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鄧卓遠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麻醉科從默默無聞的手術幕後英雄推到了抗疫前臺,承擔著急、難、險、重的救治任務。
疫情發生以來,黃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全體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勇擔使命,除了完成普通病人急診、擇期手術麻醉外,還冒著感染的危險為多例疑似、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實施了氣管插管術。
對於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安全規範實施麻醉,保護醫護人員,考驗是的麻醉醫師的水平和膽識。手術室是交叉感染高風險區域,很多新冠肺炎救治醫院將氣管插管小組稱為「敢死隊」,麻醉醫生在病人口鼻附近進行近距離操作時,呼吸道會噴射出大量的病毒氣溶膠,其風險程度可想而知。
如何在非常時期做到萬無一失?麻醉科主任孫建斌專門剪輯推送視頻、幻燈片以及國內知名醫院急診手術實施麻醉防控流程,供大家參考,讓麻醉科手術室醫護人員及時明確了職業操作規範和防護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得以順利完成疫情期間的氣管插管操作。
2月26日,黃州區人民醫院從外院轉入一名急性腎功衰合併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緊急透析。目前患者肌酐迅速增高,生命受到威脅,已經沒有時間等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給透析患者做緊急透析中心靜脈置管風險較高,醫院一直由麻醉科協助透析室進行此項操作,由於需要在患者頭前近距離操作,加之患者呼吸急促,在操作中發生感染的風險極大。麻醉科主任孫建斌立刻召集醫生王禮偉、護士梅曉芬組成三人操作團隊,制定穿刺操作預案,按照三級防護標準,在超聲引導下,順利將血液透析用中心靜脈導管置入患者右頸內靜脈,穿刺用時5分鐘,患者得以順利接受透析治療,病情迅速得到緩解。
3月5日深夜,一名右側丘腦出血破入腦室合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轉到黃州區人民醫院,需要馬上進行雙側腦室鑽孔引流術。麻醉科主任孫建斌和手術室護士長畢水紅深夜分別從發熱收治點和隔離病區迅速趕到醫院,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鄧光銳親自坐鎮指揮,組織腦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醫院感染科進行多學科會診,對手術過程中的醫療風險及醫護感染風險進行了討論和評估。
手術過程中,孫建斌主任主動承擔了風險最高的氣管插管操作,在多部門的密切協作下,手術進展順利,等到手術完成時,天已經亮了。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麻醉科醫護人員不懼風險,勇挑重擔,甘於奉獻,在疫情最危險的地方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保駕護航。孫建斌主任說:「麻醉科是個特殊的團隊,疫情面前,我們沒有退路,只有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