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英孚教育在北京發布2018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EF EPI)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按照地域、行業、人群職位級別及職能進行評分。報告指出,中國多個行業從業者的英語熟練度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這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
上海的英語水平繼續領跑
△英孚教育全球教學研究事務執行副總裁梅熙博士
中國,作為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的持續參與者,2018年得分為51.94、居第47位,2017年的表現為52.45、排第36位。英孚教育全球教學研究事務執行副總裁梅熙博士對此解釋,排名降了11,這並非倒退。是因為2018年更多國家及地區參與,自身英語水平又高於中國。關鍵看得分,中國2018年僅比2017年少了0.51分。
「極高水平」、「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極低水平」五個等級方面,上海的英語水平是「高水平」、連續第五年領跑中國,重慶和另外21個省份是「低水平」,還有7個「極低水平」。
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是全球性的非英語母語國家及地區成人英語水平排名。針對不同區域及國家的英語熟練度水平,對其語言政策及實踐進行深度分析。2018年報告覆蓋88個非英語國家及地區,共有130多萬人參與測試。
具體到中國,每個省份參與測試的至少400人。參與者是18-20歲以上的職場人士或學生。
中國公共行業表現突出
中國的英語水平儘管在2018年總體表現稍有下降,但在細分行業中,包括公共行業、健康及醫療行業、採礦能源行業及汽車行業這些領域中,其從業者的英語熟練度均高於世界水平,這與近些年來中國眾多行業昂揚發展趨勢一致。
以健康及醫療行業為例,全球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醫療質量和可及性排名從1990年的全球第11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同時,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從1978年的17萬個增至2017年的98.7萬個,並產生了一批達到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的優勢醫療技術。
對於中國公共行業的表現,英孚教育全球教學研究事務執行副總裁梅熙博士表示,除了投資、旅遊帶動中國城市公共行業國際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國際重大賽事和國際會議也發揮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城市公共行業人員在承辦和籌備這些活動中鍛鍊並提高了整體的英語熟練度水平。
把英語作為溝通工具
△英孚教育中國區企業事務部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企業事務官柳盡染女士
新高考改革從2014年浙江、上海開始試點,目前又有多個省份推出。語文、數學、外語保持統一高考,各150分。其他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成績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並且在有的省份,外語還可考兩次,考生選得分最高的一次。
就新高考改革中外語的作用被強化,英孚教育中國區企業事務部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企業事務官柳盡染表示:「最近把外語(英語)作為必考的科目,我覺得這個其實就是說明英語作為一個溝通工具,是把它作為一個像語文、數學這樣的一個全人教育的一部分,而不單純是學科。這是中學生應該掌握的比較普通的溝通工具,這是對其重要性的認可。」
但是,英孚教育在整個教學裡面,它整個的教學方法強調應用或實踐。你只要把語言的基礎做好,把它作為溝通工具來學習,你英語水平自然會提高。如果你單純的為考試而學習,最後不見得能夠把英語作為一個好的溝通工具。
「你有時候開玩笑說能背2000個單詞,但是你可能兩句話都說不好;如果你只會200個單詞,並能充分的運用好,你可能表達的更順暢。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家長對英孚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後,到我們這裡來學習的並不是為了高考而學的,而是為了提高整個英語的溝通水平,我們也希望能夠看到這種學習的精神和趨勢。」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