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最前沿,黃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與毒共舞」

2020-12-18 環京津網

通訊員 鄧卓遠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麻醉科從默默無聞的手術幕後英雄推到了抗疫前臺,承擔著急、難、險、重的救治任務。

疫情發生以來,黃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全體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勇擔使命,除了完成普通病人急診、擇期手術麻醉外,還冒著感染的危險為多例疑似、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實施了氣管插管術。

對於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安全規範實施麻醉,保護醫護人員,考驗是的麻醉醫師的水平和膽識。手術室是交叉感染高風險區域,很多新冠肺炎救治醫院將氣管插管小組稱為「敢死隊」,麻醉醫生在病人口鼻附近進行近距離操作時,呼吸道會噴射出大量的病毒氣溶膠,其風險程度可想而知。

如何在非常時期做到萬無一失?麻醉科主任孫建斌專門剪輯推送視頻、幻燈片以及國內知名醫院急診手術實施麻醉防控流程,供大家參考,讓麻醉科手術室醫護人員及時明確了職業操作規範和防護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得以順利完成疫情期間的氣管插管操作。

2月26日,黃州區人民醫院從外院轉入一名急性腎功衰合併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緊急透析。目前患者肌酐迅速增高,生命受到威脅,已經沒有時間等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給透析患者做緊急透析中心靜脈置管風險較高,醫院一直由麻醉科協助透析室進行此項操作,由於需要在患者頭前近距離操作,加之患者呼吸急促,在操作中發生感染的風險極大。麻醉科主任孫建斌立刻召集醫生王禮偉、護士梅曉芬組成三人操作團隊,制定穿刺操作預案,按照三級防護標準,在超聲引導下,順利將血液透析用中心靜脈導管置入患者右頸內靜脈,穿刺用時5分鐘,患者得以順利接受透析治療,病情迅速得到緩解。

3月5日深夜,一名右側丘腦出血破入腦室合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轉到黃州區人民醫院,需要馬上進行雙側腦室鑽孔引流術。麻醉科主任孫建斌和手術室護士長畢水紅深夜分別從發熱收治點和隔離病區迅速趕到醫院,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鄧光銳親自坐鎮指揮,組織腦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醫院感染科進行多學科會診,對手術過程中的醫療風險及醫護感染風險進行了討論和評估。

手術過程中,孫建斌主任主動承擔了風險最高的氣管插管操作,在多部門的密切協作下,手術進展順利,等到手術完成時,天已經亮了。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麻醉科醫護人員不懼風險,勇挑重擔,甘於奉獻,在疫情最危險的地方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保駕護航。孫建斌主任說:「麻醉科是個特殊的團隊,疫情面前,我們沒有退路,只有使命和擔當。」

相關焦點

  • 寧津縣人民醫院麻醉科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12月18日,山東省衛健委下發《關於確定2020年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通知》,在80個獲評縣域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中,麻醉科僅兩家,其中寧津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作為德州市唯一麻醉專科入選,同時也實現了醫院省級重點專科「零」的突破。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24小時進駐產房開展無痛分娩
    1月10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發布,該院麻醉科已全面開展麻醉醫生24小時進駐產科產房,僅去年完成無痛分娩近600例。目前,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分娩的孕媽媽們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無痛分娩」服務,不再為生孩子疼得死去活來。 1月9日凌晨,產婦李某住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宮縮反應十分厲害。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疼痛科、護理學接受成都市重點學科...
    人民網成都11月12日電 11月10日下午,由成都醫學會副所長鄧敏帶隊,成都醫學會主任葉敏、四川省醫學指導中心主任方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斌教授、四川省人民醫院李祥奎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蔣運蘭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龔姝教授組成的評審專家組,對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疼痛科
  • 「白衣執甲,最美逆行」省人民醫院南海醫院援鄂醫護人員分享戰疫力量
    2020年4月10日下午,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海醫院舉行了「白衣執甲,最美逆行」援湖北醫療隊戰疫分享會,本次活動由桂城街道辦事處、桂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海醫院主辦。
  • 黃州區:人民監督員跟蹤回訪附條件不起訴案件
    10月13日,黃岡市黃州區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對一起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案件進行跟蹤回訪,並對司法活動進行監督。2019年12月,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小明受吸毒人員範某指使,將4片甲基苯丙胺片劑和1小袋甲基苯丙胺冰毒轉交給買方徐某,在交易過程中,小明、徐某被公安民警當場抓獲,隨後小明帶領公安民警將範某抓獲。
  • 彰武縣人民醫院的兩位麻醉科醫生 路遇猝死張大姐搶救成功
    這是2020年11月16日發生在手術室麻醉科一幕。(張久琴夫妻倆送上錦旗並與兩位恩人——邱永模、陳德勇合影)原來,張久琴大姐今日特意將寫有「機智救人勇於擔當」的錦旗送到兩位醫生手中。診室令人感動,起死回生的實踐,以往在電視、報紙上會看到醫生在街面、飛機或者火車站救人,起死回生的報導。
  • 戰非典、抗新冠,從美女學霸到「人民英雄」,看陳薇與毒共舞29年
    文/魚小跳從美女學霸成長為抗疫戰士,一心撲在工作上,成果無數,陳薇「與毒共舞」29年,終獲「人民英雄」榮譽稱號。2.與毒共舞29 年參了軍的陳薇,生活規律了,可也失去了色彩,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待在實驗室,做各種病毒實驗研究數據,這一待就是29年。
  •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勠力戰疫 書寫精彩答卷
    1月26日,醫院再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各科室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協調能力、應急能力、持久能力,把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全面落實到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做好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醫院還建立了防控與救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 「挽救生命我們義不容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戰疫掃描
    【決戰最前沿】光明日報記者 夏 靜 張 銳 通訊員 杜巍巍「切,保存生的希望;不切,很可能意味著生命終結。我們別無選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耳鼻喉科主任朱霆說,氣管切開手術,原本是耳鼻喉科一個常規手術。
  • 雲縣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給患者的肺洗澡!
    本公眾號為雲縣人民醫院訂閱號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上醫尚言」進行關注。關注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會有更多精彩。
  • 蘭大二院麻醉醫學中心邀請美國弗羅裡達大學Shands醫院麻醉科...
    原標題:蘭大二院麻醉醫學中心邀請美國弗羅裡達大學Shands醫院麻醉科彭勇剛教授來院交流 近日,麻醉醫學中心邀請來自美國弗羅裡達大學Shands醫院麻醉科心臟麻醉專科博士後培訓中心主任彭勇剛教授與麻醉醫學中心、ICU及其他相關科室同仁進行了經食道超聲(TEE)和圍術期監測的專題報告與交流。
  • ...醫院麻醉科、疼痛科、護理學接受成都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驗收評審
    人民網成都11月12日電 11月10日下午,由成都醫學會副所長鄧敏帶隊,成都醫學會主任葉敏、四川省醫學指導中心主任方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斌教授、四川省人民醫院李祥奎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蔣運蘭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龔姝教授組成的評審專家組,對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疼痛科
  • 肥城市人民醫院舉辦紀念國際護士節暨戰疫事跡報告會
    近日,肥城市人民醫院舉辦紀念5.12 國際護士節暨戰疫事跡報告會。肥城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劉光西,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辛培乾及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參加報告會。會上,肥城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辛培乾講話,他指出,多年來,醫院護理工作者沿著南丁格爾的足跡,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敬業奉獻,積極轉變護理理念,創新護理服務模式,增強質量管理意識,提升護理管理水平,護理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各項護理措施落實有力,護患關係持續改善,病人滿意度持續提升,在患者心中牢固樹立了白衣天使的良好社會形象
  • 黃州區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參加不起訴公開宣告送達活動
    9月4日,黃州區人民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參加對謝某等2人危險駕駛案不起訴公開宣告送達活動,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幹警、司法警察參加。人民監督員人民監督員表示,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感受到了檢察院辦案過程中的審慎態度和司法擔當。不僅對教育公民遵紀守法起到宣傳作用,而且也增強了普通群眾對檢察機關工作的了解。
  • 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正式掛牌西藏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為紮實推進醫教協同發展、提高西藏大學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水平、開啟院校工作合作新模式,日前,西藏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掛牌儀式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舉行。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始建於1963年5月,是一家集醫、教、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乙等綜合性公立醫院。醫院設有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兒科、婦產科、麻醉科、皮膚科、口腔科、耳鼻喉、精神衛生中心等21個臨床醫技科室。此次掛牌成立西藏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深化落實醫教協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全區醫療人才培養過程中探索出的一條新路子,有利於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 宜章縣人民醫院:衝在戰「疫」前沿的「鎧甲勇士」
    紅網時刻3月1日訊(通訊員 梁師孔 黃桂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襲來,宜章縣人民醫院內兒科副主任醫師、醫務科副主任鄺源旋即披上戰士「鎧甲」逆行,勇敢衝上抗疫戰場前沿,戰鬥在距離病毒最近的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病區。
  • 春風化雨潤心田——黃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紀實
    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祁志龍介紹,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黃州區緊緊圍繞文化惠民、樂民、育民、富民目標,將示範創建作為一項社會工程、民心工程和幸福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發展機制。今天的黃州,文化工作短板不斷補齊,公共文化觸手可及,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手術麻醉科護士張雪婷:小姑娘三次踏...
    8月1日,在北京三個抗疫陣地奮戰半年的雪婷回到了麻醉科。回想起這半年的抗疫經歷,她說,青春無悔。今年春節前,雪婷分別與4名小姐妹換了值班時間,專程在臘月廿九趕回山西老家,要陪陪剛剛確診了前列腺癌的父親。大年初一,佑安醫院的工作群裡「吹響」了衝鋒號:準備前往新冠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可以報名了!雪婷沒有一絲猶豫就報了名:「我沒成家,沒有負擔!我是黨員,讓我先來!」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恩施醫院正式揭牌成立
    本網訊(通訊員 舒翼)12月2日,在恩施市中心醫院本部院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恩施醫院正式揭牌。背靠省級優質醫療資源,恩施市中心醫院正式被冠名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恩施醫院",預示著該市醫療衛生事業迎來了更大的機遇和發展。
  • 戰疫中的麻醉醫生:在終極戰場直面死亡的人
    他們這群人,在戰疫中被稱為「插管小分隊」!這是因為,為需要急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緊急氣管插管,感染風險極高,也許醫生打開患者口腔插管的一刻,就會有氣溶膠、汙染小顆粒分子濺到身上,所以他們離新冠病毒的距離最近。但他們說,這些活始終要有人去做,如果有需要,就讓我去做這個「生死守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