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水彩畫的基本技法,都是平時我們畫水彩時最常用的一些技法,有3種基礎技法、3種幹畫法、3種溼畫法和其他一些畫法。相信小夥伴們掌握了這些技法之後,就可以在水彩界大展拳腳了。
01 平塗法
所謂平塗法,顧名思義就是平行塗色的方法,是最基本的一種塗色方法。在使用平塗法時,要注意顏色要調製均勻,銜接比較平順,不要出現一些太明顯的水痕。
看下面這幅作品就是一種平塗法。這種方法出現的效果就是塊面感比較強,色彩比較單一。
02混色法
你是不是以為混色法就是幾種顏色混在一起調出顏色,然後在在畫紙上畫出圖案的方法?
其實不是的,混色法是指我們將不同的顏色在紙張上繪畫,讓顏色自然融合的一種方法。比如下圖的這個星空圖中的天空部分就是用的混色法。我們把顏色先分別畫到畫紙上,使顏料自然融合擴散,局部的地方自然調整。星空就不是一個單一的顏色了,畫面很豐富。
最後彈出斑點,整幅畫既操作既簡單又富有變化。
03接色法
接色法顧名思義就是先畫一種顏色,然後用另一種顏色銜接之前所畫的顏色的邊緣。讓整體的顏色有變化有過渡。是混色技法的具體掌控。
接色法比較適合畫天空的變化。
如下圖,天空中先畫最頂層的藍色部分,到中間部分再換一種淡淡的紫紅色,然後再換藍色來畫,最後又換成紫色銜接。一層一層富有變化,又不會太過混色。
04幹疊加法
疊加法也可以稱作罩色法或疊色法。是指在先畫一層顏色的基礎上,再疊加另一種不同的顏色形成的技法。疊加法較多的時候用同類色疊加和類似色疊加。這樣疊加出來的效果更自然和諧。幹疊加法就是在前一層顏料幹透了之後再次上色的方法。
幹疊加法的一個主要效果是塑造立體感。立體效果強,寫實效果就強。另外就是在塑造細節的時候也用幹疊加法。
例如下圖的生薑。生薑的底色採用的是綠色和土黃色。在此基礎上在生薑的兩側背光部疊加了熟褐和黑色。立體感更強了
05留白法
這個留白就是在畫面中留出一部分不上色。類似於國畫中的留白。
這種留白法通常用於畫面中需要留出高光或亮部的地方。例如在畫花朵時,留白體現花朵的亮部。而留白也可以擴展開來用。
例如在畫豆莢時,現鋪一層底色淺綠色。再在周圍疊加深綠色時,留出剛剛鋪的淺綠色,就形成了豆莢中間淺周圍深的效果,很好的體現了豆莢的立體感。這也是留白法的一種靈活運用。
06枯筆法
這種方法跟國畫中的枯筆法比較接近。就是用含水量很少的筆頭擦出一種色彩不均勻色塊的畫法。比如在畫一些動物的毛髮、水波紋或者一些特殊質感的時候。
例如下面,我們在表現磚牆表面比較粗糙的感覺的時候就可以用枯筆法來畫。比較容易出效果,也事半功倍。
07溼畫法
溼畫法就是在畫面上鋪水或者顏料過後,未等晾乾就繼續操作的畫法。
溼畫法也有溼疊加法,也就是在前一步鋪色未乾的時候再疊加另一種顏色。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畫的時候先平鋪一層清水,再鋪顏色,顏色未乾時繼續鋪色。
例如下圖的玫瑰花背景,在畫背景時先平鋪一層深藍色和粉色的底色。待底色未乾時畫葉子。這時候,葉子的形狀就不是那麼整體了,有的顏料會隨著之前的顏料暈開,形成一種虛幻的效果。
在花朵部分,在未乾透的粉色底色上疊加粉色和綠色花瓣,這樣畫出來的花瓣與花瓣的邊緣並不十分的清晰,讓花朵呈現出一種朦朧的效果。
08並置法
並置法有點類似於疊加法。是將調好的顏料,用點、線、塊的形式畫在畫面上,筆到之處的範圍稍廣。
第一層的顏色被二層、第三層的顏色所覆蓋,但是在水彩透明性的作用下能夠透露出來,形成新的顏色。
例如下圖,左右兩邊的樹木顏色不一樣,我們在華的時候左右一起來畫,樹木的底色是藍色的,中間層次是綠色的樹木,最上面一層是棕色的枝幹,這時,藍色的底色從綠色的樹木中透露出來,讓畫面顯得十分透徹、鮮活,似乎有一種朦朧的光在樹後面。
09暈染法
暈染法是指筆上沾水將原來的顏料暈染,讓顏色產生由淺至深、由明到暗變化的一種畫法。
如下圖的紅色玫瑰花,將深的紅色鋪在花瓣邊緣,然後筆蘸水將顏色暈開,這是一種暈染的方法。顏色有深有淺,變化豐富。
10撒鹽法
撒鹽法在水彩畫中經常用到,使用好了能夠出現非常好的開花的效果,比如冰花、蒲公英等都可以採用撒鹽法。
但是撒鹽法使用時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顏料溼潤含有一定的水分,二是顏料的顏色明顯。
水量大時更溼潤,開花就更大。水量少時,鹽分可吸收的範圍小,開的花就小。
如下圖,左側開花較大,右側就開花較小
如果底色的顏色太淡,就相對不太明顯,顏色深,效果更好一些。
以上最基本的十種水彩技法你都掌握了麼?你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與我們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