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 ——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

2021-02-14 內蒙古教育發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教材體系建設。從根本上講,建設什麼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麼內容、倡導什麼價值,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這是立足當今中國國情和發展實際,著眼於建設教育強國、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深刻把握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總結我國教材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做出的重大創新。我們要全面理解其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推動新時代教材建設行穩致遠、開創新局。

充分認識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深刻內涵

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需要深入理解,準確把握。

第一,體現國家意志是核心要求。教材建設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託,決定國家的下一代人學什麼、信什麼,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加強教材建設首先就要體現國家意志,堅持正確方向,弘揚主流價值,幫助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打好中國底色、植入紅色基因,成為擁有中國心、飽含中國情的一代人。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教材是國家意志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抓手,是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載體。必須牢牢把握黨對教材工作的領導權,把黨的領導和黨的主張落實到教材建設的各個方面,把好育人育才的重要關口,使教材領域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第三,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是重要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代人為之不懈努力,歸根結底靠人才。教材建設要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紮根中國大地,拓寬國際視野,以全面提高質量為目標,以提升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系統性為重點,形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門類齊全、學段銜接的教材體系,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強化政府統籌管理是基本手段。在新時期突出教材建設的國家職責,堅持統籌管理,實行統籌為主、統分結合、分類指導。一方面強化國家層面的統籌指導,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地方政府、學校的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國家主導、多方參與的體制機制,調動各方力量形成教材建設合力。

堅持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基本遵循

教材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一堅持五體現」指明了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為加強新時代教材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也是教材工作的指導思想。教材作為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各學科的基本知識規範和知識體系,反映了各學科的一般原理及其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具體實踐。教材在闡述各學科的基本原理時,應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經驗也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對其進行科學的總結、提煉並形成系統的理論認識,及時反映到教材中去。只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材,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教材建設才能方向正確,不會誤入歧途。

 第二,必須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這既是對教材內容本身的要求,也是對教材建設工作的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具體實際中運用、發展和豐富馬克思主義。對教材工作而言,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分析國外的先進經驗、中國傳統教材建設經驗,加強對教材工作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和理論創新,走中國特色的教材建設道路。對教材內容而言,重點是把符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全面、系統、有機融入教材中,分學段、按學科層層遞進闡釋好。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從毛澤東思想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這些重大成果,不僅是思想政治領域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億萬中國民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實踐經驗、思想認識和智慧創造的結晶,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人民的理論深度和精神高度,理所當然應體現到各學科教材中去,使之學科化、學理化,成為各學科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思想資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長期歷史過程。教材建設必須始終立足中國實際,及時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必須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不同國家的教材都有各自國家和民族鮮明的特點,古今中外概莫如是。當代中國的教材,應當積極反映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反映當代中國實踐的時代成果,同時深刻反映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底蘊和民族性格,符合中國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建設中國特色的教材體系,體現中華民族特色,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認同感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們自信地走向世界、博採眾長,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氣派的關鍵。

 第四,必須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黨的教育方針逐步充實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一樣,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用「九個堅持」概括總結了教育改革發展實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九個堅持」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最新成果,標誌著我們黨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工作也要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貫徹「九個堅持」,圍繞立德樹人,紮根中國大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改革創新,服務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

 第五,必須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教材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與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其傳導的價值觀是培養人的重要基礎。教材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是世界各國的通例。人們往往通過教材來研究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表現、文明傳承、道德要求及價值取向等。因此,我們的教材既要充分反映當代中國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觀念,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充分反映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重要價值觀念。用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教育我們的學生,使之繼承好、弘揚好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打牢中國底色,傳承民族基因。

 第六,必須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教材不僅是學術知識的記錄者,也是文化文明的傳播者。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教材建設更不能閉門造車、抱殘守缺,要堅持兼容並蓄、博採眾長,「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好的教材離不開對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的借鑑和吸收。我們必須站穩中國立場,堅持「為我所用」,對於西方國外好的東西大膽吸收,不僅要吸收先進的自然科學成果,也要吸收社會科學領域的優秀成果。「體現國家與民族風格」與「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與創新成果」不是矛盾的、對立的,而是辯證統一的。立足中國才能放眼世界,放眼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

 「一堅持五體現」,既包括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內容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思想傾向、價值取向方面的要求,是對教材國家意志的集中概括。要在教材建設中充分體現這一總要求,既要靠專家個人的自覺努力,更要運用國家力量加強引導和規範。

貫徹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實踐要求

 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重要論斷,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此次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和《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就是貫徹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重大舉措,是加強統籌指導、強化規劃引領、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督促檢查的系統制度設計,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是抓好落實。

 第一,加強統一領導。加強黨對教材工作的全面領導,有利於整體推動教材建設,提升教材質量,維護教材的科學性和嚴肅性,更好地貫徹和體現國家意志。中央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教育部成立教材局,是加強統一領導的重大舉措。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以來,統籌推進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從教材規劃、管理制度、工作機制、編審隊伍、基礎研究等方面,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審核把關,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下一步要進一步完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教材管理體制,壓實各方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強系統設計,推進大中小學教材一體化建設,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完善課程教材體系,貫徹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鞏固和加強教材鑄魂育人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第二,加強教材建設規劃。教材建設規劃是根據所面臨的形勢要求,針對教育改革和教學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教材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工作任務和相應政策舉措,是教材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教材建設規劃體現國家意志,重在政策引導,告訴人們教材建設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具有鮮明的導向性。教材建設規劃的研製印發,描繪了近期各級各類教材建設的目標藍圖、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推動教材建設進一步凝練特色,規範秩序,提高水平。下一步要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學校把教材規劃實施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各項建設任務責任主體,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建立規劃實施年度報告、中期檢查、終期總結制度,確保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舉措落到實處。

 第三,加強教材管理制度建設。教材建設規劃是從政策層面對教材建設進行引導,管理制度則是從規章制度層面進一步明確各級相關行政部門、管理主體、教材編審選用主體的職責。制定印發中小學教材、職業院校教材、高等學校教材三個管理辦法和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覆蓋大中小學各級各類教材,全面加強教材管理制度建設,解決好「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的問題,著力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實現管建結合、以管促建。明確各級相關行政部門的責任,充分考慮各學段各級各類教材的特點,明晰資質條件,提高準入門檻,規範程序標準,完善激勵保障措施。加強政治把關,政治上有問題的教材不能使用,政治方向、政治標準要有機融入教材,不能簡單貼標籤。「四梁八柱」的頂層管理制度基本確立以後,下一步要抓好管理辦法的落地落實,加強各種配套機制建設,在實踐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教材管理制度。

 第四,加強督促檢查工作。中央關於教材建設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各種教材規劃、管理制度,執行得好不好,落實得怎麼樣,離不開有力有效的督促檢查。督促檢查是體現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重要環節,是促進教材依法管理科學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教材建設秩序,營造良好環境,矯枉糾偏、鼓勵先進、懲戒問責的有力手段。加強督促檢查,需要把傳統監督技術和新媒體監督技術結合起來,把定期與不定期督促檢查結合起來,把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專家監督、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形成全學段跟蹤、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監測、全天候反應的督促檢查機制。要強化督促檢查結果運用,將督促檢查結果納入相關考核和評價工作指標體系。

 尺寸教材,悠悠國事。我們一定要對國家事權的重要論斷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全面貫徹,推動教材事業蓬勃發展。

相關焦點

  •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鄭富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教材體系建設。從根本上講,建設什麼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麼內容、倡導什麼價值,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
  •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作者:鄭富芝(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教材體系建設。從根本上講,建設什麼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麼內容、倡導什麼價值,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
  • 尺寸教材,悠悠國事!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作者:鄭富芝(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教材體系建設。從根本上講,建設什麼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麼內容、倡導什麼價值,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這是立足當今中國國情和發展實際,著眼於建設教育強國、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深刻把握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總結我國教材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做出的重大創新。我們要全面理解其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推動新時代教材建設行穩致遠、開創新局。
  • 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發揮好教材育人作用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教材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切實落實好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全面提升教材質量,發揮教材育人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把好方向,堅持黨對教材建設的全面領導。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鑄魂工程。
  • ——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
    第一項任務重點是加強體制機制建設,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強調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著力解決教材建設沒有專門機構、管理職責不清、制度不完善的問題。第二項任務突出新時代新要求,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進教材,確立教材建設的「魂」。後三項任務分別針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著力解決各個學段教材面臨的突出問題。
  •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發揮好教材育人作用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教材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切實落實好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全面提升教材質量,發揮教材育人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把好方向,堅持黨對教材建設的全面領導。
  • 韓震:教材的事情不是小事情,教材應該是國家事權
    數十年來,我國教育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教材建設在內。教材建設的成就是主要的,這是必須加以肯定的。目前,教材建設勢頭是很好的。教材作為教育最基本的遵循,必須體現國家意志近些年,我國香港地區許多青少年在某些勢力的煽動下參與暴亂的問題,儘管有非常複雜的根源,但是明顯也有教材和教育的問題。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就反思了香港問題的教材根源,他認為一些教材存在刻意激化兩地矛盾的現象。
  • 韓震:教材的事情不是小事情,教材應該是國家事權
    數十年來,我國教育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教材建設在內。教材建設的成就是主要的,這是必須加以肯定的。目前,教材建設勢頭是很好的。教材作為教育最基本的遵循,必須體現國家意志近些年,我國香港地區許多青少年在某些勢力的煽動下參與暴亂的問題,儘管有非常複雜的根源,但是明顯也有教材和教育的問題。
  • 國家教材委:中小學教材要增強育人功能 強化國家意識
    該負責人表示,《規劃》提出教材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經過努力,教材建設全面加強,更加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教材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育人功能顯著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開創教材建設新局面。重點在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教材建設體制基本健全,二是教材體系基本完備,三是教材質量顯著提升。
  • 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黨中央和國務院明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一、新的教材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初步確立加強黨對教材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建立健全集決策、執行、研究和諮詢多位一體的教材工作體系,推動形成統籌為主、統分結合、分類指導,國家、地方和學校分層負責、上下聯動、緊密配合的工作體制,有效解決了職責分散、力量分散、「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問題,為教材建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加強高校教材建設 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
    一、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明確高校教材建設管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中指出,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 「十三五」教材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教材管理制度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黨中央和國務院明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2017年7月,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國務院分管領導同志任主任,22個中央和國務院部門的負責同志、26位知名專家學者任委員。
  • ...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 教育2020...
    黨中央和國務院明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一、新的教材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初步確立加強黨對教材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建立健全集決策、執行、研究和諮詢多位一體的教材工作體系,推動形成統籌為主、統分結合、分類指導,國家、地方和學校分層負責、上下聯動、緊密配合的工作體制,有效解決了職責分散、力量分散、「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問題,為教材建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全面正確理解國家統編教材使用管理改革
    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既有國家戰略考量,又有新時代教育教學的需要。是黨中央作出的關於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文字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教材使用管理的重大改革舉措,是不斷提升民族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水平、促進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安排。使用統編教材過程中既考慮到少數民族的母語教學又提升了少數民族孩子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和水平。
  •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有利於青少年高素質成長——自治區社科院專家學者解讀推行國家統編教材的重要意義
    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關於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推行國家統編教材有何重要意義?如何貫徹落實好這一重大決策部署?
  • 擦亮「中國底色」的統編三科教材
    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立德樹人的改革從教科書開始,2017年9月新學期,「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這一項改革,為正在進行「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的中國教育刷上了「中國底色」。
  •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是促進民族交流和團結的重要橋梁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橋梁紐帶,而並非是隔離民族情感和團結的一道無形的牆。使用統編教材合乎理。教材是課程的載體,教學的依據。對於基礎教育階段而言,教材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在國家統一部署、編寫和審定下,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出版、使用的統編教材,直接關乎黨和國家教育目的、方針、政策的落實以及學校人才培養的規格、標準。
  • 全面正確理解國家統編教材使用管理改革
    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既有國家戰略考量,又有新時代教育教學的需要。是黨中央作出的關於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文字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教材使用管理的重大改革舉措,是不斷提升民族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水平、促進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安排。使用統編教材過程中既考慮到少數民族的母語教學又提升了少數民族孩子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和水平。   為確保國家統編教材使用落到實處,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了以母語教學作為基礎,採取了「五個不變」。
  • [光明網]第二屆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高峰論壇在人民大學召開
    2020年11月26日下午,第二屆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論壇主題是《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的總體思路與實施路徑》,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陳彥斌主持。劉偉表示,作為高校經濟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深入貫徹中央部署,落實教育部相關要求,扎紮實實做好經濟學教材建設基礎研究工作,努力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 人教社舉辦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中小學(中職)道德與法治(思想...
    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了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中小學(中職)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啟動儀式暨交流研討會。首先是基地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情況,重點說明了《基地建設管理辦法》,以及基地學術委員會、專兼職研究員的工作任務、職責和獎勵辦法。其次是基地近期所承擔的幾項研究工作,即中華歷史英雄人物進教材的情況、課標教材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梳理。同時,向專家通報了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給基地下達的2019年度規劃項目——教育案例庫建設。