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談取消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准:順應改革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官方談取消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准:順應改革

2015-11-27 10:39: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下發《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取消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准表示,既順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需要,同時也不會影響新的中小學教材管理規定的制定。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發布《決定》的原因指出,為適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需要,保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已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落實到位,保證法令、政令協調統一,教育部研究起草了《決定》並經今年第33次部長辦公會議審議,經修改後,於11月10日發布執行。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廢止3部規章指出,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務院決定已經將「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下放到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取消了「高等學校赴境外設立教育機構(含合作)及採取其他形式實施本科及以上學歷教育審批」、「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實施專科教育或者非學歷高等教育審批」。

  另外,下放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已調整為「先照後證」。因此,教育部需要根據取消下放審批事項和相關改革要求,對5號令《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管理規定》、6號令《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試行)》和15號令《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暫行管理辦法》進行研究清理。

  此外,教育部將依據國務院規定和其他相關規範性文件,對地方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的後續監管加強指導和協調。

  對於國務院決定取消「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准」,與之相關的《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第11號令)需要修改。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表示,鑑於第11號令是2001年發布的,迄今已經十多年時間,一些規定已經不適應當前教材規範管理的需要,有必要進行全面修訂,因此,教育部啟動了對第11號令的全面修訂。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在此期間,有關方面提出,要研究制定一個包括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選用等各環節的全面規定。

  因此,在原第11號令修訂的基礎上,教育部將研究制定一個有利於提高教材質量和推進立德樹人的全面的中小學教材管理規定。由於該規定研究和制定需要一定時間,因而還是考慮先行修訂第11號令中與審批相關的條款,以保證法治統一。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指出,《決定》對第11號令的修訂,既順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需要,同時也不會影響新的中小學教材管理規定的制定。

相關焦點

  • 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60年回望
    在1956年之前,沒有全國通用的中小學英語教材,各地自行決定採用,有的學校採用經過修訂的建國前出版的英語課本,有的地區自編教材。在一切「向蘇聯學習」的熱潮中,中小學英語教育還一度被取消。直到1956年,全國響應「向科學進軍」的口號,才逐漸意識到英語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於是,從1956年至1958年,人教社委託北京外國語學院編寫了初中和高中兩套英語教材,這也是建國後我國第一次編寫全國通用的英語教材。
  • 中小學英語是完全取消還是堅決保留?實質上是個課程改革的大問題
    一方是反對派,觀點是:建議在中小學取消英語課!注意,是「取消」二字!另一方是支持派,觀點是:中小學生必須學習英語!注意,是「必須」!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無非是兩個方面:生活中溝通交流的工具和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工具。爭論的起點也應圍繞這兩點展開。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三、課程標準  7、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 「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舉行,專家研討—— 改革創新 用心打造新...
    原標題:「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舉行,專家研討—— 改革創新 用心打造新時代精品教材「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12月12日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以「人教70年: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歷程與成就」為主題,回顧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取得的歷史成就,探索新時代中小學教材建設的發展路徑,深化我國中小學教材編寫、發行、
  • 教育部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
    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三、課程標準  7.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 國家教材委:中小學教材要增強育人功能 強化國家意識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了《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文件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到2022年,中小學教材建設重點是增強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段教材的系統性
  • 多地開始編寫中小學國學教材 廣東領跑全國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0日訊(記者成琪)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面向全國徵召山東省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到12月30日申報最後一天時,全國已有超過80家出版社提供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多套學科教材。參審單位之踴躍、參審教材之多元化令主辦方驚訝。傳統文化教材編寫已經是繼中小學書法教材編寫之後,各出版社的另一個重大關注種類。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十三五」期間 中小學國家教材已完成全面摸排
    據悉,目前在用的全國各級學歷教育教材已近19萬種,教育部已完成對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的全面核查,以及對在用的大中小學教材內容的專項排查。  此外,頒布《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和《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分級分類確定國家、地方、學校管理職責,明確教材編寫、修訂、審核、出版發行、選用使用等各環節管理要求。
  • 旺蒼籍作家參與中小學閱讀教材編寫
    廣元晚報訊(全媒體記者李凌)昨日,我市旺蒼籍作家蔣玉良收到《伴悅讀——語文素養核心讀本》樣書,標誌著我市作家對中小學教育事業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已有成效。這套由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文化分會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聯袂推薦的教育部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主題閱讀首選讀本,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依照教育部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各單元內容編寫,是語文教材的延伸、補充、拓展、深化和升華,全套共分九個年級各上下8冊,由2000位全國知名作家傾情供稿,2800篇經典薈萃,700位名師智慧編寫,72冊美文梯度呈現,內容豐富,直達「課標」,可高質量完成
  • 中國課程改革四十年
    前一階段主要以學校的改革探索和國家課程方案的改革調整為主,後一階段則主要表現為「新課改」的全面展開與反思深化。四十年課程改革有成果也有失誤,其間積累沉澱的課程改革基本經驗,如實驗先行、專家支持、行政力量動員等,具有重要價值。
  • 2016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
    (二)由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 鼓勵學術領軍人物編寫大中小學教材
    規劃要求,將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進教材,確立教材建設的「魂」。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到2022年,中小學教材建設重點是增強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段教材的系統性,強化相關領域教材建設;還要全面完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跟蹤了解三科教材使用情況,及時組織修訂。
  • 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設想方案
    關於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去留問題,本人已發表過兩篇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既不是一刀切式的「去」,也非完全「留」,而是因國情、因學情而改革現行的中小學課程方案和評價、招生考試方式。讓願學、能學的學生選修或必修,讓不願學、無力學的學生不學。
  • 外國專家編寫廣州中小學英語教材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目前中國國內一些英語教材中經常出現的「H o w o l d a r e y o u?」等「中式英語」,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將與廣州市中小學學生告別,取而代之的是一套該市教育部門專門邀請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外專家一起編寫的全新版本英語教材。
  • 出版觀察:英語教育出版須積極順應改革
    提要  中小學英語教學勢必將面臨一個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時代。出版人應積極順應這種趨勢,及早對教學進程的變化做出預測和推斷,及早研發適合新形勢的選題,發現選題新的角度和資源。在這樣定位的前提下,英語課程設計就必須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2013年到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材全面重新送審,在教材設計上,各家編寫單位和出版社都可謂傾盡全力,最終送審通過的教材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上都下足了功夫。  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標準目前尚在修訂,並未發布,高中英語教材的送審工作也尚未展開。
  • 大讚|中小學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有的教材由國家統編
    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明確中小學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課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和涉及國家主權、安全、民族、宗教等內容的教材,實行國家統一編寫、統一審核、統一使用。國家實行中小學教材審定製度,未經審定的教材,不得出版、選用。
  • 中小學教材出了三個版本
    今年正式推出的有3套全新的中小學實驗教材,分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寫出版。  3套教材是按照新的課程標準編寫的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發展中心的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3套新教材將在全國27個省市、38個地區進行實驗。  8月29日,記者來到北京師範大學。
  • 教學與課程改革
    教學與課程改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為適應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國民素質提出的要求,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教育部自1999年1月啟動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工作
  • 中小學教材是怎麼來的?《國家記憶》翻開《新中國課本》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是如何被編寫出來的?鄧小平是如何親自推動中小學教材工作的?李雷和韓梅梅為什麼能成為80後一代人的「流量擔當」?2020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國教材建設走過的第70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