建築危害不大。
  • ...大阪地震,卻少有房屋倒塌!這「不幸中的萬幸」,離不開這些措施...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文/華義)日本大阪府18日發生6.1級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370多人受傷。雖然此次地震震級不算很大,但由于震源很淺,最高震度達到6弱。慶幸的是,此次地震沒有造成多少房屋倒塌,這不得不歸功於日本的建築抗震高標準。
  • 中國近百年來有四次7級以上地震導致經濟損失嚴重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從歷史中找出規律。縱觀中國百年來的地震歷史,達到7級以上的地震就會產生巨大的危害,主要體現在房屋倒塌、人員死亡、經濟損失嚴重等。那麼下面先回顧一下中國近百年以來所發生的7級以上的地震:
  • 為啥會地震,破壞力怎麼形成,住在高層還是底層生存機會更大?
    我們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自轉,而地球結構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地幔層、地核組成,由於地球自轉,這些不同結構就會有各自的運動,導致地球板塊發生移動和碰撞,有時板塊還會斷裂,地幔衝破地殼薄弱處發生火山爆發,這些地質事件導致的能量釋放就是地震。地震傳播方式和破壞力主要是三種波。地震導致人員傷亡最多的就是房屋倒塌和地裂山崩,這些都是地震能量釋放的結果。
  • 美國南加州發生6.4級地震,20年來最強震級,一城市宣布緊急狀態
    近20年來南加州發生的最強烈地震促使一個城市周四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從拉斯維加斯到奧蘭治縣均有震感。震級為6.4 級的地震集中在裡奇克萊斯特附近,這是位於莫哈韋沙漠以西的一個社區,位於洛杉磯以北約240公裡處。
  • 中國最高的木塔,和艾菲爾鐵塔齊名,被200多發炮彈擊中依然不倒
    釋迦塔始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距離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築,塔高67.31米,底層的直徑是30.27米,整座木塔共有5層,每層都呈現出八角形,看起來極為莊嚴典雅。
  • 四川發生7.8級大地震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感
    (民政部網站)    5月12日16時29分最新消息:據國家地震臺網重新核定,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的地震震級為7.8級。中國其他許多省份也有明顯震感。    中國地震局新聞發言人張宏衛說,此次地震強度大,波及面廣。
  • 災後房屋抗震調查:小學教學樓三層幾乎成一層半
    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8月6日,從空中俯瞰魯甸災區,能夠在震後保證不倒的房屋屈指可數。  指望不上政策,房子還是要蓋。2012年6月,大兒子拿著在外打工攢下的幾萬塊錢回鄉蓋房。  被老屋牆上那道裂縫折磨了十幾年的林國祥當起了新房總監工,材料要用最好的,要加鋼筋,水泥標號要用最高的,不怕蓋得慢,一定要蓋結實。  他保留著當年的帳本,僅鋼筋一項就花了1.6萬元,因為預算有限,房子只蓋了一層,不到一百平,建造時水泥用了足足2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