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24小時進駐產房開展無痛分娩

2021-01-10 湖南在線


如何讓孕媽媽們享受溫馨、自由、舒適的分娩體驗?1月10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發布,該院麻醉科已全面開展麻醉醫生24小時進駐產科產房,僅去年完成無痛分娩近600例。目前,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分娩的孕媽媽們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無痛分娩」服務,不再為生孩子疼得死去活來。

1月9日凌晨,產婦李某住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宮縮反應十分厲害。10日9時許,經過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的共同評估籤字後,麻醉醫生在其腰脊間隙穿刺注入少量麻藥,並通過連接自控輸注泵自動持續給藥鎮痛。很短的時間內她的宮口就由3公分開到了8公分,即將進入產房。不同於剛入病房的孕婦疼得面目扭曲,她表示現在躺著感覺好舒服,「折騰了一晚上終於可以睡覺吃東西了,宮縮的痛感也沒那麼明顯。」李某愉悅地說。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張治明博士介紹,該院已配備麻醉醫生24小時進駐產房,與產科醫師、助產士共同協助產婦完成自然分娩的全過程。一旦陰道試產過程中因母親或胎兒因素需中轉剖宮產,麻醉醫生可即刻加大麻醉藥量,孕婦只需轉運至手術間,縮短了等待手術的時間。同時,在產婦分娩時候出現緊急狀況,麻醉醫生也可迅速給予搶救復甦,大大提高了產房的安全。

「只要產婦有需要,沒有禁忌症,我們都可以做。無痛分娩打麻藥的方法和剖宮產基本一樣,都是腰椎穿刺,但藥濃度低了很多,只有剖宮產的1/10-1/5。無痛分娩能使媽媽不痛,同時保持肌力,可以在家人陪伴下走動,分娩時也可以用力推出孩子,分娩後停藥1小時就能完全恢復正常功能。」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分娩鎮痛負責人主任醫生譚伶俐說。

「分娩安全又不痛,是許多孕媽媽夢寐以求的事情,怕痛始終是孕婦不敢順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張治明博士表示,「在美國85%的產婦選擇無痛分娩,英國高達90%,而中國實行無痛分娩的不到1%,郴州市開展此技術的醫院更是寥寥無幾。麻醉科醫生缺乏,無法保證24小時進駐產房是無痛分娩普遍開展的原因之一。因此,為了讓待產孕婦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無痛分娩」服務,愉悅渡過分娩期,醫院產科與麻醉科聯合開展麻醉醫生24小時進駐產房、全程監控無痛分娩實施過程,關注產婦在分娩中的感受,消除產婦的緊張情緒;觀察產婦的生理和心理在圍產期的整個變化過程,及時對產婦做出有效的指導,增加產婦順產的信心,讓孕育真正變作一段擺脫疼痛、享受幸福的旅程。」

百姓的需求影響著醫院的發展方向,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推行無痛分娩取得顯著成績,吸引周邊不少醫療單位組團來郴州「取經」。張治明博士表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無痛分娩團隊日趨成熟,今年醫院將進一步提升分娩鎮痛率,造福廣大孕產婦。據悉,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聯合產科正在申報 「湖南省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單位」。(劉振)

名詞解釋

無痛分娩

醫學上稱分娩鎮痛,主要指椎管內分娩鎮痛。椎管內分娩鎮痛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經多年臨床驗證效果最為確切的分娩鎮痛方式,主要包括硬膜外鎮痛和腰-硬聯合鎮痛,國內開展的無痛分娩多數是硬膜外鎮痛。

劇烈產痛會使產婦體內激素水平上升,出現基礎代謝率增加、氧耗增加、過度通氣、低氧血症、酸中毒、噁心嘔吐、焦慮恐懼;對胎兒而言,會增加缺氧、酸中毒等風險。這些不良因素也是導致產程延長、滯產和無醫學指徵剖宮產的根源。無痛分娩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胎兒的血供和氧供,有利於自然分娩,從而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程度;通過胎盤的藥物劑量可忽略不計,對胎兒無不良影響。

相關焦點

  • 無痛分娩全國推廣 一次無痛分娩需要2000元左右
    &nbsp&nbsp&nbsp&nbsp湖南湘雅醫院麻醉科醫生劉暢介紹,分娩鎮痛中,醫生會使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產婦不用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時,產婦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量完成分娩。
  • 無痛分娩為何難產 中國普及率僅10%
    他是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原麻醉學副教授,在2006年發起了「無痛分娩中國行」(以下簡稱「中國行」)的公益項目,在中國推廣無痛分娩。他聽說有的醫院裡「麻醉科醫生跟婆婆講了快一個小時,她還是猶豫不決,另一邊產婦痛得要死要活的。」也遇到有人質疑他,「你麻醉科醫生怎麼知道產房裡的事情?」
  • 合肥市級公立醫院無痛分娩服務基本全覆蓋
    近日,安徽省中醫院「官宣」稱該醫院已開展無痛分娩服務。記者調查發現,合肥已有十餘家公立醫院常態化開展了這項服務,普及率大大提升。尤其是合肥市級公立醫院基本全覆蓋,大大減輕了產婦的分娩之痛。又一省級醫院「官宣」開展無痛分娩提到無痛分娩,不少產婦會想到安徽省率先推出它的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該院平均每年分娩三萬餘例,在順產的產婦中,無痛分娩是絕大多數的首選。
  • 無痛分娩難推廣 麻醉師不足、費用偏高等都是問題
    可減少疼痛、降低剖宮產率,但全國推廣不到一成記者從多地醫院了解到,分娩鎮痛顯著減輕了產婦的分娩疼痛。湖南湘雅醫院麻醉科醫生劉暢介紹,分娩鎮痛中,醫生會使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產婦不用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
  • 順產也可以不那麼痛 明年廈門將擴大全程無痛分娩覆蓋範圍
    市婦幼保健院率先在廈門公立醫院中實現全天24小時無痛分娩,麻醉師24小時進駐產房。近日,國家衛健委下發《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年—2020年,在全國具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
  • 湖北建成「麻醉式」無痛產房 可5分鐘緊急轉剖宮產
    如果進入產程後實施下半身麻醉,在不影響運動功能的前提下實施無痛分娩則可大大減輕產婦痛苦,提高順產率。昨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宣布,該院試運行近半年的「麻醉式」無痛分娩效果良好,實現麻醉醫生24小時進駐產房,真正建成了現代產房,剖宮產率下降至少3%。  最大程度減輕痛苦  前晚10點,28歲的李女士因產前陣痛入院。
  • 合肥有三家公立醫院已開展無痛分娩 專家呼籲明確收費標準並納入醫保
    原來是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國範圍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並於明年1月公布試點醫院名單。根據通知,國家衛健委將於2018年至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試點醫院要求具備產科、麻醉科診療科目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或婦產醫院,具備開展分娩鎮痛的專業技術人員。
  • 寶安婦保院「無痛分娩」經驗受國內外關注
    7月2日-4日,全國首屆「無痛分娩中國行」合作醫院院長論壇在寶安婦幼保健院舉行。論壇由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胡靈群副教授和暨南大學附屬深圳市寶安婦幼保健院陳旭院長共同擔任執行主席。來自美國的專家和國內50多家醫院的院長以及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主任和產房助產長一起,就無痛分娩及醫院建設和管理開展交流。
  •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主辦2017年「無痛分娩中國行」天津站活動
    美國專家參觀中心婦產科醫院 由市中心婦產科醫院主辦的2017年「無痛分娩中國行」天津站活動上周正式啟動。來自全美著名院校附屬醫院的專家團隊與該院醫護人員進行了為期3天的學術交流。「無痛分娩中國行」是由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於2006年開始策劃並於2008年首次登陸中國的一項大規模醫學教育活動,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內分娩鎮痛,改變中國高剖宮產率的現狀,推進產科麻醉的發展,普及當今世界以團隊醫療為特徵的現代產房,提高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安全性。
  • 無痛分娩,我們都準備好了嗎?麻醉科醫生這麼說
    在我國,分娩鎮痛長期得不到有效開展,一個原因是需要緊密配合的產科和麻醉科團隊往往貌合神離,很多醫療機構在進行產前教育時並沒有任何關於分娩鎮痛的內容,甚至許多產科醫師和助產士也沒能深刻認識分娩鎮痛並心存疑慮;另一方面,麻醉醫師供不應求,很多醫院,即便患者有訴求,也可能無法滿足。實施分娩鎮痛,要以母嬰安全為最高原則。
  • 推廣無痛分娩 更有益母嬰健康
    「搭乘常春藤聯盟的快車,短短一年我院的分娩鎮痛率由2017年的不到0.4%提高到2019年的57%,今年達到了70%以上。」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副院長高振利說。同時,在「項目」專家組的指導下,還陸續誕生了陝西省延安市人民醫院「聖地籃」、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草原情」、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海浪花」等多個分娩鎮痛團隊,讓分娩鎮痛技術造福了更多基層孕產婦。
  • 推廣無痛分娩,更有益母嬰健康
    「搭乘常春藤聯盟的快車,短短一年我院的分娩鎮痛率由2017年的不到0.4%提高到2019年的57%,今年達到了70%以上。」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副院長高振利說。同時,在「項目」專家組的指導下,還陸續誕生了陝西省延安市人民醫院「聖地籃」、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草原情」、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海浪花」等多個分娩鎮痛團隊,讓分娩鎮痛技術造福了更多基層孕產婦。
  • 為什麼無痛分娩率這麼低? | 南方周末
    多點執業的尹玉竹坦言,兩家醫院的環境、服務、收費、患者需求都不同,但共同的「毛病」是,無痛分娩普及率太低。無痛分娩歷史悠久,世界上第一例分娩鎮痛至今已有170多年,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皇在1853年無痛順利地誕下小皇子。直到30多年前,無痛分娩成為一項成熟的醫療技術在歐美國家盛行。但在中國,由於麻醉醫生匱乏,產房缺乏麻醉師24小時進駐,導致公立醫院無痛分娩實施困難。
  • 關注 |「無痛分娩」真能無痛嗎?怎樣預約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可以使準媽媽們在麻醉科醫生,產科醫生,助產士和家人的幫助下安全、舒適的分娩。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從2007年開展椎管內分娩鎮痛技術,已經成功為近萬例產婦減輕痛苦,增強了產婦就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北京和睦家醫院舉辦公益講座詳解無痛分娩技術
    如何幫助產婦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分娩,持續引發了社會與民眾的高度關注。  3月10日,北京和睦家醫院舉辦主題為「快樂產房 舒適分娩」大型公益講座,特邀麻醉科醫生、產科醫生及助產士,為孕產及備孕家庭詳解無痛分娩技術。
  • 上海首批28家醫院試點「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時代真的來了。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913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其中,上海有28家醫院入圍。記者採訪獲悉,此前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滬上多家醫院已開展鎮痛分娩,今年4月起,這些首批入圍試點醫院將廣泛開展鎮痛分娩,並在麻醉人員配備、績效考核上等予以傾斜,以鼓勵這項服務真正落地。這也被視作「產房文明」的體現。
  • 無痛分娩與國際接軌 西安市第四醫院鎮痛分娩率達80.26%
    在西安市第四醫院,2019年已是鎮痛分娩工作在醫院開展的第15個年頭。回想起2004年第一例鎮痛分娩體驗者當時的分娩過程時,產房中心的資深助產士呂海榮的臉上就蕩起了驕傲與自豪的笑靨,這是她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沒有痛苦,沒有叫喊,只有從容與享受的分娩時光。那一刻得影像留在了每一位四院產科工作者的心裡——分娩原來也可以沒有痛苦。
  • 告別痛不欲「生」:中國無痛分娩進程錄|封面人物
    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2019年3月,913家醫院成為首批分娩鎮痛試點。在試點運行一年多後的2020年年終,這些醫院正面臨著第一波的考核「驗收」。 接受本刊採訪的多位麻醉學專家相信,中國產婦的「無痛分娩時代」正在到來,並對前景審慎樂觀。
  • 德州市立醫院產科積極與國際接軌,打造現代安全產房實現全程無痛分娩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楊梅攝影報導)自6月17日「無痛分娩中國行」美國專家組進駐德州市立醫院臨床一線指導工作以來,德州市立醫院產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產婦安全、小兒安全到全天無痛、患者滿意度及產後併發症的診治等多方面進行系統
  • 無痛分娩將開展試點 人才缺口和收費是「硬骨頭」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下發《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至2020年,將在全國具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增強醫療服務舒適化程度,提高孕產婦就醫滿意度。作為社會發展進程的標誌之一,分娩鎮痛的開展,將使生育文明更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