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材委:中小學教材要增強育人功能 強化國家意識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了《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文件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到2022年,中小學教材建設重點是增強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段教材的系統性,強化相關領域教材建設。

資料圖:2019年9月1日,福州中山小學五年級學生在閱讀統一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張斌 攝

該負責人指出,教材是大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載體。長期以來,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規劃》第一次對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

《規劃》的總體思路是:一是堅持方向,貫通主線。把牢政治方向,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於教材建設的重要論述貫穿始終,體現在教材建設的各個環節。二是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對大中小學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實現全覆蓋,注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相關領域教材建設。三是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梳理總結成績,理清存在問題,明確面臨的挑戰,找準《規劃》的起點和方向,重在解決問題。同時關注科技發展動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著眼未來,著眼創新人才、技術技能複合型人才培養需要。

該負責人表示,《規劃》提出教材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經過努力,教材建設全面加強,更加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教材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育人功能顯著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開創教材建設新局面。重點在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教材建設體制基本健全,二是教材體系基本完備,三是教材質量顯著提升。

此外,該負責人還指出,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的思路,《規劃》中以總分結合的邏輯,提出了五項重點任務。前兩項為綜合性任務,涉及所有學校、學段和學科領域,是管總的。第一項任務重點是加強體制機制建設,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強調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著力解決教材建設沒有專門機構、管理職責不清、制度不完善的問題。第二項任務突出新時代新要求,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進教材,確立教材建設的「魂」。後三項任務分別針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著力解決各個學段教材面臨的突出問題。基礎教育教材重點是進一步強化育人功能,為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厚植紅色基因,更好解決「為什麼學」「怎麼學」的問題。職業教育教材關鍵是體現「新」「實」,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時編修,提升服務國家產業發展能力,同時解決「多而少優」的問題。高等教育教材重點是學術理論創新,打造精品,凸顯中國特色。

談及2022年中小學教材建設的工作重點,該負責人表示,到2022年,中小學教材建設重點是增強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段教材的系統性,強化相關領域教材建設。一是落實重大主題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進一步增強課程教材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厚植文化底蘊、傳承紅色基因、打好中國底色、強化國家意識、增強「四個自信」。二是全面完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跟蹤了解三科教材的使用情況,及時組織修訂。三是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教材體系,學段上包括義務教育、普通高中,類型上涵蓋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等。

近年來,新技術、新工藝不斷發展更新,下一步,職業院校教材建設如何適應這些發展變化?該負責人稱,為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院校教材建設重點是實用性,增強服務國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規劃》從三個層面明確了任務要求。一是加快完成職業院校專業教學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強化教學標準與行業標準、職業標準和崗位規範的對接,緊跟行業企業發展步伐。二是在國家規劃教材基礎上加強區域教材規劃,將區域內產業結構需求及時反映到專業課教材中去。同時鼓勵學校規劃體現本校特色的教材,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及時吸收合作企業的新工藝、新技術,提高教材適應崗位需求的水平。三是建設與現代產業體系對接的專業課教材。加強行業指導和校企合作,及時修訂教材,新編培養緊缺人才急需的教材,按需引進國際先進教材。

針對高等學校教材下一步建設重點,該負責人表示,《規劃》堅持以提升整體質量為首要目標,以打造精品教材為引領,力求全面推進不同類型高校教材建設。一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建設,拓展、細化教材品種,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建設,推進教材編審用。加強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建設的指導,修訂、新編一批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哲學社會科學教材,推薦一批高水平學校和專家學者編寫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教材,推出一批經典論述摘編,編寫一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教材。二是打造一批反映世界先進水平的自然科學教材。適應新形勢,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網絡空間安全、環境科學、海洋科學、能源科學等領域,集中力量編寫一批新教材,打造一批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經典教材,組織推薦一批適應不同類型高校多樣化人才需要的教材,有組織地引進或翻譯出版一批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等領域境外優質教材,提升教材的先進性。三是適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加強實驗、實踐性教材和創新創業教育教材建設。

最後,該負責人表示,《規劃》高度重視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材建設隊伍,主要從能力提升、意願增強、整體穩定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堅持培養和培訓並舉,加快打造一支立場堅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學風優良的高素質專業化教材編審隊伍。二是支持吸引優秀人才編寫教材,教材編修者所在單位要制定優秀教材編修在工作量計算、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評聘等方面的認定辦法。這方面提出了一些激勵機制,比如將優秀教材作為參評「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萬人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成果;按國家有關規定,對教材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工作者進行表彰獎勵等。三是建立專家信息庫,加強對教材編寫人員信息研究分析,建設教材審核專家隊伍,確保課程教材專業隊伍長期穩定。

相關焦點

  • ——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
    長期以來,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強化黨對教材工作的領導,加強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整體規劃,全面提高教材質量,切實發揮教材育人功能。《規劃》第一次對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總體思路是:一是堅持方向,貫通主線。
  • 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發揮好教材育人作用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教材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切實落實好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全面提升教材質量,發揮教材育人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把好方向,堅持黨對教材建設的全面領導。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鑄魂工程。
  • 《歷史》新教材強化國家主權意識,注重史料實證
    談及新舊教材的變化,來自一線的歷史教師表示,新教材強調主權意識,強化國家意志,注重史料實證,時序性編排更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堅持唯物史觀,凝練核心素養漢陽區兼職歷史教研員、武漢第三寄宿中學歷史教師徐元明介紹,部編教材強調歷史學科的時序性和系統性。編排方式則採取點線結合,更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
  •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發揮好教材育人作用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教材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切實落實好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全面提升教材質量,發揮教材育人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把好方向,堅持黨對教材建設的全面領導。
  •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出版總署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
    教材出版單位要如實提供有關教材的成本、用紙規格和定量、印刷色數、印張數量、插頁數量等相關資料。核定的教材零售價格要及時通過當地媒體向社會公布。    三、嚴格執行國家教材出版有關技術標準。教材要通過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技術標準執行情況覆核後,方可申報核定價格。2007年開始,凡未通過技術標準執行情況覆核的教材,各地省級教材價格管理部門原則上不予核定價格;對不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但已開機印刷的,一律按照國家規定基準價格下浮5%的原則核定價格。    四、合理選用教材紙張。教材出版單位要本著經濟實用原則,合理選擇教材用紙。
  • 大讚|中小學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有的教材由國家統編
    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明確中小學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課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和涉及國家主權、安全、民族、宗教等內容的教材,實行國家統一編寫、統一審核、統一使用。國家實行中小學教材審定製度,未經審定的教材,不得出版、選用。
  • 國家教材委員會官宣:2022年中小學三科教材將完成國家統編統審統用!這些變化必須知道
    《規劃》對教材的編、審、用等各環節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明確提出,國家實行中小學教材審定製度,未經審定的教材,不得出版、選用。其中,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課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和涉及國家主權、安全、民族、宗教等內容的教材,實行國家統一編寫、統一審核、統一使用。
  •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中小學歷史教材重點研究基地獲教育部正式授牌
    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劉中興)9月16日,教育部在北京舉行首批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工作啟動會暨授牌儀式。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出席儀式並講話。副校長彭南生代表我校接領了標識牌,國家中小學歷史教材重點研究基地主任馬敏教授在大會上作主題發言,社科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基地成員代表參加會議。
  • 這個文件,國家教育部終於發布了!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強化黨對教材工作的領導,加強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整體規劃,全面提高教材質量,切實發揮教材育人功能。《規劃》第一次對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總體思路是:一是堅持方向,貫通主線。把牢政治方向,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於教材建設的重要論述貫穿始終,體現在教材建設的各個環節。
  •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
    在新時期突出教材建設的國家職責,堅持統籌管理,實行統籌為主、統分結合、分類指導。一方面強化國家層面的統籌指導,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地方政府、學校的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國家主導、多方參與的體制機制,調動各方力量形成教材建設合力。
  • 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高度認知國家統編教材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是黨中央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作為民族地區的內蒙古與全國協同步入現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該舉措在其他民族地區早先已經陸續貫徹執行並取得較顯著成效。從大局層面認識,這也是黨中央的深遠考慮,是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 ——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
    充分認識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深刻內涵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需要深入理解,準確把握。 第一,體現國家意志是核心要求。教材建設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託,決定國家的下一代人學什麼、信什麼,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推進民族認同教育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國家的生命線。認同是團結的前提,沒有認同就沒有團結;認同是團結的根基,沒有認同,團結就是無本之末。加強民族認同,促進民族團結,關鍵在於開展好民族認同教育,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 新疆專家為何叫停國家「民族教材」
    為了能夠充分說明問題,戢廣南執筆撰寫、四位專家共同署名上報了《教育部民族團結教育教材傾向性問題和不妥之處應予糾正》一文,約5000多字。該文有理有據地列舉事實,揭示出該教材2009年教育部版中小學四本教材過多地提示和強調了各個民族的分界差異、所屬不同,主導傾向是強化各民族的「分」而不是「合」,容易導致民族分界意識的增強,不利於中華民族認同和邊疆長治久安。
  • 《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發布
    《規劃》提出,到2022年,教材建設全面加強,教材管理體制基本健全、體系基本完備、質量顯著提升,更加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育人功能顯著增強,開創教材建設新局面。  教材突出育人功能  「《規劃》是對新時代教材建設藍圖的描繪,揭開了新時代教材改革的新篇章,是一個劃時代的文件。」
  • 中小學課程教材將進一步強化災難防護教育
    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加強兒童災難教育的提案》,教育部經商國家衛健委、應急管理部,已於近日予以答覆。9月7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949號(教育類051號)提案答覆的函》(簡稱《答覆》)。
  • 教育部一號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充分發揮中小學課程教材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功能,制定本指南。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發揮統編教材的國防教育功能
    如何理解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如何認識統編教材在加強中小學國防教育中發揮的作用?本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採訪了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問:三科統編教材今年9月份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為什麼會有這一重大變化?
  • 韓震:教材的事情不是小事情,教材應該是國家事權
    這是因為許多中國人當時沒有國家意識,沒有共同價值觀,缺乏共同的精神世界,似乎是一盤散沙。比如說日本,日本為什麼在甲午戰爭戰勝中國後迅速崛起,因為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國家意識爆棚。儘管他們走錯了路,走上了軍國主義。顯然,教材應該是國家事權,應該由國家統一管理。
  • 韓震:教材的事情不是小事情,教材應該是國家事權
    這是因為許多中國人當時沒有國家意識,沒有共同價值觀,缺乏共同的精神世界,似乎是一盤散沙。比如說日本,日本為什麼在甲午戰爭戰勝中國後迅速崛起,因為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國家意識爆棚。儘管他們走錯了路,走上了軍國主義。顯然,教材應該是國家事權,應該由國家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