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教育需改革,但不該取消本科

2020-08-28 每周一點123

5月14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表示,新聞與傳播學院從2020年起取消本科招生,大幅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



事實上,這並不是新傳學院的內部改革,而是清華大學強基計劃的改革規劃之一。清華大學將專業制變革為書院制,人文社科類專業歸於日新書院,新傳專業取消本科教育,其專業課程將以課組形式開展。



筆者認為,清華大學取消本科教育的行為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新聞傳播專業一直飽受詬病,確實急需改革。一來是因為新傳專業的教育滯後於現實。如今,網際網路飛速發展,媒介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媒體實踐日新月異,但教科書的更新出版需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往往多年才進行再版。


在最新版的《傳播學教程》中,作者將POS系統視為先進的信息系統代表之一,而現今電子支付早已取代POS系統成為社會主流。《傳播學教程》於2011年進行更新,至今已過九年時間,九年內飛速發展的媒介讓書中許多理論都成為「過去式」。2019年10月31日,5G正式投入商用,5G為傳媒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若不及時革新教學內容,新傳教育將遠落後於時代。



再者,新傳學子大多缺少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儲備,做體育新聞,卻不認識幾個體育明星;做法治新聞,卻對法律一竅不通;做金融新聞,卻不懂股票漲跌背後隱含的信息。古語云:術業有專攻,如果專業人士投身新聞行業的話,便會對新傳學子形成降維打擊。所以,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黃芝曉表示:「如果一個記者只有新聞本科學習到的新聞技術,進入新聞行業,上手雖快,但因為在自己所負責的條線領域缺乏深入的專業知識,很難有獨到的見解,也很難成為真正頂級的記者。」


而且,儘管新傳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但和經過系統學習的學生相比,在專業性方面還是較為不足。而新傳學子掌握的金字塔型寫作方法、5W理論、premiere運用等,其他專業的學生卻可以快速掌握。



儘管新傳教育存在不足之處,但筆者並不認為取消新傳本科是一項正確的解決方法。因為,有關媒介倫理的書籍或許五天七天就能看完,但若想將「客觀、真實、全面」深深地烙印在心裡卻需要長久的訓練,新傳本科教育便為學生的新聞實踐提供了學習和試錯的機會,學生在一次次實踐中把握新聞專業主義。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際網路上出現了很多為了流量扭曲事實、違反媒介倫理的媒體,有些媒體是故意為之,還有一些是真的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他們不懂何為新聞專業主義,也對新聞沒有敬畏之心。


筆者反對取消新傳本科教育的另一個原因是,僅有研究生教育會導致教學科研化,然而,新聞傳播專業是應用型學科,培養一線人才才是應用型學科的目的。也有反對者表示,清華大學是研究型大學,施一公教授曾說:「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從來不應該在大學裡談就業。」可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辦學理念為「素質為本、實踐為用、面向主流、培養高手」,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在上任致辭中也表示「清華大學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方面,強調實踐第一」,這說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還是將本院定位為應用型學科。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教授曾說:「如果定位於應用型學科,那麼成敗就取決於三個基本的考核標準:第一,學科專業的定位是不是與產業緊密相連;第二,學科專業的知識裝置是不是置身於產業發展前沿;第三,學科專業的學術研究能不能回應產業發展重要的理論需求。」新傳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更重視科研,本科生教育更重視實踐,清華大學取消新傳本科教育,這將會把業界和學界的距離推得更遠。正如曹林所說的,「斷了與職業實體的聯繫,新聞學院的發展就越來越自閉。雖然可能更國際化,科研論文上去了,人才也顯得『高端』,卻失去了新聞專業之根本。」



誠然,取消新傳本科對於清華大學來說是一步好棋,將本科的教學資源轉移到研究生教育,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可以吸納更多優秀新傳人才。但如今科研壓倒教學、學術壓倒實踐,這將會導致象牙塔越來越封閉。


在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啟動會上,校長邱勇說:「本科教育最能體現一所學校的傳統和特色。沒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就很難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清華大學一邊強調本科教育,一邊取消新傳本科,這或許是因為,新聞傳播專業本就不是清華大學的傳統和特色吧。

相關焦點

  • 本科畢業論文是否該取消?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本科畢業論文是否該取消?對於正在為畢業論文發愁的本科生而言,這條微博可謂直擊內心:原來不只我們不願寫,您也不願看啊。@頭條教育就此發起的投票中,支持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人數已超八成(數據截至4月22日)。
  • 建議本科畢業論文取消,這些人為何不答應?
    又到了畢業論文收穫的季節,不少本科畢業生把大學「四年份」的勤奮傾囊而出,結果連夜挑燈疾書後的作品,在一些老師眼裡看來卻是毫無意義的「廢紙」,本科畢業論文似乎成了一個兩邊都不討好的存在。近日,「該不該取消畢業論文」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一次被公眾熱議,網上支持論文取消的聲音聲勢浩大。
  • 清華停招新聞本科 大學取消管理學等本科專業還遠嗎
    5月15日,清華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清華大學從兩年前開始按照大類招生,今年人文與社會大類中不再包含新聞學。從學科特性來看,新聞專業的應用性比較突出,強調複合與交叉培養,新聞行業也往往需要專家型記者與編輯,即在某一專業領域如醫療有著紮實基礎與豐富經驗的人才。金兼斌指出,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新聞傳播需不需要設立本科,一直是有不同看法的。
  • 教育部取消「清考」,高校該如何應對?畢業不達標又該何去何從?
    因為,教育部就在這一天發布《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該《意見》一發布,全網「炸開了鍋」,尤其是在讀大學生們,頓時感覺前路越發坎坷,以前快樂逍遙的大學生活一去不復返了。延續了這麼久的「清考」制度突然完全取消,這著實讓人接受不了。光說「清考」二字,不免讓人有些發懵。「清考」是什麼呢?
  • 成考延長學制、自考取消免考,學歷改革你怕了嗎?
    回顧2019年,成考報考400多萬人,而自考光一場10月江蘇,就報考了28.6萬人,當你還傻傻以為非全日制學歷含金量低,沒人報考的時候,別人早就拿到本科文憑去升職加薪碾壓你了。
  • 江西11個本科專業被教育部取消 其中包括稀土工程
    臨近高考,我省有8所高校的11個本科專業被教育部取消了,其中包括優勢專業——稀土工程。我省為南方稀土主要產地,稀土工程在研究方面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師資力量,也是全國最早開辦的本科專業,一度被多個部門列為全國最熱門的專業之一。  稀土工程專業緣何被取消?本報記者5月10日為此進行了調查。
  • 疫情下,本科畢業論文該取消嗎?不支持的原因讓人無法辯駁
    前不久,江蘇的一些高校宣布了開學時間,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採取學生自主決定是否返校的措施,並且有部分高校甚至直接取消了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可以取消,本科畢業論文是否可以直接取消呢?在今年疫情形勢下,這個老問題又被翻了出來。我覺得對於學生來說,90%以上都是支持取消的,但是本科畢業論文是否真的該取消呢?大家各執己見,爭論不下。
  • 2020年開始,專科大規模取消,嚴控本科
    教育部早就印發了《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通知,其中明文指出,對成人教育、大專和本科進行全面改革,2019-2020正是改革的轉變期,那這個通知具體傳達了什麼內容呢?改革內容包括取消網教專科、電大專科和自考專科,三者併到成人高考。這代表什麼?以後,不管哪種提升方式,全都要進行入學考試,達到分數線才能錄取入讀,並且考試難度將加大。(自2020年起,新入學的學生全部按照目錄內專業進行招生。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現在籍學生仍按原專業培養至畢業。)所以,2020年以後,拿證難度將會大很多!
  • 北京高考明年改革:取消三本 英語聽力單獨考
    北京高考明年改革:取消三本 英語聽力單獨考  昨天,《北京市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經北京市招委會討論通過。此外,北京市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已獲教育部審定,確定2017年啟動。依據該方案,本市將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併;英語聽力考試實行一年兩次機考等。  今年高考報名人數61222人   市教育考試院介紹,我市今年的高考報名總數為61222人,其中報名參加全國統考的55680人,報名參加高職單考單招5542人。
  • 官方談取消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准:順應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發布《決定》的原因指出,為適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需要,保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已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落實到位,保證法令、政令協調統一,教育部研究起草了《決定》並經今年第33次部長辦公會議審議,經修改後,於11月10日發布執行。
  • 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不應以犧牲民生福利為前提
    來源:半月談年關將至,房企進入年度業績「衝刺模式」,各種優惠力度撥動著購房者的心弦,如何使用公積金購房成了繞不開的話題。其實,這些年來,有關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討論不絕於耳,核心是存與廢的爭議。很顯然,取消公積金可能群眾並非受益者。
  • 清華取消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是什麼意思?
    據教育部今年1月13日發布的文件《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不再組織開展自主招生工作。這一試點改革被稱為「強基計劃」。清華大學作為「強基計劃」試點之一,近日圍繞「強基計劃」動作連連。
  • 2020年事業單位編制改革確定,取消編制的員工該如何安置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持續推進,距離2020年底事業單位改革全面結束的時間也越來越接近了,由於此次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變化便是取消了幾十種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這也就意味著,從明年開始,會有近千萬人將取消事業編制。部分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人員都希望轉為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 自考將要改革?那已經取得自考本科學歷的人怎麼辦
    最近有很多人在問小編,自考要改革了嗎?是要取消了嗎?那我們之前獲得的本科學歷怎麼辦呢?還能不能用呢?……之類的一些問題,那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下這個改革的問題。在成人學歷當中,自考是國家大力提倡的一種提升素質教育的方式,所以自考是不會取消的。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取消本科招生
    5月14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通過現場加網絡遠程在線的方式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出席會議的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宣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這也意味著,將取消本科招生。
  • 事業單位改革倒計時:高校、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待提速
    2011年啟動的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是分類推進,2020年要完成全部改革。財政部等方面最新出臺的這項針對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為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表明中國事業單位改革有望加速。一位不願具名的人社部專家透露,在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中,取消高校和公立醫院編制的改革最為艱難。
  • 高考改革山東英語還是150分 青島取消20分優惠
    據了解,面對高考英語的變化,不少高中英語老師認為,聽力的訓練並非僅為應對高考聽力考試,它本身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因此不應該荒廢。  根據 《山東省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精神,外語考試科目中的聽力考試暫不納入夏季高考統一考試內容,考生外語聽力成績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外語科目聽力成績單獨記入考生電子檔案,據了解,聽力成績是取會考中成績最好的一次記錄;往屆畢業生或社會其他考生如報考對外語聽力成績有要求的高校或專業,需參加每年1月或6月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外語科目的考試,其聽力成績記入考生電子檔案
  • 教育部發文推進本科課程改革 打造萬門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育部發文推進本科課程改革,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  打造萬門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3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 2021年藝考重大改革,藝考更加不「易」,考生需從這些「點」出發
    2020年申報增設藝術類本科專業的高校約有191所,其中美術與設計類專業最多涉及高校130所。今日,藝考美術類專業統考考試,再冷的冬天,藝考考點的門前卻總是「火熱」的。每年藝考大軍的規模,都讓人無法小覷。近年來,教育部對藝術類招生考試不斷深化改革,藝考生的藝考之路已不再是「易」考。
  • 2019公務員改革:取消津貼補貼,績效、年終獎也將取消
    2019公務員改革新消息:取消津貼、補貼,績效、年終獎或將都涼涼!自從機構改革以來,不少事業單位招聘、公務員選調工作都暫緩或停止進行。對此,很多人感到驚慌,尤其是想要進入到體制內工作又還沒有進去的人更加擔心,而前不久出來的一項政策,則愈發加重了他們的恐慌。那麼,究竟是什麼樣政讓他們如此擔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