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實習生 李茂佳
經歷了100多次大小「地震」、最高達到8級仍舊屹立不倒。近日,重慶大學振動臺實驗室順利完成了國內首個足尺寸實體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振動臺試驗,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據了解,本次試驗項目來源於周緒紅院士和石宇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封面記者在現場了解到,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採用了鋼管端柱-雙面蒙皮鋼板剪力牆和夾支單層薄鋼板剪力牆兩種抗側體系。
「本次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振動臺試驗具有結構體系新、模型尺寸大、結構高寬比大、加載工況烈度高達8度罕遇等一系列特點。」據周緒紅院士介紹,這次實驗為國內首次雙向地震動輸入的6層足尺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振動臺試驗,通過汶川Wolong波、El Centro波和人工模擬合成的地震波,對房屋進行了多達100多次各種大小「地震」試驗,這座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都經受住了考驗。
周緒紅院士表示,國家目前正在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用鋼量低、自重輕、裝配效率高、人工投入少,生產和施工過程均為幹作業,噪聲、粉塵和建築垃圾排放小,且房屋品質易保證,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裝配式綠色建築。
「在2006年,該種結構的房屋就已經開始進行實際應用了。」周緒紅院士表示,振動臺試驗結果表明,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多層房屋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推動多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體系在中國的發展與應用。接下來,科研人員將推動技術產業化,爭取率先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