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三家公立醫院已開展無痛分娩 專家呼籲明確收費標準並納入醫保

2020-12-20 安徽門戶網站

生孩子有多疼?「斷了12根肋骨的疼痛」「小腹曲線型爆炸疼」「被人用大錘掄小腹,掄了8小時」……網上有很多產婦如此形容。好消息是,孕媽們的分娩痛感將極大減緩。日前,國家衛健委發文提出,2018年至2020年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並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

記者了解到,合肥目前有三家公立醫院已開展無痛分娩。面對推廣難點,專家表示,明年將在縣級醫院開展無痛分娩培訓和指導,並且呼籲明確無痛分娩收費標準並納入醫保。

目標2020年底試點醫院椎管內分娩鎮痛率≥40%

「還沒生娃的恭喜了,這種分娩方式將全國推廣……」近日,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這樣一條消息刷屏。原來是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國範圍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並於明年1月公布試點醫院名單。

根據通知,國家衛健委將於2018年至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試點醫院要求具備產科、麻醉科診療科目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或婦產醫院,具備開展分娩鎮痛的專業技術人員。

按照通知要求,分娩鎮痛試點醫院需建立分娩鎮痛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開展醫護人員定期培訓,以提高分娩鎮痛醫療質量和安全。在2020年底前,試點醫院要達到分娩鎮痛技術操作和管理符合規範要求,同時椎管內分娩鎮痛率≥40%。

安徽省醫學會麻醉分會產科學組組長、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業務院長方向東表示,此次全國推廣無痛分娩將大大改善市民的就醫感受,提高產婦的滿意度,同時還降低了剖宮產率。此外還有利於加強產房安全,推進麻醉師進產房,實現多學科合作,提高危重孕產婦的急救水平。

現狀合肥推廣無痛分娩12年目前僅有三家公立醫院開展

今年26歲的淮南人邵麗霞(化名),11月26日凌晨入住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待產。她的宮口開得慢,二十幾個小時裡,宮縮越來越強、持續時間延長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她疼痛難忍,吃不下任何食物,也無法休息。

當她和媽媽提出無痛分娩時,卻遭到了長輩們的一致反對,長輩們擔心麻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能自己生就生,疼得沒力氣了才最後考慮它。」伴隨著越來越劇烈的疼痛感,她和丈夫一直堅持,最終籤字同意,使用分娩鎮痛。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作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產科科學組委員,方向東一直致力於無痛分娩的推廣。他告訴記者,2006年,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在全省率先開展無痛分娩技術,至今已經開展了10萬例無痛分娩。「無痛分娩能夠減輕分娩疼痛,一定程度上使盆底肌肉鬆弛,有助於胎兒的娩出。但12年前,它並不太被人接受。當時全國分娩鎮痛率只有1%。」

方向東介紹,經過12年的推廣,目前在合肥僅有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合肥市濱湖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家公立醫院規模化地開展無痛分娩技術。如今省婦幼的分娩鎮痛率已經超過70%,而全國的分娩鎮痛率大概在10%。

在方向東看來,推廣無痛分娩最大的阻礙是人的觀念,孕產婦、家屬對分娩鎮痛的認知程度較低,不了解有什麼技術能幫助緩解產痛。同時,孕婦、家屬對用麻醉藥進行鎮痛也有顧慮。很多人對分娩鎮痛持懷疑態度,認為產婦硬膜外穿刺後,背部、腰部會落下病根。

「尤其是上一輩,一聽說要打麻藥,就擔心會對寶寶有影響。中國人更看重對孩子的影響,照顧產婦的感受排在第二位。」方向東說,很多人認為,生孩子不是生病,不需要治療,無關生死,忍一忍就過去了。

而在接受無痛分娩後,邵麗霞告訴記者,並沒感覺到多疼,整個過程十分舒服,「只是感覺到產道有點脹,十個小時過去了,現在我都可以下床走路了。」邵麗霞開心地說道。

難點麻醉醫生短缺開展無痛分娩「自討苦吃」

據了解,合肥市濱湖醫院在今年四月份正式開展無痛分娩技術,每個月有近300個產婦採取分娩鎮痛,分娩鎮痛率達到60%。合肥市濱湖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駱宏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推廣無痛分娩較好的醫院,普及率達到了90%,想要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必須克服人手緊缺的問題。

目前合肥市濱湖醫院麻醉科共有14人,為了開展無痛分娩,由五個麻醉醫生組成一個「無痛分娩班」,每個人輪流值班24小時,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一天會有10臺左右的無痛分娩,而且產婦分娩經常會在夜間、凌晨,我們要一直保持高負荷工作,所以值完一次班,要休息兩天才能緩過來。」駱宏說道。

關於無痛分娩費用,駱宏介紹,合肥市濱湖醫院無痛分娩根據產程監測費用、耗材費用、藥品費用三個方面收費,價格在1300元左右,其中麻醉費用僅為300元左右。「做一個無痛胃鏡,只要幾分鐘,麻醉費是300元,而無痛分娩需要十幾個小時,麻醉費也是300元。」駱宏說道,人員緊缺及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也是目前不少三甲醫院仍未開展無痛分娩的原因。

而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醫生沈啟英告訴記者,從今年九月份醫院正式開展無痛分娩,目前已經有50多例孕婦採取無痛分娩。

沈啟英介紹,在無痛分娩過程中,麻醉醫生從早晨查房開始就要和產婦溝通,評估禁忌症,記錄病歷。術中連續給藥、觀察,一旦鎮痛效果不好,就要持續鎮痛。術後也會觀察是否有出血等情況。

「麻醉醫師是一個精神壓力巨大、風險度相對較高的職業,幾乎所有手術都離不開他們。」沈啟英說,除了無痛分娩,麻醉科每年還要處理大大小小需要麻醉的手術六七萬臺,僅靠100多名麻醉醫生,已經感覺十分吃力。

「平均一個產婦生產時間近10個小時,有個別產婦甚至一天的時間,每個麻醉醫生都需要全程監測,十分辛苦。」沈啟英告訴記者,一方面不斷推廣無痛分娩,另一方面麻醉醫生待遇不高,因此她認為麻醉醫生的工作強度和回報難成正比。

期待「分娩必痛」時代已結束希望無痛分娩納入醫保

國家衛健委下發的試點文件中,提出將在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進行全面推廣無痛分娩,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安徽省醫學會麻醉分會產科學組組長方向東認為,隨著國家衛健委針對全國推廣無痛分娩的試點,或將對此有下一步的配套政策,保障麻醉醫生的權益,更好地推廣無痛分娩。

同時,方向東透露,明年將向全省縣級醫院的產科開展無痛分娩培訓和指導,促進縣級醫院進一步規範分娩鎮痛技術操作,提高危重孕產婦的急救能力,並且將無痛分娩技術的開展納入醫院產科考核之中。

「希望有一個統一的價格標準,或者能根據醫院情況自主定價,也希望能將無痛分娩收費納入醫保。」駱宏呼籲道。

此外,駱宏還提及,如今「分娩必痛」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醫院已經越來越重視無痛分娩了,尤其是玉林產婦事件後。分娩鎮痛可以提高產婦舒適度體驗,是更高層次需求。」駱宏說,以前無痛分娩需要家屬籤字同意,現在只需要產婦自己籤字同意即可。

「今後有了政策的支持、社會的關注以及醫院的重視,我相信無痛分娩技術一定能夠實現全省推廣。」駱宏希望,合肥的所有孕婦都能享受到這樣一項對母嬰有益的好技術。

■新聞連結

1.什麼是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作「分娩鎮痛」,其實就是在宮口開到兩指左右介入,在腰椎棘突間隙進行穿刺,醫生判斷到達硬膜外腔後置入一根非常細的軟管,通過軟管連接止痛泵持續給藥。在藥物作用下,通過抑制子宮收縮產生的疼痛信號向大腦傳導,減少分娩疼痛和恐懼。

2.無痛分娩的價格情況

目前合肥市濱湖醫院無痛分娩根據產程監測費用、耗材費用、藥品費用三個方面收費,價格在1300元左右。而在北上廣地區,平均價格在4000元左右。

3.什麼情況下適合無痛分娩

分娩鎮痛也並非適用於每位產婦。分娩鎮痛前,需要產科醫師、助產士、麻醉師對產婦進行系統的評估,根據產婦個人情況,是否有經產道分娩禁忌症,再決定產婦進行分娩鎮痛,進而保證產婦的鎮痛安全和無痛分娩的順利實施。 晨報星級記者 周坤 文/攝

通訊員 華玲 蘇潔 張薇

相關焦點

  • 無痛分娩多少錢?納入醫保了嗎?
    國內很多醫院均已開展無痛分娩,但應用並不廣泛,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無痛分娩率不足10%」。無痛分娩真的不痛嗎?不是所有產婦都適合無痛分娩。以下幾種情況不能採用椎管內麻醉進行分娩鎮痛:各種原因造成的凝血障礙;嚴重脊柱畸形或做過某些腰椎手術;存在局部感染;對局麻物有過敏史;準媽媽由於緊張等各種原因無法配合操作等。無痛分娩多少錢?可報銷?無痛分娩通常被作為一種「奢侈品」而非基本醫療需求,基本沒被列入醫保範圍。目前,只有少數地區將無痛分娩納入醫保。
  • 合肥市級公立醫院無痛分娩服務基本全覆蓋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想必生產過的媽媽們回想起來必是心有戚戚。近日,安徽省中醫院「官宣」稱該醫院已開展無痛分娩服務。記者調查發現,合肥已有十餘家公立醫院常態化開展了這項服務,普及率大大提升。尤其是合肥市級公立醫院基本全覆蓋,大大減輕了產婦的分娩之痛。
  • 推廣無痛分娩 更有益母嬰健康
    兩年多來,「項目」已走過我國10個省份20個站點,參訓醫療機構681家,培訓學員6030名,惠及數千家庭和孕產婦,並創建了6家「示範點醫院」,產生了3家「優秀站點醫院」,起到了「以點帶面」作用。早在2001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率先規模化、規範化實行無痛分娩,至今已累計服務3萬多例產婦。
  • 推廣無痛分娩,更有益母嬰健康
    兩年多來,「項目」已走過我國10個省份20個站點,參訓醫療機構681家,培訓學員6030名,惠及數千家庭和孕產婦,並創建了6家「示範點醫院」,產生了3家「優秀站點醫院」,起到了「以點帶面」作用。早在2001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率先規模化、規範化實行無痛分娩,至今已累計服務3萬多例產婦。
  • 無痛分娩有望納入醫保,順產不再怕疼,你會選擇嗎?
    無痛分娩,我們聽著似乎還是一個新鮮詞,其實這項技術已經出現100多年,在國外已非常成熟,英美等國將近8成以上的孕婦都會採用無痛分娩。但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無痛分娩的普及率可能還不足10%,為什麼無痛分娩在我國推行這麼慢呢?
  • 無痛分娩為什麼推廣難(民生調查)
    核心閱讀  目前,無痛分娩技術已能有效降低生產痛苦。但受傳統觀念束縛、麻醉人才短缺、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無痛分娩率還不到10%,且東西部、城與鄉差距大。專家建議,要補足人才短缺,改善麻醉師、助產士待遇,並考慮將鎮痛分娩視為基本醫療需求,納入醫保制度。
  • 人民日報:無痛分娩為什麼推廣難
    在醫院待產室,許多準媽媽們為了成為母親,往往要在痛楚之中輾轉數小時乃至數十小時。生產,就必須要「受難」嗎?對此,婦產科專家們說:「不!」在世界上,無痛分娩早已是一項成熟技術,無痛分娩率在一些國家已佔90%以上,而在我國,卻還不到10%,這是為什麼呢?順產並非「純天然」生產「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 無痛分娩推廣14年使用率僅為10%:家屬反對醫院不願
    醫院表示:麻醉師不足,沒有專項收費;家屬擔心,副作用影響產婦和胎兒安全,還沒納入醫保——  【熱點關注】無痛分娩推行還要走多遠  12月5日,遼寧省阜新市,李妍在產房待產,宮口才開了兩指,已經疼得忍不住了。
  • 愛爾眼科已納入醫保體系 收費比公立醫院略低
    網易財經9月28日訊 創業板第二批9家公司今日啟動招股,愛爾眼科今日下午在網易財經和全景網舉行首次公開發行網上路演。
  • 我國無痛分娩率不足10% 無痛分娩為何難推廣?
    國家衛健委近日下發《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要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工作。其實,無痛分娩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很多醫院也都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我國的無痛分娩率卻一直不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專家分析說,這與傳統觀念的束縛、麻醉人才的短缺以及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有關。
  • 為什麼無痛分娩率這麼低? | 南方周末
    另外,由於生育保險配額偏低,一旦使用無痛分娩,佔用了保險配額,會導致醫保超標,限制了無痛分娩的推廣;民眾的醫學教育不足,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誤認為無痛會影響孕婦和胎兒安全,也使無痛分娩始終難以普及。近年來民營婦產醫院逐漸崛起,用高端硬體、齊全團隊和24小時服務與公立醫院展開競爭。但私立醫院無痛分娩定價不菲,且醫療質量、可靠性參差不齊,品牌塑造、患者引流方面還處於爬坡期。
  • 無痛分娩將開展試點 人才缺口和收費是「硬骨頭」
    本市分娩鎮痛已近四成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劉志強介紹,「無痛分娩」即分娩鎮痛在民間的表述,這一技術誕生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一項成熟安全的輔助分娩醫療手段。作為國家衛健委委託成立的分娩鎮痛試點專家工作組成員之一,劉志強告訴記者,《通知》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將遴選一批試點醫院,「試點醫院應當在2020年底前達到分娩鎮痛技術操作和管理符合規範、椎管內分娩鎮痛率≥40%的兩項要求,這些醫院通過先行先試,為將來全國範圍內分娩鎮痛技術的鋪開創造良好條件。」
  • 無痛分娩,離忍痛的大多數還有多遠?
    與生育欣喜交織的,是分娩的疼痛。分娩的疼痛可能是女性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嚴重的疼痛。陝西榆林的孕產婦因忍受不了宮縮疼痛而跳樓自殺,從而讓無痛分娩進入大眾視野。與歐美國家85%左右的分娩鎮痛率相比,我國的無痛分娩仍有很大一段路要走。首先避不開的,就是費用問題。醫保能否「託起」分娩鎮痛的普及,漸成焦點。
  • 913家試點醫院平均分娩鎮痛率達五成,合理收費等痛點待解
    去年3月份,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全國有913家醫院通過遴選入圍。 一年時間過去,隨著公眾對於無痛分娩認識的深入,試點醫院的分娩鎮痛率也明顯提升,但剖宮產率並未像預期的那樣下降。
  • 上海首批28家醫院試點「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時代真的來了。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913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其中,上海有28家醫院入圍。記者採訪獲悉,此前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滬上多家醫院已開展鎮痛分娩,今年4月起,這些首批入圍試點醫院將廣泛開展鎮痛分娩,並在麻醉人員配備、績效考核上等予以傾斜,以鼓勵這項服務真正落地。這也被視作「產房文明」的體現。
  • 無痛分娩:想打一針不容易
    打了無痛分娩針就「完全無痛感」嗎?  秦醫生表示,「現在產婦可以自己控制藥量,產婦手裡有開關,可以根據疼痛程度自行給藥,對疼痛比較敏感的產婦,可以自己加量。但是藥量是有上限的,最大的用量在安全範圍之內。」  一般情況下,產婦打完無痛分娩針之後,痛感會降到最低,但可以感受到宮縮。
  • 我國無痛分娩率竟不足10%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國家衛健委近日下發《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要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工作。其實,無痛分娩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很多醫院也都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我國的無痛分娩率卻一直不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專家分析說,這與傳統觀念的束縛、麻醉人才的短缺以及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有關。
  • 國泰君安:平安好醫生(01833)受惠於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
    2019年9月3日上午,平安好醫生(01833)管理層孫總召開電話會議,就 2019年8月30日國家醫保局正式發布《關於完善「網際網路+」 醫療服務價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 對平安好醫生未來的業務發展進行說明。本次涉及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醫保支付政策,對納入項目準入的標準(即進入醫保的醫療服務提供主體)、醫療服務範圍、醫保支付價格機制等都有明確的說明。
  • 無痛分娩全國推廣 一次無痛分娩需要2000元左右
    &nbsp&nbsp&nbsp&nbsp超過40%的「痛不欲生」與不到10%的「無痛分娩」,誰來關愛疼痛的產婦?&nbsp&nbsp&nbsp&nbsp像用美工刀切開中指,像手指被門夾,僅次於燒傷的疼痛……生孩子究竟有多痛?有專家稱,44%以上的初產婦感覺「痛不欲生」。
  • 無痛分娩試點有望獲醫保支持 無痛分娩有副作用嗎
    新聞來源新京報  生孩子這件事的疼痛程度可算是最了,去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文,就無痛分娩啟動為期三年的試點。四個月後,今年3月20日,首批913家試點醫院名單公布。名單公布已一周,記者採訪發現,隨著無痛分娩試點在全國範圍啟動,麻醉醫生的巨大缺口將會逐步填平,試點有望獲得醫保報銷等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