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0月31日訊(記者 吳雨航 實習記者 李喆)10月30日,以「破界,共贏」為主題,英孚教育在北京發布第八版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按照地域、行業、人群職位級別及職能進行評分。中國多個行業從業者的英語熟練度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與中國對外開放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
此次報告覆蓋88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共有逾130萬人參與測試。世界範圍內,歐洲英語熟練度繼續保持領先優勢,瑞典時隔兩年之後重回榜首,以70.72分排名第一位,荷蘭、新加坡分別以70.31及68.63分列第二、三位。去年英語熟練度達到七年來最高值後,中國今年的整體英語熟練度得分略有下降,為51.94,在低熟練度徘徊範圍,列居第47位。下月即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上海在英語熟練度指標排名中再次摘得中國地區第一名,並首次達到高熟練度水平。
自1978年來,中國發展取得卓越成就,GDP從不足0.3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超過82萬億元人民幣,同時,中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伴隨著開放的步伐,英語這一世界語言在中國眾多行業被廣泛掌握和熟練使用,而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也顯示,英語能力與眾多經濟發展關鍵指標呈現強關聯。
中國公共行業表現突出
中國,作為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的持續參與者,今年得分為51.94,居第47位,而去年中國在以上數據上的表現為52.45,排名第36位。儘管總體表現稍有下降,但在細分行業中,包括公共行業、健康及醫療行業、採礦能源行業及汽車行業等領域中,其從業者的英語熟練度均高於世界水平,這與近些年來中國眾多行業昂揚發展趨勢一致。
以健康及醫療行業為例,全球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醫療質量和可及性排名從1990年的全球第11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同時,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從1978年的17萬個增至2017年的98.7萬個,並產生了一批達到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的優勢醫療技術。
對於中國公共行業的表現,英孚教育全球教學研究事務執行副總裁梅熙博士表示,除了投資 、旅遊帶動中國城市公共行業國際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國際重大賽事和國際會議也發揮了積極地推動作用,城市公共行業人員在承辦和籌備這些活動中鍛鍊並提高了整體的英語熟練度水平。
多元協作提升國際競爭力,英語學習搭建溝通橋梁
2018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發現,英語熟練度指標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物流績效指標、經商便利度指數、人均收入及當地勞務輸出,均具有強相關性。
新加坡的英語熟練度指標今年再上一層樓,首次躍升全球前三名。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及其合作夥伴發布的《2018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中也提到,在培養、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競爭力,新加坡在全球118個國家中排名第二,也是亞太地區表現最好的國家,這離不開其教育體系中對英語教育的重視。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曾撰書《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並在公開演講中提到:雙語政策是新加坡成功故事的基石。
在改革開放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要更大化的參與國際化的競爭與合作,不止需要優化技術,還要有國際化的人才與團隊,因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協作可以使得認知多元化,最終實現創新。哈佛商學院的Tsedal Neeley教授稱,要想解決文化差異,需要不斷地融合和碰撞,所有跨國企業中有將近60%已經在用英語運營,沒有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將會感到難以追上先行者的腳步。
新徵程亟需國際合作,英孚專業品質助力「中國創造」
中國抓住品質、創新等關鍵詞,技術創新和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並出現大批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絕對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在進軍全球中高端產業鏈的進程中,中國企業正在進行著自身角色的轉變:從業務遍及全球的中國企業,真正變身為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跨國企業,帶領國際化團隊破界、共贏。知名中國企業領軍人物不斷在國際場合開口秀英語,已顯示了中國企業正在做出的努力。
「高管帶頭說英語無疑是很有力的示範,為所有職位級別的員工提升英語熟練度可以幫助公司培養出更為國際化的團隊,並促進企業範圍內信息共享速度的提升。英孚一直致力於通過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推進其員工英語水平與業務能力提升。」 英孚企業解決方案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Jesper Knutell表示。
提升企業內部英語熟練度的辦法還包括將英語作為企業官方語言、為員工提供英語培訓課程、為員工進行測試及改善其語言能力缺陷,以及組建擁有來自各國成員的國際化的團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